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朝代: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中国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第一学习主题 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名 称地 点时间身体特征生产生活情况北京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距今70万年20万年具备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特点使用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北京人发现的意义1、为破解人类起源之谜、研究人类演进过程提供实证。2、周口店遗址也成为世界著名的考古遗址和我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学教育基地。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一、 原始农业的兴起:1、早期人类靠采集和渔猎获取食物2、原始农业的兴起:种植业:长江流域的居民种植水稻,黄河流域的居民种植粟。 畜牧业:开始饲养狗、猪、鸡等家畜家禽。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兴起标志着我国历史开始迈入农耕文明时代。二、1.南方长江下游河姆渡遗址,种植水稻,养家畜,制小船,烧制陶器(有图案),住干栏式房屋,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2、北方黄河中下游半坡遗址,种植粟,饲养家畜家禽, 制彩陶(有刻画符号)住半地穴式房屋,使用磨制石器。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炎帝与黄帝(黄河流域最有名的部落)的发明:1、炎帝:发明耒、耜等农具,教民耕种,从此我国有了农业,还发明陶器和医药,他被尊称为炎帝神农。2、黄帝:聪明能干,发明了车船、弓箭、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还创制历法,指导人们根据季节变化安排农事和生活。炎帝和黄帝被后世尊称为中华民族为“人文始祖”。炎黄子孙的由来:黄、炎部落结成联盟,后来华夏族的主干。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2、尧、舜、禹相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 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称为“禅让制”。3、大禹治水(疏导法)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二学习主题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4课夏朝和商朝1、夏朝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约公元前21世纪,由禹建立。禹死后,启继承了最高统治者的位置,从此“天下为家”的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统治400多年,最后一位王是夏桀因残暴而灭亡。2、商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约公元前16世纪,成汤鸣条之战灭夏,建立商朝。约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到殷,商朝也称殷商。统治500多年,最后一位王是纣王,因残暴而灭亡。3、从夏商灭亡中得到的启示: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用人应做到唯才是举,广纳谏言。荒淫无道和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为人民所抛弃。4、 西周的建立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姬发率军灭商建立周朝,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内容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以及功臣和一些古帝王后代,在各地建立封国影响捍卫着周王朝的安宁,有效的管理和开发所辖区域义务拥戴周王;定期朝见周王;交纳贡品;带兵随周王出征西周的结束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第5课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一、青铜冶炼技术:青铜是铜、锡、铅的合金。夏、商、西周时期称为青铜时代。商朝后期的后母戊大方鼎是商朝最大的青铜器,代表商朝青铜器的典型风格。四羊方尊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二 、甲骨文是已知的最早的汉字,商朝大量使用,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第6课春秋争霸(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1、西周的灭亡: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的结束2、东周的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河南洛阳),东周开始。东周分为:春秋时期、战国时期。3、春秋争霸的背景: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周天子逐渐失去地位,诸侯之间展开了争霸战争,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先后做了霸主,取代周王发号施令。4、春秋五霸称霸条件、过程共同原因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尊王攘夷,葵丘会盟称霸中原,成为春秋第一霸主任用贤才改革内政发展生产重视军事晋文公城濮之战打败楚军后,称霸中原(退避三舍)楚庄王邲之战打败晋军后,问鼎中原(邲之战、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吴王阖闾用孙武为将,大败越国,迫使勾践称臣,称霸中原越王勾践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卧薪尝胆)5、春秋争霸的影响:消极影响:争霸战争不可避免地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破坏。积极影响:客观上也促进了社会变革,加强了中原和周边地区的联系,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第7课战国七雄(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1、 战国(前475前221)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2、 2、战国时期的战争特点:改进青铜兵器、出现铁兵器;战争已具有统一战争的性质。著名战役:围魏救赵、长平之战、即墨之战。军事家:孙膑、白起3、合纵:“合众势以攻一强”,即六国出兵联合攻秦(苏秦)。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即秦拉拢东方国家服从自己(张仪)。 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原因1、战国前期,铁器的普遍使用和农耕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标志着生产力发展)2、秦孝公深感落后挨打,决心改革。时间公元前356年支持者(秦孝公)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内容1、改革土地制度(最重要的措施)。废除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2、重农抑商。禁止弃农经商。3、奖励军功。