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卷(第1-2单元)(含解析) 新人教版 (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97667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卷(第1-2单元)(含解析) 新人教版 (2)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卷(第1-2单元)(含解析) 新人教版 (2)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卷(第1-2单元)(含解析) 新人教版 (2)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沙县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单元)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变化,前者一定包含后者的是()A物理变化,化学变化B氧化反应,化合反应C化学反应,化合反应D氧化反应,化学反应2下列物质分别放入一密闭的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由于瓶内压强的明显减小,使瓶塞难以启开的是()A木炭B红磷C蜡烛D硫3某同学制取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试管外壁有水滴;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收集完毕,先撤去酒精灯ABCD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需满足的条件是()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制得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制得气体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ABCD5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是一门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某地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绿色销毁”,以下做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A泼上汽油焚烧B倾倒入江中C深埋入土中D碾压粉碎后回收利用6“神舟6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则NiFe2O4在该过程中是()A反应物B生成物C催化剂D消毒剂7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8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选项问题对问题的回答A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B火焰为什么向上?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C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D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张的变色情况AABBCCDD9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A等于9mLB大于9mLC小于9mLD无法确定10某学生使用托盘天平的称量食盐时,错误地把食盐放在右托盘,砝码放在左托盘,称得食盐的质量为16.5g(1g以下只能使用游码)如果按正确的方法称量,食盐的质量应该是()A16.5gB16.0gC15.5gD15.0g二、解答题11有镊子、烧杯、试管、胶头滴管、药匙、燃烧匙、坩埚钳、10mL量筒、100mL量筒等仪器,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仪器(填相应的序号)(1)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用_;(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3)取用粉末状固体的仪器为_; (4)取8mL液体药品需用到的仪器是_12在如图转化关系中,生成物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H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在反应中,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没有改变(1)图中A是_,B是_,H是_;(2)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13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1)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外焰温度最高你认为原因是_()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表火焰层平均温度/乙丙焰心432598内焰666783外焰520667(2)由如表得出结论:_(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3)结合定量研究结论,如图所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_(填字母)14为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明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每次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总是远小于21%,他认为误差主要由实验装置造成,于是改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在量筒内加入100毫升的水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使瓶内空气体积为250毫升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塞紧瓶塞,关闭止水夹,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燃烧结束并充分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待量筒内水面不再下降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为65毫升(1)小明按如甲装置进行实验时,该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2)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中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_(3)根据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小明发现,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仍有较大差距,查阅资料发现,引起本实验的误差除装置外,还与可燃物的性质有关15进行氧气制取与性质检验的实验(1)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选填序号)(2)实验中,用装有一定量水的集气瓶进行排水法收集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那么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体积分数的最低值是多少呢?进一步展开探究第一组实验:5只容积均为100毫升的集气瓶,分别装入一定体积的水,再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伸入5只集气瓶中,记录实验现象以相同方法完成第二组实验,两组实验的数据和现象见下表,(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第一组第二组集气瓶编号ABCDEABCDE集气前装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毫升)10203040503133353739带火星木条的状况微亮亮很亮复燃复燃很亮很亮复燃复燃复燃第一组实验D瓶,集气结束时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经计算,第二组实验C瓶的氧气体积分数为48.65%,由此得出“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体积分数的最低值只能是48.65%”的结论,对此结论和过程进行评价:_16资料显示,将新制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H2O2溶液,加热到80时,才有较多氧气产生,而相同质量5%的H2O2溶液加入催化剂,常温下就会立即产生氧气,反应速度快,所需时间短(1)小晨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当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出现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并未复燃,为此,他利用图乙装置收集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那么图甲实验中带火星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_(2)小柯利用催化剂使H2O2溶液分解制取氧气,图丙是他设计的气体发生装置,请你指出一处错误_(3)采用相同质量5%的H2O2溶液,图丁虚线表示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曲线,请你在该图中用实线画出利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大致曲线_(假定两种方法H2O2均完全分解:曲线画在答题纸上)17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1)根据如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如表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5mL15mL9mL(2)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_(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_(3)