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78962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4节 全球气候变化学业分层测评 (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纵观地球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地球气候经历了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过程。据此完成12题。1气候变化史从时间尺度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尺度,其中历史时期是指()A距今一万年以前B近几千年来C近一两百年来 D近几十年2有关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人为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23010128】A大量砍伐森林,使植被吸收二氧化碳量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增多B工农业等生产活动消耗的大量能源以矿物能源为主,燃烧后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C汽车尾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D火山喷发的气体中也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解析】第1题,几千年以前属于地质时期,几千年来属于历史时期,百余年来属于仪器观测时期。第2题,火山喷发不是人为造成的。【答案】1.B2.D(2016沈阳市东北育才中学高一检测)读“最近100年来海平面的变化图”,回答34题。3根据图中海平面上升曲线,近100年来世界气温() 【导学号:23010129】A呈直线上升趋势B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C变化不大D总体上有下降的趋势4人类的下列做法中,对缓解图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是()A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设备,以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B发展洁净煤技术,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C沿海国家修建沿海大堤,防止沿海地区被淹D加强国际间合作,改进能源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解析】第3题,图中海平面上升曲线显示:有的年份比上一年下降,有的年份又比上一年上升,但总体上是上升。所以,近100年来,海平面呈波动上升趋势。B项正确。第4题,引起海平面上升主要是因为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以及温度的升高使得海水膨胀。而全球变暖主要人为原因是矿物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向大气中排放了过量的温室气体,另外人类对植被的破坏。缓解全球变暖的措施主要从产生该问题的人类活动入手。比如寻找替代的新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比如植树造林恢复植被等。A项中氟氯烃是导致臭氧层破坏的物质;B项中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是解决酸雨危害的措施;C项措施只是治标而不能治本的措施。【答案】3.B4.D(2016诸暨市高一检测)对野象生活习性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分析回答56题。5据图可以分析得出,公元前500年至公元1838年野象活动北界() 【导学号:23010130】A不断北移 B不断东移C不断南移 D不断西移6关于该历史时期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时期全球气候变暖B该时期气候不断变冷C该时期降水增加气温不变D该时期降水减少气温增加【解析】野象的生存环境是温暖湿润的环境,从图中看随着时间的推移,野象的活动最北界不断向南移,纬度逐渐降低,说明了该历史时期气候不断变冷。【答案】5.C6.B小岛屿国家联盟成员国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由26组自然环礁、1 190个珊瑚岛组成,岛屿平均面积为12平方千米,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为1.2米。据此完成78题。7马尔代夫当前面临严重的环境灾难,导致该环境灾难的主要原因是()A热带风暴潮 B地壳下沉C地震海啸 D全球气候变暖8为避免沦为背井离乡的环境难民,马尔代夫与太平洋、加勒比海地区的小岛屿国家在国际社会上一道呼吁人类要() 【导学号:23010131】A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B合理抽取地下水C保护红树林海岸D防止珊瑚岛礁生态功能的消退【解析】第7题,从题干可知,马尔代夫海拔较低,全球气候变暖使得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容易对其造成灾害。第8题,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答案】7.D8.A9(2016四川雅安中学高一检测)读以下资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近现代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 (当年气温与多年平均气温之差)。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材料二图瓦卢是南太平洋一个岛国,2003年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将要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新西兰。图瓦卢将由此成为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进行全民迁移的国家。(1)1860年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大致呈_趋势。最暖的年份是在_年。(2)人类哪些活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 【导学号:23010132】(3)简述二氧化碳“温室效应”的原理。(4)你认为应当采取哪些措施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数量?【解析】第(1)题,读图,1860年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大致呈波状升高或变暖趋势。最暖的年份是在1998年。第(2)题,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排放,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森林大量破坏,导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减少,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第(3)题,大气对地面辐射是隔热层。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面温度升高,产生温室效应。第(4)题,言之有理均给分。根据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可以发展和使用清洁能源,革新燃烧技术等,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森林等植被,增加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从而减轻温室效应。【答案】(1)升高(变暖)1998(2)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排放;森林大量破坏。(3)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面温度升高。(4)发展和使用清洁能源,革新燃烧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保护植被。能力提升下图为19512012年我国气温增长速率分布图。读图,回答1011题。10下列有关我国19512012年各地增温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国各地增温的速率、幅度有大有小B我国北方地区增温幅度自东向西递增C增温幅度最大地区年增温值可达0.8 D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增温值可达40 11下列关于气温升高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23010133】A将减少我国的能源消耗B加剧北方地区的干旱程度C对农作物的产量、品种及农业生产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D扩大某些疾病的传播范围,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解析】第10题,我国增温速率最大值为每10年升高0.8 ,从1951年到2012年,气温约升高4 ;我国北方地区增温幅度普遍较大,东西向变化不明显。第11题,气温升高,会使我国冬季用于取暖的能源减少,但是夏季用于降温的能源会相应增多。【答案】10.A11.A12下列关于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你认为可能的是()A因为人类具有非常强的适应能力,所以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健康将不会有太大的影响B全球变暖只会对低纬度地区的人类健康产生影响C全球变暖会增加疾病的发病率,还会使疾病的传播范围扩大D全球变暖只会对高纬度地区的人类健康造成影响【解析】夏天气温持续升高,会使人的死亡数量相对增加,全球变暖还会增加疾病的发病率,使疾病的传播范围扩大。【答案】C13. “基础四国”第二十一次气候变化部长级会议2015年10月3031日在北京举行。31日 “基础四国”发表了“基础四国”第二十一次气候变化部长级会议联合声明,特别强调发展中国家的“南南合作”和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包括资金和技术的转让,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减排目标。“基础四国”是指中国、印度、巴西、南非4个在世界气候变化问题上立场一致的发展中国家。阅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二氧化碳主要排放国比例世界人均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1)二氧化碳主要排放国比例最大的国家是_。 【导学号:23010134】(2)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较大,但人均排放量_,原因是_。(3)大气中CO2含量逐年增加的人为原因是:_;_。(4)全球变暖带来的环境灾难主要有:_;_;_。(5)控制全球气候变暖,人类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解析】本题考查读图和析图能力,并由此考查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原因及带来的影响和采取的措施,综合性较强。【答案】(1)美国(2)小 中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人口众多,经济处于起步阶段(3)乱砍滥伐导致森林减少化石燃料(煤、石油)使用量激增(4)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气温上升,蒸发旺盛,水旱灾害增加导致世界各地农业生产有所改变,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5)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节约或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提高燃料利用效率,大力开发新能源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