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讲练结合系列专题03山水田园诗导学案含解析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72030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讲练结合系列专题03山水田园诗导学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讲练结合系列专题03山水田园诗导学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讲练结合系列专题03山水田园诗导学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03 山水田园诗要点1:探究诗歌的意境。【要点说明】探究诗歌意境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先概括意象,然后总结意境,最后点明情感,诗歌意境的种类主要有:1.雄壮阳刚类意境 这类意境所展现的意象,或高昂激烈,或奔放骋怀,或深沉坚毅,或悲慨刚劲。 雄奇阔大的意境 曹操的观沧海可谓典型代表。其特点在于写景雄奇壮美,气势恢弘;抒情奔腾震荡,磅礴千钧;文辞渲染夸张,振奋激昂。 旷达开朗的意境 典型代表苏轼这首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其特点在于写景则脱俗飘逸,虚实相生;抒情则自然开朗,舒缓绵长;文辞轻健明快,奇谲俊丽。 苍凉悲壮的意境 典型代表李白的关山月: 其特点在于写景则苍茫辽远,峻拔萧疏;抒情则豪迈雄健,慷慨悲凉;文辞古朴遒劲,惨烈悠长。 深邃沉郁的意境 典型代表杜甫的秋兴八首 其特点在于思想上厚积薄发,沉郁顿挫,曲回郁结;语言上不饰雕琢,真挚感怀,长于以情动人。 2.内敛阴柔类意境 这类意境所展现的意象,或瑰丽香艳,或清净静谧,或清新素雅,或凄婉忧伤。 浓艳瑰丽的意境 典型代表温庭筠的菩萨蛮: 其特点在于题材多“酒边花下,盛装美人”;表现手法“浓抹彩绘,刻意雕琢”;艺术形象“金碧辉煌,浓艳绝人”。 淡泊静谧的意境 其特点在于题材多大自然的空寂幽趣,表现作者一种远尘避世的淡泊情绪。号称“诗佛”的王维晚年的田园山水诗便是杰出的代表,例如他这首著名的山居秋暝: 清新素雅的意境 韦庄的菩萨蛮五首可以说是典型代表。其特点在于或描写大自然景物,青山绿水,芳草佳树;或描写一些纯洁天真的人物,生动活泼,俏丽可爱。表现手法多为细致素雅,清新婉转,似流泉鸣琴,洋溢着生气。 凄冷寒凉的意境 典型代表李清照的一剪梅: 其特点在于环境哀伤凄冷,如泣如诉,往往以愁肠楚恻的意象打动人心并唤起读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概括诗歌画面的内容是诗歌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首先描述画面的内容,然后概括意境特征,一般为“通过等景物,描绘出一幅(意境特征)+时令+地点图景。有时后面在加上情感。【典例分析】1. 积雨辋川庄作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表达了什么情感?【答案】(恬静优美)的辋川山野、(怡然自乐)的农妇农夫和(闲适脱俗)的隐居诗人,共同构成了一种(空阔清幽)的意境,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和澹泊自然的心境)。【典例拓展】比较夜归鹿门歌和归嵩山作在意境上的异同。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归嵩山作王维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答案】同:意境优美恬淡,表达了对归隐的向往和闲适自得的心情。异:夜归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等景物,构成了诗境的平淡自然,优美恬淡,脱尽尘世烟火,但“惟”句也表现出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归诗寓情于景,意境充满变化。清川,离归的车马,结伴而返的暮禽,这些景象构成了自然恬淡的意境,反映了归山之始的悠然自得;归隐途中荒城、古渡、落日、秋山这些景物,又使得诗歌意境带上黯淡凄凉色彩,从而衬托出作者越接近归隐地就越发感到凄清的心境。由安详从容,到凄清悲苦,再到恬静澹泊。【解析】要点2:探究诗歌的抒情方式。【要点说明】探究抒情方式的题目,抒情方式主要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即使感怀、怀古伤今、直抒胸臆等手法。答题时答出景物的特征和抒发的情感即可。【典例分析】1. 夜归鹿门歌是如何表达情感的?【答案】这首诗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情感,特别是此诗后四句景色宁静、清幽,作者的心境、情思也宁静、清幽,于是主客体浑然合一,构成宁静、清幽的意境。这宁静、清幽即是这首诗的艺术境界,也是孟浩然的思想境界。【典例拓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注 临洮:今甘肃岷县一带,是长城起点。1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相比,本诗颔联描写的景物特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2请对本诗尾联进行赏析。(6分)【答案】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通过“大漠”“长河”两个意象,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2分)“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远望临洮,描绘了暮色苍茫。沙漠广袤无边,平沙日落的荒凉、冷落的景象。(3分)2诗人以景作结,寓情于景,言有尽而意无穷。通过描述这里自古以来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的夹着野草这一惨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之情;同时通过眼前白骨遍野的惨象在结构上与昔日长城战中 “咸言意气高”的士气形成鲜明对比;深刻的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解析】 1试题分析:注意结合诗句“黯黯”和“大漠”“长河”进行比较。【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试题分析:注意答出“以景结情”和“对比”的手法,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分析,重点答出艺术效果。【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综合赏析诗句注意从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手法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此题注意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要点3:探究诗歌的写景方式。