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列举两条)_、_2016-2017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沙县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单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变化,前者一定包含后者的是()A物理变化,化学变化B氧化反应,化合反应C化学反应,化合反应D氧化反应,化学反应【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A、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联系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学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氧化反应和化学反应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是两个平行的概念,两者属于并列关系,故选项错误B、物质和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但是有的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如甲烷的燃烧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前者不一定包含后者,故选项错误C、化学反应又叫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化合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前者一定包含后者,故选项正确D、物质和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而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就是化学反应,前者属于后者中的一种反应类型,前者不能包含后者,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明确常见化学概念的特征,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下列物质分别放入一密闭的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由于瓶内压强的明显减小,使瓶塞难以启开的是()A木炭B红磷C蜡烛D硫【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分析】物质在瓶内燃烧后,瓶内压强降低,说明该物质燃烧消耗了氧气,同时没有生成新的气体,使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解答】解:符合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燃烧不生成气体的物质是红磷,红磷燃烧的产物是五氧化二磷固体,蜡烛、木炭和硫磺燃烧后会生成气体,不能使瓶内压强变小故选:B【点评】理解瓶内气压减小的原因,根据物质燃烧后生成物的状态进行判断,生成物中不能有气体产生3某同学制取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试管外壁有水滴;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收集完毕,先撤去酒精灯ABCD【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分析】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就是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一般有: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用酒精灯的焰心加热加热时没有预热加热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先撤了酒精灯,后移出导管等【解答】解: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的注意事项,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一般有: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用酒精灯的焰心加热,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加热时没有预热,导致不良后果的产生;加热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致使药品中含的水分在管口形成水滴倒流致使热的试管破裂;先撤了酒精灯,后移出导管致使试管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冷水倒吸与热的试管内等故选:D【点评】此类试题属于实验评价题,解决的办法是根据题目给出的后果或者是实验中不同的数据,找出可能的原因或做出相应的评价,是近几年中考实验题中经常出现的题目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需满足的条件是()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制得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制得气体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ABCD【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分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主要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收集装置主要由气体的密度和溶水性决定【解答】解:此发生装置属于固固加热型,选择此装置应满足的条件是,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反应条件是加热;此收集装置属于排水集气法,选用此装置应满足的条件是,气体不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故选:D【点评】气体的收集装置主要由气体的密度和溶水性决定,另外还要考虑气体是否与水反应、是否与空气反应、是否会污染空气等等5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是一门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某地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绿色销毁”,以下做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A泼上汽油焚烧B倾倒入江中C深埋入土中D碾压粉碎后回收利用【考点】绿色化学【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绿色化学的理解以及对废物的合理回收利用知识,绿色化学就是环境友好型化学,它包括绿色生产、绿色销毁等内容,要求学生在具体情境下用科学的观念进行合理选择【解答】解:A、泼上汽油焚烧,该做法虽然能使这些光盘尽快的被销毁,但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有害的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极大的污染,这种做法不科学,故A错;B、倾倒入漓江,光盘通常是用塑料等材料制成,如果直接倾倒入漓江,就会造成白色污染,对水体、生态、自然环境都会产生危害,该做法也不可取,故B错;C、深埋入土中,光盘通常是用塑料等材料制成,自然降解很慢,会污染土壤,隔断地下水,这些危害也很大,因此C也错;D、碾压粉碎后回收再利用,虽然盗版光盘侵犯了别人的权利,但它也是用一定的材料制成的,前三种方法都是浪费,还污染环境,不可取,但是如果经过碾压粉碎后,先破坏其内容,再回收再利用,既能消除其侵权行为,又能保护环境,一举两得,是好方法,故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当学生面对这种新情境,新问题时,如果没有一种科学的观念,就会做出错误的抉择,因此我们要树立环保意识,本题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是一道好题6“神舟6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则NiFe2O4在该过程中是()A反应物B生成物C催化剂D消毒剂【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分析】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的特性来分析本题【解答】解:由题意可知NiFe2O4促进了反应的发生,但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符合催化剂的定义,属于催化剂故选:C【点评】通过做本题可知催化剂的定义,掌握要点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7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D、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燃烧爆竹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8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选项问题对问题的回答A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B火焰为什么向上?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C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D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张的变色情况AABBCCDD【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解答】解:A、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属于结论;B、火焰为什么向上?