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 第3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习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51015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 第3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习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 第3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习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 第3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习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一、选择题风力作用和流水作用是陆地上最普遍的外力作用。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地貌形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导致的是()A瀑布、峡谷 B山麓冲积扇C三角洲 D风蚀蘑菇2下图所示风向或河流流向表示不正确的是()解析第1题,瀑布、峡谷是流水侵蚀形成的;山麓冲积扇和三角洲是流水堆积形成的;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形成的。故D项正确。第2题,沙丘是风力沉积形成的,迎风坡坡度缓,背风坡坡度陡;沉积作用中,颗粒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的物质后沉积,故物质沉积依次形成戈壁、沙漠、黄土;冲积扇是流水沉积形成的,越往下游面积越大。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1.D2.B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下图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34题。3形成“蜂巢”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4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A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B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C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D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解析第3题,河西走廊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空气干燥,降水稀少,外力作用以风力侵蚀为主,裸露在地表的花岗岩,在风力的侵蚀作用下,最终形成千疮百孔,形如蜂巢的独特景观,B项正确。第4题,由图示可知,该地首先自下而上形成四个平直的沉积岩层,而后岩浆活动向上侵入到地壳的上部,形成花岗岩体。再由地壳抬升,使该处地表高于周围地区,最后在外力(风力)侵蚀作用下,形成“蜂巢”景观。过程是: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答案3.B4.A下图是模拟某地貌的形成小实验:将小米沿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观察堆积体的形状特点。回答56题。5此实验主要是探究()A风力的搬运作用 B流水的搬运作用C风力的堆积作用 D流水的堆积作用6该实验存在的不足有()没有体现流水作为搬运媒介没有选用颗粒不等的混合物作为实验材料堆积体的形状与实际地貌差别很大没有体现搬运过程A B C D解析结合实验过程及所学知识知,该实验主要探究流水在冲出峡谷后的堆积作用;但由于小米颗粒特点,使实验不能体现流水作为搬运媒介,也不能体现出流水搬运作用的分选特点。答案5.D6.C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读下图,完成78题。7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B等高线基本平行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8梯田的修筑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A形态 B土壤类型C坡向 D物质组成解析第7题,梯田田硬是水平田地的护坝,应与等高线平行。第8题,修筑梯田主要是改变山坡的形态,既有利于水土保持,又扩大了耕地面积。答案7.B8.A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第9题。9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 风力堆积 B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 D流水侵蚀解析图中甲地位于湄公河河口三角洲,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答案C土林是一种特殊的流水侵蚀地貌。西藏阿里地区的札达盆地是我国土林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该地土林物质主要由砾卵石、细粉砂和粘土等组成。下图示意札达土林景观。读图,完成1011题。10形成札达土林景观岩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岩石风化 B风力沉积 C流水侵蚀 D河湖沉积11札达土林得以保存完整的气候、气象条件为()A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 B天气寒冷,暴雨多C空气干燥,降水少 D大气稀薄,光照强解析第10题,砾卵石属于典型的流水侵蚀作用产物,该地土林物质主要由砾卵石、细粉砂和粘土等组成,体现了沉积过程,则主要地质作用是河湖沉积。第11题,土林是流水侵蚀地貌,保存完整,说明外力作用较弱。暴雨和光照强不利于保存,一般空气干燥、降水少则风化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弱,利于保存。答案10.D11.C下图中,岩石缝隙中充满了空气和水(固态或液态),箭头表示岩石的位移方向。读图,完成1213题。12引起图示岩石变化的主要作用是()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C风化作用 D张裂作用13引起图示岩石变化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A流水 B风力 C冰川 D温度解析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岩石已经开裂,这是风化作用的结果。第13题,从材料信息“岩石缝隙中充满空气和水(固态或液态)”可知图示岩石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答案12.C13.D二、非选择题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左上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地区,其成因是_。(2)结合所学知识,对左上图中C、D、E所代表的三类岩石按年龄由老到新进行排列。(3)左上图中B为流动沙丘,结合右上图所示的流动沙丘等高线示意图,分析B所处地区的盛行风为_。(4)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5)在左上图中标出断层两侧岩体的运动方向。(6)D、F、G三处岩石虽然种类相同,但钻探时坚硬程度不同,最坚硬的是_。解析第(1)题,A地貌是风蚀蘑菇,主要分布于干旱多风的西北地区。第(2)题,E岩层在D岩层下部,年代应早于D;C岩层侵入E和D岩层中,形成应晚于E和D。第(3)题,结合沙丘形态判定该地区盛行北风。第(4)题,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图示中有断层和岩浆侵入,从而判断该地区的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前两种。第(5)题,应沿断层两侧画箭头,断层线南侧为上升岩体,北侧为下降岩体。第(6)题,D位于背斜顶部附近,受张力,易破碎;F位于断层附近,易破碎;G位于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破碎。答案(1)西北(内陆)风力侵蚀作用(2)E、D、C(3)北风(4)地壳运动、岩浆活动(5)画图略(左侧岩层相对上升,右侧岩层相对下沉)。(6)G1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A图表示的是在_作用下形成的_地貌;B图是_地貌,往往形成于_地区。(2)根据岩层露头的新老关系判断,该图地质构造是_,判断理由是_;此处地形为_,形成该结果的原因是_。解析该题考查外力作用和地貌形态。第(1)题,A图表示的是河口三角洲,是由流水沉积而成,属于堆积地貌。B图地貌从形态看一坡缓、一坡陡呈新月形,是沙丘,是由风力堆积而成,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第(2)题,图中等高线数值小于250米,中间高四周低,地势起伏不大,坡度比较和缓,属丘陵。从图中岩层的新老关系看,中心岩层较新,两侧岩层较老,地质构造属向斜。从地形的形成来看,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向斜成岭。原因是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致密(竖硬)不易被侵蚀。答案(1)流水沉积风力沉积干旱或半干旱(2)向斜岩层中间新两(翼)侧老丘陵向斜槽(底)受挤压,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