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写字教案一.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84757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写字教案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一年级写字教案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一年级写字教案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横的书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大屏幕上的学生坐姿图,反复训练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2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铅笔字的书写要领,并在观察、比较、临摹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横”。3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学难点】学会书写基本笔画“横”。【教学过程】一、正确的写字姿势。1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学到许多新的知识,这些知识需要通过读书、写字来获得。要想写好字,首先应该坐好,摆好正确的写字姿势。2(课件出示图片)看图说话,明确正确的写字姿势的要求。(1)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讨论要点。写字时坐姿要端正,两臂平放桌上,眼睛与练习本的距离为30 35厘米(大约一尺)。胸部与桌子的距离为68厘米(大约一拳的距离)。写字时还要把练习本放在胸部正前方,左手按在练习本一侧,右手握笔。握笔时食指较大拇指稍低(大约一寸左右)。(2)练习要点。老师讲解要点,引导学生实际操作。请一个小朋友到讲台前,按要点尝试着摆好姿势。引导学生注意对照要求仔细观察,发现问题予以纠正。全班同学学习,摆放好正确的写字姿势,教师巡查,逐一点拨纠正。二、横的书写。1激趣导入:同学们,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结构单位,就好比房屋是由砖头、瓦、木头等建成,要建成房屋就离不开一块块砖,一片片瓦,一根根木头。要想写好汉字,首先要写好最基本的笔画。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新授:一讲解“横”书写要领。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讲解笔顺(从左到右)。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横”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分析讲解: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横的书写要领是:起笔重行笔轻收笔重。图示:(课件出示) 详细讲解:起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上去平稳的意思。图示:(课件出示)指名说一说横怎样书写。二学生练习书写“横”,师行间巡视辅导。(播放古典音乐)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三学习书写带“横”的字。出示范字。(课件出示) 上 五 指名认读指名说笔顺,书空。带领学生分析“上”的书写要领。演示“上”的书写过程。用同样的方法教“五”的书写。三、小结。能告诉老师,你今天有什么收获吗?【教学反思】一年级是所有学科起步阶段,写字也不例外。因此,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对写字教学的指导。我首先向学生介绍田字格的各部分,让学生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和四个小格,这些对于以后教写字的笔画时起重要作用。并在上课之前,让学生知道正确坐姿的重要性,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在教学基本笔画“横”时,先让学生观察它的特点,然后让学生模仿着书写,并自己揣摩体会,然后同桌之间相互学习,最后再写生字,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竖的书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竖”这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2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竖”, 写好带有这种基本笔画的字,注意生字中“竖”的写法。3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竖”这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教学难点】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竖”, 写好带有这种基本笔画的字。【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今天老师请了一位嘉宾,看哪位同学能认出它?2师范写:竖3学生评议,起笔、收笔的轻重。4思考:竖的书写有什么特点。5揭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新授。一讲解“竖”书写要领。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领读笔画名称。2讲解笔顺(从上到下)。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竖”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4分析讲解: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图示:(课件出示)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图示:(课件出示)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图示:(课件出示)指名说一说垂露竖、悬针竖、短竖怎样书写,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二学生练习书写“竖”,师行间巡视辅导。(播放古典音乐)三学习书写带“竖”的字。1出示范字。(课件出示)垂露竖:个 开 悬针竖:十 丰 短竖:田 土2指名认读并组词。3指名说笔顺,书空。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演示书写过程。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三、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1、教学竖时,我先让学生比较“悬针竖”和“垂露竖”的写法的不同,并加以示范。“悬针竖”收笔时要快,形成针型;“垂露竖”收笔时要用力压,形成小水滴的形状。2、多示范,都说“说百遍不如做一遍”,要更加耐心些,对一些理解能力慢的,手把手地教,直至他们全班同学都掌握为止。别放弃任何一个孩子。3、如果让我重新再上这节课,我会在教学过程中多让孩子自己观察、比较。因为一年级小朋友在学写字时需要领会的很重要的方法是观察、比较。多运用一竞赛的方法,通过比赛的形式,可以大大地增强学生写字兴趣,因为孩子大多都是争强好胜的。3.撇的书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写好“斜撇、竖撇、短撇”,写好带有“撇”的生字,要写得正确、端正、整洁。2认识“撇”3种笔画的不同形态特征,并能根据笔画形态说出它们的名称。3培养学生对书法运笔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书写习惯。【教学重点】“撇”的写法。【教学难点】“竖撇”的写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说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基本笔画“撇”,看看它有什么特点?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新授。一讲解“撇”书写要领。1老师示范书写,并领读笔画名称。2讲解笔顺(从上到下)。3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撇”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4教师分析讲解: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按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撇有斜撇、竖撇、短撇之分。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图示:(课件出示)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大半部分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图示:(课件出示)短撇,写法同斜撇,只是笔画较短。图示:(课件出示)5指名说一说斜撇、竖撇、短撇怎样书写。6师边讲解边示范。二学生练习书写“撇”,师行间巡视辅导。(播放古典音乐)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三学习书写带“撇”的字。1课件出示范字。(课件出示)斜撇: 人 火 竖撇:用 月 短撇: 生 火2指名认读,并给生字组词。3指名说笔顺,书空。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5演示书写过程。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三、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因势利导,要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叶老曾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要使学生写好汉字,教给他们写字的方法是最重要的,使之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最后达到自己能独立写好汉字。