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89794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山的那边【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读音准确,停顿得当,读出个性。 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理解“山”和“海”的象征意义, 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 3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领会其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2 品读揣摩语句,准确理解诗的内容和情感。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朗读贯穿整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诵读中把握“山”与“海”的内涵,领悟诗歌表达的人生哲理。 2合作探究法:组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研读诗歌,品味诗歌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把握诗歌主旨。 3 多媒体教学辅助法 运用声、像、图三维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使课堂教学内容更直观,教学手段更便捷,适当穿插展示课件能创设教学情境,又能解构文本。因此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课件的提示,能激情、导思、迁移,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深入课堂,体现诗的情美、理美、文美、意美。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展示邰丽华的图片,向学生讲述邰丽华的故事。 邰丽华:两岁时,一场高烧夺走了他的听力,让她进入了一个无声的世界,从此,孤独、痛苦伴随着她。进入聋哑学校后,一堂律动课燃起了她对舞蹈的挚爱,从此,她变成了一只旋转的陀螺,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就是舞蹈。一首雀之灵的曲子,光节拍就有700多个,跌倒、爬起、再跌倒、在爬起,无数次的磨练终于让她登上了世界顶级艺术殿堂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后来,他和他的同伴,又以一支千手观音走进了雅典残奥会的闭幕式和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并且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请同学们思考:是什么让她从人生的谷底登上了艺术的巅峰呢?(生回答) 她的生命本身就是一场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向我们展示着生命的蓬勃与高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梦想的文章在山的那边,我想就是对她的这种精神最后的诠释! 二、【目标导航】 生: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读音准确,停顿得当,读出个性。 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理解“山”和“海”的象征意义, 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 3.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三、【介绍诗歌】 师:诗歌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诗歌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具有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可以歌咏、朗诵。 四、【朗读欣赏】 师: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这样才能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鸣,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示。 1.学生欣赏配乐朗诵 。(大屏幕展示) 2.生作点评。 五、【初读课文】 1.生自由朗读诗歌 朗读要求: 读准字音,声音适中。注意朗读节奏,画出重音, 注意语气、语调。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男女生分别齐读课文,师作点评。 六、【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感知文本,是把握文本的主旋律,是我们和文本对话走近作者心灵的突破口。有感知才有收获) 师:边读边进行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诗歌两部分的内容,并说出诗歌分为两节的原因。 2、作者说的海是什么样的?怎样才能见到这样的海? 3、“山”和“海”的含义是什么? 4诗歌表现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学生先自主探究,然后进行展示,教师进行点拨) 附答案: 1第一节写了我渴望山那边的海,写了“我”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是实写:第二节写了“我”追寻心中的海,写“我”长大后的感悟和信念,是虚写。 .作者说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只有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才能见到这样的海。 3“山”象征着重重的艰难险阻,“海”象征着理想的境界。 . 奔向理想的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七、【质疑解惑,品读赏析】(小组合作) 师:1.找出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跟小组成员一起讨论一下。 (学贵有疑,质疑是创新的起点,我们学习的境界是质疑解疑,如果你对哪个章节哪句话不十分理解,让我们一起探究解答,在释疑中前进) 2.请找出你喜欢的含义深刻的诗句细细品味,在小组内进行朗读展示。 示例: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赏析:诗人确信理想是可以实现的,理想在心中日夜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奋斗。“枯干的心灵”比喻我追逐理想受挫后心灵的创伤。 (小组讨论交流之后,选出代表说出不理解的词语还有哪些,其他小组帮助解决,教师做适当点拨) 附:重点探究内容: 1.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隐秘”指的是刚刚种下的梦想的种子未曾示人,深藏于内心,自己很珍视,又带有一点朦胧,这属于自己的秘密。 2.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这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我”爬上山顶,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我”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青涩的山,也像铁青着脸冷冰冰地拒绝“我”。 3.“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中“照亮”是什么意思? “照亮”写出了这“全新的世界”的光辉灿烂,同时表达了梦想成真后的惊喜之情。 探究重点语句朗读时的语气、语调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哦,山那边是海吗?(惊奇、半信半疑和向往情绪的交织) 2.妈妈,那个海呢?(失望之余,略带责备、委屈的语气) 3.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深情的赞美,无限的向往,具有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 八、【美读课文】 .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个性朗读。(集体的智慧是巨大的,让我们在小组的学习中快乐朗读) .生作点评。 九、【体验反思】 师:诗人成长中的艰难探索一定早已打动了成长中的你。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一定也有无数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 1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这首诗给你的启示。 2.分享感悟(生齐读):有梦就有动力 有梦就要坚持 有梦就能出彩 十、 【小结巩固】 今天,我们学习了在山的那边这篇课文,懂得了要想实现人生的梦想,就必须凭借百折不挠的信心和敢于拼搏的决心去克服重重的艰难险阻,只要我们坚信“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我们一定会走向属于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海。 十一、【布置作业】 以“我终于见到了_”为题写一段话。 横线处可以填写某种事物,如:大海、雪山、大漠等;也可以填写具体的人,如:你的偶像、某个神秘人物等。 附:朗读指导(仅供同学们参考,同学们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发挥)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小时候(轻声,适当延长),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声调略上扬,轻声)(语气:要读出孩子天真的口吻) 妈妈给我说过:/海(语气平缓)(要读出母亲的慈祥和蔼) 哦(短而轻声),山那边/是海吗?(略带疑问和憧憬的语气) 于是(略延长),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音量适中,声调略上扬) 可是(要立即体现出孩子委屈、沮丧的心情),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在山的那边(延长),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语调上扬,声音延长),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连读略快)/打(重读)了/一个/零分!(语速放慢,声调延长,体现出挫折感) 妈妈(轻声),那个海呢?(要充满疑惑) (第一段主要要能够体现出孩子的纯真,对希望的想象憧憬,去追寻希望时的兴奋心情和遇到挫折的极度沮丧懊恼的心情。) 二 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声音要比第一段来得大,要体现出一种坚定与自信。) 今天啊(延长),我竟(重读)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延长)扎下了深根(语调降轻。)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语速要加快)地失望过(这句要重读)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语气上要降低)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语调上扬)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音量放大,语气激昂) 那雪白的海潮啊(延长),(音量达到顶点)夜夜奔来(开始降低音量,语气也渐趋平缓) 一次次/漫湿了/我(延长)/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人们啊(延长),请相信(延长)(音调上扬)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这两句连读语速要加快)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略延长,停顿)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延长)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这两句读时要体现出惊喜的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