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政治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39寻觅社会的真谛含解析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75692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考政治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39寻觅社会的真谛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7年高考政治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39寻觅社会的真谛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7年高考政治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39寻觅社会的真谛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39 寻觅社会的真谛1.本课近年考查的知识点集中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上。从题型看,近年来多以选择题为主,但非选择题略呈上升趋势 2.备考复习时应注意结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知识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结合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知识分析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及反腐倡廉过程中群众的检举作用说明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热点题型一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例1、(2015课标,19)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从唯物史观看,这是因为 ()文艺的源泉是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文艺的发展取决于文艺创作方法的创新文艺反映社会生产生活的形式与风格是统一的文艺是反映并服务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A BC D 【答案】B【提分秘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与物质决定意识有相同之处,因此考法也有相同之处。最常见的考法是以现实热点事例如“反腐”“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城镇化进程”等为背景材料,考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较常见的考法是以国家的某些政策、计划取得的良好效果,考查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举一反三】 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触动了不少人的心弦,引发了人们多方面的思索:自我、亲人、友情、健康、蓝天、梦想都去哪儿了?这些追问,在凸显当今社会环境下一些人迷茫心境的同时,还萌动着人们寻求改变的心态和信念。这表明 ()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特征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社会心理源自人们的生活反思ABCD【答案】B【方法技巧】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体现,因此材料必须是关于社会方面的,而不是自然界的。当材料体现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出台了某些新政策、新计划、新规划或者社会出现了某些新思想、新词语等问题时则可以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知识来回答。热点题型二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例2、马云说,为赚钱顺便做好事,还是为做好事同时赚钱,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以商业的心态去做事已经不行,必须以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段才能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以公益的心态获得的回报越多,个人的价值就越大“心态”影响商业活动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不同的“心态”决定着商业活动中的思维方式和成败符合社会规律的意识能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物质力量ABCD【答案】D【提分秘籍】 最常见的考法是结合国家新出台的决定、制度以及社会道德风尚的影响来考查社会意识的反作用,较常见的考法是结合一些落后的思想意识来考查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是同步的。涉及体现类、原因类等题型。【举一反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材料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C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指导作用D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知识。作答时注意抓住题中的答题范围“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由此直接排除A、B、D,A属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属于认识论的观点,D属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故本题答案选C。 热点题型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综合考查例3(2015天津,1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下行与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是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2010年至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分别是:10.3%、9.2%、7.8%、7.7%和7.4%。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9.2亿,之后几年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将维持在1600万人左右的水平。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居民就业”。 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关于社会历史的知识,说明“稳增长、保就业”政策的理论依据。【答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稳增长、保就业”的政策是对经济下行和就业压力大的反映,并有利于该问题的解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遵循这两个规律,旨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保就业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方法技巧】(1)要明确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一般包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两个方面,根据材料回答时还要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等角度分析回答。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是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在社会领域的体现,如果材料反映的是社会领域时,不断出现了新的政策、计划、思想、词语等,体现的是社会的发展变化,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知识。如果材料反映的是新出现的政策、计划、思想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则体现的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知识。【提分秘籍】最常见的考法是结合现实热点材料,如“中国梦”、“正能量”、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热点为背景,考查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如“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说明材料”。较常见的考法是“一带一路”规划等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或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涉及体现类、原因类等题型。热点题型四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 例4、(2015课标,16)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 ()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由自发到自觉转变的标志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ABCD【答案】A【提分秘籍】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因此考查此知识点时,最常见的考法是以现实热点事例,如深化改革等为背景材料,设置体现类、启示类、说明类等题型,考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举一反三】 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带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生产方式变革决定社会性质的变化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ABCD 【答案】A【解析】农村改革就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正确;说法过于绝对化;与题意不符;农村改革带来经济和社会发展表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正确。故选A。 【方法技巧】1.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二者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热点题型五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例5、 创新社会管理,共建活力中国,共享和谐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快,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社会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从管控到服务,成为社会管理的必然趋势。 两年前,T市将市区街道办全部撤销,将人、财、物等资源下沉到社区。社区居委会由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社区内的大事要事,均须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权也交给了居民。社区内设立了公共服务大厅,将适宜社区办理的多项行政职能分解到就业、救济等服务窗口,并有专人负责各片区的信息采集、安全及上门服务。社区党组织协调各方,将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组织起来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政府引导下,社区基金会、个性化调解室等社会组织发展起来,成为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两年来,该市社区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幸福感显著上升。 