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撬分练 专题8 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43759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撬分练 专题8 文言文阅读(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撬分练 专题8 文言文阅读(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撬分练 专题8 文言文阅读(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撬分练 专题8 文言文阅读时间:150分钟满分:152分基础组一、2016冀州中学周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原涉,字巨先。祖父武帝时以豪桀自阳翟徙茂陵。涉父哀帝时为南阳太守。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时又少行三年丧者。及涉父死,让还南阳赙送,行丧冢庐三年,繇是显名京师。为大司徒史丹举能治剧,为谷口令,时年二十馀。谷口闻其名,不言而治。专以振施贫穷赴人之急为务。人尝置酒请涉,涉入里门,客有道涉所知母病避疾在里宅者,涉即往候。叩门,家哭,涉因入吊,问以丧事。家无所有,涉曰:“但洁埽除沐浴,待涉。”还至主人,对宾客叹息曰:“人亲卧地不收,涉何心乡此!愿彻去酒食。”宾客争问所当得,涉乃侧席而坐,削牍为疏,具记衣被棺木,下至饭含之物,分付诸客。诸客奔走市买,至日昳皆会。涉亲阅视已,谓主人:“愿受赐矣。”既共饮食,涉独不饱,乃载棺物,从宾客往至丧家,为棺敛劳俫毕葬。其周急待人如此。遣奴至市买肉,奴乘涉气与屠争言,斫伤屠者,亡。是时,茂陵守令尹公新视事,涉未谒也,闻之大怒。知涉名豪,欲以示众厉俗,遣两吏胁守涉。至日中,奴不出,吏欲便杀涉去。涉迫窘不知所为。会涉所与期上冢者车数十乘到,皆诸豪也,共说尹公,尹公不听,诸豪则曰:“原巨先奴犯法不得,使肉袒自缚,诣廷门谢罪,于君威亦足矣。”尹公许之。涉如言谢,复服遣去。更始西屏将军申屠建请涉与相见,大重之。故茂陵令尹公坏涉冢舍者为建主簿。涉本不怨也。涉从建所出,尹公故遮拜涉,谓曰:“易世矣,宜勿复相怨!”涉曰:“尹君,何壹鱼肉涉也!”涉用是怒,使客刺杀主簿。涉欲亡去,申屠建内恨耻之,阳言:“吾欲与原巨先共镇三辅,岂以一吏易之哉!”宾客通言,令涉自系狱谢,建许之。宾客车数十乘共送涉至狱。建遣兵道徼取涉于车上,送车分散驰,遂斩涉,悬之长安市。(节选自汉书原涉传,有删改)注赙(f):送财物助人办丧事。昳(di):太阳偏西。劳俫:劝勉。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B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C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D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文言断句的题目,要注意考虑语句中的主语、谓语、宾语等,以此判断语句的停顿点。如“殷富”的主语是“天下”,其后要停顿;“二千石”是修饰“死官”的,中间不能断开;而“受”的主语是“妻子”、宾语是“之”,可以判断“妻子”前、“之”后要停顿。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冢庐”指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B“吊”指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给予慰问。C“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此后重要性减少。D“长安”为古都城名,在今陕西西安一带,汉高祖七年定都于此,隋、唐、北宋等朝也于此定都。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北宋未在长安定都,其都城为汴京。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原涉重视传统,恪守孝道。他父亲去世,他退还了南阳郡人送的丧葬费用,依古礼为父亲守丧服孝三年,当时少有守丧三年的,因此在京师有了名气。B原涉有同情心,能急人之难。他听说母亲生病的那一家避居在里宅,便去看望,得知病人已去世,家贫无法安葬,便让人置办丧葬用品,使丧事妥善办理。C原涉因家奴惹祸,招来麻烦。他的家奴买肉时与屠夫发生争吵,砍伤屠夫,致其死亡,茂陵守令尹公因此大为气愤,要拿他治罪,使他处境窘迫。D原涉因旧怨杀人,终遭杀身之祸。他与申屠建的主簿尹公有旧怨,一怒之下让人杀了尹公,申屠建用欺骗手段同意他自首,却派兵将他逮捕并杀害。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原文说的是“斫伤屠者,亡”,意思是原涉的家奴用刀砍伤屠夫并且逃跑了,选项中的“致其死亡”错误。且根据原文,“是时,茂陵守令尹公新视事,涉未谒也,闻之大怒”可知尹公大怒还有原涉没有拜见他的缘故。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是时,茂陵守令尹公新视事,涉未谒也,闻之大怒。(5分)译文:_(2)申屠建内恨耻之,阳言:“吾欲与原巨先共镇三辅,岂以一吏易之哉!”(5分)译文:_答案(1)这时茂陵的守令是刚上任的尹公,原涉没有去拜访过他,尹公听到这件事后大为恼怒。(2)申屠建觉得蒙受了耻辱因而对原涉怀恨在心。他假意说:“我要和原巨先共同镇抚三辅一带,怎么会因死了一个小吏就改变主意呢!