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大题预测练 四 生态环境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62000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大题预测练 四 生态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大题预测练 四 生态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大题预测练 四 生态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大题预测练 四生态环境45分钟,100分。1.(10分)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_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是_,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除未被捕食的外,一部分通过_散失,一部分成为_而不能进入下一营养级。(3)桑基鱼塘生产方式:利用桑叶养蚕,蚕粪养鱼,塘泥肥桑。其设计理念是从人类所需出发,通过能量的_利用,提高生产效益。(4)草原在遭到严重火灾或过度放牧后,恢复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总能量_。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与间接价值相比,直接价值较_(“大”或“小”)。【解析】(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CO2固定为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消费者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CO2、水等);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因此,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2)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只能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从一个营养级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减少的,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一部分成为排出物、残枝败叶或残骸不能进入下一个营养级。(3)桑基鱼塘的设计理念就是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益。(4)草原在遭到严重火灾或过度放牧后,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骤减,在恢复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会逐渐增加直至稳定;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是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是直接价值,直到近几十年来,人类才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答案:(1)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2)食物链(网)呼吸作用(热能)排出物、残枝败叶或残骸(3)多级(4)增加(先增加后稳定)小2.(10分)某湖泊中生活着鱼类、青虾、水蚤和水生植物等生物。其中,肉食性鱼类以青虾为食,青虾以水蚤和水生植物为食,水蚤以水生植物为食,分析回答:(1)湖泊中不同种类的鱼不属于同一物种的原因是它们之间存在_。各种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其意义是_。(2)若青虾被大量捕捞,短期内将直接造成肉食性鱼类的种群密度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3)水生植物在该湖泊的碳循环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_。(4)若水体受到重金属污染,该湖泊中体内重金属浓度最高的生物是_。【解析】(1)在遗传学和进化论的研究中,把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各种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是群落垂直结构的表现,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空间和食物等环境资源的能力。(2)肉食性鱼类以青虾为食,若青虾数量急剧减少,则会造成肉食性鱼类种群密度下降。(3)水生植物作为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CO2等无机物转化为生物群落中的含碳有机物。(4)若水体受到重金属污染,则重金属将在最高营养级的生物中积累最多,故肉食性鱼类体内重金属浓度最高。答案:(1)生殖隔离提高群落利用空间和食物等环境资源的能力(2)下降(3)通过光合作用将CO2等无机物转化为生物群落中的含碳有机物(4)肉食性鱼类3.(10分)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培养液中小球藻种群数量的变化,以下是该实验的记录表(部分)。时间/d培养液中小球藻数量/106个mL-1实验期间室温/起始0.91191323.2181833.9281845.431553.7831464.3141675.261017(1)对小球藻进行计数,常用的方法是_。(2)可否用数学式Nt=N0t表示该实验中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情况?_,理由是_。(3)前4天,培养瓶的颜色变化是_。第56天,小球藻的种群数量发生明显波动,请指出一项可能原因_。【解题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1)题干关键信息: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2)“J”型增长是理想状态的,实验条件下的增长均为“S”型。(3)小球藻数量变化的原因可分析实验期间温度变化对小球藻生命活动的影响。【解析】(1)由于小球藻形态较小,摇匀后在培养液中可以看作均匀分布,因此可以采用抽样检测法对其进行计数处理。(2)数学式Nt=N0t描述的是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呈“J”型增长的种群数量。由于小球藻的培养不符合“J”型增长的条件,种群不呈“J”型增长,因此不能用该数学式来表示该实验中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情况。