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10单元相关读物红楼梦评论(节选)人境庐诗草自序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71143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10单元相关读物红楼梦评论(节选)人境庐诗草自序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10单元相关读物红楼梦评论(节选)人境庐诗草自序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10单元相关读物红楼梦评论(节选)人境庐诗草自序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相关读物红楼梦评论(节选)人境庐诗草自序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缧绁(li xi)战慄(l) 福祉(zh) 婉慝(t)糟粕(p) 遽跻(j j)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爱(2)信(3)假(4)兴(5)书第3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目击之而身历之(名词作状语,亲身)(2)所索之女子,才得一面(名词作动词,见面)(3)公度自序(名词作动词,作序,写序)(4)皆笔而书之(名词作状语,用笔;名词作动词,写,记下)(5)而不必求息肩之地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休息)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虽一行作吏古义:一旦,一经。今义:一群(指同行的人)。(2)无虑百数十家古义:大约。今义:没有忧虑。(3)以单行之神古义:散体,相对骈俪而言。今义:就单一事物而实行的(条例)等;向单一的方向行驶。(4)虽然,仆尝以为诗之外有事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连接分句,表让步关系,即承认甲是事实,乙却并不因此而不成立。(5)皆采取而假借之。古义:择取,选用。今义:选取使用措施方法等。第5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判断句)译文:我国人的精神,是现实的,是乐天的。(2)其感人贤于前二者远甚。(状语后置句)译文:它感人的程度超出前二者很远。(3)今之世异于古。(状语后置句)译文:现今的社会与古代的已不同。(4)凡事名、物名切于今者。(定语后置句)译文:凡是接近于今天的事名、物名。(5)而不为古人所束缚。(被动句)译文:而且不被古人束缚。常识速览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黄遵宪黄遵宪,字公度,晚清爱国诗人,杰出的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1848年生于广东嘉应(今广东梅州市),卒于1905年。黄遵宪的著作生前自定的有日本杂事诗日本国志人境庐诗草等3种。黄遵宪被公认为晚清“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其“我手写吾口,古岂能拘牵!”的呐喊成了诗界革命的口号;其人境庐诗草的清新之风,一扫旧体诗的陈腐暮气;其诗作真实生动地记录了晚清绝大多数重大历史事件,因此生前即有晚清“诗史”之誉。“红学”史上的里程碑红楼梦评论红楼梦评论由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是中国文学研究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西文学比较研究论文。当中他以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从故事内容、人物描摹着手,系统探究小说题旨和美学、伦理学价值,是“红学”史上的里程碑。中日文学艺术交流的见闻录人境庐诗草人境庐诗草是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和近代著名爱国主义诗人黄遵宪的诗集,收录了作者从清同治四年至光绪二十八年间(18651902)写的600余首诗,内容提要分十一卷,书名取自陶渊明的诗句“结庐在人境”。人境庐诗草集中反映了黄遵宪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初期在思想认识上变化发展的轨迹。诗集中许多充满新思想、新见解、新事物的篇章,是中日文化交流转折伊始的见闻录,深刻表达了学习日本、呼唤改革的文化诉求以及反抗日本侵略、建立平等友好文化关系的愿望。其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见解,切中时代的脉搏。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解惑:疑问2:解惑:疑问3:解惑:整体感知红楼梦评论是一篇以叔本华悲剧哲学思想贯穿其中的红学研究之作。