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练习(一) 语文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91235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练习(一)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练习(一) 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练习(一) 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化县2016年秋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练习(一)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1在田字格里用楷书清楚、匀称、工整地抄写下面一句话。(3分)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2选择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凹凼(dng) 荒僻(b) 涎水(yn) 摔跤(jio)B泥浆(jing) 着落(zhu) 淌汗(tng) 烟瘾(yng) C旺盛(shng) 黏性(nin) 尴尬(gn) 胯骨(ku)D镶嵌(qin) 晌午(shng) 嘎叽(g) 凑合(zu ) 3根据解释的意思,写出词语 。(4分)(1)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2)只求自己发财而没有好心肠。 ( )(3)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 ( )(4)人多而公开的场合。( )4填写。(3分)(1)在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有_描写、_描写、_描写和_描写 。(2)环境描写包括_环境和_环境的描写。5人民日报曾举办过征集“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活动,请欣赏两则获奖作品,完成其后各小题。(6分,每小题各2分)其一:母亲是月台,儿子是那挂长长的列车。其二:慈母手中的那根为游子缝补衣衫的线,是世界上最长的线。2 上述两句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分别是和。其二是活用两句古诗而来,这两句古诗是“ ”。请你也参与这项活动,为母亲献上一句话,并指出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是: 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6依据句子后面括号内的意思,请为下面语句标出朗读重音。(6分)我知道你会打台球。(不是篮球)我知道你会打台球。(你别推托了)我知道你会打台球。(只有我一人知道)我知道你会打台球。(不一定会做台球)我知道你会打台球。(只知道你,别人我不清楚)我知道你会打台球。(你瞒不了我)7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1)秋日的艳阳在森林的树梢上欢乐地跳跃,把林子里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打扮得五彩缤纷。(2)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服啊!(3)地下森林,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镜泊湖西北约50公里的深山中。(4)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过很慢。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瞭望孔望见的景致都足够赏心悦目。A描写;议论、抒情;叙述;描写B叙述;抒情、议论;说明;描写C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叙述D描写;议论、抒情;叙述;说明8分析下面的“招领启事”,完成各小题。(4分)招领启事本人昨天在学校大礼堂门口拾到“女式”挎包一个,内有人民币38元, A B C D 请失主前来认领。 王田芳 2016年9月21日(1)上面划线处A、B、C、D四处中有一处需要修改,请指出来,并说明应怎样修改。 (2)为了失主认领的方便,这则启事还应增写什么内容? 二、阅读(60分)(一)阅读回忆我的母亲片断,完成9-12题。(11分)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9选文的中心句是“_”。(2分)10选文开头的四个句子是围绕“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来写的,那么它们是否偏离了本段的中心?为什么?(3分)_ 11.比较原句和改句,说明画线处的表达效果。(3分)原句: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改句: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砍柴、挑水。_ 12.按要求找出并抄写文段中相应的语句。(3分)记叙母亲勤劳的句子:_ 记叙母亲俭朴的句子:_ 记叙母亲宽厚仁慈的句子:_ _(二)阅读李森祥台阶(节选),完成13-18题。(23分)我们家的台阶低! 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这句话他不知说了多少遍。 在我们家乡,住家门口总有台阶,高低不尽相同,从二三级到十几级的都有。家乡地势低,屋基做高些,不大容易进水。另外还有一说,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乡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但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大热天父亲挑一担谷子回来,身上着一片大汗,顾不得揩一把,就往门口的台阶上一坐。