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理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 (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39521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理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 (2)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二理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 (2)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二理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 (2)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理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Mg-24 N-14 H-1 O-16 Cu-64 C-12一、选择题(本题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19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20-21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2.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的个体,20%为bb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是 ( )A.16% B. 50% C. 32% D.64%3. 长期使用某种农药,会发现效果越来越差,这是因为有些害虫产生了抗药性。现代生物进化论认为,抗药性强的个体越来越多的原因是( )A. 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B.定向变异的结果C.遗传的结果D.害虫对农药进行选择的结果4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5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B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C隔离阻止了种群间基因交流 D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6、一个健康的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是( )A盐增多,糖未增多 B糖增多,盐未增多 C两者都增多 D两者都未增多7.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C.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8.在25、101 kPa下,32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725.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 kJ/molB. CH3OH(l)+O2(g)=CO2(g)+2H2O(l);H=+725.8 kJ/molC.2CH3OH(l)+3O2(g)=2CO2(g)+4H2O(l);H=725.8 kJ/molD.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 kJ/mol9. 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2Y(g)+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10.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在一定条件下于1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若开始时加入1 mol N2、4mol H2、2 mol NH3,反应达到平衡 时各组分的浓度可能达到的值是()Ac(N2)2 mol/LBc(N2)0 mol/LCc(H2)1 mol/L Dc(NH3)2.5 mol/L11. 已知向0.005mol/LFeCl3中加入0.01 mol/L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在这个反应体系中存在下述平衡Fe3+ + 3SCN-(无色) Fe(SCN)3(红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向上述溶液中滴加几滴NaOH溶液,溶液颜色会加深,因为OH-与Fe3+生成了红褐色沉淀B.向上述溶液中滴加几滴NaOH溶液, 溶液颜色会变浅,因为OH-与Fe3+生成了红褐色沉淀,使Fe3+的浓度减小,平衡逆向移动, 导致Fe(SCN)3的浓度减小C. 向上述溶液中滴加几滴1 mol/L KSCN溶液,溶液颜色会加深,因为SCN-的浓度增大,正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导致导致Fe(SCN)3的浓度增大D.向上述溶液中分别滴加NaOH溶液和KSCN溶液过程中,Na+、K+的浓度大小对平衡体系没有影响 12.一定温度下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 2NO2(g) N2O4(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混合气体的密度 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混合气体的颜色 NO2物质的量浓度A和 B和 C D只有 13.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 s,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1s1B反应开始到10 s,Y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1C反应10s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Z的平衡浓度为0.79 molL1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g) 2Y(g) Z(g)14.宇航员在探测某星球时发现:该星球带负电,而且带电均匀;该星球表面没有大气;在一次实验中,宇航员将一个带电小球(其带电量远远小于星球电量)置于离星球表面某一高度处无初速释放,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如果选距星球表面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则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断 A. 只改变小球的电量,从原高度无初速释放后,小球仍处于悬浮状态 B. 只改变小球离星球表面的高度,无初速释放后,小球仍将运动起来C. 小球的电势能一定小于零D. 小球一定带负电15. 两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q的点电荷放在x轴上,相距为L,能正确反映两电荷连线上场强大小E与x关系的图是abE16.一带电油滴在匀强电场E中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若不计空气阻力,则此带电油滴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为A.动能减小B.电势能增加C.动能和电势能之和减小D.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增加17.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偏转的应用,期中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它由电子枪、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如图所示.如果在荧光屏上P点出现亮斑,那么示波管中的 A.极板应带正电 B.极板应带正电 C.极板应带负电 D.极板应带正电18.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个平行的金属板A、B带等量的异种电荷,A板带负电荷,B板接地.若将A板向上平移到虚线位置.