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23《隆中对》教学设计2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02005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23《隆中对》教学设计2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23《隆中对》教学设计2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23《隆中对》教学设计2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隆中对 宏伟中学 九 年级语文隆中对 教案设计课时第二课时主备人审核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2、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学习文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人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现文中人物的闪光点,教育学生做热爱祖国、志向远大、有理想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做尊重知识,重视人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人。教材分析重点让学生分析归纳诸葛亮和刘备的个性特征,理解隆中对一番话的核心、方针、依据。难点掌握文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人物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设计个性补案预习案设计 1、翻译下列句子 (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2)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3)今操 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4)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2、阅读课文思考:诸葛亮隆中对策的核心目标是什么?提出了哪些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教学流程设计一、 导入新课本文是人物传记节选,但它的核心部分却是一段才华横溢的对策,那么是谁在问又是谁在答?他答了些什么?试概括他答话的要点。二、研读课文1、先主刘备向诸葛亮问了什么问题?“君谓计将安出”中的“计”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大计消灭奸贼,匡扶汉室的大计。2、他答了些什么?试概括他答话的要点: (1)分析对手的形势及应对的策略:曹操拥百万之众(军事上),挟天子而令诸侯(政治上)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天险),已历三世(历史),国险而民附(民心),贤能为之用(人才)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2)分析有利的地势及利用的策略:荆州用武之国,益州天府之土。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3)分析刘备的优势:帝室之胄,信义著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4)确定霸业兴汉的策略:(A)做好准备: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B)等待时机:天下有变。(C)起兵出伐: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3、 他答话的依据是什么? 诸葛亮其实是在分析天下大势的基础上为刘备做了一系列精心的谋划(1)看清对手曹操抢占天时,孙权坐拥地势,因此应把握好“人和”,即“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联吴抗曹)(2)在人和的基础上也要占有地利:跨有荆益,保其岩阻。(3)看清自己:“将军既帝室”因为看清自己才能增强自信,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4)相时而动,准确用兵:天下有变4、从诸葛亮的一番答话中,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1)从诸葛亮为刘备对天下大势的精彩分析和对战略战策的精心谋划可以看出,诸葛亮胸怀大志,高瞻远瞩,雄才大略,富有智慧,头脑清醒,目光长远。是一个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的军事家和有注重实际的政治才能的政治家。(2)还能从其他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的非凡之处?A 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自比管仲,乐毅。胸怀大志,有自信有抱负。B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避世待时而飞.C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矜持自重。D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见解高明,令人折服。 E 关张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治国之栋梁。5、对人物的刻划可以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看看以上对诸葛亮的性格刻划,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烘托? 诸葛亮的答话和A 属正面描写,而BCDE属侧面烘托。16、那么文中的刘备又是怎样一个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刘备是一个有雄心有抱负有号召力有威望,能虚心求贤,礼贤下士的人。A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B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C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君谓计将安出?” D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E 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三、课堂小结:本文自始至终围绕着隆中对策这个中心,围绕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进行叙事议论,层次极为清晰,结构十分谨严,语言概括精练,人物形象丰满,五百余字的篇幅,内蕴极丰,言简意赅,是史传中的精品。让我们悉心品味隆中对,汲取史学文学精华;用心解读诸葛亮,树远大志向,成有用之才。四、课外拓展。诸葛亮的功绩很多,大家还知道哪些?主要请学生讲一讲诸葛亮的故事,如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布八阵图、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等。巩固作业设计1 本文“凡三往,乃见”只五个字,三国演义在37和38回里写成五千余字。要求学生必读这两回的相关文字,感悟小说作者的创造虚构。有余力和兴趣者,可通读三国志诸葛亮传。2 1背诵第4段。板书设计 曹:不可争明察天下形势 孙:不可图隆中对 荆益二州:可争、可图三步走战略:(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