解析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1)是时,这时。视事,刚上任。谒,拜访。(2)耻,意动用法,以之为耻。阳通“佯”,假意。易,改变。参考译文原涉,字巨先。其祖父在汉武帝时以豪杰的身份从阳翟迁徙到茂陵。原涉的父亲在汉哀帝时担任南阳太守。当时天下非常富裕,担任大的郡县的太守死在官位上,所收到人家送来助办丧事的钱财都在千万以上,妻子儿女全数得到这笔钱,便可以用来置办产业。当时又很少有人能够为死者守丧三年的。等到原涉的父亲死后,原涉不仅退还了南阳郡人赠送的助丧钱财,还住进了冢庐,为父亲守了三年丧,因此他在京城有很大的名声。由于受到大司徒史丹的推荐,说他能处理繁难事务,原涉便当上了谷口县令,当时他才二十多岁。谷口县的百姓早就听到过原涉的名声,他没有发什么号令,谷口就安定了。原涉专门将赈济施舍穷人和为人排忧解难作为自己的要务。有人设宴请原涉,原涉刚到里门,客人中就有人告诉他说,他所知道的母亲有病的那一家,现在因病避居在里宅。原涉立即前往探望。敲开门,听到家中有哭丧声,原涉于是进去吊唁,又询问治丧的情况。这个人家里一无所有,原涉说:“只管打扫台阶和沐浴更衣,等着我。”回到宴会的主人那里,对宾客叹息说:“人家母亲去世了,躺在地上不能收殓,我怎么有心思享用这些酒食啊!请撤去酒席吧。”宾客都争着问应该买些什么,原涉于是侧着身子席地而坐,削好木简开出了一份购物清单,详细地记下所需的衣服、寿被、棺材,甚至小到死者口中所含的物件,分交给宾客准备。宾客们分头奔走购买,到太阳偏西时都又回来会集。原涉亲自检查完毕,对宴请的主人说:“现在能接受您的赐宴了。”大家一起喝完了酒吃完了饭,只有原涉一人没有吃饱,就载着棺材等物件,率领宾客前去办丧事的人家,为死者入殓,劝慰家人,把丧事全部办完了。原涉就是这样急人之难、诚心待人的。原涉派仆人到集市上买肉,仆人仗着原涉的气势和屠夫争吵,用刀砍伤了屠夫,然后逃跑了。这时茂陵的守令是刚上任的尹公,原涉没有去拜访过他,尹公听到这件事后大为恼怒。他知道原涉是有名望的豪侠,想借这件事来显示威严,严肃风纪,他派了两个差役守候在原涉的家门两侧。到了中午,仆人还没有出来,差役便想杀了原涉再离开。原涉非常困窘不知该怎样做。恰好原涉约好一起扫墓的朋友乘着几十辆车到了,他们都是当地的豪杰,便一起去劝说尹公,尹公不听。这些豪杰就说:“原巨先的仆人犯法,不能缉拿归案,那就让原巨先本人脱衣自缚,到衙门前谢罪,这对维护您的威望也足够了。”尹公答应了,原涉按照豪杰们所说的办法去谢罪,尹公让他仍穿着衣服回家去。更始帝的西屏将军申屠建请求原涉与他相见,对原涉大为器重。曾经捣毁原涉坟墓房舍的那个原茂陵守令尹公,现在做了申屠建的主簿。原涉本已不再怨恨尹公。当他从申屠建的官府出来时,尹公故意迎上去拦住拜见原涉,对原涉说:“改朝换代啦,不应当再怀着怨恨了!”原涉说:“尹君,你为何专把我当成鱼和肉任意宰割啊!”原涉因此而被激怒,便派宾客去刺杀了主簿尹公。原涉打算逃走,申屠建觉得蒙受了耻辱因而对原涉怀恨在心。他假意说:“我要和原巨先共同镇抚三辅一带,怎么会因死了一个小吏就改变主意呢!”宾客把此话传给原涉,并让他去自首投案,向申屠建谢罪。申屠建同意这样办。于是,宾客们便乘着几十辆车一同送原涉去监狱。申屠建派兵途中拦截,在车上将原涉拘捕,护送的车辆一时分头疾驰逃散,于是当即就将原涉问斩,头颅被悬挂到了长安市上。二、2016冀州中学热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郑覃,郑州荥泽人,故相珣瑜之子,以父荫补弘文校书郎,擢累谏议大夫。穆宗立,不恤国事,数荒昵。吐蕃方强。覃与崔郾等廷对曰:“陛下新即位,宜侧身勤政,而内耽宴嬉,外盘游畋。今吐蕃在边,狙候中国,假令缓急,臣下乃不知陛下所在,不败事乎?臣等忝备谏官,不胜忧惕,伏愿稍减游纵,留心政道。伏闻陛下晨夜昵狎倡优,近习之徒,赏赐太厚。夫金缯所出,固民膏血,可使倡优无功滥被赐与?愿节用之,以所馀备边,毋令有司重取百姓,天下之幸也。”帝不怿,顾宰相萧俛曰:“是皆何人?”俛曰:“谏官也。”帝意解,乃曰:“朕之阙,下能尽规,忠也。”因诏覃曰:“阁中殊不款款,后有为我言者,当见卿延英。”时阁中奏久废,至是,士相庆。宝历初,擢京兆尹。文宗召为翰林侍讲学士,进工部侍郎。覃于经术该深,谆笃守正,帝尤重之。覃从容奏曰:“经籍讹谬,博士相沿,难为改正。请召宿儒奥学,校定六籍,准后汉故事,勒石于太学,以正其阙。”从之。覃虽精经义,不喜文辞,病进士浮夸,建废其科,曰:“南北朝所以不治,文采胜质厚也。士惟用才,何必文辞。”又言:“文人多佻薄。”帝曰:“纯薄似赋性之异,奚特进士?且设是科二百年,渠可易?”覃曰:“亦不可过有崇树。”帝尝谓百司不可使一日弛惰,因指香案炉曰:“此始华好,用久则晦,不治饰,何由复新?”覃曰:“救世之敝,在先责实。比皆不摄职事,此本于治平,人人无事,安逸致然。”帝曰:“要在谨法度而已。”覃清正退约与人未尝串狎位相国所居第不加饰内无妾媵女孙适崔皋官裁九品卫佐帝重其不昏权家。覃之侍讲,每以厚风俗、黜朋比再三为天子言,故终为相。然疾恶多所不容,世以为太过,惮之。以病乞去位,有诏解太子太师,许五日一入中书商量政事。俄罢为尚书左仆射。武宗初,李德裕复用,欲援覃共政,固辞,乃授司空,致仕,卒。(选自新唐书郑覃传,有删改)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覃清正退约/与人未尝串狎位/相国所居第不/加饰/内无妾媵/女孙适崔皋/官裁九品卫佐/帝重其不昏权家B覃清正退约/与人未尝串狎/位相国/所居第不加饰/内无妾媵/女孙适崔皋/官裁九品卫佐/帝重其不昏权家C覃清正退约/与人未尝串狎/位相国所/居第不加饰/内无妾媵/女孙适崔皋/官裁九品卫佐/帝重其不昏权家D覃清正退约/与人未尝串狎/位相国/所居第不加饰/内无妾/媵女孙适崔皋官/裁九品卫佐帝/重其不昏权家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可找出各项差异处,然后通过语法分析及句意理解,确定正误。