在A、B两板中间的一点P的电场强度E和电势的变化情况是 ABPA.E不变,改变B.E改变,不变 C.E不变,不变D.E改变,改变ABCO19.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光滑半圆弧绝缘细管的圆心O处固定一点电荷,将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从圆弧管的水平直径端点A由静止释放,小球沿细管滑到最低点B时,对管壁恰好无压力,则固定于圆心处的点电荷在B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Amg/q B2mg/q C3mg/q D4mg/q 20.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A、B,带有等量异种电荷,通过绝缘轻弹簧相连接,置于绝缘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突然加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后,两小球A、B将由静止开始运动,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对两个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设整个过程中不考虑电荷间库仑力的作用且弹簧不超过弹性限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因电场力分别对球A和球B做正功,故系统机械可能增加 B.因两个小球所受电场力等大反向,故系统机械能守恒 C.当弹簧长度达到最大值时,系统机械能最小 D.当小球所受电场力与弹簧的弹力相等时,系统动能最大abc21.图中a、b和c分别表示点电荷的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它们的电势分别为6V、4V和1.5V.一质子()从等势面a上某处由静止释放,仅受电场力作用而运动,已知它经过等势面b时的速率为v,则对质子的运动有下列判断: A、质子从a等势面运动到c等势面电势能增加4.5eVB、质子从a等势面运动到c等势面动能增加4.5eVC、质子经过等势面c时的速率为2.25vD、质子经过等势面c时的速率为1.5v二、非选择题22(9分)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的A极板与灵敏的静电计相接, B 极板接地静电计中连接转动指针的外壳也接地,当静电计所加的电压增大时,转动指针与竖直固定的指针的夹角也增大若只把极板B 稍向上移动一点,应 (增大、减小、不变),若只把极板B 稍向内移动一点,应 (增大、减小、不变)若把铁块插入平行板内,应 。(增大、减小、不变)23. (6分)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改变重物的质量,利用计算机可得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象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b)所示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m=_kg;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_。图b中_为倾斜轨道实验结果图像(填或)。(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24.(12分)如图所示,已知ACBC,ABC60,BC20cm,A、B、C三点都在匀强电场中,且A、B、C所在平面与电场线平行,把一个电荷量q105C的正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做功为零;从B移到C,电场力做功为103J。(1) 匀强电场的场强方向是否垂直于AB。(2) 求A、C间的电势差;(3) 若规定B点电势为零,求C点的电势;25(15分)一长为L的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拴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处于如图所示的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开始时,将细线与小球拉成水平,小球静止在A点,释放后小球由静止开始向下摆动,当细线转过60角时,小球到达B点速度恰好为零试求:(1)A、B两点的电势差UAB;(2)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26.(20分)如图所示,在绝缘水平面上,相距为L的A、B两点处分别固定着两个等量正电荷.a、b是AB连线上两点,其中Aa=Bb=,O为AB连线的中点.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以初动能E0从a点出发,沿AB直线向b运动,其中小滑块第一次经过O点时的动能为初动能的n倍(n1),到达b点时动能恰好为零,小滑块最终停在O点,求:(1)小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AObaBEO(2)Ob两点间的电势差Uob.(3)小滑块运动的总路程S.27(14分)甲同学用0.11025 mm、质量分数99.5%的铝片和盐酸用下图装置反应制取H2,实验现象如下表:时间酸1 min2 min5 min15 min20 min3 molL1HCl少量气泡较多气泡大量气泡反应剧烈铝片耗尽(1)写出上述铝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 实验开始1min内反应速率很慢,原因是_(3) 反应115 min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原因是_。(4)反应10min时注射器读数为448mL(假设为标准状况),则注射器中氢气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用氢气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1/22.4=0.04)(5)乙同学认为用铝粉代替铝片实验效率更高,原因是_ _(6)丙同学认为甲、乙两位同学收集的氢气都不纯,含有杂质的化学式为_。28(16分)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或塑料泡沫的作用是 。(3)请写出小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5)若根据实验测得放出了1.4kJ的热量,则中和热H= (6)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29.(16分)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3SiO2(s)+6C(s)+ 2N2(g) Si3N4(s)+ 6CO(g)(1)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还原产物是 ;(2)若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则其反应热H 0(填“”、“”或“=”); (3)若已知CO生成速率为v(CO)18molL-1min-1,则N2消耗速率为v(N2) (4)下列能提高该反应转化率的措施是 A.使用高效催化剂 B.增加碳的用量 C.增大反应器的压强 D.将CO及时分离出来(5)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不改变N2、CO的量),反应速率与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图中t4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 ; (6) 图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CO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平衡逆向移动的时间段是 30(14分)(1)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称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 CO(g)+2H2(g)CH3OH(g) H1=-99kJ.mol-1 CO2(g)+3H2(g)CH3OH(g)+H2O(g) H2=-58kJ.mol-1由此请写出CO2与 H2生成 CO 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 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反应有:FeO(s) + CO(g)=Fe(s) + CO2(g) H 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已知1100时,K=0.263,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_(增大,减小或不变)(3)已知:2X(g)+Y(g) 2Z(g) 化学平衡常数为K1;2Z(g) Y(g) +2X(g) 化学平衡常数为K2; 用数学式子表示K1 与K2的关系为_(4)在某温度下,将H2和I2各0.20mol的气态混合物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H2(g)+I2(g) 2HI(g),达到平衡后,测得c(H2)=0.040mol/L。