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23《囚绿记》练习 苏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02008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23《囚绿记》练习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23《囚绿记》练习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23《囚绿记》练习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十三 囚绿记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瞥见(pi) 了截(lio) 婆娑(su)B.葱茏(cng) 蕈菌(xn) 囚系(j)C.猗郁(y) 涸辙(g) 急不暇择(xi)D.移徙(x) 提防(d) 揠苗助长(yn)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2)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3)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二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B.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C.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D.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写小时候过年的情景,单是“吃”就写了很多,包含着丰富的意思和情趣。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养成”前加上“是否”)B.童年时代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歌声”与“浮现”搭配不当,可删去“的歌声”)C.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D.“川剧进校园”的成效并不显著,原因是对地方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应在“原因”前加上“其”)5.文中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象征了什么?那被“幽囚”的常春藤又象征了什么?6.写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1)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2)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3)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漂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4)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7.仿写句子。例句: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仿写:我怀念着绿色,如同_!我怀念着绿色,如同_!8.常春藤是常绿木质藤本植物,原产自欧洲、亚洲和北非。由于它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所以人们经常用它来装点环境。(1)某市举办“常春藤艺术展”,请你撰写一条宣传标语。(2)你家即将乔迁新居,请你根据下面文字给家长提用常春藤来装点新房的建议。常春藤可以净化室内空气、吸收由家具及装修散发出的苯、甲醛等有害气体,为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好处。常春藤是一种颇为流行的室内大型盆栽花木,尤其在较宽阔的客厅、书房、起居室内摆放,格调高雅、质朴,并带有南国情调。常春藤是一种株形优美、规整、世界著名的新一代室内观叶植物。阅读选段“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在我离开的时候,便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回答问题。9.“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10.“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的喜悦。”句中三个“依旧”在文中有何作用?“生的欢喜”具体指什么?11.“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这段文字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情?12.用简洁的文字归纳选段的主要内容。(原创)窗前的树张抗抗我的窗前有一棵树。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树冠差不多可达六层的楼顶。粗壮的树干与三层的阳台相齐,碧绿而茂密的树叶部分正对着我的四楼的窗户。坐在我的书桌前,一树浓荫收入眼底。从春到秋,由晨至夜,任是有意的或是不经意抬头,终是满眼的赏心悦目。那树想必已生长了多年。我们还没搬来的时候,它就站立在这里了。或许,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它就已成为一棵树了。就因着它的缘故,我们曾真心希望能拥有这个单元的一扇窗。后来果真如愿,我们从此天天享受着它的清凉与恬静,便因此很是满足,很觉幸福。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他的树都沉稳些。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出米粒般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决不喧哗。又过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那个清晨你会被一阵来自梦中的花香唤醒,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你寻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身子为之一震,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便设法用手勾一串鲜嫩的槐花,一小朵一小朵地放进嘴里,如一个圣洁的吻,甜津津、凉丝丝的。轻轻地咽下,心也香了。洋槐开花的日子,是我们的槐花节。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铺在桌上的稿纸,便也文思灵动起来。那时的文字,就有了些许轻松。夏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骄阳下如华盖蔽日,烈焰下送来阵阵清风。