如“位相国”中“位”为谓语,“相国”为宾语,指郑覃居相国之位,其前、后均应断开,据此可排除A、C两项;“妾媵”为名词性词组,泛指侍妾,中间不应断开,故排除D项。6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荫补”,旧指因祖先功勋而补官。“荫”指庇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B“中国”,古指中原地区。古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C“谏官”指掌谏诤的官员,即古时专规劝天子改正过失的官。D“宿儒”,“宿”指努力工作的人,“儒”指读书人,词语的意思是努力读书的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相关内容的能力。“宿儒”的意思是年高而博学的读书人,“宿”指年老的,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穆宗不忧虑政事,喜好游乐宴饮。即位之始,吐蕃正是强盛时期,郑覃与崔郾等人直言进谏,劝说穆宗不可沉湎享乐,而应警惕边患,加强军备。B郑覃虽然精通经义,但不喜文辞。他以南北朝尚文辞而误政的历史来劝说皇帝,建议取消进士科,但皇帝没有同意。C郑覃擅长经学,笃守正道,文宗特别器重他。郑覃建议皇帝召集学问精深之士校正六经,并将经文刻写在太学的石头上,作为永久的准则。D郑覃晚年身体不好,皇帝特许他可以五天上一次朝。后来李德裕当政,打算引荐郑覃与他共同执政,郑覃坚决推辞,后来他接受了司空的职位,最后死在任上。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致仕”是退休的意思,郑覃是退休后去世的,没有死在任上。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夫金缯所出,固民膏血,可使倡优无功滥被赐与?(5分)译文:_(2)南北朝所以不治,文采胜质厚也。士惟用才,何必文辞。(5分)译文:_答案(1)游乐所费用的金银丝绸,本来就是百姓的膏脂血汗,可以使没有功绩的歌舞杂技艺人滥受赏赐吗?(2)南北朝时国家治理不好的原因,就是(士人)文采的华美胜过了质朴。士人只要用才干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文章的辞藻呢?解析首先要找出关键字词或句式进行翻译。对古今异义词要替换,对特殊人名、地名要保留,对同义反复词可以省略其中一个。(1)金缯,金银织物。固,本来。膏血,民脂民膏。(2)所以,的原因。文、质,文采、本质。文辞,文章的辞藻。参考译文郑覃,郑州荥泽人,是前宰相郑珣瑜的儿子,因其父功绩的恩荣所及,补授弘文校书郎,多次升迁任谏议大夫。穆宗即位之后,不忧虑国家政事,屡屡沉溺于放荡之中。吐蕃当时正是强盛时期。郑覃与崔郾等人在朝廷中对答说:“陛下新近即位,应当尽力勤于政务,而不是在内沉浸于宴饮嬉戏,在外游乐打猎。现今吐蕃就在边境上,伺机袭击中原,假若有什么急事,臣下不知道陛下在哪里,不是耽误大事了吗?臣等身为谏官,非常担忧害怕,希望陛下稍微减少吃喝玩乐,多留心政事,臣又听说陛下白天黑夜和歌舞杂技艺人在一起,对身边的人,赏赐过于丰厚。游乐所费用的金银丝绸,本来就是百姓的膏脂血汗,可以使没有功绩的歌舞杂技艺人滥受赏赐吗?希望陛下节约开支,将所结余的财物充作边防费用,不要再叫有关部门加重百姓的负担了,这是天下人所希望的啊。”皇帝不高兴,回头看了看宰相萧俛说:“这都是些什么人?”萧俛说:“他们是谏官。”皇帝明白了意思,于是说:“朕的缺点,下面能尽力规劝,这是忠诚的表现。”因而下诏对郑覃说:“在阁中奏事时间上太不宽裕,以后有要对我说的,我当在延英殿接见你。”当时在阁中奏事废除已久,到这时,士人相互庆贺。宝历初年,朝廷升郑覃为京兆尹。文宗将他召入翰林院任翰林侍讲学士,进任工部侍郎。郑覃在经术方面知识完备精深,而且忠厚笃实恪守正道,皇帝尤其推重他。郑覃曾从容上奏说:“经籍中的文字如果有脱漏或错误,博士以讹传讹,就难以改正。请求召集学识渊博精通经学的儒士,校勘订正六经典籍,依照后汉的做法,在太学立石镌刻经文,让人们永远根据石刻,来纠正典籍中的缺误。”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郑覃虽然精通经义,但不喜爱作文赋诗,厌恶进士浮夸,建议废除进士科,并说:“南北朝时国家治理不好的原因,就是(士人)文采的华美胜过了质朴。士人只要用才干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文章的辞藻呢?”又说:“文人大多轻薄。”皇帝说:“质朴和轻薄似乎是天性的差异,难道唯独是进士轻薄吗?况且进士科已设置了二百年,怎能轻易更改呢?”郑覃说:“也不能过于尊崇树立。”皇帝曾警告百官不可使自己有一天松弛懒惰,顺便指着香案上的香炉说:“这东西当初华丽好看,用久了则暗淡了,不整治修饰,怎能由旧变新呢?”郑覃说:“挽救时世的弊政,首先在于求实。近来人们都不处理职事,这本来也是因为天下太平,人人无事做,是安逸带来的结果。”皇帝说:“主要在于谨慎守法而已。”郑覃清廉正直谦让俭约,和人相处不曾串通结党。任宰相时,所居住的宅第不加修饰,家中没有侍妾。他把孙女嫁给崔皋为妻,崔皋是个九品卫佐,皇帝推重他不与有权人家联姻。郑覃任侍讲时,每每以厚风俗、黜朋党向天子再三陈说,因而最终被任用为宰相。但是凡为他所憎恨的多不能容忍,世人认为太过分了,然而还是畏惧他。郑覃因有病请求免官,皇帝下诏解除太子太师之职,允许他五天到中书省一次商量政事。不久免去别的官职任尚书左仆射。武宗初年,李德裕被起用,打算引荐郑覃共同执政,郑覃坚决辞让,于是授任司空,退休,去世。三、2016枣强中学周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9分)沈束,字宗安,会稽人。父尽,邠州知州。束登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徽州推官,擢礼科给事中。