在这节课中,我引导学生读帖、临写、评价,让学生顺利掌握了“撇”的写法,形成了一定的书写技能。4.捺的书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教学生学习“捺”的写法,使学生掌握“捺”画的书写要领,能够写出“捺”的形态。2学生练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3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捺”画的书写要领。【教学难点】能够写出“捺”的形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1(课件出示)教师出示几幅优秀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并且相机提出问题:你喜欢其中的哪一个笔画?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演学生笔画,学生跟随教师书空基本笔画达到复习的目的,如果学生提到了“捺”画,教师由此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新授。一讲解“捺”书写要领。1教师用毛笔在黑板书写“捺”画,并用粉笔双勾其形态。老师领读笔画名称。2讲解笔顺。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捺”有什么特点,充分发挥其想象力,说说“捺”像什么?4分析讲解: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详细讲解: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图示:(课件出示)平捺,写法同斜捺,但下笔时先要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有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笔。图示:(课件出示)5指名说一说斜捺、平捺怎样书写,区别在什么地方?6师边讲解边示范。二学生练习书写“捺”,师行间巡视辅导。(播放古典音乐)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三学习书写带有“捺”的字。1出示范字。(课件出示)斜捺: 大 木 平捺:这 近2指名认读,并能组词。3指名说笔顺,书空。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5演示书写过程。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三、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学反思】中国的书法是一种以线条为媒介的艺术。各种不同的点线组成字绚丽多姿,在行笔时又好像飘动的音符,有高低转折,有抑扬顿挫,具有绝对的欣赏价值。让学生形成一定的鉴赏能力,能够正确品评作品的高下,也是提高写字水平的一种手段。本课中,我采用了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的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在相互评价中逐步提高写字水平。5.点的书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点的左点、右点、长点的写法,比较三种点的形态特点及用笔方法的不同点的写法。2学生学习书写这三种点及带有“点”笔的几个字,练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3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比较左点、右点、长点的形态特点及用笔方法。【教学难点】注意用笔方法及间架结构。【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1(课件出示)教师出示几幅优秀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今天呀我们就来学习“点”的写法,看看哪些同学的“点”写得最漂亮。3板书课题。4现在我们先来比比谁的“双姿”最正确。检查学生的执笔姿势和坐姿。二、新授。一讲解“点”书写要领。1教师用毛笔在黑板书写“点”画,并用粉笔双勾其形态。 老师领读笔画名称。2讲解笔顺。(从上到下)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点”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4教师分析讲解: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点”在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点”画有右点、左点、竖点和长点之分。右点,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收笔,不能重描,一次成画。写点关键要有行笔过程,万不可笔尖一着纸就收笔。图示:(课件出示)左点写法基本同右点,但行笔方向往下略向左偏一些,收笔时要顿笔。图示:(课件出示)长点,是在右点的基础上变长,行笔应慢一些。图示:(课件出示)5指名说一说右点、左点、竖点、长点怎样书写。6师边讲解边示范。二学生练习书写“点”,师行间巡视辅导。(播放古典音乐)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三学习书写带“点”的字。1课件出示范字。(课件出示)右点: 主 六 左点:小 怕 长点:从 不2指名认读。3指名说笔顺,书空。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5演示书写过程。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三、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可以从“横”、“竖”、“撇”、“捺”等这些基本笔画的形态及写法上分析它们与“点”的关系,让学生了解这些笔画的起笔和收笔的写法就是“点”的起收法,写不好“点”,则其它笔画就不可能写好。应多花些时间让学生练好“点”画。6.提的书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提”这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包括起笔、行笔。2写好带有这种基本笔画的字,注意生字中“提”的写法。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规范书写的习惯,先读帖,再临帖,后评品。【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提”这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包括起笔、行笔。【教学难点】注意用笔方法及间架结构。【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1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我们从开学初就学写字,同学们喜欢学写硬笔字吗?那么到现在为止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基本笔画?(随着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2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这些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现在你把你认为写的最漂亮的笔画写出两个,同桌相互观摩学习。3那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个基本笔画“提”的书写。(板书课题)二、新授。一了解“提”的基本形态,学写“提”。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并领读笔画名称。2讲解笔顺。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提”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4教师分析讲解: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详细讲解:“提”写法是,下笔较重,由重到轻向右上行笔,收笔要出尖。“提”画在不同的字中角度和长短略有不同。书写时应该注意区别。图示:(课件出示)5指名说一说“提”怎样书写。生说说运笔特点。6师领生写,边写边说要点。评议。二学生练习书写“提”,师行间巡视辅导。(播放古典音乐)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互相评议)三学习书写带“提”的字。1课件出示范字。(课件出示) 虫 江2指名认读。3指名说笔顺,书空。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5演示书写过程。6学生先观察字的结构,然后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三、小结。到今天为止我们学写了“点”、“横”、“竖”、“撇”、“捺”、“提”这些基本的笔画,同学们都知道了用硬笔怎么写字,要想写好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同学们坚持天天练习,才能把字写好。【教学反思】“提”的笔法教学难度较低,而且学生通过前面几课的教学,在运笔能力上日渐熟练,学习习惯也日益好转,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设计了以学生尝试、自行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则以帮助者的身份出现,在必要时给与点拨和指正。效果显著。致力于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为大家助力来源网络仅供参考欢迎您下载我们的文档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