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3节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选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83432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3节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3节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3节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AFeCl3晶体用于净水B粗盐在空气中易潮解C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解析】A项,FeCl3溶于水生成Fe(OH)3胶体,利用胶体的吸附作用净水;C项,氯化铁溶液中Fe3发生水解:Fe33H2OFe(OH)33H,在加热条件下水解平衡正向移动造成体系颜色加深;D项,硫化钠溶液中存在S2H2OHSOH,HSH2OH2SOH,水解产物H2S是产生臭味的原因;B项,粗盐中混有MgCl2、CaCl2易结合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潮解,这与盐类的水解无关。【答案】B2下列溶液能与镁反应生成氢气的是()A氯化铵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碳酸钾溶液D饱和石灰水【解析】NH4Cl溶液中存在:NHH2ONH3H2OH水解平衡,使溶液显酸性,Mg2HMg2H2。【答案】A3同时对农作物施用含N、P、K的三种化肥,给定下列化肥:K2CO3、KCl、Ca(H2PO4)2、(NH4)2SO4、NH3H2O,其中最合理的组合方式是()ABCD【解析】Ca(H2PO4)2是其中唯一含磷的肥料,肯定要用,由于Ca(H2PO4)2是酸式盐,其水溶液呈酸性,不宜与碱性肥料NH3H2O及水解呈碱性的K2CO3混合施用,只能与中性肥料KCl和酸性肥料(NH4)2SO4混合施用。【答案】B4一定条件下,CH3COONa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H3COOH2OCH3COOH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NaOH固体,c(OH)减小B升高温度,溶液的pH增大C稀释溶液,c(H)减小D通入少量HCl气体,c(H)减小【解析】加入NaOH会抑制其水解,但c(OH)增大;升温能促进盐类的水解,即c(OH)增大,pH增大;虽然稀释能促进水解,但仍以增大溶液体积为主,即c(OH)减小,溶液的c(H)将增大;通入HCl消耗OH,c(H)增大。【答案】B5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铵盐中,c(NH)最大的是()ANH4HCO3BNH4HSO4CNH4NO3DCH3COONH4【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水解平衡移动的因素。先找出对NH水解无影响的阴离子,再看是促进的还是抑制的,并排出顺序。NH4NO3中NH的水解不受影响,NH4HSO4电离出H抑制NH水解,c(NH)大,HCO、CH3COO对NH的水解都有促进作用,c(NH)小。【答案】B6在一定浓度的FeCl3溶液中,存在如下水解平衡:Fe33H2OFe(OH)33H,在此溶液中滴入饱和的FeCl3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解平衡正向移动B水解平衡逆向移动C溶液中H浓度不变DFe3的水解程度增大【解析】增加Fe3浓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达到平衡后溶液中H浓度增大,但Fe3的水解程度减小。【答案】A7向三份0.1 molL1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NH4NO3、Na2SO3、FeCl3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CH3COO的浓度变化依次为()A减小、增大、减小B增大、减小、减小C减小、增大、增大D增大、减小、增大【解析】CH3COOH2OCH3COOHOH。加入NH4NO3,NH水解:NHH2ONH3H2OH,H和OH反应,使平衡右移,CH3COO浓度减小,促进水解;加入Na2SO3,SOH2OHSOOH,水解产生OH,使平衡左移,CH3COO浓度增大,抑制水解的进行;加入FeCl3固体,Fe3水解:Fe33H2OFe(OH)33H,影响同NH,使CH3COO浓度减小,促进水解。【答案】A8能证明Na2SO3溶液中存在SOH2OHSOOH水解平衡的事实是()A滴入酚酞试液变红,再加入H2SO4溶液后红色褪去B滴入酚酞试液变红,再加入氯水后红色褪去C滴入酚酞试液变化,再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褪去D滴入酚酞试液变红,再加入氢氧化钠后溶液红色加深【解析】无论Na2SO3是否完全水解,加硫酸都会中和OH,酚酞都会褪色,只能证明发生了水解,而无法说明是否存在水解平衡,A选项错误;氯水既可能中和OH,又可能将酚酞和SO氧化,所以褪色不足以说明存在水解平衡,B选项错误;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该沉淀一定是BaSO3,说明SO没有水解完全,红色褪去,说明c(OH)减小,因为OH与BaCl2不反应,只能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引起其浓度的减小,C选项正确;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即使不存在平衡,溶液的碱性增强,红色也会加深,D选项错误。【答案】C9为了使Na2S溶液中的比值变小,可采取的措施是()加适量盐酸加适量NaOH(s)加适量KOH(s)加适量KHS(s)加水通H2S(g)加热ABCD【解析】欲使溶液中的比值变小,即使c(S2)增大,从S2H2OHSOH的平衡角度分析,增加c(OH)或c(HS)可抑制S2水解,使平衡向左移动,但不能加入Na。显然可以,不可以。条件2HS2H2S,使比值变大,促进Na2S水解,使比值变大。通入H2S后,发生如下反应:H2SS22HS,使比值变大。【答案】D10向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1)观察到的现象是_,原因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若微热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原因是_。(3)若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铁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原因是_。【解析】(1)Na2CO3溶液显碱性,遇酚酞变红。(2)加热,水解程度变大,碱性更强,红色加深。(3)加入FeCl3,Fe3与OH结合生成Fe(OH)3(红褐色沉淀),促进CO水解,同时会有CO2气体产生。