文章阐明悲剧是红楼梦的精神实质,论述了悲剧之中悲剧的惨痛。在对中国传统文学精神加以回顾的同时,兼顾了西方叔本华的哲学观点,把红楼梦说成是一部以“解脱”为理想的“彻头彻尾之悲剧”。人境庐诗草自序是诗人为自己的诗集做的序。作者潜心诗歌创作,不避流俗,欲弃古人之糟粕,而不为其所束缚,进行诗歌创作的新探索。主张“我手写我口”,体现了领风气之先的诗歌革新意识。 文本层析一、阅读红楼梦评论(节选)第一段,回答问题。1本段写了什么内容?_【答案】本段从国人的精神入手,指出传统的戏曲、小说多“乐天”色彩,多大团圆结局。如牡丹亭长生殿。进而对比指出具有“厌世解脱”精神的,只有桃花扇红楼梦。随后对比分析桃花扇红楼梦,指出桃花扇的解脱,“非真解脱”,是“他律”;红楼梦的解脱,是“自律”。桃花扇重在写“故国之戚”,是“政治的”“国民的”“历史的”;红楼梦则是“哲学的”“宇宙的”“文学的”。这样,便得出结论:红楼梦的价值就在于其“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的悲剧性。二、阅读红楼梦评论(节选)第二段,回答问题。 2本段在第一段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什么问题?_【答案】本段在第一段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红楼梦的悲剧性质,指出红楼梦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作者援引了叔本华的观点,把悲剧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极恶之人相互构陷而成;第二类是由于不可知的命运;第三类是由普通人物、普通境遇逼迫而成。随后,对三种悲剧进行了比较,指出前两种悲剧因为罕见,对于我们而言或可避免,而第三种悲剧却非偶然之事,时时会出现于眼前,也许是发生在自己身上,也许是加之于别人。亲身遭遇却无处鸣不平,因而是“天下之至惨也”。随后,作者又对红楼梦的悲剧缘由作了具体阐释,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例,阐明在这场悲剧里无一人是“蛇蝎之人”,亦没有“非常之变故”,却因为种种“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而“金玉以之合,木石以之离”,因此是“悲剧中之悲剧”。3王国维认为红楼梦悲剧的根源是什么?你是否赞同?_【答案】王国维认为红楼梦悲剧是由“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造成的。不赞同。红楼梦悲剧的根源在于封建势力对民主自由的压制,比如贾宝玉向往自由、平等,追求爱情的举动被封建礼教扼杀,林黛玉叛逆的性格不被贾府所容纳,最终大观园被抄,人死人散,悲剧结局。而不是王国维所认为的“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造成的,这是由于王国维所处时代的历史局限性而产生的局限性看法。(赞同也可,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三、阅读红楼梦评论(节选)全文,回答问题。4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_【答案】文章具有说理透彻的特点,对比论证、举例论证运用得当。对比论证如第一段与牡丹亭长生殿对比,突出桃花扇红楼梦以“厌世解脱”为精神实质;又对桃花扇与红楼梦进行对比,进一步揭示红楼梦的悲剧价值;第二段将三种悲剧产生的原因、危害进行对比,突出了第三种悲剧的悲剧性。举例论证如对红楼梦的具体阐释,能从贾母、王夫人、凤姐、袭人、宝玉、黛玉等各自立场出发,分析悲剧缘由,突出“第三种悲剧”的“至惨”之处,很好地为观点服务。四、阅读人境庐诗草自序全文,回答问题。5从人境庐诗草自序中你可以看出黄遵宪在诗歌创作上有哪些主张?_【答案】在人境庐诗草自序中,黄遵宪提出:(1)理想“诗境”:一是恢复“古人比兴之体”,二是“以单行之神,运排偶之体”,三是“取离骚、乐府之神理而不袭其貌”,四是“用古文家伸缩离合之法以入诗”。(2)在取材上,主张广泛吸收古代经史子集的精华。(3)在述事上,主张写“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耳目所历”,不排斥“流俗语”。(4)在体式上,提倡“不名一格,不专一体”。总之,是不失“为我之诗”。6黄遵宪在人境庐诗草自序中说:“今之世异于古,今之人亦何必与古人同?”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_【答案】现代人应有自己的文化趋向,应该以开放而健康的文化视野来发展现代文明。时代变迁,现代人应该更多地关注现实,作品也应该有新的内容;现代人应该与时俱进,有现代气息;不能在时代的洪流中迷失自我,丢掉美好的传统美德、优秀的民族文化。红楼梦评论(节选)长生殿是清代戏曲家洪昇的代表作,它描写了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重圆”指二人在月宫重新团圆一事。