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专题练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77738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专题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专题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专题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6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专题练基础组 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2016冀州中学预测右图是意大利著名的诗人、作家和导演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在1971年拍摄的电影十日谈的海报。电影展现了薄伽丘的原著十日谈中的一些重要故事场景。电影反映的主题可能是()A歌颂教会的英明和伟大B宣传民主共和与主权在民C倡导理性与反对专制D表现人性的伟大答案D解析解题的关键是要了解十日谈体现的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实质,这部作品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故答案为D项。B、C两项为启蒙运动的内容。22016枣强中学期中“这是种全新的反省,开始以人的眼光,从人的立场出发来观察生活,对待世界,而不是像在信仰主义时代那样一切都从上帝出发。”“全新的反省”指的是()A古希腊的智者运动 B意大利的文艺复兴C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D法兰西的启蒙思想答案B解析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故选B。32016武邑中学热身英国一位著名哲学家曾指出,“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这说明宗教改革()A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B改变了人们的宗教信仰C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开展 D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答案A解析从“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可知,该哲学家意在说明宗教改革打破了罗马教会的信仰禁锢,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本题选A。42016衡水中学热身下图反映的是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手持天国之门钥匙的情形,从中不能推理出马丁路德()A否认教皇权威 B主张“信仰得救”C领导农民战争 D思想影响后世答案C解析16世纪之前,进入天国之门的钥匙一直掌握在教会手中,而马丁路德此举意即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这就否认了教皇的权威。这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为启蒙运动的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A、B、D三项均符合图片内容。马丁路德没有领导农民起义,C项错误,符合题意。52016衡水中学期末赵林在基督教思想文化的演进中指出:“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作者旨在说明()A文艺复兴运动存在人文主义滥觞B宗教改革影响在文艺复兴之上C文艺复兴运动未与封建阶层决裂D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文学革命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来看,作者认为文艺复兴是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而宗教改革则是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据此可知,B项正确。62016枣强中学周测海涅把马丁路德称为“一个由天意选中出来粉碎罗马霸权的贫苦修道士”,其主要理由是马丁路德推行的宗教改革()A抵御了罗马帝国的侵略扩张B破除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C突出了人的主体意识和精神D建立了不同以往的现代宗教答案B解析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粉碎罗马霸权”,这指的是马丁路德推行的宗教改革破除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故选B项。72016衡水二中仿真伏尔泰和孔子是东西方著名的思想家。伏尔泰在孔子的石像下写下:“他是唯一有益理智的表现者,从未使世界迷惑,而是照亮了方向,他仅以圣贤而从未以先知的口吻讲话,但大家认为他是圣贤,甚至在全世界也是如此。”出现这种言论的主要原因是()A孔子思想中具有尊重理性、道德,排斥迷信、暴力的因素B孔子思想具有民主性C儒家所宣扬的“仁政德治”与“开明君主制”有共同之处D孔子思想的某些内容符合启蒙思想家的反封建需要答案C解析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和专制,这与伏尔泰主张的“开明君主制”有相同之处。故选C。82016衡水二中月考由于启蒙运动,人们开始普遍认为,人类的状况会稳步地改善,因此,每一代的境况都将比前一代好些。这种认识是基于人类的()A理性力量 B政治革命C科技进步 D工业发展答案A解析由材料信息“由于启蒙运动,人们开始普遍认为”可知,这种认识是启蒙运动的产物,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故答案为A。92016衡水二中仿真历史学家余英时论及西方人文精神的演变时说:“和基督教的传统不同,他们的理想世界在人间不在天上;和希腊的哲学传统也不同,他们所关怀的不但是如何解释世界,而且更是如何改变世界。”在此,他论述的主题可能是()A智者学派 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答案D解析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但与“改变世界”不符,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均没有提出“改变世界”的设想,故A、B、C三项错误。启蒙运动预示着理性时代的到来,启蒙思想家不仅抨击教会的权威和愚昧,而且为未来的理想王国设计了美好蓝图,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4分)102016衡水二中月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面两幅图片为同一时期的美术作品。材料二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利得心和贪欲心。