时大学士严嵩擅政。大同总兵官周尚文卒,请恤典,严嵩格不予。束言:“尚文为将,忠义自许。曹家庄之役,奇功也,宜赠封爵延子孙。他如董旸、江瀚,力抗强敌,继之以死。虽已庙祀,宜赐祭,以彰死事忠。今当事之臣,任意予夺,忠勤反捐弃,何以鼓士气,激军心?”疏奏,嵩大恚,激帝怒,下吏部都察院议。闻渊、屠侨等言束无他肠,第疏狂当治。帝愈怒,夺渊、侨俸,下束诏狱。已,刑部坐束奏事不实,输赎还职。特命杖于廷,仍锢诏狱。时束入谏垣未半岁也。逾年,俺答薄都城。司业赵贞吉以请宽束得罪,自是无敢言者。束系久,衣食屡绝,惟日读周易为疏解。后同邑沈劾嵩,嵩疑与束同族为报复,令狱吏械其手足。徐阶劝,得免。迨嵩去位,束在狱十六年矣,妻张氏上书言:“臣夫家有老亲,年八十有九,衰病侵寻,朝不计夕。往臣因束无子,为置妾潘氏。比至京师,束已系狱,潘矢志不他适。乃相与寄居旅舍,纺织以供夫衣食。岁月积深,凄楚万状。欲归奉舅,则夫之粥无资。欲留养夫,则舅又旦暮待尽。辗转思维,进退无策。臣愿代夫系狱,令夫得送父终年,仍还赴系,实陛下莫大之德也。”法司亦为请,帝终不许。帝深疾言官,以廷杖遣戍未足遏其言,乃长系以困之。而日令狱卒奏其语言食息,谓之监帖。或无所得,虽谐语亦以闻。一日,鹊噪于束前,束谩曰:“岂有喜及罪人耶?”卒以奏,帝心动。会户部司务何以尚疏救主事海瑞,帝大怒,杖之,锢诏狱,而释束还其家。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丧除,召为都给事中。旋擢南京右通政。复辞疾。布衣蔬食,终老于家。束系狱十八年,比出,竟无子。(选自明史列传第九十七,有删改)注谏垣:指谏官官署,即专职进谏官吏的办公场所。俺答:明朝时的蒙古土默特部落。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B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C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D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作答本题,可找出各项差异处,然后对其进行语法分析,确定正误。如第一处,当断“还”之后,与“束”构成主谓关系;“父”当为下句主语,不可做“还”的宾语。第二处当断在“卒”之后,“卒”为“父”的谓语;“已前”为“卒”的修饰语。第三处当断在“饮水”之后,与“枕块”同为“束”的谓语。第七处当断在“位”之后,“嗣位”不可分开。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恤典”是指朝廷对去世官吏分别给予辍朝示哀、赐祭、配飨、追封、赠谥、树碑、立坊、建祠、恤赏、恤荫等的典例。B“除”和“擢”都属于中国官职任免制度。“除”是免除犯了错的官员的职务,“擢”是对官员的提拔。C“杖”是中国古代用大竹板、大荆条等拷打犯人脊背、臀或腿部的刑罚,与笞、徒、流、死一起被定为五刑。D“刑部”是中国古代掌管刑法、狱讼事务的官署,属六部之一。明清两代,刑部是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根据古代官职任免制度,“除”不是免除官员职务,而是授予官员职务。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沈弹劾严嵩,严嵩怀疑沈是沈束的同族,在报复他,于是命令狱吏将沈的手脚铐起来。B沈束要求表彰周尚文、董旸、江瀚等忠臣,赐予他们爵位,充分表现了他的直言敢谏。C沈束的妻子上书请求,希望能够代夫坐牢,法律部门也替他请求,但皇帝依然没有同意赦免沈束。D沈束被释放回家后,拒绝了朝廷的征召,过着清贫的生活,最终在家去世。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张冠李戴,应该是要求赐予周尚文爵位,祭祀董旸、江瀚。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当事之臣,任意予夺,忠勤反捐弃,何以鼓士气,激军心?(5分)译文:_(2)比至京师,束已系狱,潘矢志不他适。(5分)译文:_答案(1)现在当权的臣子,任意封官夺职,忠诚勤勉的官吏却被抛弃,用什么鼓舞士气,激励军心呢?(2)等到达京师,沈束已经被拘囚下狱,潘氏坚守志向不改嫁他人。解析翻译时,做到字字落实,采用直译法。注意重点实词、虚词含义的准确,注意文言句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1)予夺,给与或者剥夺。捐弃,被抛弃。何以,以何,用什么。(2)比,等到。系狱,被拘囚下狱。他适,改嫁他人。参考译文沈束,字宗安,会稽人。父亲沈尽,做邠州知州。沈束考上嘉靖二十三年进士,被授予徽州推官,被提升为礼科给事中。当时大学士严嵩独揽政权。大同总兵官周尚文去世,沈束请求丧葬善后仪式,严嵩却阻挠不给予。沈束说:“周尚文为大将,以忠义称许自己。曹家庄那一场战役,他建立了奇功,应该赐封爵位给他并延及他的子孙。其他如董旸、江瀚,极力抗击强敌,随后为国而死。虽然已经立庙祭祀,但应该赐予祭祀,来表彰他们为国而死的忠心。现在当权的臣子,任意封官夺职,忠诚勤勉的官吏却被抛弃,用什么鼓舞士气,激励军心呢?”奏章呈入,严嵩很愤恨,激起皇帝发怒,将奏章下到吏部都察院讨论。闻渊、屠侨等人说沈束没有其他居心,只是豪放不受拘束应当治罪。皇帝越发恼怒,夺去了闻渊、屠侨二人的俸禄,还将沈束关进钦犯监狱。之后,刑部以沈束奏事没有事实根据治罪,交钱赎还本职。特命在朝廷杖打沈束,仍旧关在钦犯监狱里。当时沈束进入谏官官署不到半年。过了一年,俺答迫近都城。司业赵贞吉因请求赦免沈束而获罪,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敢站出来替他说话了。沈束被拘囚了很久,衣食多次断绝,只有天天读周易并为此做阐释。后来他的同乡沈弹劾严嵩,严嵩怀疑沈是沈束的同族,为同族进行报复,下令狱吏将沈的手脚铐起来。