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诗营市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1872863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诗营市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山东诗营市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山东诗营市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考点一燃烧与灭火(一)燃烧的条件1通常所说的燃烧是_与_发生的一种_的氧化反应。2燃烧的条件:物质具有_;可燃物与充足的_接触;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_。,可燃物,氧气,发光、放热的剧烈,可燃性,氧气,着火点,3促进燃烧的方法:增大_或增大_。,氧气的浓度,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1)不是所有的燃烧都需要氧气的参与。(2)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就是燃烧。,燃烧不是反应条件讲:在中考中,涉及书写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时,部分考生触雷之处是把燃烧作为反应条件。燃烧是一种现象,与反应条件“点燃”“加热”是不同的,不能混淆。练:链接“随堂演练”P48T10,(二)燃烧条件的探究1实验装置,2实验现象及解释(1)对于甲装置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原因:白磷既与足量的_接触,温度又达到白磷的着火点。薄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原因:热水的温度未达到红磷的_。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原因:虽已达到_,但未与_接触。,氧气,着火点,着火点,氧气(或空气),(2)对于乙装置通入氧气前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入_后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原因:既达到着火点,又与氧气接触。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提供热量、隔绝空气。,氧气,(3)对于丙装置乒乓球碎片的_比滤纸碎片的_低,因此乒乓球碎片先燃烧。原因:既达到着火点,又与氧气接触。3实验结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与氧气(或空气)接触、_,三者缺一不可。,着火点,着火点,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4实验方法的运用(1)对比实验法:薄铜片上的白磷、红磷对比,白磷的着火点低能燃烧,红磷的着火点高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_;薄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对比,说明燃烧需要与_接触。,着火点,氧气,(2)控制变量法:把一块白磷放入热水中,液封隔绝空气。其研究思路是只提供可燃物和反应的温度,不提供氧气,检验可燃物能否燃烧。像这种控制其他条件,检验一个条件的实验方法叫作控制变量法。,(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原理:_;_;_。2几种常用灭火器的适用范围:水基型灭火器: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而引起的失火;干粉灭火器:除用来扑灭一般失火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料引起的失火;二氧化碳灭火器: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的失火。,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四)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_,燃烧越_,越有发生爆炸的危险。2一切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达到_,遇到明火就易发生爆炸。家用煤气一旦泄漏,千万不要打开电器开关,以免发生爆炸。,越大,剧烈,爆炸极限,3认识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考点二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1三大化石燃料,2两种绿色能源(清洁燃料),物质燃烧生成物的判断讲:在中考中,会出现一些陌生物质,并要求判断燃烧产物,或书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此类试题触雷之处是不能正确判断燃烧产物。需要注意的是,只要有氧气参加的燃烧反应,其生成物一般是可燃物中组成元素与氧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如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甲烷燃烧则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练:链接“排雷练版”P22T2,3新能源:目前正在开发的新能源有_、_、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能和核能等。,太阳能,氢能,考点一燃烧与灭火(5年5考)1燃烧的条件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3防火、防爆安全意识,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对照,1、(2016东营中考)“防火胜于救火”,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对于不明原因引起的失火,我们宁可让其自生自灭,也不能贸然采取灭火措施D油库、面粉厂、纺织厂、轮毂厂、橡胶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要严禁烟火,以避免爆炸的发生,2(2015东营中考)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其返回舱的表层有一层叫作“烧蚀层”的特殊物质。返回舱返回时,与大气剧烈摩擦,会在舱表面产生数千度的高温,此时,烧蚀层汽化燃烧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返回舱与大气摩擦生热属于物理变化B返回舱返回时,烧蚀层起到了一定的隔热和隔离空气的作用C烧蚀层在汽化燃烧时吸收大量的热D烧蚀层能使返回舱的着火点升高,3(2016东营校级模拟)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图a中火柴头垂直向上燃烧时容易熄灭,是因为热空气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B图a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火柴梗不断被加热和受到热气流带来空气的助燃C图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圈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D煤球制成蜂窝煤后燃烧更剧烈是因为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4(2013东营中考)火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使用不当时可能成为吞噬生命的恶魔。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类从远古时代就懂得钻木取火。钻木之所以能取火,是因为_。,钻凿木头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转化为热能,钻,凿处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时就发生燃烧,(2)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警钟。因此,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易爆物时绝不允许违章操作。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是_。,ABD,3)分别点燃两根火柴,将一根火柴头竖直向上,另一根火柴头斜向下(如图所示),火柴在哪种情况下更容易持续燃烧_,原因是_。,斜向下的火柴,当火柴头斜向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能给火柴梗预热,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所以更容易持续燃烧,5(2016福建中考)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1)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_;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_(填“高”或“低”)。,氧气,低,(2)加油站、仓库等地方要张贴“禁止烟火”的标志,是因为这些地方存在着大量的_,当遇火或温度较高时,会发生燃烧甚至爆炸。(3)实验室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其灭火的原理是_。,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隔绝氧气,考点二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5年5考)1化石燃料及其对环境的影响2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6.(2013东营中考)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和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可随意利用,而不需要加以保护B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我们要合理开发与利用C怎样利用资源是国家的事,与我们学生无关,不需要我们去关心和学习D废旧金属可以回收利用,所以金属是可再生资源,金属矿藏可任意开采,B,7(2017东营中考节选)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1)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21世纪能源”,可燃冰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CH4和少量N2、CO2等分子填入笼内的空隙中,无固定的组成,因此可燃冰属于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混合物,(2)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也是甲烷,充分燃烧1000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1所示,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根据图示和已有知识分析,天然气被誉为城市清洁能源的原因有_(答两条即可)。,CH42O2CO22H2O,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少,减少了空气的污染;燃烧,充分,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少,(3)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天然气泄漏后,遇明火或静电易发生爆炸,为防止因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图2甲、乙两种情况,安装位置正确的是_。,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