4、迁都咸阳,推行县制。5、严明法令性质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地主阶级改革)。作用秦国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秦军战斗力提高,国家富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二、商鞅被车裂而死,你觉得编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呢? 变法是否成功,不是看变法者是生是死,而是看变法给国家带来的作用。所以商鞅变法成功了,因为变法的作用是P45三、都江堰的修建:李冰组织群众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四、秦国的强大:商鞅变法的积极作用。长平之战表明秦军已具备统一全国的实力。五、秦军战无不胜的原因:变法使秦国强大;秦国军力,军备强大,粮草充足;重用人才;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需。第9课 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一、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期楚国人1、道家思想:他是第一个创立学说体系的思想家,他创立道家学派,著道德经他的思想有朴素的辩证因素,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对立面,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2、老子的思想比较消极。二、孔子:名丘,春秋时期鲁国人。1、孔子伟大的思想家:(1)他提出“仁”的学说,深刻阐释了“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2)他重视“礼”。(3)他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2、伟大的教育家:(1)创办私学。(2)编订教材(诗书春秋),丰富教学内容。(3)讲究教学方法:善于启发诱导,坚持因材施教。3、创立儒家学派:他整理编订的诗书春秋,以及记录他言行的论语是儒家学派的主要经典。儒家思想影响深远,在我国古代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三、孙子:姓孙名武,春秋末期齐国人,吴国军师。著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著名的兵书,书中阐述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避实击虚”的军事观点。后世尊称他为“兵圣”。第10课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一、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二、战国著名思想家: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1、墨子:创立墨家学派,主张“兼爱”,提出“非攻”反对不义战争。2、孟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重要代表(1)继承孔子“仁”的思想,形成自己的“仁政”学说,劝国君实施“仁政”,以德服人(2)他强调,治国要遵循“民贵君轻”的原则。(3)他认为爱有“等差”,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3、庄子: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思想,战国时期最著名的道家学者 ,“天人合一”是他的核心理念,人与自然融为一体。4、荀子:战国时期儒家又一代表(1)“隆法重礼”是荀子思想的一大特点 (2)在天人关系上,不否认天人合一,又认为天人可分。5、韩非:综合法家各派观点,形成独特的法家理论(1)他力主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全面加强君权(秦始皇受影响)。(2)主张改革,“以法治国”(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第三学习主题 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1课秦朝的统一1、前230年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时间:公元前221年 建立者:嬴 政 都城:咸阳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2、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最高统治者始称皇帝,重大事务由皇帝决定。中央设丞相(政事)、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地方推行郡县制。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吏由皇帝任免。(2)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铜钱)、度量衡。文化:统一文字(小篆)通用字体)(3)思想上:“焚书坑儒”加强文化思想的统治第12课秦末农民起义原因秦的暴政 “焚书坑儒”加强文化思想的统治,但摧残了文化;赋税、兵役、徭役沉重刑法严酷,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经过大泽乡起义时 间地 点领 导 人意 义公元前209年大泽乡陈胜、吴广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项羽、刘邦领导反秦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项羽消灭秦军的主力(破釜沉舟)结果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咸阳,秦朝灭亡。第13课汉武帝(刘彻)的大一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汉朝西汉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他就是汉高祖,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文景之治1、重视农业,对努力从事耕种的人,给予奖励。2、减轻农民负担。3、文帝废除了摧残身体的酷刑,还提倡节俭。文帝、景帝在位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政治清明,国家富裕,史称“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思想上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在长安办太学,让博士主持教学。政治上颁布了“推恩令”分散、削弱王国力量,彻底解决王国问题。经济上整理财政: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 军事上1、汉武帝牢牢控制军权,扩建军队,打败匈奴,开疆拓地。2、在河西走廊、海南岛、“西南夷”等地设郡县,加强边疆管理。第14课丝绸之路1、汉朝时,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被城为西域。西域人民有的游牧,有的种植。玉石是西域名产。2、张骞通西域: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为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结果:了解到西域各族希望同汉朝往来。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第二次西域,为联络乌孙夹击匈奴。结果:乌孙派使者随张骞回到长安,向西汉政府表示敬意。3、丝绸之路:(1)含义:一条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和天山南北,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的重要商路,对外输出丝绸。