因徐阶的劝阻,才得以免除重刑。等到严嵩离位时,沈束在狱中已经被关了十六年,他的妻子张氏向皇帝上书说:“我的夫家有年老的父亲,年纪八十九岁,衰老病弱,逐渐发展,生命已朝不保夕。过去我因为沈束没有儿子,给他纳妾潘氏。等到达京师,沈束已经被拘囚下狱,潘氏坚守志向不改嫁他人。于是,我与她一起寄居在旅舍,靠织布来供沈束的衣食。日积月累,非常凄苦。想回家侍奉公公,那么丈夫的饭食就无法供给。想留下来供养丈夫,但是公公又将不久于人世。思索再三,进退无良策。我愿代替丈夫被拘囚入狱,让丈夫能够为父亲养老送终,之后再回来坐牢,这实在是陛下莫大的恩德。”法律部门也为沈束请求,皇帝还是不许。皇帝非常痛恨言官,用廷杖、流放的手段还不足以阻止他们上言,就长期拘囚来困住他们。但天天让狱吏上奏他们的言语、饮食、休息等情况,这叫作监帖。有时无所得,即使是戏言也要向皇上报告。一天,一只喜鹊在沈束的面前聒噪,沈束骂道:“哪有喜事降临到罪人身上的?”狱吏将这向皇帝奏报,皇帝心有所动。正巧户部司务何以尚正上书营救主事海瑞,皇帝大怒,用杖责打,并将何以尚禁锢在钦犯监狱中,而把沈束释放回家。沈束回到家,父亲已经去世了。沈束枕土块饮水,假装癫狂自我颓废。刚刚两个月,世宗死了,穆宗继位。复任沈束为原官职,沈束不到任。父丧期满,被召为都给事中。不久又提升为南京右通政。又以病辞官。穿粗布衣服吃粗食,最终在家去世。沈束被囚入狱共十八年,等到他出狱,最终也没有子嗣。四、2016冀州中学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19分)杜五郎传沈括颍昌阳翟县有一杜生者,不知其名,邑人但谓之杜五郎,所居去县三十余里,唯有屋两间,其一间自居,一间其子居之。室之前有空地丈余,即是篱门,杜生不出篱门,凡三十年矣。黎阳尉孙轸曾往访之,见其人颇萧洒,自陈:“村民无所能,何为见访?”孙问其不出门之因,其人笑曰:“以告者过也。”指门外一桑曰:“十五年前,亦曾至此桑下纳凉,何谓不出门也。但无用于时,无求于人,偶自不出耳,何足尚哉?”问其所以为生,曰:“昔时居邑之南,有田五十亩,与兄同耕。后兄之子娶妇,度所耕不足赡,乃以田与兄,携妻子至此。偶有乡人借此屋,遂居之。唯与人择日,又卖一药,以俱粥。亦有时不继。后子能耕,乡人见怜,与田三十亩,令子耕之,尚有余力,又为人傭耕,自此食足。乡人贫,以医卜自给者甚多,自食既足,不当更兼乡人之利,自尔择日卖药,一切不为。”又问:“常日何所为?”曰:“端坐耳,无可为也。”问:“颇观书否?”曰:“二十年前,亦曾观书。”问:“观何书?”曰:“曾有人惠一书册,无题号。其间多说净名经,亦不知净名经何书也。当时极爱其议论,今亦忘之,并书亦不知所在久矣。”气韵闲旷,言词清简,有道之士也。盛寒,但布袍草履。室中枵然,一榻而已。问其子之为人,曰:“村童也,然质性甚淳厚,未尝妄言,未尝嬉游。唯买盐酪,则一至邑中,可数其行迹,以待其归。径往径还,未尝傍游一步也。”予时方有军事,至夜半未卧,疲甚,与官属闲话,轸遂及此,不觉肃然顿忘烦劳。(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所居去县三十余里去:距离B以告者过也 过:言过其实C度所耕不足赡 赡:充裕D径往径还 径:直接答案C解析赡:供养,供给。14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杜五郎父子处世卓异的一组是(3分)()杜生不出篱门,凡三十年矣乃以田与兄尚有余力,又为人傭耕端坐耳,无可为也唯与人择日,又卖一药,以俱粥未尝傍游一步也A BC D答案C解析表现兄弟之情;表现自力更生,属于常人常为之事;说的是他的生存方式,这也是乡里很多人的生存方式,并没有异常。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杜五郎携家人独处荒村,三十年没出过家门,他远离尘世,不问世事,是个隐逸之士,更是个有道之士。B杜五郎是一个很特别的人,在他人眼中十分与众不同的行径,杜五郎却丝毫不认为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C杜五郎的儿子继承了父亲恬淡清净的性格,在别人眼中,他是一个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人。D作者听孙轸谈到杜五郎的事“不觉肃然”,是因为杜生无欲无求,不受俗务烦扰,这种超脱而又悠然的心境让他佩服。答案A解析杜五郎“所居去县三十余里”,谈不上“独处荒村”“远离尘世”,“不问世事”是对原文的误解和夸大,他问生活之事、生产之事,只是不问国家之事、朝廷之事。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自陈:“村民无所能,何为见访?”(3分)译文:_(2)唯与人择日,又卖一药,以俱粥。(3分)译文:_(3)盛寒,但布袍草履。室中枵然,一榻而已。(4分)译文:_答案(1)杜生自己说:“我没有什么能耐,您为什么还要来拜访呢?”(2)只靠替人选择黄道吉日和卖药来置备稠粥。(3)隆冬里只穿着布袍草鞋,屋里空荡荡的,就一张床而已。解析翻译句子时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字字落实。翻译时要注意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使句意通畅,忌望文生义。(1)句中的得分点为“村民”谦称,所字结构,“见访”;(2)句中的得分点为“唯”“与”“俱”;(3)句中的得分点为“但”,“布袍草履”名词动用,“枵然”。参考译文颍昌阳翟县有个杜生,不知道他的名字,县里人只是叫他杜五郎。杜生居住的地方距离县城三十余里,只有两间屋,其中一间他自己居住,另一间他儿子居住。屋前有一丈多空地,空地外紧接着就是篱门,杜生已经有三十年没有走出篱门了。黎阳县尉孙轸曾去拜访他,见他本人非常超凡脱俗,杜生自己说:“我没有什么能耐,您为什么还要来拜访呢?”孙轸问他足不出户的原因,他笑着说:“告诉你这话的人言过其实了。”