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02275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学习内容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雨果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演讲的特点,了解伏尔泰的历史贡献及启蒙思想的伟大意义,理解全文的感情基调。2、培养朗读能力,根据语言的描述的内容进行合理想象的能力,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的能力,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的能力。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崇尚正义的高尚情操,为理想而精神。重难点重点:朗诵的教学贯穿始终,通过读来感受、理解、欣赏精彩的语言和澎湃的感情。难点:认识诗化的语言,理解其含义,认识演讲的口语化特点等,通过朗读有代表性的段落强化获得的认识。课前准备在教学前学生应查阅相关知识.:一是演讲的一般知识;一是要求阅读历史课本中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节。教学流程学习材料教师活动及指导语学生活动导入、示标(5分钟)导入:1778年5月30日,“教导人们走向自由”的“法兰西思想之王”伏尔泰与世长辞了。一百年后,即1878年5月30日,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伟大的人道主义斗士维克多雨果站在纪念伏尔泰的百年冥诞上,发表了一篇激情澎湃的演讲。简介雨果与伏尔泰学生朗读课文,并完成“读与写”中的字音与词义的检测。出示学习材料交待活动指导语(2分外)1检查预习, 问题:、1、从雨果的演讲中,可以了解到伏尔泰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怎样的贡献?2、雨果为什么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3、作者认为“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的原因是什么?1、学生完成一些字词的语音和部分词语的意思。2、教师范读或者学生慷慨激昂、激情澎湃地朗读学生自主学习 完成初步检测 反馈(6分钟)初步感知课文。4、“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进步的两个方面很清楚地显示出来。“其中”两个方面“是指什么? 2、3、4找出相关语句的出处,然后结合语境分析。 (教师走动、点拔) 1、先自己完成字音,组内互改。2、听老师布置第一环节的学习任务。组内互动(2分钟)课本与点金指导导论,鼓励各抒已见。小组汇报学习结果教师引导、点拔(6分外)1、伏尔泰以猛如雷电的笔写下不朽的文章,提示封建君主的残暴,法官、神甫欺压人民的本质,教导人民从混沌愚昧中起出来,推翻君主统治,开创一个民主文明的法兰西。2在伏尔泰生活的时代前期,统治阶级压迫人民,而人民却甘心受迫,不敢、也不懂起来反抗,社会愈加昏暗腐败。这时许多像伏尔泰这样的启蒙主义思想家用自己的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唤起了人们反抗的意识,投入到为民主而斗争的自由中去3、他经历两个时期伏尔泰比国家领袖更重要,他是思想的领袖。4、第一: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第二: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出示运用型和探究性题目,交待活动方式(2分钟)课后练习一、三1、理解“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这句话在文中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2、体会雨果充满激情,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语言风格。找诗化的语言以及归纳语言特色。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相应任务(6分钟)思考、查资料,形成自己精炼的语言。学生应从修辞、词语与句子的应用方面思考。学生应形成书面语言。小组内交流(7分钟)鼓励学生多交流与沟通,既要相信自己,又要肯定他人。 要有的放矢,不要不着边际讨论书本的其他内容。 小组展示 教师引导 (6分钟)这句富有激情的生动呼告,表现出雨果和黑暗专制势不两立、斗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念;同时也暗示着:长眠于地下的伏尔泰,他曾经催生出“黎明的曙光”,无论曾经怎样被黑暗湮没,最终都将在人类历史上大放光彩。这句话不仅在结构上极其巧妙地呼应了开头的一句话:“他的摇篮余晖,他的灵柩投微光”,而且把18世纪与19世纪,把整个人类解放的光辉历程,都融合在了一起。(诗化的语言由学生找并分析其含义。由学生点评。)2、语言特色:(1)大量运用了排比、比喻、对比、夸张、反复的修辞。(2)、口语化是本文语言上的另一特点。雨果根据自己感情表达的需要,把要表达的内容充分展开,充分强调,使人印象格外明确,因而我们并不感到啰嗦。总之:本文激情洋溢的语言背后,是雨果对黑暗现实与不合理制度的尖锐抨击,对人道主义的热切呼唤。而其语言本身,则体现了对比鲜明、文采飞扬、比喻生动、渲染夸张等特点。对于文中大量诗化的语言,应联系思想背景来品味,在反复诵读中体会灵感和激情。1、由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学生评价。2、将一些有用的内容记录在书中合适的地方,比如题目上方或者页眉、页脚。3、读14自然段感受语言风格。课堂小结(2分钟) 1.文章开头设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作者由此引出什么观点? 2.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模式有哪些局限? 3.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须的要素?为了证明这些作者举了哪两个例子? 4.人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1、就学习内容与学生课堂表现评价,提出要求。2、因学生的能力分别完成点金教练学生记作业。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