联系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T市是如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 【答案】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适应社会转型要求,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调整上层建筑,进行机构改革,促进社会发展。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发展社区自治,培育社会组织,推动社会进步。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方法技巧】(1)如果要求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知识回答问题,可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解决方式(改革)的知识来回答。 (2)如果要求运用社会基本规律的内容来回答问题,除了以上知识以外,还包括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提分秘籍】最常见的考法是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改革等知识综合起来考查,要求能够综合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较常见的考法是结合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等综合考查。如“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知识说明”。涉及的题型有认识类、说明类、依据类等。 1.(2016课标22)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强调,推动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和发展,最大限度增加劳动关系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因为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劳动关系矛盾是制约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矛盾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A. B. C. D.【答案】C2.(2016课标22)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讲述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劳动者的故事,讴歌中国工人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讴歌劳动者,是因为劳动者是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体和真正英雄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在劳动创造中的作用日益融合劳动者的知识结构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优化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A. B. C. D.【答案】B【解析】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本题强调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而劳动者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真正的英雄,而且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当选,不属于唯物史观,选B。3.(2016江苏32)0.0150.04毫米,这是90后铣工张志坤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控铣项目中摘得金牌的精度,然而像张志坤这样的人还是凤毛麟角。今天,我们呼唤工匠精神,呼唤的不仅是一个个技艺超群的职业英雄,更是一群爱岗敬业、创新创业的广大职工和基层群众。这是因为A.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B.劳动群众是我国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C.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D.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答案】D4.(2016江苏31)某地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正在逐步完成从“确权到人”到“确权到户”的制度转变,从而更好地让集体土地人市流转,使农户更好地分享工业化收益。这一做法表明A.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C.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D.改革的目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答案】C【解析】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产品分配制度、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和人的关系;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土地”属于生产资料,因此土地改革是生产关系的改革,生产关系改革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因此A、B与材料无关;D说法错误,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不是目的;正确答案是C。1、(2015年课标卷16)党的十八大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由自发到自觉转变的标志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A. B. C. D.【答案】C2、(2015年上海卷26)邓小平说,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决不是一个人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因为( )A.人民群众的意愿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B.人民群众是社会改革的参与者C.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改革的归宿点 D.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答案】D【解析】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其主体部分是劳动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故D适合题意;A、B、C不构成本题的原因,排除。3、(2015年上海卷30) 上海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最大难民城市之一和拯救难民非常出色的城市,上海不仅接纳过3万犹太难民,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而且创造了战时保护难民的 “上海模式”。从哲学角度看,要在这段动人的历史侧面中提炼出上海的城市内涵,我们应该( )A.建立纪念馆,举办展览会,对历史遗迹实现活态保护B.以史为镜、去芜存菁,从深层次上认识国际人道主义C.搜集、汇总救助难民的成功案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D.在声张正义与和平理念驱动下,历史素材进行挖掘【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实事求是、联系的条件性等哲学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并且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得出的曲线,就是在研究该气体的变化规律,体现了实事求是;该气体随着24小时自然条件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体现了客观事物的联系随着条件变化而变化;然后排除错项和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的结论。4、(2015年江苏政治34)当前我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各级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妥善应对。为推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某市政府做了如下工作:组织有关部门,调查了本地的民生状况,获取了相关数据。召开改善民生专题协商会,邀请有关专家、民主党派人士和各界群众代表参加、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出台了促进创新创业、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等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在政务网上开辟专栏,接受群众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价和意见反馈。(1)请简要分析该市政府工作方法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6分)【答案】(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 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5、(2015年海南政治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14年6月,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中西人员交往、商业贸易的重要通道,促进了亚欧大陆经济、文化、社会交流。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代,丝绸之路的合作精神正在发扬光大,我国倡导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的理念,着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我国发展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之间的教育合作、经济合作、民间交往,推进相关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得到了相关国家人民支持,民心相通为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2)运用社会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倡导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的理念。(10分)【答案】(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4分)我国倡导的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理念符合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体现了时代发展要求;(3分)有利于凝聚共识,推动区域互联互通,促进合作、共同发展。(3分)【解析】(2)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审题,明确设问的知识限定范围是社会意识作用,可以首先据此回忆课本基础知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不用性质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不同;其次根据设问的方向可知属于原因意义类试题,可以围绕设问方向明确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的理念对各国人民、对区域互联互通,促进合作、共同发展都发挥积极作用。6、(2015年浙江文综政治40)祠堂是崇宗祭祖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W村也曾有老祠堂。祠堂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有时也被人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举。