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15《短文两篇》教案2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01664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15《短文两篇》教案2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15《短文两篇》教案2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15《短文两篇》教案2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短文两篇时 间 2016年 月 日 第 周 第 课时课 题 短文两篇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掌握“不求甚解、狂妄自大、豁然贯通”等重点字词,并简要了解作者。2、了解驳论文的常识。3、继续巩固论证方法。4、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会正确的读书方法。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论证方式,揣摩精练有力的语言,体会表达效果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的论证方式,揣摩精练有力的语言,体会表达效果教 学 设 计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 导学引疑:教师问:“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句话出自何处?原意是什么?现代汉语如何解释?(原意是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深究。今多指学习或工作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浅尝辄止)那么,马南邨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不求甚解。二、自学质疑:1.、走近作者2、积累下列词语三、整体感知:1、作者要批驳的靶子是什么?2、找出“不求甚解”在本文中的含义、互学释疑:,文中“咬文嚼字”的含义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明确:文中“咬文嚼字”的含义是:过分地斟酌字句。其作用是用于讽刺那些专门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的人,也讽刺那些讲话时卖弄学识的人。,作者认为“不求甚解”的含义是什么?明确:作者认为“不求甚解”的含义是:一表示虚心,目的是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觉得无论什么书一读就懂;还是承认自己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讲读书方法,不要咬文嚼字,固执一点,而要贯通前后,了解大意。,“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对此,作者为什么说“其实也不尽然”?,作者提出“不求甚解”是否意味着读书可以随意为之?明确:不是。作者只是提出一种读书的方法,关键在于会意,而重要的书需要反复阅读。这样,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收获。,“好读书”与“不求甚解”有什么关系?明确:“好读书”是不可缺少的前提,读书的关键在于会意。在这个基础上,才谈得上“不求甚解”。离开了“好读书”,无所谓“不求甚解”。,怎样理解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明确:“往往”表示绝大多数情况下,读书观其大略,会让人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但是并不排除个别现象。这样体现了语言的严密性。,“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句话有什么作用?明确:具体交代“不求甚解”的出处,一是引用原文,言之有据;二是对引文进行辩证;三是便于解释陶渊明说的不求甚解。,本文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明确:主要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作者认为“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你赞同吗?为什么?四、教师小结:古今读书成大事者必经三境界:1、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2、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3、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4、 好好读书吧!知识就是力量! 五、课堂检测:同步练习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