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第三次科技革命概况,掌握相关领域的重大成就。2.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材料,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影响。3.感受科技的进步对人类生活的改变,感受科技创造的智能生活时代。【教学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教学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回忆世界历史上前两次工业革命所学的基本知识,如时间、关键性发明、重要人物、作用等。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的广泛运用、火车和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汽车和飞机。教师导入:第三次科技革命是继蒸汽时代和电力时代之后,在科学技术领域发生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它具有哪些特点?它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找出相关的基本信息。自主学习(一)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找寻相关基础知识。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背景、国家、标志、核心等各是什么? 1.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2.背景:(1)二战期间军事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战后军事科技迅速转化为民用技术。(2)科学理论的迅速发展和重大突破。3.国家:起源于美国,并向全世界扩散。4.标志: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5.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二)教师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相应信息(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教师提问: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哪些特点?请同学们阅读以下材料并概括。材料一: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大多在10年,如从发现雷达原理到制造雷达用了10年;原子能从开发到应用为6年;晶体管4年;移动电话4年;激光2年;而电子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发展到第五代.以科技成果商品化周期缩短为例:19世纪需要50年,一战前需要30年,二战后需要7年,70年代后只要3至5年。科学转化为工业成果的速度加快,时间缩短。材料二:在硅谷不到4000平方千米的表面上,聚集了 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 分校等世界一流大学。 每年产生3000多项技术专利, 每年有30-40家公司上市, 每周有11家IT企业诞生, 每天“制造”62位百万富翁 。 1998年,硅谷的总产值约有2000亿美元,大 约是中国全国GDP的四分之一, 它是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神经中枢。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日益密切。材料三:20世纪初,科技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5%-10%,70年代增长到60%,80年代已达80%。材料四: 空间技术不断发展,卫星种类不断增多,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观测手段,也促进了电子、喷气、真空、低温、半导体、电子计算机、遥感遥控、激光和材料等新技术的发展。 学生回答后,老师展示:1.科学转化为工业成果的速度加快,时间缩短。2.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日益密切。3.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师提问:第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影响呢?材料一: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大战之间为1.7%,在19501972年猛增至6.1%。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材料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产生了质的飞跃,导致信息技术产业的出现,大批“技术密集型”企业迅速崛起。其中发达国家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发展规模和速度大大超过了当地“劳动密集型”企业,从业人员群体中,体力劳动者大量减少,脑力劳动者迅速增加。引发社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引起产业结构发生激烈变动,推动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材料三:世界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除了欧洲有“尤里卡计划”外,还有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及中国的“863计划”等。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请同学们根据以上材料归纳。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B.引起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C.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你举例说明新科技对自己学习、生活乃至衣、食、住、行的改变吗?学生各抒己见。拓展延伸.展望未来,你认为中国能在21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大国吗?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近代领导人的决策和科技立国的战略。课堂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