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中化学专题复习学案共个专题.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86792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107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初中化学专题复习学案共个专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年初中化学专题复习学案共个专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年初中化学专题复习学案共个专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原理复习方法指导化学基本概念是学习化学的基础,是化学思维的细胞,是化学现象的本质反映。就初中化学而言,概念繁多(有近百个),要较好地掌握概念应做到以下几点:1、弄清概念的来胧去脉,掌握其要点,特别注意概念的关键词语。2、要分清大概念和小概念,掌握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把概念分成块,串成串,纵横成片,形成网状整体,融汇贯通。3、熟练地运用化学用语,准确表达化学概念的意义。化学基本原理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化学的学习起着指导作用,要较好掌握这些理论,应做到以下几点:1、掌握理论的要点和涵义。2、抓住理论要点和实际问题的关系,注意理论指导实际,实际问题联挂理论。3、加强练习,深化对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解。专题1 物质的微观构成一、中考复习要求1、 正确描述分子、原子、离子概念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将它们进行区分。2、 会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 准确描述原子的构成,知道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认识常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4、 从微观角度简单认识NaCl和HCl的形成过程。二、基础知识回顾自然界的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 、 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1、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与联系分 子原 子离 子区别概 念保持物质 性质的 微粒是化学变化中的 微粒带电的 或 化学变化中是否可分在化学变化中 分,变化前后种类和数目可能发生变化。在化学变化中 分,变化前后种类和数目不发生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单原子离子一般不可分,但原子团构成的离子可能分割成其它离子、原子或分子。是否独立存在能独立存在,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变。有些能独立存在,并直接构成物质,且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变。阴阳离子共同构成物质。构 成同种原子或不同种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且纯净物中仅含有一种分子。一般有 、 和核外电子三种微粒构成。由原子得失电子形成,原子得电子带 电荷成为 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带 电荷,成为 离子。所显电性情况 电性 电性阴离子:带 电荷阳离子:带 电荷表 示方 法用 (分子式)表示用 或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分别以阴、阳离子符号或离子结构示意图表示。联系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 在化学反应中原分子破裂 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分子 原子 离子 在化学反应中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 表 达 方 法均为微观粒子,既可讲个数,又可论种类。 基 本 属 性体积 ,质量 ,都是在不断 的,微粒之间有 。同种微粒 相同,不同种微粒性质不同。2、原子的结构 每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1,约等于一个 原子的质量。 质子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 电荷。 决定 种类。 原子核 每个中子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1,约等于一个氢原子的质量。 原 中子 电荷。 决定同类元素中的不同种原子。 子 质量约等于 (或 )质量的1/1836。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 电荷。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的性质。原子中:核电荷数 = 数 = 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 中子数。(为什么?)阳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下面为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在其下面填写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4、NaCl和HCl的形成相互作用 氯化钠(NaCl)钠原子(Na) 电子 钠离子(Na+)阳离子 氯原子(Cl) 电子 氯离子(Cl-)阴离子 通过共用电子对使氯原子和氢原子结合 氯化氢(HCl)氢原子()氯原子(Cl)三、重点疑点讨论1、分子能否保持物质的所有性质? 只有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吗?2、分子一定比原子大吗?3、任何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吗?怎样理解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4、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吗?