他开始“磨刀”。“磨刀”就是过烟yn。烟吃饱了,“刀”快,活做得去。 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父亲磨好了“刀”。去烟灰时,把烟枪的铜盏对着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就匆忙地下田去。 冬天,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他砍柴一为家烧,二为卖钱,一元一担。父亲一天砍一担半,得一元五角。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他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一个日子,破土动工。1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选段的主要内容。(4分)_14.“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漫长”有多长?他都做了哪些准备?(4分)_15.“父亲”为什么要付出千辛万苦建造高台阶的新屋?(4分)_16.第段的描写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活动?为什么不直接作心理描写?(4分)_17.从第段中划线的词语,分析父亲的辛苦。(4分)_18.选文表现了父亲怎样的精神?(3分)_(三)阅读张枫霞的父亲,完成19-25题。(26分)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然而,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等到上了初中,看到别人的父亲殷殷地关怀女儿,心里便有了比较,认为我这只知道春耕秋收的农民父亲不懂得什么叫“爱”。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亦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学习和收成原本没有太大的联系。可是,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年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母亲望着不太年轻的父亲逐渐弓起的背,幽幽地说:“要不,别让妮子上了?”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生动地一跳: “哪能! 儿子娶媳妇花钱比妮子上学花钱多多了,咱们不能太偏心。” 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 。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我跟在父亲身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在心里默默发誓: 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等翻过两座山,骄阳更加炽烈,找到一块小树阴劝父亲休息一会儿。我随手抓起两个桃子,还不及放到嘴里,A.便被父亲劈手夺去,他瞪我一眼 说: “这是卖的 ,有你吃的。”说着他从兜里掏出几个歪裂的小桃子,在衣服上蹭了蹭递给我: “这不一样吃吗 ?”停了停又说:“住校可不比在家里,动一动就得花钱 , 饭可以吃差点,但一定得吃饱。星期天不要往回跑,家里也不指望你干活 ,钱和干粮我会给你送去的。”B.接着他自个笑了:“没想到俺妮子还挺聪明,比你两个哥哥强多了。 我寻思把桃园好好侍弄侍弄 ,兴许能挣几个钱,你要有本事啊,考个大学让爹光荣光荣。”这是父亲对我说得最多的一次,看得出他心里非常高兴。到学校门口,父亲让我一个人进去,他则去卖那筐桃子。等到报到完去城里找他,父亲已经走了。我想,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还得走二十里地啊!三年高中,我真的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当然都是些歪七裂八卖不出去的小桃子。冬天天短,父亲每次来得起大早,见到我,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硬邦邦的全是冰棱茬。中午,我们爷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父亲带来的咸菜,吃得有滋有味。夏日,父亲捎带着卖桃,二十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膛晒成了酱紫色。赶到学校已近中午,我把早已凉好的白开水递过去,父亲一口气就喝了一大缸子。父亲向来都是当天来当天走,三年里,他走了他原来几十年走过的路程。我对父亲的情和爱也在这三年里变得缠绵与圣洁。三年后,我由县城读到了省城,甭说父亲的大半年收成,就是他的全部收成也难以应付我的高额学费了。父亲说: “不要紧,先到处借借。不就是四年吗? 我用六年时间,六年不行十年,赶我死之前咋也能把它还清。”我无言,我只是在心里对父亲说: 我决不会让您用六年十年时间去还债,您就等着我慢慢地还您的债吧。也和三年前一样,父亲挑着行李送我上学,所不同的是这天不是骄阳似火,而是阴雨霏霏。火车上父亲递给我的桃子又红又大,我倒有些不习惯,怪他过于奢侈。“你都成大学生了,吃个好桃子, 配!” 并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我双手捧着桃子,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安排好住宿已经很晚了,我要送父亲到学校的招待所往下,他说什么也要自己去。他说他怕我回来找不到自个的宿舍,我知道,那样父亲一夜都不会安心 。所以, 也只好随他去了。下过雨后,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再加上一天的颠簸我实在太累了, 躺在床上不一会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突然,辅导员刘老师把我叫醒,她说,我父亲为了省 15 元的住宿费 ,竟然睡在外面的水泥乒乓球台上。