新农村建设以来,W村把老祠堂翻修扩建成宽敞明亮的新礼堂,开展创建“文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敬先贤、诵村训、礼仪传习、普法讲座、村民一家亲、评选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礼堂已成为村里的文化地标。礼堂文化温润了村民关系,促进乡村治理。去年,该村被评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级示范村。(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意识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W村要把祠堂文化转化为礼堂文化。(10分)【答案】(2)W村的祠堂文化必须加以转化,因为它有局限性,尤其是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是一种落后的社会意识,影响村民团结,对社会发展起消极作用;礼堂文化既继承祠堂文化的积极因素,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有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 1、(2014四川高考)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触动了不少人的心弦,引发了人们多方面的思索:自我、亲人、友情、健康、蓝天、梦想都去哪儿了?这些追问,在凸显当今社会环境下一些人迷茫心境的同时,还萌动着人们寻求改变的心态和信念。这表明()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特征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社会心理源自人们的生活反思ABCD【答案】B【解析】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引发了人们多方面的思索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特征,正确。对“时间都去哪儿了”的追问是对当今社会环境下一些人迷茫心境的反映,说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确。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错误。社会心理源自于社会存在,错误。2、(2014重庆高考)马云说,为赚钱顺便做好事,还是为做好事同时赚钱,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以商业的心态去做事已经不行,必须以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段才能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以公益的心态获得的回报越多,个人的价值就越大“心态”影响商业活动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不同的“心态”决定着商业活动中的思维方式和成败符合社会规律的意识能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物质力量ABCD【答案】D3、(2014福建高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下列选项能正确反映社会基本矛盾运行规律的是()充分发挥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为人民服务的政府ABCD【答案】A【解析】题眼是“能正确反映社会基本矛盾运行规律”。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表现,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调整生产关系使之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表现,坚持党的领导则是上层建筑的范畴,故A项排序符合题意。其他三项排序不能正确反映社会基本矛盾运行规律。4、(2014大纲全国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重大举措和路线图、时间表,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全面深化改革()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标志我们党完成了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任务表明科学理论源于社会实践又反过来决定社会发展进程是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ABCD【答案】B5、(2014海南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建设美好家园,让人民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优美环境中生活。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我国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截至2013年,全国已建成国家级生态市(县)55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986个。政府还推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中央财政安排的生态补偿资金总额从2001年的2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约780亿元,累计约2500亿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需要人民共同参与。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答案】(1)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需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2)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析】本题考查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及群众路线。从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关乎群众切身利益,需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角度看,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6(2014浙江高考)漫画统一武器(作者:张吉亮)讽刺了()形式主义,工作只重形式不管内容平均主义,追求无差别的利益分配本位主义,只顾本单位不顾大局和整体官僚主义,作决策漠视群众的意愿和要求ABCD【答案】C7、(2014广东高考)当前职业教育处于“进口”“出口”冰火两重天的境地:一方面,部分学生受“高职院校不是大学”的观念等因素影响而不愿报考,导致职校生源萎缩;另一方面,职校生在就业市场成为“香饽饽”,企业高薪难觅技师,这就为扭转职业教育的尴尬局面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蕴涵的哲理是()A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B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发生了相互转化C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D正确的价值观可消除价值判断的差异和冲突【答案】A【解析】职业教育面临冰火两重天的境地,说明职业教育存在矛盾,而这一矛盾又为扭转职业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8、 (2014海南高考)“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烦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拣煤渣老婆子的辛酸,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会去种兰花,像阔老太爷一样”鲁迅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反映人们的社会存在状况人们的社会意识的差异根源于其社会存在状况的差异人们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存在的发展方向人们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ABC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材料反映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烦恼和辛酸,这体现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差异来源于社会存在状况的差异,符合题意。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存在的发展方向,说法过于绝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9、(2014江苏高考)针对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结构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开始逐步调整完善人口政策,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哲学依据是()A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体D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答案】B1哲学史上有一种“奇怪”的现象,无论中国还是西方,早就有了关于自然界的丰富的唯物主义思想,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唯物主义世界观总体上说来并没有贯彻到社会历史的理论领域中去。造成这种“奇怪”现象的原因有()自然界的规律是外化的,社会发展规律是深藏的以往哲学多认为社会历史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以往哲学多忽视了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以往哲学家没能摆脱历史条件和实践水平的限制A BC D【答案】B【解析】由于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而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因此,以往哲学往往认为社会历史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忽视了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故而陷入唯心主义泥潭,本题选组合。规律隐藏在现象背后,并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故说法有误;人的认识不可能摆脱历史条件和实践水平的限制,故表述有误。22015年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必须坚持正确历史观,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坚持唯物史观,应()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结论要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之上坚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社会的经济基础中去寻找历史结论的根源坚持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历史结论一定能够准确地反映社会实际懂得社会意识总是独立于社会存在,历史结论总是落后或者超越社会存在A BC D【答案】D【解析】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基础之上,与唯物史观是完全一致的,历史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基础,可选。认为历史结论一定能够准确地反映社会实际,具有片面性;否定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排除。32015年8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网络投票结果,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等十首歌曲入选,“十大抗战歌曲”既反映抗战实际,又对抗战发挥了激励作用。