【要点说明】【典例分析】积雨辋川庄作中“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一联是如何进行景物描写的? 【答案】白鹭雪白,黄鹂金黄,色彩差异明显;白鹭飞翔,黄鹂啼鸣,一取其动态,一取其声音。在背景上,“漠漠”,写出了水田一望无际,苍茫一片;“阴阴”,描绘夏日林木茂盛,境界清幽,自近而远,富有立体感;这样,碧空中白鹭高飞,绿树与黄鹂相衬,高低和谐,极具层次感;如一幅画展现在读者面前。此可谓“诗中有画”,给人以画意盎然的印象。【典例拓展】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南柯子忆旧 仲殊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注】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1)这首词的上阕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5分)【答案】写景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是远景,写出了青山历历在目之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写出了潮水退去,沙迹残留的路面之状。用了视听(动静)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是视觉描写,“数声啼鸟”是听觉描写。“数声啼鸟怨年华”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表达作者内心的愁怨。(答任意两点给4分,3点给5分)【解析】试题分析: 写景的技巧除了修辞手法之外,还有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等。此词上阙“十里”“路带沙”是远近结合。“青山”“潮”是静景,“啼鸟”是动景。“啼鸟怨年华”又是拟人的手法。(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答案】抒发了作者年华易逝,青春不再的忧伤之情。“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可以看出这一点;抒发了作者天涯飘泊的厌倦之情,“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一句可以看出;“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写词人站在荷塘边,想起从前路过此地,乘着酒意,观赏荷花,引发叩问:“你还记得那年买酒喝的那个醉汉么?”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复杂心情。(每点2分)【解析】【趁热打铁】一、(2017届河北沧州一中高三10月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竹轩诗兴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烟:盘香的烟缕。1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答案】1全联视听结合(1分),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1分);“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1分);(如果这一联答成了衬托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只能得1分)“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1分)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1分)2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2分,答全得2分,少1关键词扣1分)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生活环境简朴清幽,诗人却能“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品茶、赏烟、闲吟、听竹等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4分。答全得4分,2条3分,1条2分)【解析】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诗歌的写景技巧。首先明确写景的技巧包括的层面,然后结合诗句从这些层面进行分析。“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颔联写竹梢的清影,和竹叶被风吹动的响声。妙在结合轩中的清事来写,显得自然而洒脱,足以引起诗人的诗兴。当轩静坐,竹梢的影子,都好像通过茗碗细细地落在轩中似的。篆烟飞起了,竹叶的音响,宛如随着篆烟轻轻地飘来。在静观当中,确实是体会得非常细致【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写景的技巧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修辞角度,比喻、比拟、排比、夸张等等;二是动静角度,以动衬静,动静结合;三是正面、侧面角度,直接和间接;四是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五是虚实角度,虚实结合,以虚衬实;六是表现手法角度,衬托、渲染、烘托、白描等;七是点面结合角度;八是色彩角度。比如本题中,颔联主要从感官角度和修辞角度进行分析。【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对于鉴赏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步骤,有以下三步:(1)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来概括诗歌塑造了什么形象。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有: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等。考生在平时复习时,应对这些形象做些积累。(2)结合诗句中相关的语句具体分析这一形象的特征,概括时应忠于原文,不可臆造。(3)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或诗歌的创作背景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对诗歌表情达意所起到的作用。本题中可以借助环境的描写、意象的选取以及活动的叙述来理解分析人物形象特点。二、(2017届河南顶级名校高三10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十五使君(其一)杜甫宿雨南江涨,波涛乱远峰。孤亭凌喷薄,万井逼舂容。霄汉愁高鸟,泥沙困老龙。天边同客舍,携我豁心胸。【注】巴西:唐绵州和阆州都称巴西,此处指绵州。万井指巴郡。舂容:江水冲激之声。