至于祈祷之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摘自九十五条论纲材料三在(宗教改革)不长的时间后,1581年7月,新教缔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荷兰共和国,紧跟其后的英国清教徒(基督新教中加尔文主义者)在1649年将查理一世推上了断头台,成立了共和国,1688年经过光荣革命,迎来了新教国王,实行了“君主立宪”的宪政体系1620年为反抗宗教压迫而逃往北美的清教徒,在大洋彼岸建立了自己的家园。1776年,缔造了一个美利坚合众国。意大利从文艺复兴开始一直四分五裂,在1870年才成为一个统一的王国。1946年才成立民主共和国。法国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后,却出现了一个混乱不堪、草菅人命、革命恐怖和专政暴力为特征,令文明世界非常尴尬的法国大革命,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出现了革命专制、君主立宪、恐怖统治、自由共和等多种政体,最后以拿破仑的军事独裁、帝制告终。1848年建立了短暂的第二共和国,1870年才建立了比较成熟的第三共和国。摘编自曼德中国需要的不是文艺复兴而是宗教改革精神(1)概述材料一中两幅作品的共同特点。(2分)(2)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内在联系?(4分)(3)材料三的作者是如何评价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对此,你有何看法?(8分)答案(1)特点:取材于宗教故事,突出了人文主义的特征。(2)二者在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产物;前者所倡导的人文主义思想为后者奠定了基础,后者则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思想。(3)作者认为宗教改革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宪政)的发展,而文艺复兴则会导致国家混乱。看法一:作者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文艺复兴过度提倡人的个性解放,忽视了道德、法律、制度的约束,容易造成社会混乱。看法二:作者的观点有失偏颇,因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很多国家都曾发生过。解析第(1)问,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画以及最后的晚餐,结合文艺复兴的特点来归纳二者的共同特点。第(2)问,材料一反映了文艺复兴的内涵,材料二反映的是宗教改革,二者均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产物,而前者所倡导的人文主义思想为后者奠定了基础,后者则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思想。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实行了君主立宪的宪政体系1776年,缔造了一个美利坚合众国”的信息可知作者对宗教改革的评价,而对文艺复兴的评价则据材料信息“意大利从文艺复兴开始一直四分五裂”“令文明世界非常尴尬的法国大革命”来说明;第二小问属于开放型设问,同意作者观点的可以根据材料举例论证,不同意作者观点的可以从“民主政治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说只要进行了宗教改革就一定能建立起民主政治”的角度归纳作答。能力组 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12016武邑中学月考意大利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并列被称为“人曲”,十日谈也被称为神曲的姊妹篇。这两部文学作品能够相提并论主要由于它们都()A反对封建专制 B强调人、否定神C抨击教会的黑暗 D主张政治革新答案C解析本题容易错选B项,两部文学作品虽然都强调人,但是并不否定神,它们只是抨击、揭露教会的黑暗,因此C项正确。A、D两项与题干无关,排除。答案为C。122016武邑中学期中马丁路德指出,主教的权柄与政府的权柄“两者都有上帝的命令,所以应当尽心尊敬、重视,看为上帝所赐世人最大的福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否定主教在宗教领域的地位B强调世俗权力的优越性C论证教权与世俗权力的对等地位D反对教权对世俗权力的遵从答案C解析“两者都有上帝的命令”“应当尽心尊敬、重视”即强调两者权力来源的正当性,两者都应当被尊重、认可,体现出教权与世俗权力的对等,答案为C。132016冀州中学热身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宣称追求同一目的的两场不同的运动,而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以致人文主义者和新教徒之间互怀敌意。对二者“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的理解正确的是()A文艺复兴自由地追求美,而宗教改革自由地追求真理B文艺复兴追求人的至高的权利,宗教改革研究上帝的旨意C文艺复兴投身世俗的怀抱,宗教改革用自己的信念对抗整个世界D二者对待神的态度不同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追求同一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者所追求的目的均为人的解放;而“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指的是在对待宗教方面,文艺复兴冲破宗教禁欲主义的束缚,走向世俗化,实现人的解放,而宗教改革强调因信称义,冲击天主教会把持的世界,解除了套在人身上的有形枷锁,故二者在手段上截然相反,因此C项正确。A、B两项所述均为追求目的的不同而非手段,故排除;二者均未否定神,故D项错误。142016枣强中学期末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写道:“到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人类社会开始成为探索的主题B宗教改革打破了人们对教会的迷信C欧洲积极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思想D理性时代抨击教会的权威和愚昧答案D解析抓住“到18世纪后半期在法国尤其突出”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是启蒙运动开启的理性时代,在法国声势浩大,启蒙思想家极力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封建思想,故D项正确。A项出现于古希腊智者学派时期。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C项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152016枣强中学仿真伏尔泰尖刻地抨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但他并不是一个无神论者,而是一个自然神论者。