他指着门外的一株桑树说:“十五年前,我也曾到这株桑树下乘凉,怎么能说是足不出户呢?只不过我对当世没有什么用处,对别人也没有什么要求,恰好我又不出门而已,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孙轸)问他依靠什么来维持生计,他回答说:“从前居住在县城的南边,有五十亩田地,与哥哥一同耕种。后来哥哥的儿子娶了媳妇,我估摸所种的田地不足以供养一大家人,就把田地都给了哥哥,带着妻子儿子来到这里。碰巧有乡里人把这屋子借给我,于是我就住在了这里。只靠替人选择黄道吉日和卖药来置备稠粥。但有时候也会断炊。后来儿子长大能耕田了,乡里人可怜我们,给了我们三十亩田地,让儿子耕种这三十亩地,他还有余力,又受雇为别人耕种,我们从此就能吃饱饭了。乡里人贫困,靠行医算卦养活自己的人很多,既然自己能吃饱饭,就不应当再去和乡里人争夺利益了,从这以后,给人选择黄道吉日和卖药这些事我都不去做了。”又问:“平日里都做些什么?”他回答说:“端正地坐着而已,没什么可做的。”问:“经常看书吗?”回答说:“二十年前也曾看过书。”问:“看的是什么书?”回答说:“曾经有人送了本书,没有书名,其中多处提到净名经,也不知道净名经是什么书。当时非常喜欢那本书中的议论,现在那些议论也都忘了,而且很久以前便不知道那本书放到哪儿去了。”杜生气韵闲适旷达,言辞简洁,真是有道之士。隆冬里只穿着布袍草鞋,屋里空荡荡的,就一张床而已。问他儿子的为人,回答说:“乡下孩子而已,但他的品性非常淳厚温和,不曾胡说,不曾嬉玩游荡,只有买盐、醋等日用品时才去一次县城,可以计算出他的行程,来等待他回家。他直接去直接回,从来不到别处游荡一步。”我那时正有军务,到半夜还未曾上床睡觉,非常疲劳,与同僚闲话时,孙轸就谈到了杜生的事迹,我不禁肃然起敬,顿时忘记了烦闷和疲劳。能力组五、2016冀州中学猜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19分)刘隆字元伯,南阳安众侯宗室也。王莽居摄中,隆父礼与安众侯崇起兵诛莽,事泄,隆以年未七岁,故得免。及壮,学于长安,更始拜为骑都尉。谒归,迎妻子置洛阳。闻世祖在河内,即追及于射犬,以为骑都尉,与冯异共拒朱鲔、李轶等,轶遂杀隆妻子。建武二年,封亢父侯。四年,拜诛虏将军,讨李宪。宪平,遣隆屯田武当。十一年,守南郡太守,岁余,上将军印绶。十三年,增邑,更封竟陵侯。是时,天下垦田多不以实,又户口年纪互有增减。十五年,诏下州郡检覈其事,而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优饶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号呼。时诸郡各遣使奏事,帝见陈留吏牍上有书,视之,云“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帝诘吏由趣,吏不肯服,抵言于长寿街上得之。帝怒。时显宗为东海公,年十二,在幄后言曰:“吏受郡敕,当欲以垦田相方耳。”帝曰:“即如此,何故言河南、南阳不可问?”对曰:“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逾制,不可为准。”帝令虎贲将诘问吏,吏乃实首服,如显宗对。于是遣谒者考实,具知奸状。明年,隆坐征下狱,其畴辈十余人皆死。帝以隆功臣,特免为庶人。明年,复封为扶乐乡侯,以中郎将副伏波将军马援击交阯蛮夷征侧等隆别于禁谿口破之获其帅征贰斩首千余级降者二万余人还更封大国为长平侯。及大司马吴汉薨,隆为骠骑将军,行大司马事。隆奉法自守,视事八岁,上将军印绶,罢,赐养牛,以列侯奉朝请。三十年,定封慎侯。中元二年,卒,谥曰靖侯。(选自后汉书列传第十二,有删改)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中郎将副伏波将军马援击交阯蛮夷征侧等/隆别于禁谿口破之/获其帅征贰/斩首千余级/降者二万余人/还/更封大国/为长平侯B以中郎将副伏波将军马援/击交阯蛮夷/征侧等隆别于禁谿口/破之获其帅征贰/斩首千余级/降者二万余人还/更封大/国为长平侯C以中郎将副伏波将军/马援击交阯蛮夷征侧等/隆别于禁谿口/破之获其帅/征贰斩首千余级/降者二万余人/还更封/大国为长平侯D以中郎将副伏波将军马援击/交阯蛮夷征侧等隆/别于禁谿口破之/获其帅/征贰斩首千余级/降者二万余人还/更封大国/为长平侯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回答本题,要把握语句的意思。这句话主要讲述刘隆跟随伏波将军马援讨伐交阯蛮夷征侧等,逮捕了征贰,回来后被封为大国和长平侯的事件。“击”“获”等为动词,“击”的宾语是“交阯蛮夷征侧等”,“获”的宾语是“征贰”,由此判断“征侧等”“征贰”后均要停顿。由此,用排除法可知应选A。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居摄”是摄政的意思,因为皇帝年幼不能亲政,由大臣或皇太后代居其位处理政务。如周成王年幼时周公居摄。B“屯田”指利用戍卒或农民、商人垦殖荒地。汉以后历代政府沿用这一制度取得军饷和税粮,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之分。C“豪右”,汉以“右”为上,故称“豪右”,原指西汉时出现的占有大量田产的豪族,后指富豪家族、世家大户。D“谒者”,始置于春秋战国,掌宾赞受事,即为天子传达,也泛指传达、通报的奴仆等。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A项,“大臣或皇太后”错误,“居摄”指大臣代皇帝处理政务。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隆出身皇室,是南阳安众侯的后裔,因为其参与诛杀王莽的事情泄露,致使其父刘礼和安众侯刘崇都被杀,而刘隆免于死罪。B刘隆对世祖忠心耿耿,紧紧追随,他曾在长安求学,后来把妻子、儿女接到洛阳,但听说世祖在河内,就撇下妻子和儿女追随世祖,结果其妻子和儿女被李轶杀掉。