1与诗的首联相比,颈联描写江涨之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2本诗表达的情感较为复杂,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1颈联主要从侧面来描写江涨之景。借助高鸟发愁、老龙受困,从侧面突出江水上涨后江面变阔以及江水激荡高涌之势。(5分)(答出主要从侧面来描写的,给1分;进行简要分析的,给4分。)2本诗表现的情感,有寄迹天涯之愁,更有与友人同观江涨之景的舒畅。身在“天边”,客居他乡,面对江涨壮阔、雄伟的奇景,作者心胸豁然开朗,心情变得愉悦;远离京城有朋友相伴共赏壮景,倍感欣慰。(两种情感,一种3分,共6分)【解析】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与诗的首联相比,颈联描写江涨之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题关键词“角度”“ 颈联”“ 不同”。“ 宿雨南江涨,波涛乱远峰。”是直接描写,而“霄汉愁高鸟,泥沙困老龙” 借助高鸟发愁、老龙受困,从侧面突出江水上涨后江面变阔以及江水激荡高涌之势。主要从侧面来描写江涨之景。【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古典诗歌写景的七种角度:一、正面与侧面的结合。 (所有的烘托写法都是侧面描写,在回答侧面描写时 要具体),本题考查的就是侧面的烘托。二、动静结合。在中国古代诗歌里, 诗人为了创造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一种重要的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诗人往往独出心裁,每着一字 而使境界全出。三、声与色的结合 (利用感官多角度写景)古代写景常常涉及到声音与颜色,这是诗人利用感官多角度写景,让读者如临其境,受到了很高的艺术效果。四、虚与实的结合 虚与实是两个极大的概念,具体点说是无形与有形,抽象与具体,想象回忆与现实。 五、点与面的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 不是孤立存在的。描写的景物也一样, 他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诗人在写景状物时,不是孤立静止地写主体物, ,还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六、远与近的结合。看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 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比如本题中运用的是空间角度中的高低结合,山上的树木和山下的泉水,山崖上残雪与山路上出征的骑兵,构成了高低有致,上下错落的画面。七、白描手法。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同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 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诗歌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索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 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写景是诗歌的主要内容,鉴赏诗歌的写景就要从诗人写景方式入手, 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景物中所蕴含的诗人情感。【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首先,熟悉形象的符号意义。众所周知,古典诗歌乃至各类文学作品都是借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诗歌中塑造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叙事主人公、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景物形象: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这些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被称作“意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然后,把握诗中的显性信息,古典诗歌中,除了含蓄隐晦的隐性信息,也有一些显性信息,鉴赏时要注意把握。 这些显性信息,三、(2017届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后面各题。山花子春恨 陈子龙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寞景阳宫外月,照残红。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注:陈子龙:明末官员、文学家。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前朝官员纷纷变节。陈子龙组织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景阳宫:为陈朝的宫殿,在今南京市。当年隋灭陈时,陈后主与二妃子匿于井中而被俘。1词的上片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这些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2本词题为“春恨”,“恨”的内容是什么?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6分)【答案】1上片描绘了一幅悲凄的残春月夜图。暮春时节,杨柳迷离,晓雾笼罩,杏花飘零,宫殿冷寂,月光残照。(3分)营造了悲凉衰败、冷清孤寂的艺术氛围,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2分)2本词借春色已逝的遗憾抒发了国破家亡的怨恨。(2分)“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亡国的惨痛现实;(2分)“无情双燕子,舞东风”两句,以双燕依然在东风中翩翩飞舞,讽刺投奔新贵门下的原明室官员。(2分)【解析】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词的上片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这些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诗歌的景物形象,以及景物的作用。上片从残春的景象入笔,自然引发一脉凄婉的伤逝情愫。“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开篇两句,呈现了四种意象弥漫的晓雾,迷离的杨柳,零落的杏花,凄清的钟声,酿造了一种残败清冷的氛围。这是残春的景象,令人仆恓惶惆怅。这五更的钟声响起,不啻如一声声家破国亡的丧音,敲打着词人忧伤的心灵。