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六单元 生命系统的生态基础 专题一 种群和群落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50941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六单元 生命系统的生态基础 专题一 种群和群落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六单元 生命系统的生态基础 专题一 种群和群落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六单元 生命系统的生态基础 专题一 种群和群落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 生命系统的生态基础 专题一 种群和群落(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B级必测1(2016南京三模)江苏某水库现有沉水植物16种、浮游植物86种、浮游动物87种、底栖动物11种、鱼类43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水库拥有的多种生物构成了水库的生物多样性B该水库物质丰富度指水库中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C调查该水库中浮游动物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D不同动植物分布于不同水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该水库拥有的多种生物构成了该水库的物种多样性,A错误;该水库的物种丰富度指水库中所有生物种类数的总和,B错误;浮游动物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适宜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C错误;该水库中不同动、植物分布于不同水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正确。答案D2(2016扬州高三期末)下图表示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为出生率和死亡率,B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C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CD为年龄组成,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D种群特征包括遗传特征、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解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由此可以推出图中A为出生率和迁入率,B为死亡率和迁出率,C为性别比例,D为年龄组成,A错误;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的,B错误;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C错误;种群特征包括遗传特征、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D正确。答案D3(2016南通三模)某一弃耕农田经历了“草丛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的演替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演替属于初生演替,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会不断增加B在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对光能的利用率会逐渐提高C针叶林与针阔叶混交林中,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基本相同D演替过程中,常绿阔叶林中的针叶树种被常绿阔叶树种完全取代解析弃耕农田的演替过程是次生演替,A错误;不同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不相同,C错误;群落演替的过程是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D错误。答案B4(2016连云港模拟)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探究实验前要用蒸馏水对干酵母进行活化处理B台盼蓝溶液能将代谢缓慢的酵母菌休眠体染成蓝色C在取样计数前,培养液要进行充分震荡摇匀D该探究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但需要做重复实验解析“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酵母菌需要活化,然后培养成酵母菌培养液,A正确;台盼蓝溶液能将死细胞染成蓝色,不能将代谢缓慢的酵母菌休眠体染成蓝色,B错误;抽样检测时,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C正确;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为前后自身对照实验,不需另设置对照组,D正确。答案B5(2016苏锡常镇一模)下列关于森林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B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复杂C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木层的水平结构D群落的演替会导致群落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解析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A正确;森林阶段动物种类多于灌木阶段,故森林阶段的分层比灌木阶段复杂,B正确;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木层对阳光的吸收量,从而影响其水平结构,C错误;群落的演替会导致群落空间结构发生改变,D正确。答案C6(2016苏北四市一模)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预测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性别比例B使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可持续获得最大捕捞量C草原中,群落只存在水平结构不存在垂直结构D群落演替过程中,地衣等低等生物逐渐消失解析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A错误;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时,增长速率最大,可持续获得最大捕捞量,B正确;草原中,群落存在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C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其优势种逐渐发生改变,如草本植物阶段优势种即为草本植物,森林阶段的优势种即为乔木,地衣等低等生物不会消失,D错误。答案B7(2016南通三模)在美国西海岸的一个基岩质海岸的潮间带栖息着藤壶、贻贝、帽贝和石鳖等几种动物,这些动物被海星所捕食。科学家将海星从实验小区中移除一段时间后,调查小区中被捕食物种的数量由15种迅速下降到8种,同时发现藤壶和贻贝种群数量明显增加。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小区中藤壶、贻贝、帽贝和石鳖等动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B海星移除后,藤壶、贻贝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C海星移除后,小区物种数量下降的原因是被捕食者之间竞争加剧D实验结果说明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解析在调查区域内所有生物构成群落,只有动物不能构成生物群落,A错误;在自然环境中,受环境资源等限制,藤壶、贻贝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B错误。