(3)由表可得前4天小球藻的数量不断增多,由于小球藻自身颜色影响,培养瓶的绿色逐渐加深。第56天时环境温度下降,小球藻内酶活性降低,代谢受到影响,增殖放慢,导致种群数量发生波动,最后温度恢复,种群数量恢复正常。答案:(1)抽样检测法(2)不能该实验中小球藻种群不呈“J”型增长(或该实验中小球藻种群增长倍数不固定)(3)绿色逐渐加深温度低抑制了酶的活性4.(10分)回答下列与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1)_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以为渔业捕捞提供依据,捕鱼时还可以通过控制网眼的大小,获得体型较大的鱼,以提高经济效益,并保持各种鱼的年龄组成为_。(2)将单位时间内该鱼塘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按营养级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发现并不能得到一个金字塔图形,这是因为_。(3)如果养殖户向鱼塘中投放了过多的饵料,残余饵料会沉到水底,导致微生物的_作用加强,水体溶氧量_(填“降低”或“升高”),鱼类大量死亡,水质恶化,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是有限的。【解析】(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的年龄组成有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维持鱼群的种群数量增长,需保持各种鱼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2)由题干可知,该生态系统为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不等于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消费者获得的能量主要来自投放的饵料,因此单位时间内该鱼塘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按营养级由低到高绘制成图,不能得到一个金字塔图形。(3)残余饵料沉到水底,导致微生物分解作用增强,微生物大量繁殖。微生物数量增加后呼吸作用消耗的O2增多,水体溶氧量降低,鱼类大量死亡,水质恶化,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迅速丧失,生态系统就到了难以恢复的程度。答案:(1)种群密度增长型(2)消费者获得的能量主要来自饵料(3)分解降低自我调节能力5.(10分)小型犬浣熊为树栖动物,喜欢在夜间活动,属于食肉类动物,但也吃无花果和植物花粉等。小型犬浣熊的数量多达数千只,目前还不属于濒临绝种的动物,但这并不代表该动物就没有受到任何威胁,因为估计已有42%的小型犬浣熊的栖息地被转化为农业用地或人类居住区。下图是与小型犬浣熊有关的曲线。分析回答:(1)小型犬浣熊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至少占有_个营养级。(2)若a时人类开始逐步将小型犬浣熊的栖息地转化为农业用地或人类居住区,b时人类开始退耕还林,撤离小型犬浣熊的栖息地,则曲线可以表示小型犬浣熊所在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的变化。c时对小型犬浣熊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需要使用_法。(3)若该曲线表示小型犬浣熊种群的增长速率,则种群在_时期处于增长阶段;若该曲线表示小型犬浣熊种群的死亡率与出生率的差值,那么种群密度在_时最大。【解析】(1)小型犬浣熊属于食肉类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消费者,从题中信息可知,小型犬浣熊的食物来源至少有三个(类):动物、无花果和植物花粉,当食用无花果和植物花粉时,处于第二营养级,食用的动物可能是初级消费者,也可能是次级消费者,所以小型犬浣熊至少占有两个营养级。(2)若a时人类开始逐步将小型犬浣熊的栖息地转化为农业用地或人类居住区,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ab时期,此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会简单化,抵抗力稳定性在逐渐减小,恢复力稳定性逐渐增加;b时人类开始退耕还林,撤离小型犬浣熊的栖息地,因此bc时期,此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化,抵抗力稳定性在逐渐增加,恢复力稳定性则逐渐减少,因此该曲线可以表示此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的变化。对小型犬浣熊这类体型较大、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需要用标志重捕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3)若该曲线表示小型犬浣熊种群的增长速率,则只要增长速率大于0,种群数量就在增加,故种群在ac时期处于增长阶段;若该曲线表示小型犬浣熊种群的死亡率与出生率的差值,则从a时之后,死亡率一直大于出生率,种群密度一直在减少,所以,种群密度在a时是最大的。答案:(1)消费者两(2)恢复力标志重捕(3)aca6.(13分)甲、乙、丙三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分别分布于某山地的A(高山草原)、B(亚高山灌木丛)、C(针阔混交林)三种不同的栖息地中。取数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植物的种子均匀混合,再平分为三组,分别种植于A、B、C三种栖息地中的实验地块上(清除其他植物,种植方式相同,各种子均能发育成植株,并结种子),对各实验地块中三种植物所结种子数进行统计,得到如下结果。请分析回答:A实验地块:甲种子乙种子丙种子631;B实验地块:甲种子乙种子丙种子361;C实验地块:甲种子乙种子丙种子334。(1)混合种植后,A实验地块中三种植物种子的比例反映了甲、乙、丙三种植物当年的_(填种群的特征)不同。若环境条件不变,预测几年内B实验地块三个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是_。(2)在实验结束的若干年后,A实验地块演替的结果是形成_;C实验地块演替趋势是群落的空间结构和_结构都向复杂化发展。(3)每年输入丙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了,一部分用于丙_等生命活动。此过程是C、H、O、N、P、S等元素在_之间进行物质循环过程的一部分。【解析】(1)种群特征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因此A实验地块中三种植物种子的比例反映了甲、乙、丙三种植物当年的出生率不同。在B实验地块中,甲种子乙种子丙种子361,则B实验地块比较适合乙植物生长,因此在未来几年,乙的数量逐渐增加,甲和丙的数量逐渐减少。(2)A实验地块中,甲种子乙种子丙种子631,则该环境适合甲种子生长,而甲种子是分布于高山草原的,则A实验地块演替的结果是形成高山草原;C实验地块:甲种子乙种子丙种子334,即对三种种子都是适宜的,则演替的结果是群落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都向复杂化发展。