他认为要统治人民,宗教是不可缺少的,“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这些思想主张表明了伏尔泰()A抨击天主教会的腐败 B主张为统治阶级服务C强调宗教的社会功能 D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题干内容可知伏尔泰反对的是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而不反对宗教本身,即承认宗教在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的进步作用。A项正确叙述了前半部分内容,但不完整,排除;伏尔泰认为统治者可以利用宗教来统治人民,B项正确叙述了后半部分内容,但也不完整,排除;D项与题干无关,排除。162016武邑中学一轮检测“托克维尔定律”认为:革命的发生并非总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最经常的情况是,一向忍受着最难以忍受的法律的人们,一旦法律的压力减轻,他们就将它猛力抛弃。被革命摧毁的政权几乎总是比它前面的那个政权要好些。据此分析法国大革命的背景,正确的是()A社会发展催生革命的热情B社会上层的变革愿望突出C暴力革命破坏社会的良性发展D权利平等可能威胁个人自由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法律可以理解为政治统治。托克维尔认为革命发生时,“法律的压力减轻”“被革命摧毁的政权几乎总是比它前面的那个政权要好些”,即社会取得一定发展,政治压迫有所放松,革命热情开始出现,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均排除。172016衡水中学期中“西方在近代发生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们分别被看作16世纪和18世纪的精神符号。16世纪是文艺创新的世纪,18世纪则是思想创新的世纪。”材料所述的两个“精神符号”的内在联系是()都推崇理性和思想自由都致力于未来政治蓝图的设计都意在实现人在现世的幸福都推动了社会转型A BC D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6世纪”和“18世纪”可知,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分别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文艺复兴不涉及未来政治蓝图的设计,排除含的选项,答案为C项。182016冀州中学周测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在中国看到了一个理性、和谐的世界。这个世界听命于自然法则且又体现了宇宙之大秩序。他们从这种对世界的看法中汲取了很多思想这些思想导致了法国大革命”。这表明()A启蒙运动是在中国的影响下产生的B启蒙思想家汲取中国思想为其理论服务C中国的政治思想引发了法国大革命D启蒙思想家赞同中国的传统思想答案B解析启蒙运动不是在中国的影响下产生的,A项不正确;法国大革命是本国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不是由中国的政治思想引发的,C项不正确;依据材料可知,启蒙思想家汲取中国的思想为其理论服务,B项正确;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错误。二、非选择题(26分)192016衡水二中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哲学对于普通人来说,越来越遥不可及。这些稀奇古怪的宇宙论不能符合人的需求,并且与人的基本经验背道而驰。对苏格拉底来说,哲学的宗旨并不是提出关于宇宙的深奥理论,而是要让人学会如何生活。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罪恶呢?那是因为人们缺乏关于生活和道德的理念。如果他们承认其深刻的无知,就更能懂得如何行事。(英)凯伦阿姆斯特朗轴心时代材料二古代希腊思想家的每个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柏拉图学派等,都在文艺复兴那个时候找到它的信徒在1415世纪,对人体、天文、地理以及自然世界其他领域的研究普遍得到了加强。数学和数学方法受到普遍重视,并逐渐与自然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一些有远见的哲学家及时地汲取了新科学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自然哲学倾向的新哲学体系,成为近代哲学的先驱。吴仁平、彭隆辉欧洲哲学史简明教程材料三法国哲学家是真正的哲学家,他们提出了最根本的哲学问题:关于生命的意义,关于上帝、人性、善与恶。同时,他们不满足于只是少数教授和学者们的抽象争论和象牙塔里的沉思,他们希望影响大众说服大众。他们热情地承担了改良社会和人性的责任最有名的、在许多方面都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是伏尔泰在他漫长的生涯里,写了七十多部有趣的著作,他一生都在极力反对法律的不公正,以及法律面前阶级的不平等。(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对哲学发展的意义。(6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研究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特点出现的背景。(8分)(3)列举材料三中伏尔泰一部有代表性的“有趣的著作”。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伏尔泰的思想为例,说明法国哲学家们是如何“改良社会和人性”的。(8分)(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哲学研究与时代发展的关系。(4分)答案(1)观点:学会生活;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认识自我)。意义: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2)特点:继承、创新了古典哲学(文化);与自然科学结合产生了新的哲学体系。背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的保留;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3)著作:哲学通信或路易十四时代。主张:影响和说服大众;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猛烈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4)关系:哲学依赖(或反映)时代;时代发展需要哲学。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中的信息“要让人学会如何生活”“因为人们缺乏关于生活和道德的理念”“更能懂得如何行事”加以回答;第二小问要结合所学知识从其贡献的角度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对人体、天文、地理以及自然世界其他领域的研究普遍得到了加强”“并逐渐与自然科学研究结合起来”进行回答;第二小问结合“1415世纪”的时代背景从经济、文化、科技等角度进行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中的信息“希望影响大众说服大众”“反对法律的不公正,以及法律面前阶级的不平等”及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第(4)问,从二者相互影响的角度回答即可。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