桃花扇:清代戏曲家孔尚任的代表作品,写侯方域与李香君的故事。他们先是一见钟情,后因清兵入关,天涯分离。二人历尽劫难,终于相见,张道士点化道:“当此地覆天翻,还恋情根欲种,岂不可笑?”“你看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偏是这点风月情根,割它不断吗?”于是志等著作。交:互相。任其咎:承担它的过错。息肩:使肩膀得到休息,比喻去掉生活之欲所带来的痛苦。躬丁其酷:亲身遭遇这种残酷之事。丁,遭遇。婉慝(t):温顺娴静。惩:恐惧,害怕。金玉之邪说:薛宝钗戴一金锁,贾宝玉戴一“通灵玉”,贾府中人说他们是金玉良缘。木石:木,人境庐诗草自序之体:与下文“用古文家伸缩离合之法以入诗”对应。单行,散体,相对骈俪而言。袭:蹈袭,沿循。伸缩:比喻在一定范围内的变通与变化。三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逮:及,到。许、郑诸家之注:许慎、郑玄等诸家的注解。采取:择取,选用。官书:官方收藏、编撰或刊行的书。会典:记载一个朝代典章制度的书。炼格:熔炼出自己的艺术风格。曹、鲍、陶、谢、李、杜、韩、苏:分别指曹植、鲍照、陶渊明、谢灵运、李白、杜甫、韩愈、苏轼。要:应当,必须。跻:升,达到。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两句诗并非出自诗经,而是史记孔子世家,原文为:“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是司课内素材岭南人杰黄遵宪,赤诚爱国励后人黄遵宪在漫长的外交生涯中,深知国家主权的重要性,沉痛地指出:“弱为万国役,治为天下强。”他致力保护华侨、侨工的权益,抵制排华运动,联络侨商组织商会;在新加坡又创立保卫华工的南洋护照制度。黄遵宪在短短的58年生涯中,游历日、英、法、意、比、美及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共13个年头,亲身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西方文化浪潮。他站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高度,理性地把握世界的潮流和中国的国情,积极主张维新变法,在维新变法失败后,他仍矢志不渝,坚信“滔滔江水日趋东,万法从新要大同”的革新之道。“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这首诗表达出了黄遵宪的爱国之情。他生逢弱国,抱着忧国忧民之心,主张维新,希望以杜鹃啼血、精卫填海的坚毅精神去扭转陷于水深火热中的国家。【应用角度】“爱国”“革新”“矢志不渝”等。热点素材特别致敬:抗战老兵和爱国侨胞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赢得了最多的掌声和最高的敬意。他们是历史,也是现在。他们中既有抗日战争的亲历者,也有抗战老兵的后代,还有海外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当300余名白发苍苍、胸前佩戴熠熠勋章的抗战老兵组成的乘车方队经过天安门城楼时,他们用微微颤抖的军礼表达着对祖国强盛的崇高敬意。70多年前,他们是走上抵御外辱、保家卫国之路的勇士,在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后,他们依旧对国家和民族怀抱拳拳之心。和抗战老兵群体一样,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年代,海外华侨华人或是组织抗日救亡团体,或是捐款捐物支持抗战,或是直接回国参军,爱国侨胞们众志成城,筑起一条坚不可摧的血脉长城。【媒评文摘】抗战老兵是中华民族崇高精神的典型承载者。他们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是对祖国和人民的满腔热爱让他们在苦难中不退缩,在生死抉择时不含糊,在战斗中不畏惧。正如他们所说的:“这样的祖国值得我守护,这样的人民值得我牺牲。”他们有钢铁一样坚韧的民族气节。中华励志网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未必遽跻古人跻:升,达到B而惩黛玉之孤僻 惩:惩罚C逮于周秦诸子之书 逮:及,到D要不失乎为我之诗 要:应当,必须【解析】惩:恐惧,害怕。【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躬丁其酷,而无不平之可鸣A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解析】B项与例句都是连词,表示转折关系。A项为并列关系;C项为递进关系;D项为顺承关系。【答案】B3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B虽一行作吏C老大嫁作商人妇D后以奔走四方【解析】A项,“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B项,“一行”,古义:一旦,一经;今义:一群(指同行的人)。C项,“老大”,古义:年纪大了;今义:排行第一的人。