四、解题方法指导例题1 构成氧气的分子和构成液氧的分子具有( ) A、相同的性质 B、不同的性质 C、相同的化学性质 D、不同的化学性质例题2 钾的相对原子质量较氩的相对原子质量小1,而核电荷数大1,由此可推断,一个钾原子和一个氩原子所含中子数的关系是( ) A、钾的中子数比氩的中子数少1个 B、钾的中子数比氩的中子数少2个 C、钾的中子数等于氩的中子数 D、钾的中子数比氩的中子数多1个五、知识能力训练 巩固知识1、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B、离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C、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分子中含有离子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分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D、分子之间有间隔,且在不断的运物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 B、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受热后其原子体积变大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所有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4、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在于( ) A、大小不同 B、质量不同 C、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 D、是不是构成物质的微粒5、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碳元素和氧元素 B、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C、二氧化碳分子 D、二氧化碳分子中的电子数6、由原子构成,且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是( ) A、五氧化二磷 B、汞 C、硫酸 D、液氧7、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是( ),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是( ) A、铜B、氯化钠C、氯化氢 D、氩气提高能力8、一种物质不能用化学方法再分成两种或多种更简单的物质,这种物质是( ) A、化合物 B、混合物 C、空气 D、单质9、 一种原子的核内有6个质和6个中子,另一种原子的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则它们不同的是( ) 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数 C、原子的质量 D、元素的种类10、选择下列答案,填在括号内:(1)空气加压,体积减小( );(2)打开醋瓶闻到刺激性气味( );(3)碳酸氢铵加热分解了( );(4)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放出的气体都能和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B、分子的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相同性质相同11、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这主要是由于(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分解成原子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变小12、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酒精的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的不断运动而扩散到空气里去的缘故。 B、空气中的氧分子和从氯酸钾分解得到的氧分子性质相同。 C、9水里和9冰里所含水分子数相等。 D、参加化学反应的二氧化碳分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13、下列事实能说明分子可分的是( ) A、氯化氢气体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C、蒸发食盐水得到食盐 D、酒精挥发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后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均无变化。B、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分子之间的距离也不发生变化。C、Fe3+ 和Fe2+ 属于两种微粒,但属于同一种元素 D、原子得到电子后变成阳离子15、1994年12月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11个质子,161个中子,则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 A、111 B、272 C、50 D、16116、某元素的离子符号An+,该离子核外有m个电子,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 A、m n B、m C、m + n D、n17、道尔顿提出的近代原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的学说中有下述三个论点: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这三点不确切的是(填序号) 。 18、试用原子、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1)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2)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专题2 物质的宏观组成一、中考复习要求1、理解元素的涵义,知道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描述元素与原子的区别,简单了解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形态。2、正确描述元素符号的含义,记住并会正确读写常见26种元素的元素符号。3、知道物质的简单分类,了解纯净物与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和酸、碱、盐的初步概念,能据此区分一些常见物质。二、基础知识回顾 从宏角度看,自然界中一千多万种物质均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础。目前已发现了112种元素。1、 元素(1)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元 素 原 子 不 同 点概念具有相同 的 原子的总称。如:氢原子(H)和氢离子(H+)都是氢元素。原子是 中的最小微粒。含义元素只分 ,没有大小、 数量(个数)的含义。原子有种类之分,又有大小、质量和数量(个数)的含义。应用范围元素在说明物质宏观组成时应用。用来描述某类物质或某种物质的组成。原子是微观粒子,在说明物质微观结构时应用。联 系原子是元素的个体,是元素的最小物质单位,是体现元素性质的最小微粒(2)常见26种元素的元素符号元素名称 氢 氦 氮 氧 氟 氖 氯 氩 碳 硅 磷 硫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钠 镁 铝 钾 钙 锰 铁 铜 锌 钡 银 汞 金 铅元素符号(3)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品种(宏观):表示 微粒(微观):表示该元素的 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4) 元素分类及在自然界存在状态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 和 。元素在自然界有两种存在形态,分别是游离态和 。 