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预习学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80896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预习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预习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预习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课 百家争鸣【学习目标】1.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和其在教育方面做出的贡献2.掌握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3.学习各个学派在大变革时期能够独立思考,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知识提要】1.孔子 2.百家争鸣【课前预习】1.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 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要是 和 两部分。孔子还是伟大的教育家。其开始创办 。孔子主张“ ”。就是不论社会地位高低、贫富贵贱,人人都应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孔子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主张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学时采用_的方法,使学生的潜能都等得到发展。孔子死后,弟子们将他的言论整理成 一书。2.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 ,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了猛烈冲击。在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加大的开阔了眼界,促使他们 。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 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 ”。诸子百家的简表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作主要思想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分组讨论】1.简述孔子的思想2.想一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在有什么影响?3.战国时期,为什么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自我检测】1. 孔子是中国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判读下面三张关于孔子的图片,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认识是( ) 他是思想家,四处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他是教育家,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他认为人才应有多种优良素质,主张“兼爱”、“非攻” 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倡法治和改革 A、 B、 C、 D、2.论语是大思想家孔子的语录,宋代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子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A、“仁”和“礼” B、“因材施教”C、“为政以德” D、“有教无类”3.(2016青岛)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谈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涌现了孔子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下列思想家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孔子 老子 孟子 庄子 董仲舒 A、 B、 C、 D、4.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曾倡导“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60年前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运用这一思想很好的处理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关系。该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孙子 D、韩非子5.在“百家争鸣”的时代,社会影响最大的是儒墨两家,故有“非儒即墨”之说。然而秦朝统治者践行的却是法家思想,其原因在于( ) A、主张兼爱反对战争 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提倡法治专制集权 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6.“光盘行动”,就是提倡人们在吃饭就餐时不剩饭菜,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提倡节俭、批判贵族奢侈浪费的是( ) A、孟子 B、墨子 C、庄子 D、韩非子7.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你知道老师引用了哪家的思想来教育学生的吗? (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8.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 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C、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 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9.下列甲乙丙三位同学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乙 B、丙 C、甲、乙 D、甲、丙10.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百家争鸣”一课后,结合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围绕着“如何遏制校园内损害公物行为”进行分组讨论,产生了若干观点。这些观点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其中哪个组的观点更为合理( ) A、儒家组:损害公物属于道德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说服教育解决 B、法家组:损害公物属于犯罪行为,应依照法律条款惩处 C、道家组:损害公物属于无意识行为,可以让学生闭门修炼,自行解决 D、墨家组:损害公物属于奢侈浪费行为,要提倡节俭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40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以“为政以德”。 材料二 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是荀子的学生,他强调“法治”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理论。材料一、二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指出材料一中“他”有关的教育方面的成就或主张。材料一、二中的“他”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主张有何不同?12.阅读材料: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作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思想领域中出现了活跃局面。 请回答:(1)我们通常把这个时期思想领域的活跃局面称为什么? 历史上又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什么?(2)请你从材料中找出这种新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3)请你列举出两个这个时期的伟大思想家。 (4)他们各派之间不仅阐述各自的思想主张,还相互争论和批判,这样做有什么作用?【自我检测参考答案】1.B 2.A 3.A 4.B 5.C 6.B 7.B 8.B 9.A 10.A11.(1)分别是孔子、韩非子。(2)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注意“因材施教”;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要求学生“温故而知新” 等。(3)不同:孔子主张“为政以德”;韩非子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12.(1)百家争鸣; 诸子百家。(2)生产力的发展。(3)孔子、老子、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等任意两个即可。(4)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