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十二植物的激素调节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74212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十二植物的激素调节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十二植物的激素调节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十二植物的激素调节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强化训练(十二)植物的激素调节(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1(2016河北省联考)下列有关生长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只能进行极性运输,不能进行非极性运输B生长素由专门的器官产生,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或靶器官C生长素和靶细胞的受体结合后能影响靶细胞内基因的表达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抑制种子的形成,从而形成无子果实解析:生长素在植物体内除了进行极性运输外,还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如单侧光、重力影响下的横向运输);合成生长素的部位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并没有专门的器官分泌生长素;生长素和靶细胞的受体结合后,能影响靶细胞内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植物的生命活动;高浓度的生长素不会抑制种子的形成,无子果实可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的雌蕊柱头获得。答案:C2(2016山东省潍坊市统考)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直接参与细胞的代谢过程B生长素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D光照能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运输解析:生长素不能直接参与细胞的代谢过程,只起调节作用,A错误;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形成的,酶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B正确;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C正确;从单侧光照射胚芽鞘的实验中可知光照能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运输,D正确。答案:A3(2016福建省质检)下图所示为对燕麦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胚芽鞘生长情况相同的一组是()Aa与b Bc与dCa与e Dc与e解析:据图逐一分析,图a中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以下被玻璃片隔开,生长素无法向下运输,故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图b中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以下被琼脂片隔开,生长素可以向下运输,在单侧光的照射下会向光弯曲生长,即向左弯曲生长;图c中胚芽鞘尖端已被含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替代,由于琼脂块中生长素不受单侧光的影响,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以下均匀分布,故胚芽鞘直立生长;图d中胚芽鞘尖端被不透光的锡箔纸覆盖,其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以下均匀分布,则胚芽鞘直立生长;图e中胚芽鞘尖端以下被不透光的锡箔纸覆盖,但尖端的生长素受单侧光影响会发生横向运输,故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即向右弯曲生长;综上分析,图c与图d中胚芽鞘都是直立生长,符合题意。答案:B4(2016高考命题原创卷)黑暗环境中的一植株(图甲)横放一段时间后,根、茎的生长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主根生长相对较快,说明该处具有顶端优势B图乙中该植株根的生长情况可反映生长素的两重性C图甲图乙能反映该植株的茎具有向光性的特点D图乙中该植株根和茎的生长情况可反映根和茎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解析:根据顶端优势的特点可知A正确。图乙中横放的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但远地侧生长较快,故可反映生长素的两重性,B正确。由于该植株在黑暗环境中,所以不能反映茎具有向光性的特点,C错误。图乙中根表现为向地生长,茎表现为背地生长,反映了根和茎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D正确。答案:C5(2016天星教育高三联考)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的成熟情况不会影响生长素作用的发挥B缺乏氧气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C植物向光生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生长素运送到作用部位会对代谢起催化作用解析:选项A错误,细胞的成熟情况会影响生长素作用的发挥;选项B正确,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需消耗能量,故缺乏氧气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选项C错误,植物向光生长不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因背光侧和向光侧均为促进作用;选项D错误,生长素运送到作用部位会对代谢起调节作用,无催化作用。答案:B6(2016山东省潍坊市统考)赤霉素促进植物生长的原理可能是:只促进细胞数目增加;只促进细胞长度增加;既促进细胞数目增加也促进细胞长度增加。当用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赤霉素诱导的茎芽的生长被抑制了54%,这说明赤霉素促进茎芽生长的原理是()A BC D无法判断解析:当用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赤霉素诱导的茎芽的生长被抑制了54%,说明赤霉素是通过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影响茎芽生长的,故选C。答案:C7(2016江西省模拟考试)某实验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某植物根和茎的作用效应,进行了相关实验,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据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该植物的根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B促进该植物的茎和根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溶液浓度不同C生长素浓度为106mol/L时,抑制该植物根的生长D相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根和茎的作用效应可以相同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该植物的根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促进该植物的根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溶液浓度为108 mol/L左右,促进该植物的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溶液浓度为106 mol/L左右;生长素浓度为106 mol/L时,该植物根的生长量大于生长素浓度为0时,故生长素浓度为106mol/L时,促进该植物根的生长;相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根和茎的作用效应可以相同,如生长素浓度为107 mol/L时。