单质 单质单 质 物 物混合物物质氧化物酸碱盐 性氧化物 性氧化物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CH4 C2H5OH CH3OH CH3COOH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按质量分数的由大到小)依次为: 2、物质的简单分类(1)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与联系纯 净 物混 合 物区 别概念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组成(1) 宏观:同种物质组成。(2)微观:由构成同种物质的微粒构成,对于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由 构成。(3)具有固定不变的组成。(1) 宏观: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2)微观:由构成不同种物质的微粒构成,对于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由 分子构成。(3) 固定的组成。性质具有固定的性质,如固定的熔点、沸点。没有固定的性质,如没有固定的熔点、沸点。这些物质相互之间 发生化学反应,各自保持自己原有的性质。举例转 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混合纯净物 混合物提纯、分离(2)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和联系 单 质 化 合 物区 别概 念由 元素组成的 。由 元素组成的 。组 成宏观:仅含 元素。微观:分子由 元素的原子构成宏观:含有 或两种以上元素。微观:分子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元素存在形态游离态化合态分 类 单质、 单质、稀有气体单质。无机物:氧化物、 、 、 等有机物: 、 、甲醇、乙酸等性 质一般不能分解。有些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分解。联 系(1) 都是纯净物,并且有固定组成。 某些不同单质发生化学反应(2)单质 化合物 某些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分解(3)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分类和命名 酸碱盐氧化物概念在溶液中与水作用使溶液中产生同一种阳离子(H+)的化合物。在溶液中与水作用使溶液中产生同一种阴离子(OH-)的化合物。由 离子和 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 元素的化合物。分 类按是否含有氧元素 酸 酸 酸根据溶解性不同 可溶性碱 碱 不溶性碱按是否含氧元素 盐盐 盐按组成元素: 金属氧化物氧化物 氧化物命名含氧酸命名为某酸,无氧酸命名氢某酸。氢氧化某氢氧化亚某含氧酸盐“某酸某”无氧酸盐“某化某” 氧化某 氧化亚某举例 H2SO4 H2CO3 H2S HClCaO CuOFeO Cu2OCO2 CO SO2 P2O5 三、重点疑点讨论1、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吗?请举例说明。2、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吗?3、怎样理解纯净物是由构成同种物质的微粒构成?混合物是由构成不同物质的微粒构成?4、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或2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吗?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吗?5、为什么说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碱性氧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大多数是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四、解题方法指导例题1 下列关于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纯净物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B、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 C、任何一种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D、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例题2 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A、纯净的盐酸 B、净化后的空气 C、高纯度的硅D、蓝矾例题3 用钾、硫、氧、氢、碳五种元素中的若干种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式: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碱 含氧酸 无氧酸 盐 5、 知识能力训练 巩固知识1、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2、不同元素之间肯定不同的是( )A、 B、 C、 D、核电荷数 电子数 质子数 电子层数 最外电子层的电子数3、下列物质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 B、水银 C、食盐水 D、干冰4、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四种金属元素,按含量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 A、NA、CA、Fe Al B、Al Fe NA、CA、 C、Fe Al CA、NA、 D、Al Fe CA、Na5、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氧气、氧化镁、液态氧 B、铁、二氧化硫、石油 C、铜、二氧化锰、甲烷 D、磷、二氧化碳、水银6、现有银 硝酸 烧碱 纯碱 苛性钠 汽水氧化镁 硫酸钡消石灰生石灰熟石灰等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盐类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酸的是 ,属于碱的是 。7、下列几组物质中,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是( )煤气和沼气 金刚石和石墨 高锰酸钾和锰酸钾 氯化钾和氯酸钾 水银和银 生石灰和石灰石 石油和煤 白磷和红磷 纯碱和烧碱 氧化铁和氧化亚铁 A、 B、 C、 D、8、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氧化物的一组是( ) A、CaO、CO、H2O B、MnO2、CO2、O2 C、Fe3O4、Fe2O3、FeCl2 D、NO2、HNO3、N2和O2的混合气 提高能力 9、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微粒一定是( ) A、同一种原子 B、同一种离子 C、同一种元素 D、无法判断10、科学家研制的一种组成为C60的物质,关于这种新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单质 B、是化合物 C、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D、一个分子中含60个碳原子11、某物质经测定分析知其仅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 )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12、由我国已故著名的化工实业家吴蕴初先生创办的上海天原化工厂,目前生产的液氯含氯99.6%,含水分量小于0.05%。