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案 川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88150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案 川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案 川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案 川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始农耕生活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原始农业出现的时间、标志和意义;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代、地域和种植的粮食作物;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代、地域和种植的粮食作物;理解自然条件对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影响。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图片资料和半坡遗址的视频,创设历史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地分析评价,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等活动方式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中国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贡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验原始农耕劳动的甘苦及其所创造的价值,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通过他们适应、利用与改造自然,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学重点】 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教学难点】 “新石器”的含义;河姆渡原始居民工具、房屋的特点及其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图示分析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资料,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在吃饭桌上,白白的大米饭和金黄色的小米粥是我们常见的美食,你们知道这两种美食在什么时候就出现了吗?他们是怎样培育出来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2.讲授新课: 本课共学习个板块:农业畜牧齐发展 河姆渡人领风骚 半坡居民扬美名学生:齐读三个板块内容。教师进行分组:第一组是河姆渡人,第二组是半坡人。规则:举手回答,回答正确可得分。(大家共同努力,看哪组最精彩)师:请班长记录分数,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看哪一组更精彩。 过渡:远古人类要改变采集和渔猎这种获取食物的方式,关键要解决什么问题?开始一种什么样的新生活?我国原始的农耕是怎样出现的?让我们进入板块一: 板块一:农业畜牧齐发展 师:原始农业是怎样兴起的?出现的时间是什么? (1)原始农业的发展 学生分组回答,班长记录分数。教师明确:兴起:妇女采集中,发现植物的周期和生长规律;出现:一万年前,长江流域的居民种植水稻,黄河流域的居民种植粟,还饲养家畜;议一议:为什么我国南方远古居民种植水稻?北方远古居民种植粟?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明确:南方雨量多,气温高,多为水田适合种水稻;北方雨量少,气温低,多为旱地,适合种粟。这主要是地理和气候决定的。师:原始农业出现的标志和意义是什么呢?生:依据课本回答。教师明确:标志:原始种植业、原始畜牧业出现;意义:开始迈入农耕文明时代。师: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有长江领域的河姆渡居民和黄河领域的半坡居民。课件展示:两个居民遗址的名称,见第7张PPT。师:我们先学习河姆渡居民的农耕文明情况,进入板块二: 板块二:河姆渡人领风骚 师:河姆渡居民的距今时间、地点和流域是什么? 生:距今7000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长江流域。班长记录分数。 师: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点呢? 生:干栏式。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请思考: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房屋? 学生分组讨论,有河姆渡人回答,班长记录分数。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教师明确:南方潮湿,干栏式建筑通风、透气、防潮。 师:河姆渡居民的工具和陶器又有什么特点呢? 生:河姆渡人回答,班长记录分数。 教师明确:磨制石器、黑陶。 课件展示:磨制石器和打制石器的图片,见第12张PPT。 请思考:磨制石器和打制石器有哪些不同? 学生分组讨论,班长记录分数。 教师明确:(1)时间不一样;(2)制作方法不同:打制石器仅仅把石块敲打成型,磨制石器磨去不必要的棱角制成的,刃部锋利;(3)劳动效果不一样:打制石器比较粗糙效率低,磨制石器精制好用,效率高。 师:河姆渡居民除了使用磨制的石器外,还使用骨制的工具。为什么还使用骨制的工具呢? 课件展示:河姆渡居民的骨制工具,见第13张PPT。教师补充: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这个地方雨水较多,土质会变得非常粘,用骨制工具时泥土不容易粘在骨制的工具上。河姆渡聚落的骨制工具,一般是用水牛等大型哺乳动物的肩胛骨制成,有的骨器上凿有孔和槽,便于装配木质把柄。师:河姆渡居民使用的陶器是黑陶,已经非常成熟了。课件展示:猪纹黑陶钵,见第14张PPT。教师补充:河姆渡遗址的猪纹陶钵,该器物夹炭黑陶。器表打磨光亮,长边两侧各阴刻一猪。猪的腹部运用了阴刻重圈和草叶纹等纹样。猪的形象为研究家猪的驯养过程提供了宝贵的物证,弥足珍贵。 师:河姆渡居民过着定居的生活,那么他们种植什么粮食作物呢?饲养哪些牲畜呢? 生:河姆渡人回答,班长记录分数。 教师明确:水稻;猪、狗、水牛。课件展示: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见第16张PPT。教师补充:1973年的春夏之交,宁绍平原的农民在挖土时,无意中发现了河姆渡这个7000年前的原始村落遗址,消息震惊了全世界。