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自我小测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01662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自我小测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自我小测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自我小测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埋没(mi)诺言(nu)朱熹(x)B彷徨(fng) 瞭望(lio) 不知所措(cu)C清谈(qng) 测量(ling) 丁肇中(zho)D激变(j) 论语(ln) 授予(y)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模式孜孜不倦一番风顺B修身根深蒂固不言而喻C汲取袖手旁观犹豫不决D诚意格物致知实验精神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人关键性的发明。B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歧视实验。C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淹没了。D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4根据课文内容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1)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_传统教育的目的并_寻求新知识,_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2)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_研究学术不可缺少,_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_是研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_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5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B传统儒家“格物”“致知”的途径是实验。C本文在行文过程中把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因而令人信服。D本文是一篇演说词,同时也是一篇漫谈式的论说文。作者在倡导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6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作者所体会到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一个事实论据,并联系上下文说明它的作用。8从你平时的语言积累中摘录一句名言,以论证“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观点。9请结合选文内容,以学习实际为例,说说我们为什么需要格物致知精神。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题。尝试错误王吉升现代西方教育中有“尝试错误”的理论;五百年前,明朝人沈君烈就提出“终日学终日误,终日误终日学”的观点。可见,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楚汉相争时,项羽的失败,就在于他不知道在错误中学习。每当他有所主张,左右总是连声称“善”,钦佩拜伏。一直到死他还错误地认为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平时在百战百胜中,他愈来愈自负。大难临头了,还在高唱“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难以放下身段,从自负的巅峰走下来,弄到无颜回江东去的地步,结果只有死路一条。刘邦的成功,得益于注意在错误中学习。有人当面指责他,不应该一面洗脚一面和长者说话;有人暗暗提示他,不应该在韩信求封齐王的使者面前发脾气;有人诚恳忠告他,不应该迷恋各国佳丽,要赶快回关中去他总会幡然醒悟,在错误中学到很多,终于获得事业的成功。由此想起潜虚上的一句名言:“项羽日胜而亡,高祖日败而王。”因为缺少学习改进的机会,自始至终固守一套僵化的战略,所以日胜反而灭亡;因为在失败之中善于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所以日败反而称王。古语也有“学书纸费,学医人费”的说法。不费纸,学不好写字;不费人,学不好医术。一位成名的书法家,送你一幅字,在背后不知他撕毁了多少张纸,才成就这一幅字。更不要去细数他当年学习过程中墨池皆黑、废纸成堆的境况了。一位医术精湛的大夫,必然诊治得多,观察得多,也累积了许多误诊的教训。古谚说“巧者不过习者之门”。只有不怕错误,反复学习,才能达到巧妙的境地。“逐日淘沙定有金”,成功的金砖就是从淘洗错误的沙砾中诞生的。有志者,不但不应因错误、失败而气馁,反而应该以失败为师,在错误中汲取教训,从而走向成功的彼岸。10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1选文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出理由。12请简要分析选文第段的论证思路。13请为选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14阅读下面的图表,回答后面的问题。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1)从上面的图表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2)你最喜欢从哪个途径获取科技信息?请说出理由。15今年,宿迁市全力推进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工作。某校九(1)班“自由呼吸”科普兴趣小组的同学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参加了“PM2.5科普宣传周”活动,搜集了一些材料。请阅读其中两则,完成下面题目。材料一:PM2.5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也叫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主要来源于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对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PM2.5因为颗粒细小,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材料二:2012年5月29日江苏省部分城市空气PM2.5监测数据(24小时平均数据)地区南京无锡常州宿迁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PM2.5日平均浓度(微克/立方米)5664365077839399备注:按国家最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的日平均浓度限值为75微克/立方米,低于该数值的为良好;本数据来源于“江苏省城市空气PM2.5等试运行监测数据平台”。(1)材料一介绍了有关PM2.5的哪些知识?请简要概括。(2)材料一画线句子用了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3)阅读材料二,请简要分析宿迁地区5月29日空气PM2.5状况,并得出结论。(4)“自由呼吸”小组成员林洁的爸爸打算在周末带全家到郊外“自驾游”,林洁想劝爸爸不开车,全家骑自行车去。请你以林洁的口吻,并运用上面材料的相关知识来劝说爸爸。林洁说:“爸爸,我们还是骑自行车去吧,_”参考答案1C解析:A项中的“没”读音应为“m”;B项中的“彷”读音应为“png”;D项中的“论”读音应为“ln”。2A解析:A项中的“一番风顺”应为“一帆风顺”。3D解析:A项中的“发明”应为“发现”;B项中的“歧视”应为“轻视”;C项中的“淹没”应为“埋没”。4(1)因为不是而是(2)不但而且不论都5B解析:传统儒家“格物”“致知”的途径是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6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7示例:(1)王阳明“格”竹子。作用:作为论据直接证明前文的“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一观点,同时又从反面证明真正意义上的格物致知的重要性。(2)“我”(作者)到美国学习的“遭遇”(经历)。作用:论证文中提出的“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的观点,突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8示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9提示:中国传统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我们需要面对今天的世界环境10解析:选文第段在摆事实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心论点。参考答案: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11不能。因为第段写项羽,第段写刘邦,第段引用的名言和论述的内容与段的顺序相对应,体现了议论文结构的严谨。12解析:第段运用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式行文,按照选文内容说清楚即可。参考答案:先用古语作为道理论据,接着用学书、学医两个事例进行阐释并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中心论点;最后以古谚作为道理论据,再一次论证中心论点。13示例:(1)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后才获得了成功。(2)失败是成功之母。14(1)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趋于多元化;其中,从电视、报纸、与人交谈等渠道获取科技信息的比率较高,而从一般杂志、图书、科学期刊等渠道获取科技信息的比率较低。(2)示例:我最喜欢从因特网这个途径获取科技信息。理由:快捷,方便,信息量大。15(1)PM2.5是什么(或:PM2.5的定义),PM2.5的大小,PM2.5的来源,PM2.5对人的危害。(2)作比较、列数字突出了PM2.5微小的特点(3)示例:与省内部分城市相比,宿迁当日PM2.5的平均浓度较低(或:仅次于常州,排名第二),低于国家限值,空气状况良好。(4)示例:少开车,可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保持空气洁净(降低PM2.5的浓度)。为宿迁创建卫生城市做出我们的贡献,可以吗?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