在化工生产中这种液氯可以看作( ) A、纯净物 B、混合物 C、化合物 D、单质13、某药品说明书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mg,镁65mg,锌1.5,锰1mg,这里的碘、镁、锌、锰是指(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物质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某纯净物不是单质就是化合物 B、混合物中元素一定呈化合态 C、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物质 D、混合物一定是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 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单质B、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C、质子数相等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D、由离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16、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两种微粒它们可能是( ) A、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B、两种不同物质的分子 C、两种不同元素的阳离子 D、两种不同元素的阴离子17、下列变化过程中氧元素由化合态全部变为游离态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制取氧气 C、氢气还原氧化铜 D、加热纯净的氯酸钾至不再产生气体18、加热下列物质,生成物中既有碱性氧化物又有酸性氧化物的是( ) A、NH4HCO3 B、KClO3 C、Fe(OH)3 D、CaCO319、用实验证明自来水是混合物,写出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20、碳酸镁受热分解后能生成氧化镁和二氧化碳,试推断碳酸镁是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的?21、用Na、C、O、H四种元素中的部分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按要求填空:碳酸盐 碱 酸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结晶水合物 一种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专题3 化学式一、中考复习要求1、了解化学式的含义,会准确地描述某个化学式所表示的意义。2、 记住常见21种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含变价)。知道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3、 应用化合价规则会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由化学式确定元素的化合价。4、知道原子团的含义,记住并会读写常见原子团和根。二、基础知识回顾 1、常见元素的化合价(1) 化合价规则: 化合价有 价和 价之分。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2) 化合价记忆规律:(可采用口诀记忆) 化合物中,氧通常是 价,氢通常是 价。 金属元素通常显 价;非金属元素与氢或金属结合时显 价;跟氧结合时显 价。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 原子团也显一定的化合价(根价),其数值与根离子所带电荷一致。(3)元素的化合价和离子所带电荷的书写比较写的位置正负号和数字顺序“1”的写法元素的化合价离子所带电荷2、化学式 概念:用 表示物质 的式子 金属、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直接用 表示。 单 质 如:Fe、C、He等 书写 气体单质(双原子分子)用A2表示(A表示某种元素)。 如:O2、Cl2 化合物:正价前,负价后,交叉约简,再标数 品种(宏观) 意义 微粒(微观) 读法(详见各类物质的命名)3、原子团和根原子团: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种类的原子结合而成的,在许多化学反应中作为 参加,好象一个原子一样,反应前后一般保持不变。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原子团有:硫酸根 、硝酸根 、碳酸根 、铵根 、氢氧根 。(写出原子团,并标出化合价)。原子团不是化学式,是化学式的组成部分。根:一般指未标明所带电荷的原子和原子团,如:铵根 、硫酸根 等。根并不都是原子团。如盐酸(HCl)的酸根Cl并不是原子团。三、重点疑点讨论1、化合价与离子所带电荷数值上有何联系? 2、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吗?在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都显负价吗?3、所有气体单质的化学式都可以用A2表示吗?举例说明。4、书写化合物化学式时,元素的排列顺序都是正价元素写在左边,负价元素写在右边吗?举例说明。5、硫的化合价有-2、+4、+6价,所以在SO2中硫有时显-2价,有时显+4、+6价,你认为这句话对吗?如何确定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怎样理解元素的可变价态?四、解题方法指导例题1 含R元素的钙盐的化学式为Ca3(RO4)3,则该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A、 R2O3 B、 R2O5 C、 RO2 D、 RO3 思考:要写出R氧化物的化学式,必须先根据Ca3(RO4)3推断R元素的化合价。例题2 X、Y、Z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Y为+2价,X为+5价,Z为-2价。X、Z两元素在该化合物中组成的原子团为-3价,且只有5个原子。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思考:先根据原子团的化合价求出原子团的组成,问题就迎忍而解了。哪么原子团的化合价与组成原子团的各元素的化合价有什么关系呢?5、 知识能力训练 巩固知识1、 用数字和符号表示: 2个氮原子 ,3个氢分子 ,1个氯离子 ,2个钙离子,2个碳酸根离子 。2、指出下列各式中“2”的意义 2N 2N2 Ca+2O-2 S2- 3、标出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NH3 N2 N2O N2O3 NO2 N2O4 N2O5 HNO3 NH4NO3 4、在下列含硫的化合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最低是( ) A、H2S B、SO2 C、Na2SO3 D、H2SO45、下列物质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 A、MnO2 B、KMnO4 C、K2MnO4 D、Mn6、下列符号中只表示微观意义的是( ) A、H2 B、Fe C、CO D、3H2O7、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AlCl(氯化铝) B、FeO(氧化铁) C、Na2CO3(碳酸钠) D、OMg(氧化镁)8、下列各物质的组成中不含原子团的是( )A、AlCl3 B、HNO3 C、MgCO3 D、(NH4)2SO49、找出下列物质中的原子团,并标出根价。 (NH4)2SO4 KClO3 Na2SO4 Na2SO3 CaCO3 NH4NO3 KMnO4 K2MnO4 Al(OH)3 Ca3(PO4)2提高能力10、铝元素的氧化物化学式为Al2O3,若Al的化合价不变,则铝元素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 ) A、AlCl B、Al3Cl C、Al2Cl D、AlCl311、非金属元素A与钾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mA,金属元素B的硝酸盐的化学式为B(NO3)n,则A与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 AmBn B、 BmAn C、 AnBm D、 BnAm12、关于化合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合物中金属显正价,非金属一定显负价。 B、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C、在一种化合物中同种元素只能显示一种化合价。 D、原子团的化合价为零。13、某元素R的氧化物的分子中,R和O的原子个数比为1:2 ,则R的化合价为( ) A、 +2 B、 +3 C、 +4 D、 +514、下列化学式中,若M表示某元素,则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A、 M2O3 B、 M2(SO4)3 C、 M2Cl3 D、M2S315、将CO通过3.2g灼热的铁的氧化物反应后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得到6g沉淀,试确定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专题4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一、中考复习要求1、记住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2、熟练掌握有关化学式的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计算纯净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纯净物中某元素或原子团的质量分数)。二、基础知识回顾1、相对原子质量:以一个碳-12(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的碳原子)原子质量的 作为标准,某原子的质量跟它相 所得的数值,即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计算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它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为 符号为 (书写时一般省略不写)。2、相对分子质量:表示物质的化学式里所有原子的 总和。相对分子质量也是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进行比较而得到的相对质量,它也是一个比值,国际单位制单位为“-”符号为“1” (书写时一般省略不写)。 三、重点疑点讨论1、怎样理解相对分子质量也是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进行比较而得到的相对质量?你能通过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得出上述结论吗?2、硫酸(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8克,对吗?3、为什么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和近似等于相对原子质量?4、如何计算胆矾(CuSO45H2O) 相对分子质量?5、能否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判断该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如碳元素质量分数为12%的石灰石是纯净物吗?判断某物质是否纯净物的标准是什么?四、解题方法指导例题1、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千克,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求一个镁原子的质量。例题2、铁的某种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该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72 B、 160 C、 232 D、 256思考:先由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推断铁的某种氧化物的化学式,然后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本题求化学式的方法有两种,请同学们自己推出。例题3 一种含氧化铁的铁矿石,经测定含铁49%。求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思考:求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就是求不纯的含Fe2O3的矿石中纯的Fe2O3质量分数。矿石中含铁元素的质量等于矿石中Fe2O3含有的铁元素质量。矿石的质量 矿石中含铁的质量分数 = Fe2O3的质量 Fe2O3中含铁的质量分数5、 知识能力训练 巩固知识1、 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Kg,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则1个氧原子的质量是 Kg;银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碳的相对原子质量的9倍,则银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晶碱(Na2CO310H2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晶碱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为 。3、已知XR2O中含有YR,则表示R的相对原子质量的代数式为( ) A、(X-Y)/16 B、8Y/(X-Y) C、16/(X-Y) D、(X-Y)/8Y4、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微粒是( ) A、质子 B、质子数 C、质子和中子 D、质子数和中子数5、下列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Fe2O3 B、FeO C、FeS D、Fe3O46、质量相等的CO和CO2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A、1:1 B、11:14 C、1:2 D、2:17、某含氮氧化物中氮与氧的质量比为7:4,该氧化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价 B、+2价 C、+3价 D、+4价 E、+5价8、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其硝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3,则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价 B、+2价 C、+1价 D、-1价9、一种不纯的硝酸铵氮肥,经测定含氮37%,则其中混入的另一种氮肥是( )A、NH4Cl B、NH4HCO3 C、(NH4)2SO4 D、CO(NH2)210、三种化合物CH4、C2H5OH、C2H2中若含有碳元素的质量相同,则含有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A、4:3:2 B、4:3:1 C、4:6:2 D、1:2:2提高能力11、在化合物X2Y和YZ2中,Y的质量分数为40%和50%,则X2YZ3中的Y的质量分数为( ) A、 35% B、 30% C、 25% D、 20%12、有X和Y两种元素,它们相互化合能形成甲、乙两种化合物,已知甲中X的质量分数为75%,乙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若甲的化学式为XY4,则乙的化学式为( ) A、 XY2 B、 X2Y C、 XY3 D、 X2Y313、 RO2中,已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50% ,求RO2的相对分子质量。