材料体现的哲理是()A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先进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会先于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始终推动着社会存在的不断发展【答案】B【解析】既反映抗战实际,又对抗战发挥了激励作用,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B项准确。A项侧重强调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C项与试题角度不吻合,D项没有区分落后和先进的社会意识。4当今世界各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亦十分重视意识形态的建设,经济建设是我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也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中国共产党重视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A BC D【答案】C截至2015年8月中旬,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召开的15次会议共计审议70余份文件,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回答56题。52015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要增强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韧劲,扎扎实实把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再次强调“改革定力论”。我国坚持改革是因为()改革就是通过改变我国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我国经济政治体制还存在着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方面和环节改革会迅速地改变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A BC D【答案】B【解析】我国坚持改革是因为我国经济政治体制还不能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坚持改革符合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客观规律,可选。的错误是没有弄清我国改革的性质,排除。错在“迅速”的表述上,改变我国落后面貌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都需要一个过程。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说明我国改革()是为了适应我国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是为了消除我国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而不是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要不断地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适应我国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不断发展A BC D【答案】A【解析】题干主要说明我国改革的性质和目的,可选。中“消除”的表述不准确。中“不断地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表述错误。7我国目前正在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权能,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我国生产力。这主要体现了()A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我国经济基础的发展B调整社会基本矛盾以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C调整农村的生产关系以适合生产力的发展D改变社会意识以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答案】C8国务院批准2015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以便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增强市场和企业的活力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这主要体现了()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重要的反作用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是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通过变革生产关系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答案】A【解析】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这一上层建筑的改革,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是一致的,A项正确。B、C、D项均不符合题意。9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就必然会强调()A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B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而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C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在阶级社会中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答案】A10央视星光大道被誉为“百姓的舞台”,深深扎根于实践泥土中的“草根明星”,各展“绝活”,各显风采,极大丰富了文艺的表现形式。材料主要说明()社会进步是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前提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精神财富的源泉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社会精神财富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A BC D【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人民群众不仅直接创造文化,且他们的实践活动还是文化创造的源泉,故本题选组合。表述有误。材料强调的是精神财富的创造,不符合题意。11在中华民族的伟大抗日战争中,人民战争成为“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深刻说明“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这主要表明()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B劳动人民是历史的伟大创造者C先进阶级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D每个人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强调人民群众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力量,A项正确。B项强调劳动人民,具有一定片面性,因为材料强调的是人民群众;C项强调“先进阶级”不准确,历史上资产阶级也曾是先进阶级,正确的说法是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D项不符合题意。12习近平总书记的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一书强调,县委书记必须始终做到心中有民,必须必系群众、为民造福,树立正确政绩观,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要努力做到勤政、务实、为民。这是要求党的干部()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采纳人民群众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坚持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A BC D【答案】C【解析】心系群众、为民造福,做到勤政、务实、为民,符合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可选。材料未涉及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排除。要采纳人民群众的正确意见和建议,表述不准确。13漫画蜻蜓点水(作者:王银祥)反映了一部分领导干部()没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个人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没有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极为严重没有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没有把人民群众看作历史发展的动力缺少一切向人民负责的工作态度,没有深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A BC D【答案】D【解析】蜻蜓点水反映了一部分干部缺少宗旨、责任意识,不能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可选。后半句在材料中没有直接体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后半句说法错误。1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指出,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切实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着力破解影响法治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有关知识,说明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依据。【答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进一步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客观要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符合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有助于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不难发现考查的知识点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改革,联系教材知识即可作答。15中国农民画以中国各地民俗为养分,以农民自身生活为源泉,充分体现了农民画家“画天、画地、画自己”的绘画特点,具有原创、粗放、抽象的艺术特征,是勾勒生命之美、生态之美、生活之美的中国绘画艺术。目前在中国2 800多个区县中有68万个乡村,数百万名农民绘画艺术家。农民画的发展和壮大,充分说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家更需要人民滋养”。(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的?(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家更需要人民滋养”。【答案】(1)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中国农民画以中国各地民俗为养分,以农民自身生活为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为农民画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目前在中国2 800多个区县中有68万个乡村,数百万名农民绘画艺术家。(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人民离不开艺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艺术创作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艺术家更需要人民的滋养。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艺术工作者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