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小说210阿Q正传节选学业分层测评粤教版必修4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71367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小说210阿Q正传节选学业分层测评粤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小说210阿Q正传节选学业分层测评粤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小说210阿Q正传节选学业分层测评粤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阿Q正传(节选)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如今,视觉文化方兴未艾,图像和文本之间相互转换、相互模仿,图文关系正成为中外学者共同关注的跨学科研究热点。他在音乐方面确实有过人的天赋,而且又非常用功,很多同学都望洋兴叹。本次世锦赛上,丁俊晖精准的远台进攻让观众不时发出赞叹声,但他充耳不闻,冷静地寻找战机,力求给对手致命一击。青年教师有的讲课水平高,有的科研能力强,半斤八两,高校应该建立更加科学的评价体系,让他们在擅长的领域中发挥作用。受南方持续强降雨影响,福建省泰宁市池潭水电厂附近山体突然分崩离析,引发大型泥石流灾害,当地政府展开紧急救援。古代希腊的艺术成就是当时其他地区难以望其项背的,它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是极其崇高的。ABC 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起、发展,尚未达到止境。使用正确。望洋兴叹: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使用正确。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望文生义。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一般为贬义词。误用褒贬。分崩离析: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用错对象。望其项背:能够看得见脖子和后背,形容能够赶得上,一般用于否定句。使用正确。【答案】A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对于日本关于钓鱼岛问题的纷争,中国政府发表严正声明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一事实不容争辩。B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进展较快,编织一张城乡居民社保网络的重任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已经覆盖全省百分之九十的地区。C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令人心里耿耿于怀,读者从他们身上无疑感受到封建家长制对自由爱情戕杀的残忍。D一只花瓶弧形的腰身、素淡的色彩,古雅而精致,端坐在藤萝形的木架上,瓶中几枝刚采摘的菊花,更添韵致。【解析】A项,在“日本”前面加上介词“和”;B项,主谓搭配不当,“重任”不能和“覆盖”搭配;C项,重复赘余,去掉“心里”。【答案】D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当代艺术博物馆近日举办名为“风物”的展览,展出了几位画家、摄影师的作品。_,_。_,_,_,_,能启发我们发现身边的奇景和诗意。因此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变成艺术主题展出的作品大都体现出用细节带出重点的风格特点彰显出艺术独具的神奇力量作品展示的都是他们在美国南部腹地、新西兰北岛旅行时留下的记录内容从自然环境、建筑、各类标志,到人物、室内布置,覆盖面很广而且带有叙事意味,每件作品都像日常世界的一个短篇故事ABC D【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着眼于考虑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是说摄影的地点和内容,应连在一起。是对这些作品的风格的总体评价,是对“细节”的进一步说明,所以应相连。是这些作品的又一个特点,“而且”表递进关系,应在之后。至此,便可得出C。【答案】C4将下面三个句子组合为一个以“阿Q”为主语的单句。(不改变原意,可适当改动词语)鲁迅在阿Q正传一书中以简洁、鲜明、生动的笔触刻画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阿Q是个破产农民。