下面“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两句,又以冷月、旧宫、残花三种意象,进一步渲染寂寞、凄凉的景况。这里用象征陈朝段灭的景阳宫旧事影射明朝的亡国。曾经照彻陈朝景阳宫殿、目睹过陈后主投井被擒一幕的明月,如今宛如深邃明睿的见证人,冷峻地观照着明朝灭亡后的惨淡景象暮春的红花在寂寞中纷纷凋残,意味颇为深长。【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找出诗句中的意象,结合诗句所写的内容,概括画面的特点。“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寞景阳宫外月,照残红”,应抓住“杨柳”“晓雾”“杏花”“五更钟”“月”“残红”这些意象来分析画面的意境特点。然后结合景物描写在诗歌中的作用答题,可以从内容上分析,写了内容,烘托氛围,表现情感;结构上,与标题的关系,照应(呼应、点明)标题,与下文的关系,为下文作铺垫(形成反衬)。2【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本词题为春恨,恨的内容是什么?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考生可在整体感悟词的意境的基础上,抓住描写的关键词来理解。本词的下片切入人事沧桑,抒写凭吊故国的感伤。“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过片两句承袭上片意脉,呈示一派亡国的衰败景象。罗浮山志载有葛洪成仙,遗衣化为彩蝶的故事。“蝶化彩衣金缕尽”用其事,意谓明朝的皇族贵胄死后,五彩的遗衣化作了蝴蝶,连金丝缕也销蚀殆尽,早已失去帝王家的气象。昔日的皇官,玉宇琼楼早已朽蚀一空,剥落的画粉飞飞扬扬,只留下萧瑟悲凉之景。这虫蚀楼空的意象,正是奸佞卖国的象征。“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结拍两句,看似描绘燕舞东风的春景,实则以燕子的无情隐喻降清旧臣的无义,揭示出他们卖身求荣的丑恶嘴脸。他们恍如翩翩起舞的燕子春风得意,毫无亡国的悲恸。这两句含意隐曲,但透过言表,并不难感受到词人的义慨和愤懑。【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四、(2017届吉林省长春普通高中高三质检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各题。秋夜纪怀 陆游北斗垂莽苍,明河浮太清。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注】明河:银河。太清:指天空。散关:即大散关。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6分)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5分)【答案】1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2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概括2分,分析3分)【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技巧中的写景技巧。先抓住主要景物,展开联想想象,描绘画面,语言力求优美。然后再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及运用的表现手法。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本诗写秋景,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首先应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哪些。主要的表现手法有: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3)对比。(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解答此题,要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大意的基础上,结合着关键诗句来体会,题干问“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三四两联是本诗的核心,诗歌从多方面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五、(2017届江西玉山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后面题目。临江仙暮春【宋】赵长卿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注:作者是宋朝宗室,“靖康”之变后,北宋亡于金人,宗室纷纷南迁,最后定居临安一带。1“过尽征鸿来尽燕”一句表现了词人什么感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5分)2词尾作者以景作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词内容进行分析。(6分)【答案】1表达了词人 思念故园的情感(1分),词人用比兴手法,以征鸿喻飘泊异乡的旅客,以归燕兴起思家的情感,(2分)两个“尽”字用得极好,把词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望眼欲穿的神态概括在内,含蓄写出词人期盼和 失望之情。(2分)2词人设想自己登上归船,蜷缩在低矮的船篷下,聆听敲打着船篷的雨声,从船舱中望去,只见断桥一带的杨柳,迷迷潆潆,似乎笼罩着一层烟雾。(2分)词人借想象之景写出心境的凄凉和心中欲去而流连、不去更思归的复杂情绪(2分)词的最后以景作结,寄情于景,渲染情境,使词含蓄隽永,意犹未尽,比直抒别情更富感染力。(2分)【解析】【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如本题要抓住“征鸿”和“归燕”的意象。对于艺术手法,首先要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最后点出手法的表达效果。2试题分析:题目要求分析词尾以景作结的好处。其实是考表达技巧的。首先要翻译诗句,明确是何景,然后结合诗句分析这景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表达了作者怎样意思,最后分析这样写的好处。【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思路点拨】规范答题: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特别提示:答题时要区分“一”“些”“主要”等关键词。如问“运用了哪一种表达技巧”,只答一种即可。如问“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至少两种以上。如问“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可答一两种即可。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以景作结的作用并不是单一的,往往以一种作用为主而兼有其他作用,题材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