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到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高考研析人民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77959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到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高考研析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到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高考研析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到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高考研析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从汉到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高考研析 人民版真题典例12015课标全国卷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答案C解析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如皇帝幼小,这些外戚往往成为执政大臣,体现了汉代对母族亲属关系的重视,故选C项。外戚担任“执政大臣”,很可能是自身掌控相权,故A项中“抑制相权”说法不当;“家天下”观念体现的是宗法观念,外戚干政无法体现“家天下”观念,故B项错误;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和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大大削弱,故D项不符合史实。22015北京高考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A唐朝的门下省B宋朝的枢密院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给事中属于审议官员,可以驳回皇帝诏书,结合所学可知唐朝的门下省有封驳权,故正确选项为A项。B项宋朝的枢密院属于军事机构,可排除;C项明朝的内阁与D项清朝的军机处都没有封驳权,不符合题意,可排除。32015安徽高考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A地方无选官权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察举制的弊端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答案C解析材料中“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说明地方官的察举工作受到贵戚势力的干扰,这反映了察举制的弊端,故C项正确。察举制下地方官有选官权,故A项错误。B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材料体现的是自下而上的选官方式,故D项错误。42015浙江高考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通政司、复社、都察院、风力水车政事堂、北门学士、内作使绫匠、高转筒车枢密院、土司、木活字、监察御史中书门下、三司使、武经总要、草市A.BCD答案B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历史发展与传承。通政司、复社、都察院、风力水车属于明朝;政事堂、北门学士、内作使绫匠、高转筒车属于唐朝;枢密院、土司、木活字、监察御史属于元朝;中书门下、三司使、武经总要、草市属于宋朝。综上所述,按先后顺序排列是,故选B项。52014天津高考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答案C解析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突出特点是君权至上、皇位世袭。正是由于君权至上,皇帝身边的近臣、内侍或其他人才容易干预朝政,形成专权局面,从而导致皇帝权力的萎缩或丧失,因此C项符合题意。A、D两项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明显不符,排除A、D两项;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因此B项也不符合题意。师说高考考频本部分内容为高频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5年21考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5年12考考过古代专制政治不同时代的具体内容和发展趋势历代行政区划的沿革三省六部制概念的理解不同朝代选官制的不同特征及启示不同朝代君主专制的比较考向区分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不同不同朝代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异同点不同朝代选官制度的特点、影响及启示仿真练习1.2015孝感模拟汉武帝时期的内朝官系统,当时称为“加官”,有侍中、常侍、散骑、诸吏等名称。除了天子的心腹、亲信和宾客,外朝大臣中为皇帝所信任者,也可以加戴“侍中”等名号在内朝预闻政事,成为内朝官。由此可见内朝 ()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C有类于后世的六部,具体执行皇帝政令D协助皇帝决策,能够削弱相权答案D解析侍中、常侍、散骑、诸吏等是皇帝身边的近臣,与朝廷正式职官系统不同。虽然其能参与政事,但仅仅是参照皇帝的意见,协助决策,不是行使行政权。因此A、B、C排除。22015孝感一模隋文帝杨坚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以后,又对地方机构进行了改革,将州、郡、县三级改并为州、县二级,克服了南北朝时期“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的弊端。其主要目的在于 ()A节省中央的财政支出 B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打击地方豪强势力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州、县”的改革,体现了隋朝对地方行政区划的管辖,实质上反映了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32016湖南月考清代学者储大文曰“元代分省建置,惟务侈阔,尽废禹贡分州,唐宋分道之旧。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破一县,一府震;破一府,一省震;破一省,各直省皆震。”在此他认为 ()A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元代行省制导致了国家分裂割据C元代行省制克服了唐宋之弊D行省制不利于维持地方治安稳定答案D解析由材料中“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可以看出作者不认同行省制度,认为该制度不利于维持地方稳定。42016张家界模拟封建社会的历代王朝都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下列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元朝推行行省制度明朝废除宰相制度A B C D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了地方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故正确;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实现了相权分权制衡,加强了皇权,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故错误;元朝推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故正确;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加强了皇权,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故错误,选择B符合题意。52015茂名模拟“最高命令称上谕: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直接寄给巡抚,旁人谁也不知道。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谕发出了。”清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B做好政令的保密工作C提高行政效率D加强对官员的监察答案A解析“寄信上谕”是为了将皇帝的旨意完全执行,不许旁人议论,这是为了加强专制皇权,故A项正确;“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谕发出了”,从文字上分析,应是数量较多,如果是为了保密,不会那么频繁的,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办事效率比以前快了,故C项错误;也没有指出用于监察官员,故D项错误。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