阿Q生活在闭塞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农村。阿Q【解析】本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就本题而言属于短句变长句。做此类题首先要从三个短句中选取一个作为新句子的主干。然后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把其他两句作为修饰成分加入新句,可适当采用代词衔接,但不能遗漏信息。【答案】(阿Q)是鲁迅在阿Q正传一书中以简洁、鲜明、生动的笔触刻画出的生活在闭塞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农村破产农民的典型形象。5在下面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相应的文句,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导学号:17140039】_;鲁迅是现代最有力的批评者,正是他的呐喊,唤醒了无数的沉睡国人;_。无论是逍遥、呐喊还是抨击,他们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思想者和批评者。【解析】作答时要注意内容上要保持上下贯通,尤其需要注意与后文“无论是逍遥、呐喊还是抨击”相照应;另外,在表达形式上要与第一句话相一致。【答案】庄子是先秦最伟大的批评者,正是他的逍遥,丰富了中国的古代文化/巴尔扎克是法国最杰出的批评者,正是他的抨击,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丑恶6下面是某机构调查得出的“春节不同年龄段网购人数比例对照表”。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填在横线上,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春节不同年龄段网购人数比例2030岁85%3140岁76%4150岁58%总计73%从上面表格中可以看出,_A_。但即便是4150岁的被访者,考虑网购的比例也达到了近六成。这表明:_B_。【解析】从图表来看,左栏纵向表示年龄段的增高,右栏纵向则表示网购人数比例的递减趋势,这样A空就好回答了。B空填充的内容要紧扣前一句的表述。【答案】(示例)A.随着年龄段的增高,选择网购的人的比例不断降低(或呈下降趋势)。(或者答为“随着年龄段的降低,选择网购的人的比例不断增加”等也可)B网购也成了中年人重要(或主要)的购物方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我叫田栀毓庄学夹河滩田村的田医生爹妈给的名字叫田栀毓,写着复杂,叫着也别扭,不够铿锵,不知是祖上哪一位有点墨水的祖爷爷给起的,改不了了。可是村里人都喜欢叫他田医生。有一年,在西藏当兵十几年的村民田崇义带回了一种怪病,浑身酸痛,需要喝藏酒泡雪莲才能消除病症。可是内地哪有藏酒雪莲随时供他喝呢?就寻偏方,求到了本村田医生的名下。田医生与田崇义聊天过后,给他一瓶泡了切片茎块的酒。泡的是何物?田医生笑笑,小人参呗。田崇义严格按要求日酌二两,不出旬日,酸痛减轻并消失了。田崇义请田医生吃了喝了,田医生才把话挑明,啥小人参?萝卜片,做幌子的。田医生凑近了小声说,主要是信石,大热剧毒,一点点而已!田崇义听了,酒杯颤颤巍巍半天送不到嘴里。后来,田医生凭着自己的大胆,出奇招,从阎王爷那儿拽回来几个乡亲,名声大噪。就凭这,田医生泰然自若地领受着村人们的目光仰慕和话语问候。田医生富态,领袖样的背梳头,身材高高大大,走在村街上不疾不徐,自然是昂首挺胸,有时目光也平视了,对迎面走来的人很随意地回应:嗯,嗯,都吃过了?田医生好医,文革中参加过县里赤脚医生培训,也读过几本开宝本草嘉祐补注本草本草纲目的,回到村里开办了大队的医务室。田医生看病有趣,前堂坐诊,问问患者病情,然后踱到一块床单遮掩后的卧室翻看医书,照本宣科,对症下药,在方子上增增减减,病症重的,剂量就略大些,从未出过医疗事故。日月如驹,大队医务室也从从容容地变成了“栀毓诊所”。那年仲夏,村民豆娃家的小儿子腹胀如鼓,送县医院花钱若干也没查出病因,豆娃凄惶惶地把孩子抬回村里。有人建议叫田医生看看,豆娃有些不屑,讥诮地说,人家县医院都看不好,他田栀毓中球!说罢,豆娃稍一愣怔:田栀毓,天治愈?莫非真中?豆娃就把儿子送到了田医生处。田医生尽管询问着病情,心里却打鼓,说还是到省城的大医院看看吧。豆娃手里是灯草没有,哪还上得起大医院?就“噗通”一声给田医生跪下了。田医生无奈,先给病人开了几副镇痛的药,然后品味自己拍孩子小山样的肚腹的感觉。田医生其实也沉默了,孩子的肚腹内如果有肿瘤状况,医院早就开刀取出了。不妨弄些泻药试试。医院都治不好,我就不能一试?田医生一时胆壮,随手在地里采摘了一些蘑菇做引子,将芒硝一同熬了叫孩子服下,不多久,那孩子疼得大汗淋漓呼爹叫娘满床打滚。田医生也汗流如注脸色苍白,说了声我回去取药,就慌慌张张跑回家中收拾了,脚如捣蒜般地往外乡躲。田医生衣衫不整地跑到洛河边上,坐下喘息。