C东汉初期,天下垦田和户口年纪不符合实际,朝廷要求重新上报,但很多官员偏袒豪强、盘剥平民。D建武十七年,刘隆被封为扶乐乡侯,在大司马吴汉死后,行使大司马的职权;建武三十年,被封为慎侯。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因为其参与诛杀王莽致使”错误,刘礼和刘崇参与诛杀王莽的事情泄露后被杀,而刘隆当时只有七岁,不可能参与这件事。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明年,隆坐征下狱,其畴辈十余人皆死。帝以隆功臣,特免为庶人。(5分)译文:_(2)隆奉法自守,视事八岁,上将军印绶,罢,赐养牛,以列侯奉朝请。(5分)译文:_答案(1)第二年,刘隆因犯罪被召回关进监狱,他的同辈十多人都被处死。皇上因为刘隆是功臣,只特地把他免官,成为平民。(2)刘隆奉公守法,任职八年,交上将军官印,罢官,皇上赐给他自己饲养的牛,让他以列侯的身份入朝请见。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1)坐征,因获罪而被召回。畴,同类的。特,只。(2)自守,自坚操守。视事,任职。朝请,朝见皇帝。参考译文刘隆字元伯,是南阳安众侯的宗室后裔。王莽代国君处理国政的时候,刘隆的父亲刘礼和安众侯刘崇起兵诛杀王莽,事情泄露,刘隆因为年龄不满七岁,所以得以免死。等长大后,到长安求学,更始帝任命他为骑都尉。请假回家,迎接妻子和儿女并安置在洛阳。听说世祖刘秀在河内,立即追到射犬赶上刘秀,(刘秀)任用他为骑都尉,和冯异一起抵御朱鲔、李轶等人,李轶就杀死了刘隆的妻子和儿女。建武二年,封亢父侯。四年,拜任诛虏将军,讨伐李宪。李宪被平定,派刘隆屯驻武当。建武十一年,代理南郡太守,一年多,交上将军印。十三年,增加封邑,改封竟陵侯。这时,天下开垦的土地多不以实数上报,另外上报户口年纪各有增减。十五年,有诏令各州郡考查核实这件事,但刺史太守多不一样,有些厚待豪门大族,欺凌贫弱,百姓哀怨,拦路呼号。当时,各郡各自派使者上朝禀报政事,皇上看到陈留官吏文书上的字,看那字,写的是“颍川、弘农可以查问,河南、南阳不可查问”。皇上追问小官这字的来历,小官不肯承认,抵赖说在长寿街上得到的。皇上愤怒。当时,显宗做东海公,十二岁,在帷幕后面说:“小官受郡守命令,应该是想拿开垦的土地来举个例子。”皇上说:“假如是这样,为什么说河南、南阳不可以追究呢?”东海公回答说:“河南是皇城,有很多皇上身边的臣子,南阳是皇帝的故乡,有很多皇家亲戚,田地房宅超过规定,不能按标准。”皇上命令虎贲将盘问小官,小官这才从实招认,正如东海公所回答的。于是派谒者考查核实,全部获知欺骗作假的情况。第二年,刘隆因犯罪被召回关进监狱,他的同辈十多人都被处死。皇上因为刘隆是功臣,只特地把他免官,成为平民。第二年,又封为扶乐乡侯,以中郎将身份做伏波将军马援的副将攻打交阯蛮夷征侧等,刘隆分兵在禁谿口打败敌人,俘获他们的将领征贰,杀敌一千多人,投降的二万多人。班师回朝,他被改封为大国,为长平侯。等到大司马吴汉去世,刘隆做了骠骑将军,代理大司马职务。刘隆奉公守法,任职八年,交上将军官印,罢官,皇上赐给他自己饲养的牛,让他以列侯的身份入朝请见。建武三十年,确定封为慎侯。中元二年,去世,谥号靖侯。六、2016武邑中学一轮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4题。(19分)崔祖思字敬元,清河东武城人。祖思少有志气,好读书。年十八,为都昌令,随青州刺史垣护之入尧庙,庙有苏侯神偶坐。护之曰:“唐尧圣人而与苏侯神共坐,今欲正之何如?”祖思曰:“使君若清荡此坐,则是尧庙重去四凶。”由是诸杂神并除。齐高帝在淮阴,祖思闻风自结,为上辅国主簿,甚见亲待,参豫谋议。宋朝初议封高帝为梁公,祖思启高帝曰:“谶云金刀利刃齐刈之注。今宜称齐,实应天命。”从之。自相国从事中郎迁齐国内史。高帝既为齐王,置酒为乐,羹脍既至,祖思曰:“此味故为南北所推。”侍中沈文季曰:“羹脍吴食,非祖思所解。”祖思曰:“炰鳖脍鲤,似非句吴之诗。”文季曰:“千里莼羹,岂关鲁、卫。”帝甚悦,曰:“莼羹故应还沈。”帝之辅政,众议将加九锡,内外皆赞成之,祖思独曰:“公以仁恕匡社稷,执股肱之义。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帝闻而非之,曰:“祖思远同荀令,岂孤所望也。”由此不复处任职之官,而礼见甚重。垣崇祖受密旨参访朝臣,光禄大夫垣闳曰:“身受宋氏厚恩,复蒙明公眷接,进不敢同,退不敢异。”祖思又曰:“公退让诚节,故宜受之以礼。”次问冠军将军崔文仲,文仲问崇祖曰:“卿意云何?”对曰:“圣人云知几其神。又云见几而作。”文仲抚髀曰:“政与吾意同。”崇祖具说之。及帝受禅,闳存故爵,文仲、崇祖皆封侯,祖思加官而已。除给事中、黄门侍郎。武帝即位,祖思启陈政事以为自古开物成务必以教学为先宜太庙之南弘修文序司农以北广开武校上诏报答。后为青、冀二州刺史,在政清勤,而谦卑下士,言议未尝及时事,上更以敬重之。未几卒,上深加叹惜。(选自南史列传第三十七,有删改)注金刀利刃齐刈之:意思是齐能够替代宋。“金刀利刃”指宋国君王的姓“刘”。2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祖思启陈/政事以为/自古开物成/务必以教学为先/宜太庙之/南弘修文/序司农以北广/开武校/B祖思启/陈政事以为/自古开物成/务必以教学为先宜/太庙之/南弘修文序/司农以北/广开武校/C祖思启陈政事/以为/自古开物成务/必以教学为先/宜太庙之南/弘修文序/司农以北/广开武校/D祖思启/陈政事/以为自古开物成/务必以教学为先宜/太庙之南弘/修文序司农/以北广/开武校/答案C解析回答本题,应注意把握语句的大意、重要词语。句中,“启陈政事”是语意完整的句子,后需断开。“太庙之南”与“司农以北”句子结构相似,“弘修文序”与“广开武校”相对,后面均需断开。