答案CD8(2016苏北四市一模)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错误的是(多选)()A实验前,应对培养液和培养用具进行灭菌处理B制片前,应轻轻振荡试管后取样计数,否则实验数据会偏大C取样时,应在每天的不同时间从同一培养瓶中吸出等量培养液D制片时,先将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轻轻盖上盖玻片以防止产生气泡解析实验探究的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因此为了避免其他杂菌对酵母菌数量的影响,在实验前应对培养液和培养用具进行灭菌处理,A正确;制片前要轻轻震荡试管使酵母菌分布均匀,B错误;取样不是每天的同一时间,只要间隔的时间一样就行,C错误;制片时,应先将盖玻片盖上,再将培养液滴在计数板的一侧,D错误。答案BCD9(2016南通三模)为寻找适合建立种群“S”型增长模型的实验变量组合,某兴趣小组研究了接种量和溶氧量(用摇床转速来控制)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如下图。请分析回答:(1)实验前,需对酵母菌进行活化处理,目的是_。(2)配制酵母菌培养液时,需控制培养液的浓度,浓度过高则会导致_。对培养液进行灭菌时,切断高压蒸汽灭菌锅热源后,须待观察到_时,才能打开放气阀以释放锅内余气,最后开启锅盖取出培养液。(3)接种量相同时,摇床转速为250(rmin1)的酵母菌种群在前6h增长较快的原因是_。(4)根据实验结果,较适合建立种群“S”型增长模型的变量组合有_、_。 (5)如图是采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两种方法计数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时得到的结果,其中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的是曲线_,依据是_。解析(1)实验前需要对干酵母进行活化,其目的是使酵母菌从原先缺水的休眠状态恢复到正常生活状态。活化的方法一般采用无菌水浸泡处理。(2)微生物培养基中除了必须含有微生物生长必需的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在配制培养基时,还要注意保证合理的浓度,若培养液浓度过高,会使菌体渗透失水,甚至死亡。高压蒸汽灭菌锅使用中,在灭菌结束时关闭电源,先让灭菌锅自然冷却到室温,再打开放气阀,否则培养基会因锅内压力突然变化而溢出。(3)比较初始接种量相同时,不同转速(供氧量)曲线,会发现250(rmin1)时培养初期,种群数量增长较快,这是因为转速较快,空气中氧气溶解进入培养液中增多,酵母菌有氧呼吸增强,细胞繁殖加快。(4)实验结果曲线中最符合“S”型曲线特征的是230(rmin1),初始接种量为1.0 mL或1.5mL。(5)由于使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时,在显微镜下不能区分活菌和死亡菌体,因此,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菌体数偏多;而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时,由于只有活菌才能增殖产生菌落,同时由于稀释度及涂布均匀度问题,培养得到的一个菌落可能由不止一个细菌产生,因此,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结果偏小。答案(1)让处于休眠状态的酵母菌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2)酵母菌失水过多死亡压力表指针回到零(3)氧气供应充足,酵母菌代谢旺盛,增殖快(4)转速230(rmin1),接种量1.0mL转速230(rmin1),接种量1.5mL(5)乙稀释涂布平板法只计数活的酵母菌,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会将死细胞一起计数10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指导草原牧民更科学地放牧,对草原生物种类进行了调查。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兴趣小组为确定放牧量,对该草原上的某种优质牧草进行了种群密度的调查,所用的调查方法为样方法。若选取5个样方,种群密度分别是N1、N2、N3、N4、N5(单位:株/平方米),则该种优质牧草的种群密度为_株/平方米。 (2)在某一时刻有一田鼠种群迁入了该生态系统,这种田鼠以优质牧草的根为食,该兴趣小组对这一田鼠种群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追踪调查,并绘制出如图曲线:图中虚线表示在_条件下田鼠种群的增长方式。如果迁入时田鼠的种群数量为a,而且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m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n代以后,田鼠的种群数量为_。图中实线表示田鼠种群在该草原生态系统上的实际增长情况,图中_(填字母)点时,该田鼠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在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应采用何种方法?_,如果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值_。为保护牧草,牧民开展了灭鼠活动,即在图中所示的某时刻向该草原生态系统中投放了灭鼠药,但一段时间后田鼠的数量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可能的原因是_。解析(1)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计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是取平均值。(2)图中虚线表示“J”型曲线,是在理想的状态下产生的。对田鼠来说,繁殖一代后原来的个体还存在,个体总数为a(1m);繁殖n代以后,田鼠的种群数量为a(1m)n。实线表示该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最大种群增长速率出现在K/2时,即图中的C点。对田鼠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时,可用标志重捕法,如果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那么重捕的数值偏小,计算出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值偏高。答案(1)(N1N2N3N4N5)/5(2)理想(或营养、空间充足,没有天敌)a(1m)nC标志重捕法偏高灭鼠药对田鼠进行选择,导致种群中抗药性个体不断增加A级自悟11(2016常州期末)植物高度是直接反映植物群落外貌特征的重要指标。如图是某草原放牧活动对群落植物高度的影响,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群落植物高度与放牧程度呈负相关B群落植物高度是各种群高度的平均值C调查某种群植物高度时可采用样方法D适度放牧有利于草原植物的生长解析柱形图显示:轻放牧量时群落植物最高,放牧量超过或低于轻放牧量时群落植物的高度都降低,说明适度放牧有利于草原植物的生长,A错误,D正确;群落植物高度应是群落中各种群植物高度的平均值,B正确;调查某植物种群密度及其植物高度均可采用样方法,C正确。