14、有X、Y两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56、16,化合价分别为+3和-2,则X和Y组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72 B、 88 C、 160 D、 20015、A、B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比为7:2,在它们所形成的化合物中,A、B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用A、B表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 A3B4 B、 A4B3 C、 A2B3 D、 A3B216、金属元素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它的化合价只有一种,已知它的磷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4。则它的硫酸盐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184 B、 272 C、 464 D、 无法计算17、某元素R的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其相同价态的硫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则R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m-n)/16 B、 (n-m)/16 C、 (m-n)/8 D、 (n-m)/818、已知 A、 B、两元素形成的某化合物中 , A、 B元素质量比为2:3,A、B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2:1,又知A元素的化合价为+a,则该化合物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a/2 B、 -3a/2 C、 -a/3 D、 -2a/319、某二价阴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而且相对原子质量约为32,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 A、 16 B、 18 C、 32 D、 1420、铀235是制造原子弹的一种原料,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5,核电荷数为92,其核内中子数为 ,核外电子数为 。21、绿矾(FeSO47H2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H2O的质量分数为 。22、多少克碳酸氢铵与60尿素CO(NH2)2的含氮量相等?23、有一含杂质的硝酸铵样品,(假如所含杂质中不含氮元素),如测得其含氮量为30%,则此样品的纯度是多少?24、某二价金属难溶碱a克受热完全分解后质量减少b克,则该金属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专题5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一、中考复习要求1、知道并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概念的含义。明确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关系。2、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知道化学反应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简单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及化学反应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4、了解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爆炸和催化剂的概念,知道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二、基础知识回顾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变化类型物 理 变 化化 学 变 化 (化 学 反 应)区别概念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含义宏观: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距离 ,物质的形状、大小 ,分子本身 变,原子或离子的结合方式 变。宏观:有 生成。微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本身变成其它物质 ,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物质,原子、离子结合方式 。现象多表现 、 、 的变化。伴随 、 、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实例联 系判断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2、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性质类型物 理 性 质化 学 性 质概 念物质 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 表现出来的性质性质确定由 感知或由 测知通过 可知。性质内容颜色、 、 、熔点、 、 、 、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可燃性、 、氧化性、 、稳定性等。3、 化学反应的简单分类和放热、吸热现象(1) 基本反应类型:初中化学里,化学反应按反应物、生成物组成形式变化划分,主要有 、 、 、 。(2)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仅以得氧、失氧的观点了解)点燃氧化反应 物质跟 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物质得氧它就被氧化了。例如: S + O2 SO2( 被氧化) 2CuO + C 2Cu + CO2 ( 被氧化) 还原反应 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走的反应叫还原反应。物质失氧(部分失去或全部失去)它就被还原了。例如; CuO + H2 Cu + H2O ( 被还原)(3) 放热、吸热现象 化学反应总是伴有能量的变化,有的化学反应放热,有的化学反应吸热。