在河姆渡遗址所有的发现中,当以人工栽培的稻谷的发现最为重要。栽培稻是由野生稻驯化、培育而成。过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进入板块三:板块三:半坡居民的生活课件播放视频:半坡聚落遗址,见18张PPT。师:刚才观看了半坡遗址的视频,下面我们一起学习半坡遗址的农耕文明。 师:半坡居民的距今时间、地点和流域是什么? 生:距今6000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班长记录分数。 师:半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点呢? 生:半地穴式。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请思考: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房屋? 学生分组讨论,有半坡人回答,班长记录分数。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教师明确: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挡风雨,又可以取暖。 师:半坡居民的工具和陶器又有什么特点呢? 生:半坡人回答,班长记录分数。 师:半坡居民的工具和陶器又有什么特点呢? 生:半坡人回答,班长记录分数。 教师明确:磨制石器、彩陶。课件展示:半坡遗址出土磨制石器的图片,见第22张PPT。师: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石铲、 石刀等工具从事原始的种植业生产,种植粟、 麻和蔬菜。师:半坡居民使用的陶器是彩陶,也已经非常成熟了。课件展示:半坡人制作的陶器,见第23张PPT。教师补充:半坡遗址中看到的大量绚丽多彩的陶器,表明这一时期的文化为彩陶文化。其绘画作品多绘在盆、钵、罐、细颈壶上,绘画作品多绘在小口器肩,腹和口部,直口器多绘在外壁或口缘外侧,大口器多绘于器内壁。 师:半坡居民过着定居的生活,那么他们种植什么粮食作物呢?饲养哪些牲畜呢? 生:半坡人回答,班长记录分数。 教师明确:粟;猪。课件展示:半坡遗址出土的粟和菜籽,见第24张PPT。师:粟(s),又称稷、谷子, 去壳以后就是小米,是由野生狗尾草培育而成的。 我国黄河流域的土壤和气候很适宜 这类作物的生长。粟,又称稷、谷子, 去壳以后就是小米,是由野生狗尾草培育而成的。 我国黄河流域的土壤和气候很适宜 这类作物的生长。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河姆渡原始居民与半坡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会存在差异呢?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对学生进行的讨论进行点评,班长记录分数。 教师明确:相同点是(1)都从事农业生产;(2)都过着定居的生活;(3)都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不同点是(1)房屋的结构不同;(2)种植的农作物不同。不同点的原因是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气候不同,环境不同等。 3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原始农业兴起、出现、标志、意义;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距今年代、地点、房屋特点、工具等,原始农耕文明是人类走向文明的一个重要表现。师:智力大闯关的时候到了。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智力大冲关。练习:1.下列关于河姆渡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些先民最早生活在长江下游地区 B.是我国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 C.最早栽培了水稻 D.还能够饲养家畜答案:B2. 列举: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距今时间、地点、流域。答案:河姆渡居民的距今时间、地点、流域:约7000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长江流域。半坡居民的距今时间、地点、流域:约6000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3.半坡原始居民可能吃的食物是( ) A主食是粟,副食有鱼、肉、蔬菜B主食是稻,副食有鱼C主食有麦,副食有鱼肉和蔬菜D主食是水稻,副食有肉和蔬菜答案:A4.观看图片,请回答:(1)图中的房屋有可能是半坡还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2)建造这样的房子和什么因素有关?答案:(1)河姆渡原始居民。(2)气候、环境等。5.原始农业出现的标志是( )A原始农业和商业 B原始农业和手工业C原始手工业和商业 D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答案:D 4布置作业: (1)制作半坡和河姆渡聚落的图表(2)做同步练习【板书设计】1生活时代:距今约 7000 年;生活地域: 长江流域 ;2成就:(1)使用磨制石器等(新石器);(2)种植 水稻 ;饲养牛猪等;制作陶器等;(3)建造 干栏式 房屋。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原始农耕生活1生活时代:距今约 6000 年;生活地域: 黄河流域 ;2成就:(1)使用磨制石器等(新石器)(2) 种植 粟 ;饲养牛猪等;纺织麻布、制作彩陶等;(3)建造 半地穴式 房屋。半坡居民的生活【教学反思】教学环节方面:根据教学内容整合了三个板块:(一)农业畜牧齐发展、(二)河姆渡人领风骚、(三)半坡居民扬美名。每个板块都使用大量的历史图片资料,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采用了分组教学法、小组讨论和上台展示等,迎合了初一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真正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不足方面:部分学生在分组活动中,不太积极,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努力。学生上台展示,还是要点放不开,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经常让他们多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对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房屋设计的原因,还没有完全理解,在以后的教学还需详细讲解。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