答案A12. (2016无锡期末)如图a、b、c、d为不同的生物学含义,M代表相关指标的相对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不同种类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环境中最容易被淘汰的是bB若M表示物种的丰富度,ad表示不同生态系统,则a生态系统抵抗力的稳定性最弱C若M表示种群密度,ad表示同种生物的四个种群,则a种群的种内斗争最激烈D若M表示生物所含能量,ad表示同一条食物链中的四个物种,则a是最低营养级解析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b的多样性程度最高,则在剧烈变化环境中最不易被淘汰的是b,A错误;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越小,抵抗力稳定性越低,若M表示物种的丰富度,则a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弱,B正确;若M表示种群密度,则b种群密度最多,种内斗争最激烈,C错误;若M表示生物所含能量,由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a能量最少,则a是最高营养级,D错误。答案B13(2016苏锡常镇一模)某地区甲、乙两岛的生态环境基本相似,乙岛上68月黄鼠狼活动活跃。对两岛上田鼠进行种群数量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岛田鼠的环境容纳量分别为52只、58只B两岛6月到8月期间田鼠的出生率均小于死亡率C捕食是6月之后乙岛田鼠数量快速下降的因素之一D两岛的田鼠最终一定会产生生殖隔离解析由题图可知,甲乙两岛田鼠分别在52只、58只开始下降,不能在该值波动,说明该值超过了其环境容纳量,A错误;甲岛田鼠数量在7月到8月上升,说明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错误;由题意可知,乙岛上68月黄鼠狼活动活跃,故捕食是6月之后乙岛田鼠数量快速下降的因素之一,C正确;两岛的田鼠最终不一定会产生生殖隔离,D错误。答案C14(2016盐城三模)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多选)()A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越小B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减弱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垂直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D在该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物质都可以循环利用解析分析题中题图可知,距离石头越远,蜥蜴个体的平均数越少,被天敌发现并捕食的风险越大,A错误;分析题中下图可知,随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禾草植物和非禾草植物的生物量减少,不同种类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减弱,B正确;距石头的远近影响地形和光照强度等,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C错误;在该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物质并非都能循环利用,如两种动物之间物质不能循环利用,D错误。答案ACD15(2015盐城中学1月考)调查统计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研究之中。请回答:(1)目前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一般有_和标志重捕法。为了模拟标志重捕法测定种群密度,小马同学对某池塘中的鲫鱼进行了调查:第一次捕获105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0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则该池塘中鲫鱼大概共_条。(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资料查找发现:在1535 范围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较快。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是多少,他们设置了5组实验,每隔24h取样检测一次,连续观察7天。本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每天在相同时间取样计数,连续7天;用无菌吸管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少许;加入血球计数板计数室,再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两个错误。_;_;(3)在培养后期,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前,通常需要将酵母菌样液稀释,这是因为_。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如何计数?_。(4)下表是他们进行相关探究实验所得到的结果,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温度()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第7次第8次0h24h48h72h96h120h144h168h151.23.03.84.64.03.22.82.5201.25.05.34.22.11.20.80.6251.25.25.64.62.91.00.60.2301.24.95.54.82.21.30.70.5351.21.51.82.02.21.30.80.6每隔24小时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并以多次计数的平均值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种群密度。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约是_。图中96 h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开始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是_。请在坐标图中画出上述实验过程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的柱形图。解析(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一般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利用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是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并标志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中标志的个体数,即种群数量106/N25/90,则种群数量378条。(2)取样前振荡试管,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先盖上盖玻片,然后将培养液滴在盖玻片边缘让其渗入血球计数板计数室。(3)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前,通常需要将酵母菌样液稀释是因为酵母菌密度太大;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4)从表中数据及柱形图可知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约是25 ;随着酵母菌数量的增加,培养液中营养物质、养分等越来越少,种内斗争加剧,所以96 h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开始下降。答案(1)样方法378(2)取样前振荡试管先盖上盖玻片,再将培养液加入血球计数板计数室(3)酵母菌密度太大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左上原则)(相邻两边及其顶角)(4)25随酵母菌数量增加,培养液中营养物质养分等减少,酵母菌种内斗争加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