答案:C8(2016宁夏银川市、吴忠市联考)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长素极性运输的速率受细胞呼吸的影响B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浓度一定会抑制根的生长C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2,4D均是人工合成的D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机理不同解析: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所产生的能量,因此,生长素极性运输的速率受细胞呼吸的影响,A正确;虽然根对生长素的反应比茎更敏感,但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浓度不一定会抑制根的生长,B错误;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2,4D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C正确;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其中赤霉素通过促进细胞伸长促进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促进植物生长,D正确。答案:B9(2016云南省昆明市测试)如图是植物体内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GA与ABA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BGA与ABA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共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CGA与ABA的形成受光照的影响DGA与ABA在植物不同器官和组织中的含量往往相同解析:GA与ABA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A正确。GA促进细胞生长,ABA抑制细胞分裂,二者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共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B正确。甲瓦龙酸在长日照条件下形成赤霉素,在短日照条件下形成脱落酸,C正确。不同的植物激素在植物不同器官和组组中的含量往往不同,D错误。答案:D10(2016安徽省合肥市质检)植物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起调节作用,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无子番茄的培育过程中,生长素诱发了可遗传变异B苹果果实的发育成熟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C具有一定配比的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对细胞的分化具有重要作用D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能增加其纤维长度解析: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番茄未授粉的雌蕊柱头,可培育出无子番茄,利用了生长素可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这种变异不属于可遗传变异,A错误;苹果果实的成熟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B正确;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调节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值可促进根的分化或芽的分化,C正确;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从而促进植株增高,D正确。 答案:A二、非选择题11(2016河南省开封市模拟考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IBA)的不同使用方法和浓度对黄瓜组培苗生根的影响,兴趣小组进行下列实验:选用生长良好、生理状态相似的黄瓜苗,剪切成2.5 cm单苗段备用。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制备好的单苗段进行处理。方法是将IBA预先添加到基本培养基中,形成含不同IBA浓度的培养基,再将单苗段接种到相应培养基上。方法是将单苗段置于不同浓度的IBA溶液中沾蘸5 s,再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中。培养至12 d、18 d和30 d,统计生根率,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方法组别IBA浓度(mg/L)12 d生根率(%)18 d生根率(%)30 d生根率(%)1001120.050207430.10125040.20114850.5010476001172007010010085004909191 00008788(1)在本实验中,每个组别都要选取多根单苗段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2)在方法中,若需进一步确定在培养基中添加IBA的最适浓度,则实验设计的思路是_。(3)使用IBA诱导单苗段生根时,采用方法_(填“”或“”)更好。(4)有人提出单苗段生根可能需要光照,为此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将用适宜浓度IBA溶液处理过的单苗段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中。甲组置于光照条件下培养,乙组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_。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解析:(1)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实验时通常每组选取多根单苗段进行实验,统计其平均值。(2)由表可知,方法I中,黄瓜单苗段生根的最适IBA浓度在0.05 mg/L左右,故要进一步确定IBA的最适浓度,应在浓度为00.1 mg/L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实验。(3)由表中数据可知,方法中单苗段的生根率较高,方法更好。(4)探究单苗段生根是否需要光照时,自变量是有无光照,因变量是甲、乙两组的生根率。答案:(1)减少实验误差(2)在IBA浓度为00.1 mg/L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3)(4)甲、乙两组的生根率12(2016湖北省武汉市调研)为研究生长素(IAA)和乙烯对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影响,选用番茄幼苗做了以下实验:实验1:将去掉尖端的番茄幼苗作如图1所示实验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幼苗生长情况。实验2:将生长两周的番茄幼苗叶片分别进行A、B两种处理(A处理:不同浓度的IAA溶液处理;B处理:在不同浓度的IAA溶液中分别加入适宜浓度的乙烯处理),3h后测定细胞膜的透性,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番茄幼苗中,生长素可由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在成熟组织中的韧皮部,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_(填“极性”或“非极性”)运输。(2)实验1中,幼苗将_(填“向光弯曲”、“直立”或“不”)生长,对这一生长现象产生原因的解释是_。(3)实验2结果表明,在_和_时,IAA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不显著。B组加乙烯处理后,随IAA浓度的升高,番茄叶片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加,与A组高浓度处理变化趋势具有平行关系,请对这一实验现象提出合理假说:_。解析:(1)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的。在植物的成熟组织中,生长素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2)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该幼苗切除了尖端,故单侧光照射不会影响生长素的分布,IAA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细胞伸长生长,从而使幼苗直立生长。(3)A处理曲线显示,在IAA浓度较低时(小于5 mgL1),细胞膜的透性较小,而在IAA浓度较高时(大于5 mgL1),细胞膜的透性会明显增大,这说明在较低浓度的IAA和无外源乙烯时,IAA对细胞膜的透性影响不明显。A处理和B处理比较,在较低IAA浓度下,没有加入外源乙烯的A处理中细胞膜的透性较小,生长素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IAA浓度大于5 mgL1),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加并与B组处理变化趋势具有平行关系,可能是因为高浓度IAA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增加增大了细胞膜的透性。答案:(1)色氨酸非极性(2)直立没有尖端不能感受单侧光,不影响IAA的分布,IAA运输到下面促进细胞伸长生长(3)无外源乙烯低浓度IAA当IAA浓度增高到一定值后,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增加增大了细胞膜的透性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