【答案】(1)溶液变红COH2OOHHCO、HCOH2OH2CO3OH(2)红色加深加热,CO水解程度变大,溶液碱性增强(3)红色变浅,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有气体生成(或气泡冒出)Fe33OHFe(OH)3,减小了c(OH),促进了CO的水解,COH2OHCOOH,HCOH2OH2CO3OH,H2CO3H2OCO211已知25 时0.1 molL1醋酸溶液的pH约为3,向其中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待晶体溶解后发现溶液的pH增大,对上述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甲同学认为醋酸钠水解呈碱性,增大了c(OH),因而溶液的pH增大;乙同学认为醋酸钠溶于水电离出的大量醋酸根离子,抑制了醋酸的电离,使c(H)减小,因此溶液的pH增大。你认为上述两种解释中_(填“甲”或“乙”)正确。(1)为了验证上述哪种解释正确,继续做如下实验:向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中的_(填编号),然后测定溶液的pH。(已知25 时,NH3H2O的Kb1.8105,CH3COOH的Ka1.8105)A固体CH3COOKB固体CH3COONH4C气体NH3D固体NaHCO3(2)若_(填“甲”或“乙”)的解释正确,溶液的pH应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解析】(1)由NH3H2O的Kb与CH3COOH的Ka可知,二者电离程度相同,所以CH3COONH4应呈中性,所以CH3COONH4是最好的选择。【答案】乙(1)B(2)乙(甲)增大(不变)1210 时加热NaHCO3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发生如下变化:温度()102030加热煮沸后冷却到50 pH8.38.48.58.8(1)甲同学认为,该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HCO的水解程度增大,故碱性增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乙同学认为,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断Na2CO3的水解程度_(填“大于”或“小于”)NaHCO3,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充分。丙认为:只要在加热煮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若产生沉淀,则乙判断正确。为什么?能不能选用Ba(OH)2溶液?_。将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10 ,若溶液的pH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8.3,则_(填“甲”或“乙”)判断正确。【解析】加热煮沸后,HCO分解成CO,加入BaCl2溶液则生成沉淀。不能选用Ba(OH)2,因为它含有OH,能与HCO反应生成CO。【答案】(1)HCOH2OH2CO3OH(2)大于2NaHCO3Na2CO3CO2H2O(3)若原因是HCO水解程度增大,则溶液中几乎没有CO,所以可用BaCl2溶液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O来推知乙的观点是否正确,但不能选用Ba(OH)2溶液,因为Ba2OHHCOBaCO3H2O,若用Ba(OH)2检验,无论哪种观点都会有沉淀产生等于甲(或大于乙)能力提升13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的盐酸,这种试剂是()ANH3H2OBNaOHCNa2CO3DMgCO3【解析】加入NH3H2O或NaOH或Na2CO3时,均能引入杂质离子NH或Na,不符合题意。因为原溶液中Fe3水解:Fe33H2OFe(OH)33H,当加入MgCO3后,有MgCO32HMg2CO2H2O反应发生,消耗了H,使平衡正向移动,生成的Fe(OH)3在加热搅拌条件下发生聚沉,最后可将Fe3除去。加入MgO、Mg(OH)2、MgS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答案】D14相同温度、相同浓度下的六种溶液,其pH由小到大的顺序如图所示,图中代表的物质可能分别为()ANH4Cl(NH4)2SO4CH3COONaB(NH4)2SO4NH4ClCH3COONaC(NH4)2SO4NH4ClNaOHDCH3COOHNH4Cl(NH4)2SO4【解析】(NH4)2SO4比NH4Cl溶液中的铵根离子浓度大,水解生成的氢离子浓度大,醋酸钠水解显碱性,且碱性比Na2CO3要弱。【答案】B15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无色溶液:Ca2、H、Cl、HSOB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NH、I、NOCFeCl3溶液:K、Na、SO、AlOD常温下,0.1 molL1的溶液:Na、K、SiO、NO【解析】A项,H与HSO发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项,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显酸性,在酸性条件下,NO有强氧化性(相当于HNO3),可将I氧化,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项,Fe3与AlO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D项,0.1 molL1,即c(H)1013 molL1,是碱性溶液,四种离子均可共存,正确。【答案】D16已知H2O2、KMnO4、NaClO、K2Cr2O7均具有强氧化性,将溶液中的Fe2、Cu2、Fe3完全沉淀为氢氧化物需溶液的pH分别为9.6、6.4、3.7。现有含有FeCl2杂质的CuCl22H2O,首先将其制成水溶液,然后按图示步骤进行提纯: 【导学号:29910045】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步除去Fe2,能否直接调整pH9.6将Fe2沉淀除去?_,理由是_。(2)本实验最适合的氧化剂X是_(填字母)。AK2Cr2O7BNaClOCH2O2DKMnO4加入氧化剂的目的是_。(3)物质Y可以是_。ANaOHB氨水CCu2(OH)2CO3DNa2CO3ECuOFCu(OH)2(4)除去Fe3的有关离子方程式是_,_。(5)最后能不能直接蒸发结晶得到CuCl22H2O晶体?_。如何操作?_。【解析】设计的实验方案中,加入氧化剂能把Fe2氧化为Fe3,同时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上述提供的几种氧化剂中符合要求的只有H2O2。当CuCl2溶液中混有Fe3时,可利用Fe3的水解:Fe33H2OFe(OH)33H,加入CuO、Cu(OH)2或Cu2(OH)2CO3与溶液中的H作用,从而使平衡右移,把Fe3转化为Fe(OH)3沉淀而除去。最后从CuCl2溶液中制取CuCl22H2O也不能直接加热蒸发,为抑制CuCl2水解,应在HCl气流中加热蒸发。【答案】(1)否pH9.6时,Cu2会完全沉淀(2)C将Fe2氧化为Fe3,便于生成沉淀而与Cu2分离(3)CEF(4)Fe33H2OFe(OH)33HCu2(OH)2CO34H2Cu23H2OCO2或Cu(OH)22HCu22H2O或CuO2HCu2H2O(5)不能应在HCl气流中加热浓缩后,冷却结晶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