夏阳聒噪的阡陌上草木葳蕤,洛河水莹莹灼灼,天色湛蓝,褐鸟翻飞成舞。好美的生命图像啊!田医生目光呆滞,脚步不曾再移动半步。回想自己一生,眼前晃来晃去的都是紧闭双眼惨死的恐怖面孔,自己的憨大胆与谋财害命何异!田医生对着“哗哗”奔流的洛河叹息道:时来信石益人,运退芒硝夺命。远处村里一片喧嚣,豆娃带了几个人奔田医生而来。田医生身如筛糠般地抖个不停,嘴里讷讷不成句。豆娃又是一个“噗通”地跪下,连叩三个头,仰起脸时,尖尖的额头上一片灰土印记中渗出了丝丝血迹。豆娃涕泗长呼:神医呀!神医!如此一声呼喊,田医生的脸色由苍到白,由白到润,由润到红,鼻子眼又都重新回到脸上,神态也自然起来。原来孩子痛后腹泻不止,生生地泻出了无数发硬发黑的血块。过后,孩子开始喊饿,没事了。就这么简单。第二天,村里人照常到“栀毓诊所”看病取药,却只见大门紧闭,门上一纸公告告诉村人,诊所从此停业。寻找田医生,家人说是到普陀山旅游了。家人还告诉来者,以后不要再叫“田医生”了,就叫“田栀毓”吧,田医生出门的时候交代过的,说,我叫田栀毓!(有删改)【注】信石:中药名,原名砒石,大热剧毒,加工制品为砒霜;芒硝:中药名,由矿物提炼而成,有通便消肿功效。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小说叙事语言间用白话与文言,同时大量引入地方方言,富有乡土气息。善用民间形象的譬喻,如脚如“捣蒜般地往外乡躲”,活画出田栀毓急切、恐慌的情态。B田栀毓治病善于利用病人心理。给田崇义的药用“小人参”泡酒,给豆娃儿子开药用蘑菇作引,目的是使病人相信他医术的神奇,平常食材也能治得大病。C小说善于在细微处巧妙地表现人物心理。豆娃两次“噗通”一跪,意蕴却不完全相同:第一次展示的是无可奈何之下的赌命一搏,后一次则表现的是对田栀毓高超医术的信服。D小说巧妙地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心理。洛河边“阡陌上草木葳蕤,洛河水莹莹灼灼”“褐鸟翻飞成舞”,意在通过描写美好的生命图景,烘托出逃难中的田栀毓迫切的求生欲望。E小说用生动而轻松的笔调详叙田栀毓两次奇招治病的故事,却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医者的生命伦理与民间就医心态严肃深刻的反思,言近而旨远。【解析】A项,“间用白话与文言”错误,小说主要以口语叙述为主;B项,目的分析错误,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掩盖他用药的大胆;D项,“烘托出逃难中的田栀毓迫切的求生欲望”不够完整,“迫切”与景物特征不符,除了“求生欲望”,更有对生命价值的领悟和反思。【答案】EC8小说在塑造田栀毓这个形象时,重点突出了他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解析】答题时要注意从相关事件中总结其性格特点。如他与其他医生不同的地方是他敢于用药,敢用毒药,说明他大胆;从文革中就开始做赤脚医生,并且读了本草纲目等书籍,说明他对医学比较热爱;毕竟其救治病人的方法危险性太大,他关门停业,说明他知错就改,等等。【答案】蛮憨大胆,敢治各种疑难杂症,敢将剧毒之物入药。喜爱本行,自学医术多年,常年开办诊所,为乡人治病。非常自信,因以奇招治好了几个大病,从而对自己的医术颇为得意。知错能改,善于自我反省。灵活心细,善于观察病征,酌情取舍。9田栀毓逃向外乡路上,用一句“时来信石益人,运退芒硝夺命”表达了自己行医半生的感慨,请结合全文理解分析这句话的含意。 【导学号:17140040】【解析】这句话是对偶句,是从两个方面来说的,前一句话是运气好时,“益人”;后一句话是说运气差时,“夺命”。说明他已意识到自己的医术有时是靠运气和胆量而来,是对自己医术的反思。【答案】“时来信石益人”是说运气好的时候用剧毒的信石也能治好怪病,赢得名声和尊敬;“运退芒硝夺命”是说运气不好时,芒硝差点使人丧命;因此领悟到自己的医术有限,再也不能凭运气和胆量行医。10小说为什么以田栀毓停业、“正名”结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解析】从人物形象上说,田栀毓停业是认识到了自己医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丰富人物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情节安排上看,靠侥幸治愈了病人,也到了停业不可的程度了;从文章主题看,用“田栀毓”谐音“天治愈”,说明医生的责任之重大。【答案】人物形象上,表明田栀毓对自己的医术有了清醒的认识,丰富了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上,诊所突然停业的情节安排,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呼应了小说标题;思想内容上,凸显了“医生”称谓的沉重和责任的重大;读者感受上(或艺术结构上),巧妙的突转形成戏剧性的效果,容易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