【答案】D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才得一面A大楚兴,陈胜王B人皆得以隶使之C稍稍宾客其父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解析】A项,名词作动词,与例句同;B项,名词作状语;C项,名词的意动用法;D项,名词的使动用法。【答案】A5下列各项中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其感人贤于前二者远甚B此红楼梦之所以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C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D贪于财货【解析】C项为被动句。其他三项为状语后置句。【答案】C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69小题。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登嘉靖三十二年进士。辽抚李秋免,大学士高拱欲用学颜,或疑之,拱曰:“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置诸盘错,利器当见。”侍郎魏学曾后至,拱迎问曰:“辽抚谁可者?”学曾思良久,曰:“张学颜可。”拱喜曰:“得之矣。”遂以其名上,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辽镇边长二千余里,城寨一百二十所,三面邻敌。官军七万二千,月给米一石,折银二钱五分,马则冬春给料,月折银一钱八分,即岁稔不足支数日。自嘉靖戊午大饥,士马逃故者三分之二。前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绥辑,未复全盛之半。继以荒旱,饿莩枕籍。学颜首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建州都督王杲以索降人不得,入掠抚顺,守将贾汝翼诘责之。杲益憾,约诸部为寇,副总兵赵完责汝翼启衅,学颜奏曰:“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赵完惧,馈金貂,学颜发之,诏逮完,而宣谕王杲如学颜策。诸部闻大兵且出,悉窜匿山谷。杲惧,十二月约海西王台送俘获就款,学颜因而抚之。时张居正当国,以学颜精心计,深倚任之。学颜撰会计录以勾稽出纳。又奏列清丈条例,厘两京、山东、陕西勋戚庄田,清溢额、脱漏、诡借诸弊。又通行天下,得官民屯牧湖陂八十余万顷。民困赔累者,以其赋抵之。自正、嘉虚耗之后,至万历十年间,最称富庶,学颜有力焉。学颜八疏乞休,许致仕去。卒于家。(选自明史张学颜传,有删改)【注】王杲:明朝末期建州女真头领。赔累:赔钱亏累。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B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C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D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然后根据标志词、词语的语法关系和对语意的理解,初步排除错误选项。“汝翼却杲馈遗”的意思是“贾汝翼拒绝王杲赠送礼品”,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后面应断开。所以排除A项。“否则”为表否定假设关系的连词,应在句首领起分句,排除C项。“是进退”的“是”是代词,做主语,前面要断开,排除D项。故选B项。【答案】B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本文中“致仕”指获得官职。【解析】本题考查识记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致仕”指官员辞职回家。【答案】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学颜深得有关官员赏识。大学士高拱推荐张学颜任辽地巡抚,有人质疑,高拱力争,侍郎魏学曾的看法与高拱一致,张学颜最终获得任命。B张学颜敢于治理,恪尽职守。辽地边境线长,兵马耗费粮草很大,无法支撑,大饥荒使兵马损失惨重,张学颜采取多个措施,巩固边防。C张学颜正直敢言,忠于国家。女真首领王杲想聚众作乱,张学颜上奏请朝廷不要姑息王杲,并下令逮捕袒护王杲的赵完,维护了国家利益。D张学颜精于心计,体恤百姓。他写了关于会计的书,治理庄田,清理各种弊端;对陷入困境的百姓给予关照。明朝被认为最富裕的时期,他出过力。【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概括分析的能力。“并下令逮捕袒护王杲的赵完”错,应是皇帝下令逮捕赵完。【答案】C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置诸盘错,利器当见。译文:_(2)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译文:_【答案】(1)张先生卓越出众,人们还没有了解他,把他放到复杂环境中,他的杰出的才能就会显露出来。