(3)丙是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则每年输入丙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此过程是C、H、O、N、P、S等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循环过程的一部分。答案:(1)出生率乙的数量逐渐增加,甲和丙的数量逐渐减少(2)高山草原营养(3)生长、发育和繁殖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7.(10分)某科学家在一呈带状分布的荒岛上发现了一种密集分布的乔木A。岛上的一种蜗牛取食乔木A的落叶,一种猕猴喜欢取食该乔木的嫩叶,但嫩叶中的一种苦涩物质使猕猴不能一次过多取食。在种群密度的调查中,获得了下表数据,并根据其年龄组成得知目前种群较稳定。根据上述信息及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样方编号123456乔木A株数254436(1)调查乔木A的种群密度,最佳的取样方法应是_,根据上表数据,乔木A的种群密度约为_株/样方(保留一位小数)。下列样方大小的设置,最佳的应是_。A.1m2B.100m2C.10 000m2(2)根据题干信息,该群落中的蜗牛与猕猴在垂直方向的分布上具有明显的_现象。乔木A与猕猴之间存在的信息传递对于各自种群的意义在于_。(3)若要对该乔木进行保护,最好的保护措施是_(填“易地保护”或“就地保护”)。【解析】(1)由于该荒岛呈带状分布,因此最佳的取样方法应是等距取样法。由表中数据计算可知,乔木A的种群密度为4.0株/样方,且该乔木分布较密集,则结合乔木的植株大小可知,该样方的大小为100m2。(2)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蜗牛取食乔木A的落叶,分布在林下,猕猴喜欢取食该乔木的嫩叶,分布在林冠层,这说明群落中的蜗牛与猕猴在垂直方向的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猕猴喜欢取食该乔木的嫩叶,嫩叶中的一种苦涩物质使猕猴不能一次过多取食,说明乔木A与猕猴之间存在的信息传递对于各自种群的意义是有利于各自种群的繁衍。(3)保护生物多样性最好的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答案:(1)等距取样法4.0B(2)分层有利于各自种群的繁衍(3)就地保护8.(12分)科学家在新西兰某无鼠的小型岛屿投放某种家鼠以研究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初期(上一年12月初)在岛内相距400米的地点分别放置一只雄鼠和一只未孕雌鼠,一段时间后它们通过信息素发现了对方。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功能。(2)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如下表: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N(估算家鼠数)3143744686869科学家调查鼠群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_。根据数据分析,家鼠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_型,2月鼠群的年龄组成为_型,在5月到7月小岛所能维持的鼠群最大数量称为_。(3)研究过程中发现,家鼠会以岛上某种海鸟的幼鸟及这种海鸟的食物为食,导致这种海鸟数量大量减少,据此分析家鼠与这种海鸟间存在的种间关系有_。【解析】(1)生物通过信息素传递信息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2)调查鼠群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标志重捕法。由表可知,种群数量先快速增长,然后增长速度减慢,最后稳定,因此家鼠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S”型。2月以后,种群数量快速增长,因此鼠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在5月到7月小岛所能维持的鼠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3)家鼠会以岛上某种海鸟的幼鸟为食,说明二者具有捕食关系,家鼠以海鸟的食物为食,说明二者具有竞争关系。因此家鼠与这种海鸟间存在的种间关系既有捕食,也有竞争。答案:(1)信息传递(2)标志重捕法S增长环境容纳量(K值)(3)捕食和竞争9.(15分)某滨海区因自然和人为原因导致土壤退化并形成碱斑地,自然植被仅有碱蓬、碱蒿等几种植物。回答下列问题:(1)该碱斑地全部碱蓬构成一个_。盐碱度的差异使碱蓬、碱蒿等分布在不同的地段,体现了群落的_结构。(2)人们对碱斑地封育、种草期间,引入的狐尾草数量没有呈指数增长,原因是_。狐尾草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_。(3)随着恢复改造的进行,沿岸水域出现了底栖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草等,它们之间主要的种间关系有_。(4)滨海区中的生物群落和_共同组成一个生态系统,恢复后的生态系统的_大大提高。【解析】(1)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构成一个种群,因此该碱斑地全部碱蓬构成一个种群。盐碱度的差异使碱蓬、碱蒿等分布在不同的地段,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2)指数增长是指在无环境阻力的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方式,而自然条件下由于存在环境阻力,因此不能呈指数增长。狐尾草为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合成有机物,固定太阳能,实现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输入。(3)浮游植物、水草均为生产者,形成竞争关系,底栖生物、浮游动物均以植物为食,又一定会有捕食关系。(4)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恢复后的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化,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抵抗力稳定性增强。答案:(1)种群水平(2)存在环境阻力实现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输入(或合成有机物固定太阳能)(3)捕食、竞争(4)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或无机环境)抵抗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