4、 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爆炸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发光、放热剧烈氧化缓慢氧化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积聚热量,气体体积迅速膨胀 燃烧爆炸若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扩散,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自燃氧化反应产生的热量能及时扩散 燃烧 一般情况下,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5、 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度,而本身的 和 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三、重点疑点讨论1、仅通过下列现象就一定判断某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吗?判断变化的依据是什么?A、产生气体的变化 B、颜色发生改变的变化 C、发光发热的变化2、变化与性质有何区别和联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物质的性质。3、 燃烧一定有火焰产生吗?哪些物质燃烧能产生火焰?4、 燃烧、点燃、加热和自燃有什么区别和联系?5、爆炸一定是由燃烧引起的吗?燃烧一定引起爆炸吗?缓慢氧化一定能引起自燃吗?6、 怎样进行灭火?可燃物的着火点(燃点)能改变吗?4、 解题方法指导5、 例题1 下列获得氧气的方法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电解水 B、加热高锰酸钾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氯酸钾与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和物分析答案启示判断变化的一般方法是:例题2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氢气有可燃性,氧气是无色气体,二氧化碳密度是空气的2.5倍;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酸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一氧化碳有毒性。 A、 B、 C、 D、分析答案启示5、 知识能力训练巩固知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融化成水 B、木材燃烧 C、粉笔磨成末 D、石块雕刻成石像 E、动物的呼吸 F、粗盐的提纯 G、焊锡熔化 H、白糖遇浓硫酸变黑 I、金刚石变成石墨 J、植物的光和作用K、锅炉发生爆炸 M、电灯通电发光放热 N、室温下的饱和石灰水加热后变浑浊 O、石灰水通入适量的CO2后变浑浊 P、块状生石灰在空气中逐渐变成白色粉末 Q、胆矾在加热的情况下由蓝色慢慢变为白色 R、浓盐酸敞口存放,过一段时间浓度变小 S、CO2使紫色石蕊试剂变成红色 T、铁制品在空气中被锈蚀。2、下列各物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了锈 B、石蜡受热会熔化 C、铜绿加热后会变黑D、蓝色的胆矾能被研成粉末 E、食品会腐败变质 F、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G、洒精挥发了 H、硫磺可以燃烧I、活性炭的吸附性 J、浓盐酸的挥发性 K、碳酸的不稳定性 M、CO的毒性提示:辩析性质与变化的关系是本题的关键3、下列变化过程中不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锌粒溶于稀盐酸 B、稀释浓盐酸 C、白磷露置在空气中 D、空气中加热铜粉4、下列物质的用途,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氢气用作高能燃料 B、盐酸用于清除铁锈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5、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放出大量的热 B、火星四射 C、铁丝熔化成球 D、有黑色固体Fe3O4生成6、下列四种变化中,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一种变化是( ) A、生石灰溶于水 B、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减轻 C、浓硫酸使有机物炭化 D、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7、物质在空气中发生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特点是:都产生热量,都发光,都属于氧化反应,都达到着火点,都需要点燃。正确的是( ) A、 B、 C、 D、8、水可以灭火是因为(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隔绝空气 C、降低温度 D、移走可燃物9、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 ) A、质量减少 B、质量增加 C、质量不变 D、化学性质改变10、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应采取的最佳灭火措施是( ) A、盖严锅盖 B、向锅中泼水 C、向锅中撒砂子 D、把油倒掉11、日常生活中的:酒精 食醋 液化石油气 食盐 面粉 食油,其中属于易燃易爆物的是( )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物质是易燃易爆物? A、 B、 C、 D、12、下列过程中属缓慢氧化组合的是( )蜡烛燃烧 食物腐败 樟脑丸消失 呼吸作用 钢铁生锈 白磷自燃 A、 B、 C、 D、提高能力13、物质在发生变化时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 A、密度 B、硬度 C、熔点 D、颜色14、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炸 B、燃烧 C、升华 D、变色E 风化 F 潮解15、用简单的方法区别下列各组物质,一般根据化学性质加以区别的是( )A、 水和汽油 B、水和澄清的石灰水 C、白糖和食盐 D、铜丝和铁丝16、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的原因是( )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着火点高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17、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是因为( ) A、空气中含氧量低 B、空气中含CO2 C、烧红的铁丝很快在空气中冷却 D、空气中含氮量高18、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说明理由,请将错误的说法改正。(1) 可燃物达到着火点时一定能引起燃烧。(2) 物质在氧气里燃烧都是化合反应。(3) 硫粉放入氧气中立即会燃烧产生二氧化硫。(4) 能发生缓慢氧化的物质都能发生自燃。点燃(5) 对有放热现象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加热该反应就能发生。(6) 在CH4+2O2CO2+2H2O 反应中,CO2 和H2O都发生了氧化反应。19、海湾战争中油井着火,下列不能用于灭火的是( ) A、设法降低石油着火点 B、设法降低火焰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