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知识整合篇 第三板块 世界史“文化线索”专题练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32804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知识整合篇 第三板块 世界史“文化线索”专题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知识整合篇 第三板块 世界史“文化线索”专题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知识整合篇 第三板块 世界史“文化线索”专题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世界史“文化线索”专题练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拉莫特勒瓦耶在其著作异教徒的德行中写道:“人们可以说孔子和苏格拉底一样,运用他们在伦理方面的权威,使哲学回到人间。”以下能够充分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他们都重视道德B他们都是无神论者C他们都强调知识对人的重要性D他们都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解析:选A材料“运用他们在伦理方面的权威,使哲学回到人间”,反映了孔子和苏格拉底都重视道德,A项符合题意。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苏格拉底主张将研究重点从神、自然等转向人,他们都重视对人的研究,但不能说他们都是无神论者,B项错误;C项虽然表述正确,但与题干中强调道德的重要性无关,可以排除;D项与题干材料无关,可以直接排除。2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写道:“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得利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马丁路德的这一观点()A使人们摆脱了宗教信仰的束缚B确立了世俗政权高于教会的原则C否定了教皇和神职人员的权威D倡导人们要节制私欲、安贫乐道解析:选C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要是打击教皇的地位,不是摆脱宗教信仰,故A项错误;世俗权力和教会的关系在材料中未体现,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增加的只是得利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得出否定教皇和神职人员的权威,故C项正确;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3(2016唐山一模)“其思想否定了封建王权的合法性,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并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这位被称为“人民主权捍卫者”的思想家是()A洛克B伏尔泰C孟德斯鸠 D卢梭解析:选D卢梭反对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且卢梭主张民主共和制,与材料意思相符,故D项正确。4(2016永州一模)在纪实影片帝国的毁灭中有如下片段:秘书打错了字或做错了其他什么事,希特勒总能宽大为怀;希特勒是一个素食主义者,是一个对狗有着深情厚谊的人。这些情节主要依据历史学家的著作和希特勒女秘书的回忆录设计拍摄。对影片创作合理的解释是()A艺术作品一定要反映真实的历史B作者意在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历史C希特勒不愧为有教养、受人尊敬的领袖D作者企图颠覆人们对希特勒的固有印象解析:选B艺术作品不等于真实的历史,不能说“一定要”,故A项错误;作为“纪实影片”,“这些情节主要依据历史学家的著作和希特勒女秘书的回忆录设计拍摄”,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历史,故B项正确;希特勒是法西斯独裁者,不是“有教养、受人尊敬的领袖”,故C项错误;“这些情节主要依据历史学家的著作和希特勒女秘书的回忆录设计拍摄”,难以充分说明作者企图颠覆,故D项错误。5“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的心理素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种怀疑、反思批判意识和以具体的经验事实与严谨的逻辑推理代替似是而非的经院思辨,以明晰的自然定律代替神秘的宗教启示的理性主义精神产生了。”此处“科学”的典型代表是()A经典力学 B蒸汽机C量子论 D相对论解析:选A牛顿的经典力学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出了系统的、合理的说明,从而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与材料说法相符,故A项正确。6(2016安徽示范高中联考)1934年4月,著名作家高尔基在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上致开幕词时说:“我们所有民族的各个种族的文学成为统一的整体出现了”。据此推理,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文学的发展特征是()A社会主义垄断倾向明显 B呈现出现代主义的风格C浪漫主义色彩比较突出 D民族性和统一性相结合解析:选D苏联文学有体现社会主义的内容,但社会主义垄断倾向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现代主义特征是反传统、反理性,具有荒诞性,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浪漫主义特点是感情充沛、想象丰富,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从“我们所有民族的各个种族的文学成为统一的整体出现了”可知,体现了文学具有了统一的民族性的特征,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20分)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清商人笃信儒家“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信条,形成了“重义轻利、贵理贱利”的主导思想,功利行为严格受传统道德的约束。在经营过程中恪守儒家“诚实守信”的原则,个别商人如有背信弃义的事情发生,就会受到其他商人与顾客的谴责和冷落,最终被排除出局,从此无颜归故里面对父老乡亲。贯穿他们业务及生存之道的仍是“以商致财,以财守本”的儒家观念,他们向往的最佳典范是“陶朱事业”,“修建宅院,光显门楣,是晋中商人最终的归途”。摘编自中国传统文化对晋商兴衰的影响材料二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它强调,要想成为上帝的选民,除了靠上帝预先安排之外,还必须在自己的事业上有所作为。新教伦理不仅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而且把劳动看作是远离罪恶和堕落的手段之一。一个人是虔诚的信徒,首要条件就是他必须做好自己的世俗工作劳动,只有努力完成好自己的工作,才可以更好地荣耀上帝。即使是经济上富有的人也不能逃避劳动。新教禁欲主义的节俭必然要导致资本的积累,强加在财富消费上的种种限制,使资本用于生产性投资成为可能,从而也就自然而然地增加了财富。摘编自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传统儒学和新教伦理财富观念的不同之处,并指出导致两者不同的社会根源。(9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财富观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8分)(3)综上所述,如何认识经济发展中的道德伦理观?(3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概括传统儒学的财富观念,据材料二概括新教伦理财富观念,然后对比概括不同之处。联系明清和宗教改革时期中国与西欧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原因所在。第(2)问,从两种财富观念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作用上分析其影响。第(3)问,从道德伦理观对经济推动和阻碍两方面分析。答案:(1)不同:儒家主张重义轻利,获取财富的目的是固守本业、光宗耀祖;新教伦理鼓励劳动致富、禁欲节俭,获利的目的是为了荣耀上帝。根源:中国:小农经济根深蒂固;西方:资本主义勃然兴起。(2)影响:儒学财富观有利于商业中的诚信经营;阻碍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新教财富观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提供理论依据,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3)认识:道德伦理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或者阻碍作用;在经济活动中应该坚守道德底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