属于解释原因;C、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属于实验现象分析;D、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张的变色情况属于设计的实验方案故选D【点评】解决此题要知道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等9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A等于9mLB大于9mLC小于9mLD无法确定【考点】测量容器-量筒【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解答】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该学生倾倒液体前俯视液面,其读数会比实际偏高,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19毫升;他倾倒液体后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实际体积应大于10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小于9毫升所以:A、等于9mL错误;B、大于9mL错误;C、小于9mL正确D、无法确定错误故选C【点评】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度数大,实值则偏小,仰视度数小,实值已超出10某学生使用托盘天平的称量食盐时,错误地把食盐放在右托盘,砝码放在左托盘,称得食盐的质量为16.5g(1g以下只能使用游码)如果按正确的方法称量,食盐的质量应该是()A16.5gB16.0gC15.5gD15.0g【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可知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放错了,还要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只不过砝码与物体位置交换了,列等式进行计算【解答】解: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物体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物体质量=16.0 g0.5 g=15.5 g故选:C【点评】在计算有关天平的题目时,要谨记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由此列等式计算,不管是左物右码还是左码右物,都可以算二、解答题11有镊子、烧杯、试管、胶头滴管、药匙、燃烧匙、坩埚钳、10mL量筒、100mL量筒等仪器,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仪器(填相应的序号)(1)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用;(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3)取用粉末状固体的仪器为; (4)取8mL液体药品需用到的仪器是【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作用和用途来回答本题,要熟记它们的名称【解答】解:(1)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用胶头滴管,故答案为;(2)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其中的玻璃仪器是试管,故答案为(3)取用粉末状药品选用药匙,取用块状药品要用镊子,故答案为(4)量筒量取液体时,尽量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所以量取8mL的水应选10mL量筒,且用到胶头滴管,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实验仪器的作用,是较为简单的题型,只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稍加留心即可做好12在如图转化关系中,生成物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H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在反应中,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没有改变(1)图中A是高锰酸钾(KMnO4),B是二氧化锰(MnO2);,H是二氧化碳(CO2);(2)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碳+氧气二氧化碳【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文字表达式【分析】解题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并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本题的突破口为“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H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D为氧气,H为二氧化碳;“在反应中,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则B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可知,“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为氧气,H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为二氧化碳”,“在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所以B是催化剂,氧气和G点燃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G是一氧化碳或碳,A加热会生成氧气和一种催化剂,所以A就是高锰酸钾,B就是二氧化锰,C就是锰酸钾,二氧化锰和E常温会生成氧气和F,所以E是过氧化氢,F是水(1)由以上推断知:A是高锰酸钾(KMnO4),B是二氧化锰(MnO2),H是二氧化碳(CO2);(2)由图示的分析可知:反应高锰酸钾受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为可燃物的燃烧故答案为:(1)高锰酸钾(KMnO4);二氧化锰(MnO2); 二氧化碳(CO2)(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碳+氧气二氧化碳【点评】解决此类图框推断题的关键是找到解题突破口,然后“顺藤摸瓜”进行顺推、逆推或顺、逆推相结合,从而得出结论;最后代入原题检验即可13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1)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外焰温度最高你认为原因是外焰与空气(氧气)接触更充分()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表火焰层平均温度/乙丙焰心432598内焰666783外焰520667(2)由如表得出结论:内焰(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3)结合定量研究结论,如图所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c(填字母)【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燃烧时燃烧的越剧烈则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分析酒精灯火焰的温度;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方法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外焰部分的酒精与氧气接触的充分,故反应放出的热量多,故外焰的温度最高,故填:外焰与空气(氧气)接触更充分;(2)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内焰的温度最高,故填:内焰;(3)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与桌面倾斜约45度角,且用外焰加热,bd是直立,错误;a没有用外焰加热,故填:c;故答案为:(1)外焰与空气(氧气)接触更充分;(2)内焰;(3)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的探究,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酒精灯各层火焰的温度并能结合表格提供的数据进行14为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明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每次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总是远小于21%,他认为误差主要由实验装置造成,于是改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在量筒内加入100毫升的水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使瓶内空气体积为250毫升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塞紧瓶塞,关闭止水夹,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燃烧结束并充分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待量筒内水面不再下降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为65毫升(1)小明按如甲装置进行实验时,该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广口瓶外壁,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好(2)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中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改进后的装置无需打开瓶塞点燃红磷,避免瓶内空气外逸而而造成实验误差(3)根据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4%小明发现,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仍有较大差距,查阅资料发现,引起本实验的误差除装置外,还与可燃物的性质有关【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分析】(1)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原理一般是通过压强差来产生明显的现象来判断压强差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利用温度的变化引起气体体积变化,二是利用外力产生压强差(2)对比改进行前后的两种探究装置,可发现改进后不需要点燃红磷后再将燃烧匙伸入瓶中,可很好地避免因装置漏气而对结果带来的偏差;(3)根据量筒内减少的体积为氧气的体积解答【解答】解:(1)检验此装置的气密性时,可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广口瓶外壁,