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战栗,它呻吟。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却窥见它的树干始终岿然不动。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树身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自己的心似乎也变得干净而澄明。雨后清新的湿气萦绕书桌徘徊不去,我想这书桌会不会是用洋槐树木做成的呢?否则为何它负载着沉重的思维却依然结实有力。洋槐伴我一春一夏的绿色,到秋天,艳阳在树顶涂出一抹金黄,不几日,窗前已是装点得金碧辉煌。秋风乍起,金色的槐树叶如雨纷纷飘落,我的思路便常常被树叶的沙沙声打断。我明白那是一种告别的方式。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它们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它们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入泥土,把自己还原给自己。它们需要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所以凝望这棵斑驳而残缺的树,我并不怎样觉得感伤和悲凉我知道它们明年还会再回来。冬天的洋槐便静静地沉默。它赤裸着全身一无遮挡,向我展示它的挺拔与骄傲。或许没人理会过它的存在,它活得孤独,却活得自信,活得潇洒。寒流摇撼它时,它黑色的枝条俨然如乐队指挥庄严的手臂,指挥着风的合奏。树叶落尽以后,树杈间露出一只褐色的鸟窝,肥硕的喜鹊啄着树枝喳喳欢叫,几只麻雀飞来飞去到我的阳台上寻食,偶尔还有乌鸦的黑影匆匆掠过,时喜时悲地营造出一派生命的气氛,使我常常猜测着鸟们的语言,也许是在提醒着我什么。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四季的洋槐树便如一幅幅不倦变幻的图画,镶入我窗口这巨大的画框。冬去春来,老槐衰而复荣、败而复兴,重新回来的是原来那棵老槐;可是,我知道它已不再是原来的那棵槐树了它的每一片树叶、每一滴浆汁,都由新的细胞、新的物质构成。它是一棵新的老树。年复一年,我已同我的洋槐度过了六个春秋。在我的一生中,我与槐树无言相对的时间将超过所有的人。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13.文章结尾写到“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文中写了哪些“我”与槐树对话的内容?请简要概括。【内容理解】14.联系上下文,品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品析重点语句】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15.第段画波浪线语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分析。【分析表现手法】16.本文与课文在表达主旨方面有什么不同?【概括文章主旨】17.本文巧用特写镜头描绘了常春藤摄人心魄的绿,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请运用特写镜头,描写花儿绽放的情态之美。【课文片段在线】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写法分析】选段运用特写镜头,描绘常春藤伸须展叶,由青变老,雨中摆舞的情态之美。“特写镜头”是指对写作对象进行细致、详尽地“放大”描述。不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拍几个“特写镜头”,就能把人、事、物、景的特征和情状细腻生动地呈现出来,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一篇习作中值得特写的有很多,但一定要做到“特”和“精”。【参考答案】1. A2.(1)是指作者自私自利的想法。(2)草木青翠茂盛。这里指感情浓烈深厚。(3)比喻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坏事。3. C(解析:C项结尾的句号应在引号外。)4. D(解析:“原因是造成的”句式杂糅。去掉“造成的”或“原因”。)5. 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祖国沦陷的大好河山。6.(1)排比(2)比拟(3)反复(4)反复7. 久旱的田地焦盼着甘霖远行的游子苦盼着亲人8.(1)常春藤绿时,艺术花满园;绿藤常春,艺术永存。(2)示例:爸爸妈妈,我们可以用常春藤来装点房间,它不仅可以净化室内的空气,还可以营造高雅的格调,有一种浓郁的南国情调。你们说呢?9. 表达了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作者想占有它,让它和自己更亲近、更亲密,交代“囚绿”的原因。10.三个“依旧”连用,表明“绿友”顽强不屈、奋斗不止的精神。“生的欢喜”既指对富有生命力的事物的热爱,又指作者面对蓬勃生机所产生的喜悦超过在其他任何时候所产生的喜悦。11.表明了作者对“绿友”爱之深、恼之切,对“绿友”损害“我”的自尊心的责怪之情。表达对绿的认识逐渐起了变化,但仍然不肯彻底改变自己的决定,更反映了自己对“绿友”爱得执着。12.写“囚绿”,着意表现作者“囚绿”的固执和青藤不甘被囚的执着。13.示例:(1)春天,槐花开过,“我”的文思灵动起来,文字有了些许轻松。(2)夏天,洋槐生机勃发,“我”滋生出一种感动,心似乎也变得干净而澄明。(3)秋天,槐叶飘落如雨,“我”凝望槐树,知道它们明年还会再回来。(4)冬天,洋槐沉默,“我”与洋槐挥手告别。14.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先赋予槐花以人的袅袅情态,再把槐花飘落比喻成瀑布倾泻,写出了槐花花瓣飘落的动态之美和壮观气势,表现了作者对槐花的喜爱之情。15.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衬托的表现手法。洋槐“爆出米粒般大的嫩芽”“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这是正面描写;“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是侧面衬托,以此表现洋槐沉稳的特征。16.课文描写常春藤向往光明与自由、倔强、坚贞、永不屈服的特征,借以表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本文通过描写洋槐沉稳、朴实和坚强的品质,表达做人要像洋槐那样朴实、坚强,为实现人生理想而不懈奋斗的主旨。17【例文】中午的阳光洒满了整个校园。娇嫩的芙蓉不再苍白,它们的脸渐渐的红润起来,展现出迷人的丰姿。金黄色的花蕊和粉红色的花瓣相互映衬,熠熠生辉,就如同娇美的姑娘在枝头招摇。那株株芙蓉,成百成千的花儿缀满枝头,一簇簇、一片片,有的像振翼欲飞的蝴蝶,有的似展翅冲天的小鸟,有的像翩翩起舞的美丽仙女。那树冠上,像撒了一片粉红色的云霞,一阵微风吹过,枝头的红云掀起一阵红色的波浪。漫步在一朵朵娇艳欲滴的芙蓉花下,微风拂来,凉爽里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还有那嗡嗡的蜜蜂穿梭其间,忙得不亦乐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