九年级语文下册 18《孟子两章》导学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04429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 18《孟子两章》导学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18《孟子两章》导学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18《孟子两章》导学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习目标】1 、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及运用2、背诵课文,积累名言警句。3、反复诵读,把握文意,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寡道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学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背诵默写名句。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时代意义【学法提示】朗读法,合作探究法【学习过程】一、课前学习1、了解作者及作品2、学生预习朗读课文,把握字音、停顿、重音。、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词。天时不如地利( ) 必有得天时者矣(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 )4、重点句子翻译: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译文: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译文: 同伴评价: 二、 课上学习(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作者从几个方面论证人和的重要性?从而得到什么结论? 学科长评价: 三、当堂检测:1、选出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B水陆草木之花 C肉食者谋之:(这)件事 D两狼之并驱如故2、选出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 )A委而去之(萎靡不振地逃跑) B池非不深也(池塘不是不深)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都,不能靠山河的险要)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我的收获】教师评价: 评价日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问题综合解决评价单班级: 姓名: 学号: 设计教师: 审核人签字: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积累本文重点文言词汇的含义。2、疏通课文,把握文意,分析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3、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分析文章内容,特别是文章第二.三段。难点: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领会文章论点蕴涵的深刻哲理。学法指导: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 一、课前学习1、读课文,给下列词语注音: 畎( )亩 付说( ) 曾( ) 胶鬲( ) 拂( )士 拂( )乱2、自由朗读课文,解释下列文言字词。劳( )其筋骨 饿( ) 空乏( ) 所以动( )心忍( )性 , 行拂乱( )其所为3、重点句子翻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译文: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文: 同伴评价: 二、当堂学习1、第一段列举了六位圣贤的典型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这在论证中属于什么论证?2、理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句话的作用。 学科长评价: 三、当堂检测:1、 多义词: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 ) 而:而后作(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而死于安乐也( ) 征于色( ) 生于忧患( ) 发: 发于畎亩( ) 拂: 行拂乱其所为( ) 发于声( ) 拂士( )2、检查背诵、默写【我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