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 考点13《经济和社会生活》1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94183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复习 考点13《经济和社会生活》1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历史复习 考点13《经济和社会生活》1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历史复习 考点13《经济和社会生活》1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点13 经济和社会生活【考点扫描】1.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2.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真题演练】1.(2016福州)张謇是中国近代的著名实业家、近代儒商的典范他以“实业救国”为理想,创办的企业是()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湖北织布局 D.大生纱厂2.(2016山西)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中国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以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印度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手摇纺车效率低下C.印度棉纱质优价廉 D.民族工业曲折艰难3. (2016苏州)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年均注册工厂(家)出现如图所示变化的原因包括() 清政府的推动 辛亥革命的鼓舞 “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A. B. C. D.4.(2016成都)民国19年,在一位生活在南京的16岁男孩的生活中,最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发型 B.着中山装到学校去读书C.在校见到老师行跪拜之礼 D.同学之间以“某君”相称5.(2016内江)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下列史实不符合这一变化的是( )A.1877年在上海租界内首先使用了电话B.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C.出现了学习宣传西学的魏源和严复等思想家D.人们见面称呼“大人”、“老爷”【复习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实业第一人中说:“他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他”是( ) A.魏源 B.张謇 C.陈独秀 D.胡适2.曾热播的电视剧新安家族讲述了徽商为争取民族自强与列强展开殊死较量的故事。它再现了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的艰难历程。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在()A.甲午战争后 B.“一战”期间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曲折而缓慢,在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所受的压迫不包括( )A.帝国主义的压迫 B.封建主义的压迫C.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D.海外华侨的压迫4.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个人的共同目标是( )A.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实行君主立宪制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挽救中华民族危亡5.下列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B.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等沿海地区C.是以中国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纷纷投资于近代新式企业为产生标志的D.最初创办的企业有荣氏兄弟创办的申新纱厂6.下列现象和近代前期的社会生活有关,其中一项的传述有知识性错误,它是( )A.张某在阅读申报时获知日本强占台湾的消息,他悲愤万分B.武昌起义的前一年,刘某曾经乘坐火车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C.戊戌变法期间,李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D.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7.中华民国建立后,明令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而以先生、君或官职相称。此外,各政党团体内部一般称“同志”。对妇女则根据年龄、身份的不同分别称夫人、女士、小姐等。这种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什么新观念( )A.平等观念 B.民主观念 C.自由观念 D.等级观念8.近代中国,海禁大开。外来事物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下列事项不可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A.出行可以乘坐火车 B.用电报和亲友联系C.可以看到无声电影 D.可以用上詹天佑研制的纯碱9.歌谣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歌谣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 )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 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义深A. B. C. D.10.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从社会习俗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反映的是( )A.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 B.旗袍和中山装的兴起C.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 D.剪辫运动和废止缠足2、 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时人(1846年)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材料二:1895-1898年,新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棉纺织厂最多。由于日本棉纱的大量倾销,以及资本雄厚的英、美、德等国纱厂在上海相继设立,加上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官吏勒索,沪、苏、杭一带的华资纱厂从1898年起就开始亏损,其他各地纱厂也难以维持。材料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实行扶植民间轻工业、统一货币、关税自主等政策。1928-1937年,中国工业产值年增长率达到8%以上,193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1) 据材料一,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动出现的原因。(2) 据材料二,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1898年以后纱厂亏损的原因有哪些?(3) 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影响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随着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被打破,近代文明传入中国,猛烈冲击着中国古老的传统,悄然改变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下面组图的变化:材料二:清朝官场“大人”“老爷”的称呼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反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政府的各个部门仍沿用着前清官场的旧称呼,孙中山认为“查前清官厅视官等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殊为共和政体之玷”。他下令革除这些恶称,一律改称职务。在民间普通称呼中改用的“先生”“君”是中国固有的称呼,只表示对人的尊敬,没有等级之差,人人可用。从此,这些称呼很快就在社会交往中流行起来。请回答:(1) 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组图,图中的人物主要反映了近代社会生活哪些方面发生的变化?(2) 材料二中民国时期社会习俗称呼方面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这一变化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什么思想观念?(3) 请你说出近代社会习俗的一些其他变化的一个例子?并且找到除材料二以外其他的变化原因吗?(4)当今社会,一些中学生将自己的头发染成黄色、红色或其他颜色,他们认为这属于个性张扬,与世界接轨,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考点13参考答案【真题演练】1.D 2.A 3.D 4.C 5.D【复习检测】1.B 2.B 3.D 4.D 5.D 6.B 7.A 8.D 9.A 10.D11.(1)封建经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外国商品倾销中国市场(2)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外国商品倾销;列强在华设厂;清政府加重税收;封建官吏勒索(3)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封建势力阻碍;实业家的投资:统治阶级的政策12.(1)发型:由长发辫变成短发服饰:由长袍马褂变为中山装(2)由清朝官场“大人”、“老爷”的称呼,孙中山下令各处这些恶称,一律改称职务在民间普通称呼中改用“先生”、“君”称呼在思想上尊卑等级观念已被平等观念所取代(3)女人不缠足;西方近代文明的传人(言之有理即可得分)(4)中学生属于未成年人,不应该学社会上的成年人去染发,应该保持朴素的外在形象,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