此刻,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被感动。我扑过去扶摸着他那青筋凸起的双臂,抱住他,哭着求他:“为了我,爸爸,请您爱惜自己。”宿舍的七姐妹齐刷刷地站在身后,哽咽着说:“就住在我们宿舍 ,我们可以两个人睡一张床。”“可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 ?”刘老师还很年轻,和其他人一样,眼里已经含满了泪水。“_。”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是啊! 他是父亲,他是勤劳又拙朴的农民父亲。19.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章的主旨。(3分)_20.文章第段作者就写“父亲不是特别地喜欢我”“不懂得什么叫爱”,这在全文有怎样的作用?(3分)_21.“我”对父亲看法的改变源于“我”的两次感动。请结合文意概括出让“我”感动的具体内容。 (6分)第一次感动是:_第二次感动是:_22.文中对父亲进行了多次细腻而生动的描写,使父亲的形象栩栩如生。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的 A、B两处描写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或心理。(6分)答 :A处:_B处: _ 23.父亲为“我”所做的一切不仅感动了“我”,也感动了“我”同寝室的姐妹。请你结合上下文语境,在第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以充分表现姐妹们这种发自内心的感动。 (2分)_24.作者多次写到父亲的肖像:“弓起的背”“刀刻的脸”“磨出老茧的双肩”“青筋凸起的双臂”,意在表现什么?(3分)_25.有人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读完本文你对父爱有了更多的感悟。请你将本文推荐给你的朋友,将推荐语写在下面。要求切合文意,情感真挚,不少于 50 字。 (3分)_ 三、作文(60分)26题目:我的要求:先在题目划线处选填一个亲人的称呼,补全题目,如“母亲”“父亲”“堂弟”等;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要求内容具体充实,有真实的感情。德化县2016年秋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练习(一)参考答案1略2C3.(1)任劳任怨 (2)为富不仁 (3)微不足道 (4)大庭广众4(1)外貌、动作、心理、语言 (2)自然、社会5比喻、夸张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略6(1)台球(2)会(3)我(4)(5)你(6)知道7C8(1)D处需要修改,因为招领启事不应该将包内装的现款数如实写出来,应该修改成“若干元”。 (2)还应增写联系电话或者联系地点、拾物人的单位名称,这样才便于失主认领。 9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2分)10没有偏离中心句,为写母亲的勤劳做铺垫。(3分)11原句中的画线部分比改句能更具体地表现家庭成员的勤劳和家庭的有规律有组织。 (3分)12(3分)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她自己是很节省的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13.叙述了“父亲”建造高台阶新屋的愿望以及为实现自己的愿望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用大半辈子作艰辛的准备工作)。(4分)14.“漫长”指他准备了大半辈子。“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从建房需要的经济与物质即建材上进行了准备。(4分)15.高台阶意味着高地位,想要建造高台阶的房屋是“父亲”对较高社会地位与受人尊重的理想的追求。(4分)16.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父亲羡慕向往,以及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别人家样气派,也叫人羡慕。因为本文是采用第一人称写的,不适合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4分)17.“鸣叫三遍”出发,“黄昏贴近”归来,说明了父亲出外一天劳动时间之长;“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突出父亲穿坏的草鞋之多,从侧面烘托了父亲造高台阶新屋的艰辛与不易。 (4分)18.父亲具有愚公移山、坚忍不拔的精神。(3分)19.(3分 )歌颂父爱的伟大。20.(3 分) 作者这样写有欲扬先抑的作用,为下文写父亲深深的爱作了铺垫。21.(6 分) 第一次感动是 : 父亲不偏心,在家境窘迫的情况下坚持让“我”读书;第二次感动是: 在烈日下,看见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 (语意相近,扣住重点即可,不够准确酌情扣分 )22.(6分) 示例:A 这几句话从父亲“劈手夺桃子”“瞪我一眼”“掏桃子”“蹭了蹭” 这些细节描写( 动作描写 )形象地表现出父亲节约克己的性格。(或: 这几句话从父亲的动作和语言描写中,形象地表现出父亲节约克己的性格。) B.这几句语言描写形象地表现出父亲对“我”能考上县中而由衷高兴的心理及对女儿殷殷的希望。(每小题3分。每小题能准确指出描写手法1 分,能围绕此方法结合文意分析且言之有理2 分,否则酌情扣分 )23.(2分) 示例:“那又怕什么,他是父亲。” (语意正确,符合语境即可)24.(3分)意在表现父亲辛勤劳动,历尽艰辛。25.(3分) (此题是开放性题目,回答能扣住题干要求,语言通畅即可)示例:阅读此文,随着作者娓娓而叙,感受他对父爱的感情,情感的流露就会悄然从心底涌起父爱就像平静的湖,外表波澜不惊,但内心却激流涌进。朋友。读一下吧!接受一次情感的洗涤,用心感受深沉的父爱!26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