(卓荦倜傥,识,器,见)(2)罢免几个懦弱的将领,创建平阳堡来沟通两河,把游击巡逻之军迁移到正安堡来保卫镇城,进攻守卫的器械全部加以经营谋划。(黜,具,经画)【参考译文】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考中嘉靖三十二年进士。辽地巡抚李秋被免职,大学士高拱想用张学颜,有人怀疑张学颜的能力,高拱说:“张先生卓越出众,人们还没有了解他,把他放到复杂环境中,他的杰出的才能就会显露出来。”侍郎魏学曾稍后到达,高拱迎接并问:“谁可以担任辽地巡抚?”魏学曾思考很久,说:“张学颜可以。”高拱高兴地说:“相契合了。”于是把张学颜的名字呈上去,升任右佥都御史,任辽东巡抚。辽东镇边界长二千多里,城寨有一百二十所,三面与敌人相邻。官兵七万二千人,每月供给大米一石,折合银子二钱五分,马匹在冬天、春天供给草料,每月折合银子一钱八分,即使年成好也不够维持几天。从嘉靖戊午年大饥荒,三分之二的士兵、马匹逃走死亡。前任巡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安抚集聚,没有恢复全盛时期的一半。接着由于饥荒、旱灾,饿死的人很多。张学颜首先请求救济,充实军队,召回流亡迁徙的百姓,整修兵器,购买战马,严明赏罚。罢免几个懦弱的将领,创建平阳堡来沟通两河,把游击巡逻之军迁移到正安堡来保卫镇城,进攻守卫的器械全部加以经营谋划。建州都督王杲因为向投降的人索要财物而没有得到,就进入抚顺抢劫,守将贾汝翼指责他。王杲更加痛恨此事,约了各部落做强盗,副总兵赵完指责贾汝翼挑起事端,张学颜上奏说:“贾汝翼拒绝王杲赠送礼品,惩罚王杲违抗命令,实在是伸张了国威,贾汝翼如果因为这个而被罢免,这是升降边将都由敌人主导了。我认为应该命令王杲送还俘虏掠夺去的人和物,否则调兵剿灭他,不要姑息而积下祸患。”赵完害怕,赠送金貂给张学颜,张学颜揭发他,皇帝下令逮捕赵完,而发布命令给王杲,按照张学颜的计策办。各部落听说大军将要出动,都逃窜藏匿在山谷。王杲害怕,十二月约了海西王台送还俘虏、物资讲和,张学颜因此安抚他。当时张居正掌握国政,认为张学颜精于心计,十分倚重信任他。张学颜写了会计录用来查考核算出纳。又上奏一条条详细地测量土地的条例,处理两京、山东、陕西功臣皇族的庄田,清理超额、脱漏、假借各种弊端。又贯彻到全国,获得官民屯牧湖陂八十多万顷。百姓穷困赔钱亏累的,用湖陂赋税来抵偿。从正德、嘉靖耗费亏空以后,到万历十年,被认为最富裕,张学颜出过力。张学颜八次上疏请求退休,朝廷允许他退休回去。在家中去世。10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1)以红楼梦为主语:_(2)以曹雪芹为主语:_【解析】这道题限定主语,要求分别以红楼梦、曹雪芹为主语,然后把三个单句组合成一句话。只需根据主语选一个单句作为句子主干,然后把另外两个单句的信息处理成定语即可。【答案】(1)曹雪芹创作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梦,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2)曹雪芹在他创作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中,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11结合下面材料,给曹雪芹设计一个颁奖辞。材料:曹雪芹(约17151763),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先世本来是汉人,后来成为满洲正白旗“包衣”。曹雪芹一生恰值曹家由盛而衰的时期,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贫困。1762年他的小儿子夭亡,曹雪芹悲痛欲绝,一病不起。1763年2月12日终因贫病无医而去世。红楼梦写于曹雪芹凄凉困苦的晚年,原名石头记,基本定稿80回。曾以手抄本流传。_【解析】颁奖辞应突出人物的事迹,通过对人物事迹的简要概括,展现人物的精神。【答案】为了一个梦,他忍饥挨寒,孜孜不倦;为了一个梦,他呕心沥血,笔耕不辍。一部红楼梦,凝结了一个文人的辛酸血泪;一部红楼梦,映现了一个时代的风雨沧桑。“增删五次,披阅十载”的他,创造了文学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12请根据红楼梦中“寒瑭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意境,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要求想象合理,语意连贯,不少于40字。_【解析】解答本题应首先对诗句进行翻译,再按照情景交融的要求,对诗句中的重点意象进行描写,还要注意采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做到生动形象。【答案】入秋的夜晚,一片寂静。白鹤的影儿从寒气氤氲的池塘上面一掠而过,凄美的残月,用清冷的光辉埋葬了一朵又一朵残花的魂魄。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