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好(2)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中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改进后的装置无需打开瓶塞点燃红磷,避免瓶内空气外逸而而造成实验误差(3)量筒内减少的体积为氧气的体积,氧气的体积=100mL65mL=35m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00%=14%故答案为:(1)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广口瓶外壁,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好(2)改进后的装置无需打开瓶塞点燃红磷,避免瓶内空气外逸而而造成实验误差;(3)14%【点评】了解实验数据的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方法及技巧;了解用红磷测定氧气在空气中含量的实验的注意事项实验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得出科学结论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得出正确的结论奠定基础15进行氧气制取与性质检验的实验(1)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AE(选填序号)(2)实验中,用装有一定量水的集气瓶进行排水法收集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那么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体积分数的最低值是多少呢?进一步展开探究第一组实验:5只容积均为100毫升的集气瓶,分别装入一定体积的水,再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伸入5只集气瓶中,记录实验现象以相同方法完成第二组实验,两组实验的数据和现象见下表,(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第一组第二组集气瓶编号ABCDEABCDE集气前装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毫升)10203040503133353739带火星木条的状况微亮亮很亮复燃复燃很亮很亮复燃复燃复燃第一组实验D瓶,集气结束时氧气的体积分数为52.6%经计算,第二组实验C瓶的氧气体积分数为48.65%,由此得出“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体积分数的最低值只能是48.65%”的结论,对此结论和过程进行评价:该结论不严格;实验过程可省去第二组中编号A、D、E的实验,补充一个当水的体积分数达到34%的实验【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探究氧气的性质【分析】(1)根据制取气体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和收集装置的依据进行分析;(2)分析表格可发现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最低为35%时木条就可复燃,根据空气中原有的氧气和收集到的氧气,就可算出氧气的分数【解答】解:(1)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制取并收集氧气,反应物为过氧化氢,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为固液反应,不需加热,故发生装置选A装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也可用排水法进行收集,但图示向上排空气法有错误,故只能选E装置,故填:AE(2)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瓶中空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第一组实验D瓶,集气结束时氧气的体积分数为40%+60%21%=52.6%,故填:52.6;该结论不严格,由图中可知,当水的体积分数达到35%时,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水的体积分数达到33%时,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应作一个补充实验,当水的体积分数达到34%时,看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采取“半值法”探究能减少实验次数,实际上就是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减少不必要的实验,第二组实验若按B、C的编号顺序进行实验,即可确定下一组实验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应在33%35%之间,从而省去编号A、D、E的实验,但需补充一个当水的体积分数达到34%的实验故填:该结论不严格;实验过程可省去第二组中编号A、D、E的实验,补充一个当水的体积分数达到34%的实验【点评】设计实验时,要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注意控制一些变量,从而可减少实验的次数,减少实验的过程16资料显示,将新制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H2O2溶液,加热到80时,才有较多氧气产生,而相同质量5%的H2O2溶液加入催化剂,常温下就会立即产生氧气,反应速度快,所需时间短(1)小晨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当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出现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并未复燃,为此,他利用图乙装置收集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那么图甲实验中带火星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的同时,溶液中的水蒸气随氧气一起逸出,环境湿度较大,氧气的量较少(2)小柯利用催化剂使H2O2溶液分解制取氧气,图丙是他设计的气体发生装置,请你指出一处错误长颈漏斗的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3)采用相同质量5%的H2O2溶液,图丁虚线表示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曲线,请你在该图中用实线画出利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大致曲线(假定两种方法H2O2均完全分解:曲线画在答题纸上)【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分析】(1)根据在加热时水受热会蒸发分析;(2)根据长颈漏斗的使用注意事项分析;(3)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能分解放出氧气分析【解答】解:(1)图甲实验中带火星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的同时,溶液中的水蒸气随氧气一起逸出,环境湿度较大,氧气的量较少;(2)在图丙的气体发生装置中,错误是:长颈漏斗的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生成的气体会从长颈漏斗中逸出(3)由于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能分解放出氧气,所以,利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大致曲线为:故答为:(1)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的同时,溶液中的水蒸气随氧气一起逸出,环境湿度较大,氧气的量较少;(2)长颈漏斗的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3)见上图【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催化剂的特点、长颈漏斗的使用注意事项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17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1)根据如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如表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5mL15mL9mL(2)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装置二(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能让空气更易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3)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列举两条)铜粉的量不足、未待装置完全冷却至室温就读数【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分析】(1)注射器内气体减少的量就是氧气的量;(2)从两种装置的区别来分析;(3)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的原理、注意事项分析回答【解答】解:(1)注射器内气体减少的量就是氧气的体积,则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00%=15%;(2)装置二与装置一装置比较,装置二中的气球在玻璃管的后部,更易让空气流通,氧气与铜能充分反应;(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实验后发现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有:铜粉的量可能不足,没有将氧气消耗尽;装置可能漏气;实验中可能未冷却至室温就读数等故答案为:(1)15%;(2)装置二;能让空气更易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3)铜粉的量不足;未待装置完全冷却至室温就读数(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点评】本考点是用铜粉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属于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这类探究实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回答题目给出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