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1187772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儒家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1)儒家思想的形成春秋战国(先秦时期),(2)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西汉(汉武帝),(3)儒学的发展宋明理学,(4)儒学的新发展明清,2,第一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3,考试说明:,1、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2、孔子与老子的思想; 3、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4、儒家思想的形成。,4,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所谓“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5,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儒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剧烈动荡的历史阶段,为什么在这样的时期会出现思想文化活跃的局面呢?,6,经济:,政治:,阶级关系:,文化:,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瓦解,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分封制崩溃,,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跃,私学兴起,学在民间,认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1、原因,7,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墨子,2、主要思想流派,8,3、“百家争鸣”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9,二、儒家思想的形成,1、背景:“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2、过程:,A、孔子创立(春秋晚期),B、体系形成(战国)孟子、荀子的改造总结,主要内容:,“仁”;,民本思想,思想:“仁义”“王道” “以德服人”;“君舟民水” 伦理:“性恶论”,思想:“仁政” “民贵君轻 伦理:“性本善”,10,孔、孟、荀思想的异同,爱人,为政以德,性相近,仁政,仁义,民贵君轻,君舟民水,性善论,性恶论,11,越坚强的东西越容易折断,柔能克刚。,小国寡民的社会,三、道家和法家,守株待免,12,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墨子,商鞅,13,百家争鸣,14,古为今用,诸子百家的哪些思想在今天仍大放异彩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和谐社会,认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15,三孔,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17,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生平,18,知识点拔,材料1,子曰:“仁者爱人。” 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雍也,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材料2,1.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2.子曰:“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19,20,孔子的学说思想,思想核心:“仁”,孔子提出“仁” ,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政治思想:“为政以德”,21,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1、(春秋晚期) 孔子创立,2、(战国时期)孟子、荀子总结 发 展,思想:仁 政治:为政以德、克己复礼 教育:首创私人讲学,有教无类,思想:仁政、 民贵君轻 伦理:性本善,思想:仁义、王道、以德服人” 君舟民水 伦理:性恶论,孟子,荀子,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2、“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4、夫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5、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22,“仁者爱人”,“仁者”应该是“泛爱众”“亲亲”;,“克己复礼为仁”,论语,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什么?,“仁”和“礼”是一种什么关系?,“仁”是内在的伦理道德, “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23,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和“德” ?,(1)主观目的:,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的统治。,(2)具有进步性:,A、提高劳动人民的身份地位,促进生产的发展。,B、有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3) 在当时是得不到统治者采纳的。,24,1、孟子(对孔子思想加以继承和发展),2、荀子(集孔孟思想之大成),战国时期儒家代表,发展孔子“仁”的思想,提出“仁政”思想,发展孔子民本思想, 提出“民贵君轻”,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施政用“仁义”“王道”,“以德服人”,提出“君舟民水”(民本),主张“性恶论”,3、孟子和荀子的贡献,体系完备 蔚然大宗,25,26,“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 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 民,皆守株之类也。”,守株待兔,思考:韩非子守株待免的故事反映了法家什么样的政治观点?,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 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27,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对此,孟子的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其中包含“民主意识”,你的看法如何?,孟子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要求统治者 尽可能减轻剥削,从而缓和社会矛盾,有 利于社会进步,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民本” 思想。但“民本”思想不能说成“民主意识”,这是因为从根本上讲,孟子是地主阶级的思想家其“民贵”主张是为了更长久稳固统治,“君轻”是为了更有效地保证君主统治。对孟子的主张要辨证分析,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又要认识到其历史局限性。,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