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援助就业5000人工作总结汇报.doc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188561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援助就业5000人工作总结汇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市援助就业5000人工作总结汇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作总结/单位工作总结 市援助就业5000人工作总结汇报 为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改善民生,援助城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 5月15日至6月底,在全市组织开展了“援助就业5000人”活动,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发动、全员参与”的思路,采取“市县整体联动、市区统一运作、政府部门搭台、市场供求对接、重点托底安置”的方法,经过宣传发动、资源组织、信息发布、供求对接、托底安置五个阶段,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全市共登记就业困难对象5790人,援助就业5181人,其中:通过组织市县联动的大型招聘洽谈会供求对接,提就业岗位22376个,帮助4949名困难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通过托底安置,帮助232名困难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目前尚未就业的有609人。一、主要做法1、高规格、严要求强化组织领导。“援助就业5000人”活动是市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市委赵鹏书记的要求,成立了“援助就业5000人”活动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正邦同志任组长,陈市长亲自过问活动的筹办情况,听取工作汇报。5月初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专门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向市委、市政府作了专题汇报。5月中旬又召开了各县(市、区)劳动保障局分管局长、就业中心主任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会议,要求各地尽快对接,主动向县(市、区)政府汇报情况,成立相应的工作班子,并按照市总体方案和步骤安排,组织好这项活动。2、大范围、高密度认真调查摸底。一是成立了全市就业困难对象调查组。全市共组织了36个专项调查小组,按照盐政发20XX74号文件明确的10种对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逐人逐户的调查登记工作。市区专门印制就业困难对象调查登记表,由市区各街道、社区分别负责辖区内的就业困难对象调查摸底工作。各县(市)也依托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开展了形式多样调查摸底工作。经过一周的仔细摸排,建立了就业困难人员基础台帐,汇总上报就业困难对象5790人,其中特别困难对象(零就业家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双下岗失业或单亲家庭)1955人。二是成立了全市“援助就业5000人”活动岗位采集组。按照方案中明确的全市援助岗位不少于10000个,其中市区不少于3500个的要求,分50个采岗小分队,分别到机关事业单位、就业援助基地和其他各用工单位采集适合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的岗位。先后采集就业岗位22376个,其中公益性岗位1298个,30家就业援助基地岗位872个,企业用工岗位20206个。市劳动保障局和市人事局还专门召开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申报工作会议,要求及时上报空缺的公益性岗位,共采集公益性岗位26个。3、多层次、大规模合力举办活动。5月31日上午,由盐城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承办的“援助就业5000人”暨服务企业用工市县联动大型招聘洽谈会在盐城市奥体中心隆重举行。活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层次高。这次活动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鹏到市区主会场宣布招聘洽谈会开幕,市政协主席冯永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正邦,市委常委、秘书长戴元湖,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桂英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察看主会场。各县(市)同步设立分会场,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亲临现场,出席分会场开幕仪式。建湖县于5月31日和6月19日分别举办了专场招聘和小本创业项目推介暨成果展示会,县长苏冬、县副书记羊维达、常务副县长王旭东出席了会议。二是规模大。此次活动,市区主会场及各县(市)7个分会场共组织492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提供岗位21078个,动员和组织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各类劳动者4.6万人进场求职,其中市区主会场有6000多人。三是效果好。活动中,求职人员和用工单位纷纷向报道活动的新闻媒体表示感谢党和政府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关心,为企业用工搭建平台提供载体,有效解决了一批困难对象就业难和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全市共有7229人达成就业意向,其中就业困难对象2860人。4、实名制、广覆盖全力托底安置。一是筛选发布。对招聘会后的空缺岗位及仍未就业的困难人员,逐一进行登记建立人员花名册,在社区实名张贴发布,使要求岗位援助的每户就业困难家庭都能知晓市区公益性岗位使用空缺情况。二是分类包干。根据花名册对未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按社区落实到人头,实行分类包干援助。对有劳动能力年龄在40周岁以下且人数较多的,由社区通过组织举办小型专场洽谈会的形式进行援助;对年龄在40周岁以上就业较为困难的,由社区通过社区公益性岗位进行援助;对社区自身难以消化或难以通过岗位推荐实现就业的,由户口所属地街道在开发的社区公益性岗位中统筹安排,实行托底安置就业。三是动态援助。开展了周跟踪、月家访、季调查的帮扶制度,定期了解就业困难人员对岗位的适应情况、收入状况,帮助其稳定就业,同时不定期地了解就业困难人员工作和生活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有关矛盾与问题,切实做到帮助一人就业,解决一家生活,维护一方稳定。二、成效与特色这次全市“援助就业5000人”活动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提高了广大用工单位和求职者对政府的信心,切实解决了相当一部分企业用工和困难群众就业的问题,让企业和群众得到了实惠,先后建立健全了就业困难群体登记管理、援助岗位采集、再就业援助跟踪服务动态管理三项工作制度,实现了“五个全部”,凡是符合援助条件的,全部登记管理;凡是需要政策帮扶的,全部及时帮助落实;凡是有培训愿望的,全部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凡是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全部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凡是不挑不拣工作岗位的,全部提供就业机会。与以往相比,本次活动具有以下三大特色。特色一,市场服务与托底安置相结合。在发挥市场调节就业作用的同时,注重运用帮扶手段解决困难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对有一定市场就业能力的就业困难对象,通过日常服务和举办劳务集市及大型招聘洽谈会的形式,解决一批困难人员就业。对市场就业能力弱的,落实专人提供送岗位、送培训、送政策“三送”服务的方式,帮扶一批困难人员就业。对提供上述两种市场化服务仍难以实现就业的,由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开发的公益岗位中,托底安置一批。活动期间,通过综合运用上述三种方式实现就业的分别为2860人,1857人,232人,占总数的57.8,37.5,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