2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刺史”,古代官名,自唐设立,本为监察郡县的官员,宋元以后沿用为一州长官的别称。B“九锡”,古代天子赏赐给诸侯、大臣的九种器物,代表最高礼遇。“锡”通“赐”。C“四凶”,相传为尧舜时代四个恶名昭彰的部族首领,舜帝即位,将其流放。D“受禅”指王朝更迭,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皇位。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A项,“自唐设立”错,应是“自汉设立”。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崔祖思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他十八岁就担任了都昌令,在跟随刺史到尧庙祭拜时,刺史认为苏侯雕像放在尧庙不合适,崔祖思认为清除苏侯像是去除凶恶。B崔祖思深得皇上的亲信、优待。齐高帝在淮阴时,崔祖思紧紧跟随,参与大事的谋划;武帝继位后,崔祖思的一些建议得到认可。崔祖思去世后,皇帝也为他哀叹。C崔祖思好读书,知识丰富。齐高帝君臣饮宴时,崔祖思与沈文季有关于“羹脍”的讨论,崔祖思认为“羹脍”是南北都喜欢的菜肴,争论以崔祖思胜利告终。D崔祖思在高帝能否被赐九锡的事情上因为不合高帝意思最终没有被封侯。崔文仲回答垣崇祖的问话时见风使舵,符合高帝的心意。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争论以崔祖思胜利告终”于文无据,文中只是说高帝把莼羹赏赐给了沈文季,并未提及谁胜利。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宋朝初议封高帝为梁公,祖思启高帝曰:“谶云金刀利刃齐刈之。今宜称齐,实应天命。”(5分)译文:_(2)后为青、冀二州刺史,在政清勤,而谦卑下士,言议未尝及时事,上更以敬重之。(5分)译文:_答案(1)宋朝当初讨论封齐高帝为梁公,崔祖思启奏齐高帝说:“谶书上说金刀利刃齐刈之。现在适合称齐,实际应验天命。”(2)后来,崔祖思任青州、冀州二州刺史,为政清廉勤勉,而且礼贤下士,言谈议论从未涉及时事,皇上因此更加敬重他。解析注意句中关键字词的翻译。(1)启,启奏;宜,适合;应,应验。(2)清勤,清廉勤勉;谦卑,谦虚的对待;以,因此。参考译文崔祖思字敬元,清河东武城人。崔祖思年少时就有志气,喜欢读书。十八岁那年,担任都昌令,跟随青州刺史垣护之一起到尧庙祭神,庙里有坐姿的苏侯的雕像。垣护之说:“唐尧是圣人,却与苏侯神坐在一起,现在改正如何?”崔祖思说:“使君如果是清除这座像,就是为尧庙重新除去四凶。”因此,诸座杂神一起除去。齐高帝在淮阴,崔祖思闻风而动,主动投靠,担任上辅国主簿,很被亲信、优待,参与谋议。宋朝当初讨论封齐高帝为梁公,崔祖思启奏齐高帝说:“谶书上说金刀利刃齐刈之。现在适合称齐,实际应验天命。”齐高帝听从了他的建议。从相国从事中郎升为齐国内史。高帝已经封为齐王,设酒宴为乐,羹脍送上宴席,崔祖思说:“这道菜以前为南北所推重。”侍中沈文季说:“羹脍是吴地的食物,不是崔祖思能够理解的。”崔祖思说:“炰鳖脍鲤,好像不是句吴的诗句。”沈文季说:“千里莼羹,怎么与鲁国、卫国相关?”高帝很高兴,说:“莼羹应该归沈文季。”高帝辅佐朝政,众人议论给他加赐九锡,朝廷内外都赞成,唯独崔祖思说:“您以仁爱宽容匡扶社稷,坚持忠臣之义。君子以德爱人,不应该如此。”高帝听了,认为不对,说:“崔祖思与荀令遥相呼应,岂是我所期望的。”因此不再担任实职的官,但受到的礼遇很隆重。垣崇祖接受秘密指令察访朝廷官员,光禄大夫垣闳说:“身受宋的厚恩,又蒙贤明的齐公爱意接纳,进不敢同、退不敢异。”崔祖思又说:“齐公忠诚退让,理应受到礼遇。”然后问冠军将军崔文仲,崔文仲问崇祖说:“您意下如何?”回答说:“圣人说了解其神妙。又说见机行事。”崔文仲拍着大腿说:“正和我的意思一样。”崇祖一一报告。等到齐高帝受禅即位,垣闳仍然保留爵位,崔文仲、崇祖都封侯,崔祖思仅仅加官而已。担任给事中、黄门侍郞。武帝即位,崔祖思上奏书陈述政事,认为:“自古办事必须通晓事理以成就事业,一定要以教学为先导。应该在太庙南面,大建学校,在司农以北,广开武校。”皇上下诏答复酬谢。后来,崔祖思任青州、冀州二州刺史,为政清廉勤勉,而且礼贤下士,言谈议论从未涉及时事,皇上因此更加敬重他。不久后去世,皇上深深叹息。七、2016枣强中学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28题。(19分)谢尚字仁祖,豫章太守鲲之子也。幼有至性。七岁丧兄,哀恸过礼,亲戚异之。八岁,神悟夙成。鲲尝携之送客,或曰:“此儿一坐之颜回也。”尚应声答曰:“坐无尼父,焉别颜回!”席宾莫不叹异。十余岁,遭父忧,丹杨尹温峤吊之,尚号啕极哀。既而收涕告诉,举止有异常童,峤甚奇之。及长,开率颖秀,辨悟绝伦,脱略细行,不为流俗之事。好衣刺文袴,诸父责之,因而自改,遂知名。善音乐,博综众艺。司徒王导深器之,比之王戎,常呼为“小安丰”,辟为掾。袭父爵咸亭侯。始到府通谒,导以其有胜会,谓曰:“闻君能作鸲鹆舞,一坐倾想,宁有此理不?”尚曰:“佳。”便著衣帻而舞。导令坐者抚掌击节,尚俯仰在中,傍若无人,其率诣如此。转西曹属。时有遭乱与父母乖离,议者或以进仕理王事,婚姻继百世,于理非嫌。尚议曰:“有心之人,决不冒荣苟进。冒荣苟进之畴,必非所求之旨,徒开偷薄之门而长流弊之路。或有执志丘园、守心不革者,犹当崇其操业以弘风尚,而况含艰履戚之人,勉之以荣贵邪?”时安西将军庾翼镇武昌,尚数诣翼谘谋军事。尝与翼共射,翼曰:“卿若破的,当以鼓吹相赏。”尚应声中之,翼即以其副鼓吹给之。尚为政清简,始到官,郡府以布四十匹为尚造乌布帐。尚坏之,以为军士襦袴。大司马桓温欲有事中原,使尚率众向寿春,进号安西将军。初,苻健将张遇降尚尚不能绥怀之遇怒据许昌叛尚讨之为遇所败收付廷尉。时康献皇后临朝,特令降号为建威将军。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