(2)丝绸之路意义:促进内地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它沟通东西方交通,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它的作用: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商旅往来,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它沟通东西方交通,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它沟通东西方交通,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它沟通东西方交通,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第15课东汉的兴盛一、“光武中兴”:1、王莽建立“新朝”:公元9年,王莽废西汉帝,改国号为“新”,史称新朝3、 刘秀建立东汉:25年,刘秀重建汉王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汉光武帝。4、 “光武中兴”:(1)光武帝消灭农民起义队伍,铲除割据势力,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2)采取措施巩固统治:减轻农民负担;释放部分奴婢;精兵简政;整顿吏治;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和发展,国家兴盛,史称“光武中兴”。二、外戚、宦官专权:东汉中期后,皇帝即为年龄很小,于是太后把持朝政,依靠外戚掌权,皇帝长大后,依靠宦官打击外戚,宦官又猖獗起来。这样外戚宦官轮流专权。三、黄巾大起义:184年,太平道首领张角领导了黄巾大起义,是一次又组织有准备的大起义。瓦解了东汉的统治。第16课秦汉时期的文化一、 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1、西汉时,世界上最早发明了造纸术(主要原料麻)2、东汉蔡 伦改进造纸术:纸的产量大增、成本降低3、意义:为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物质条件;是我国人民对人类文化的一个重大贡献。二、司马迁与史记:西汉时 史学家司马迁写史记记叙了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历史 2、影响: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史学著作。3、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三、张仲景和华 佗:东汉末年他们在医学上成就最突出。1、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被尊称为“医圣”。2、华 佗:擅长外科手术,在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法,编制“五禽戏”四、佛教与道教:西汉末东汉初产生于古印度的佛教传入我国。东汉时道教产生,它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佛教与道教是我国古代流传很广的宗教,对我国影响很大。第17课 三国鼎立背景:东汉末年,经黄巾大起义,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军阀割据,著名的有袁绍、曹操。1、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一战 2、三国鼎立初步形成的重要一战200年 官渡之战 208年 赤壁之战曹操 袁绍 曹操 孙刘联军3、三国鼎立形成 魏 (220年,曹丕,洛阳)(221年,刘备,成都) 蜀 吴 229年,孙权,建业)第18课 从西晋的短暂统一到南北对峙一 西晋的统一1.魏灭蜀:263年,魏国进攻蜀国,刘禅投降,蜀灭。 2.司马炎建西晋:265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夺曹魏政权,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3.西晋统一全国:280年,西晋军队攻占建业,吴国灭亡。三国鼎立结束。4.西晋灭亡:316年,西晋灭亡(西晋恢复分封制,建立王国,后出现八王之乱,内迁匈奴不断进攻)。中国又走向分裂。二北方人口大迁移:1.东汉末年,北部和西北边境的匈奴、鲜卑、羯、氐、羌五族内迁,三国后期到西晋内迁很多人,匈奴势力最强。2、西晋后期,中原人口为躲避战乱南迁,成为开发江南的重要力量。三、十六国与东晋(东晋局部统一即南方):1、304年,匈奴大单于刘渊称汉王,建立汉国,在以后的130多年中,北方和西南建立16个政权。2、317年,晋朝皇族司马睿在健康(南京)称晋王,建立政权,史称东晋。四、淝水之战:1、十六国中的前秦比较强大,四世纪后期,统一了北方2、淝水之战: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军进攻东晋,大战于淝水,东晋以少胜多。不久前秦瓦解,北方又陷分裂割据。第19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一、南朝与北朝:1、南朝:420年,刘裕废东晋皇帝,称帝,改国号为宋,以健康为都成。宋之后,齐朝、梁朝、陈朝相继统治我国南方,称这四个王朝为“南朝”。2、北朝:(1)北魏的建立:前秦瓦解后,鲜卑族拓跋部贵族建立北魏,439年统一北方。十六国结束。 东魏北齐 (2)北朝:534535年北魏 西魏 北周 又统一北方,581年北周灭亡(杨坚建隋)南朝和北朝的时间相当,总称“南北朝”。二、江南地区的开发:南朝时,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1、原因:江南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2、江南开发的表现:江南耕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改进,农业迅速发展;手工业有明显发展,织锦、造船、制瓷技术有很大提高。农业和手工业发展,促进江南地区商业兴旺和城市繁荣。建康是南朝的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建康的变化是江南开发的一个缩影。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少数民族内迁时间东汉末年民族匈奴、鲜卑、氐、羯、羌(五胡内迁)。鲜卑族拓拔部影响最大。北魏孝文帝改革目的:维护北魏政权内容或措施 借鉴汉族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实行一系列新的制度,加强了经济和行政的管理。 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大力推行学习汉族文化习俗的政策:改用汉姓、改穿汉服、同汉族通婚、学说汉话(30岁下)、完善学校教育制度。作用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北魏的统治,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第20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技和书法一、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南朝人,最早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欧洲早1100年二、北方农业技术: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田法和区田法得到推广,粮食产量提高。2、三国的马均改进翻车,为农业灌溉提供工具。北方还把嫁接法用到植物种植中。3、北魏贾思勰写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名著。三、农历:我国传统的历法创始于夏朝,故称夏历,又农历。四、书法艺术的成就:1、三国时,魏国书法家钟繇的楷书已近成熟。他的贺捷表被称为“正书之祖”。2、西晋书法家卫瓘既善篆书,又长于草书。 3、北魏的碑文形成雄浑质朴的“魏碑”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成就最大的是王羲之,他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