该反应的平衡转化率为_,平衡常数为_;相同温度下,在该容器中若起始时通入H2和I2各0.60mol,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H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152=225)31、(9分)现有两个纯种小麦,一个纯种小麦性状是高杆()、抗锈病();另一个纯种小麦性状是矮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示三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三种方法中都出现了矮杆抗锈病的品种,请回答: 方法一:DDTTddtt自交 F1 F2方法二:DDTTddtt F1 处理1 单倍体 处理二 纯合体方法三:DDTT植物种子进行X射线紫外线处理(1) 方法一在育种方法上属于 ,原理: _ 。方法一2中出现的ddTT的概率是_(2)方法二在育种方法上属于 ,原理:_方法二在育种上的特点是_方法二中最常用的化学剂是_ (3) 方法三中出现矮杆抗绣是通过_ 实现的,这种育种方法叫_32(14分)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在19世纪中期以前,体色几乎都是浅色的,在20 世纪中期,由于环境污染,黑色桦尺蠖却成了常见类型。杂交实验表明,桦尺蠖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s)是显性。在19世纪以前,桦尺蠖种群中S基因频率很低,在5%以下,而到了20世纪则上升到了95%,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发生这种变化的正确解释是: (1)达尔文学说认为_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_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_决定生物的进化方向。 (2)这一事实说明,生物的变异是_的,_可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3)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虽然种群中浅色个体不断减少,黑色突变个体类型迅速发展,整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并没有新的物种形成,原因是_。33(14分)下图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人们把由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内环境指图中的标号 部分。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 (用图中的字母表示)。(2)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是如何从组织细胞到达毛细血管的?(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3)组织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 、 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种组织器官系统。(4)人的手掌磨起的“水泡”中的淡黄色液体是 。(填字母)34、(12分)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乙图是甲图中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 _。(3)假设a是一块肌肉,现切断c处。分别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e、b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e处,肌肉(1分) ;刺激b处,肌肉 。(1分)(填“收缩”或“不收缩”)35、(5分)右图为甲状腺活动调节示意图,寒冷、过度紧张等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E)ABCD甲状腺激素请据图回答(1)请用“+”(促进)或“-”(抑制)表示图中A. D两处的作用性质。 A. D. (2)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受 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E 的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3)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又受血液中 含量多少的调节。高二化学参考答案选择题7 B 8 A 9 B 10 D 11 A 12 C 13 C27. (1)2Al+6H+ =Al3+ +H2(2) 温度低,铝片表面的三氧化二铝先和盐酸反应没有气体生成(3) 反应放热,温度升高(4) 0.04mol/L,0.004mol/(Lmin)(5)铝粉与盐酸接触面积更大,反应速率加快(6)HCl ,H2O28. (1)环形玻璃搅拌棒(2)隔热保温,减小实验误差(3)H+OH- =H2O(3)偏大(4)-56kJ/mol(5)相等 ,中和热都要换算成生成1mol液态水的数据29. (1)C Si3N4(2) (3) 6molL-1min-1(4)D(5)升高温度或增大体系压强(6)t2-t3 ;t4-t5 ;30(1) CO2(g)+H2(g) CO (g)+ H2O (g) H=+41KJ/mol(2)k=c(CO2)/ c(CO) 减小(3)K1 =1/K2(4)60% 2.25 0.17mol/L高二生物第一次月考答案一、 选择题16 DCABBA二、 非选择题31、(1)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1/16 (2)单倍体育种 染色体变异 后代都是纯合体 秋水仙素 (3)基因突变 诱变育种32、(1)遗传和变异 生存斗争 自然选择 (2)不定向 自然选择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3)没有产生生殖隔离 33、(1)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 ABD AD (2)E A D (3)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34、(1)感受器 d 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2)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3)不收缩 收缩35、(1) (2)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TSH) (3)甲状腺激素第一次月考物理答案(高二年级)题号1415161718192021答案DACACCADBD一、选择题:二、实验题:22 增大 减小 减小23 m=0.5kg; =0.2 ; 三、24(12分)答案:(1) 是垂直AB连线 (2) 102V(3) 102V解析:根据WUq得,UAB0,得AB,UBC102VUACACBCUBC102VB0,UBCBC,所以CBUBC102V25(15分)解析:(1)小球由AB过程中,由动能定理:mgLsin 60qUAB0所以UAB.(2)E.答案:(1)(2)26、(20分)解:(1)由Aa=Bb=,O为AB连线的中点得:a、b关于O点对称,则 Uab=0 设小滑块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对于滑块从ab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而f=mg 由式得: (2)对于滑块从Ob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由式得: (3)对于小滑块从a开始运动到最终在O点停下的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而 由式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