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1 (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23372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1 (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1 (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1 (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宁一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化学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相对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K:39 Cl:35.5 Fe:56 Cu:64 第卷(选择题 共42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C.所有的放热反应都可以在常温常压下自发进行 D.核能作为一种反应热,是理想的新能源2. 下列变化过程,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1) 液氨汽化 (2) 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3) 浓硫酸稀释 (4) 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的反应 (5) 酸碱中和生成水 (6) FeCl3溶于水显酸性A.(1) (2) (6) B.(1) (2) (4) (6) C.(2) (6) D.(2) (4) (6)3. 对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131.3 kJmol1最 准确的理解是()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 kJ热量B1 mol碳和1 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同时放出131.3 kJ热量C1 mol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 CO和1 mol H2,同时吸收131.3 kJ热量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 kJ4某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 混合气体的密度 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B的物质的量浓度。则能表明该反应一定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只有 B C D5从植物花朵中提取到一种酸碱指示剂,它实际上是一种有机弱酸,其电离方程式表示为:HR H+ + R-,又知HR在盐酸溶液中呈现红色,HR在NaOH溶液中呈现蓝色,根据以上现象,可推测( )AHR应为红色 BHR应为蓝色 CR-应为无色 DR- 应为红色6 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 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Na+、NO3-、Cl- BK+、Na+、Cl-、NO3- CK+、Na+、Cl-、AlO2- DK+、NH4+、SO42-、NO3-7将下列四组溶液在烧杯中分别同时迅速混合,此时,硫代硫酸钠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则出现浑浊的先后顺序是( ) 20 10mL 3.0mol/L的Na2S2O3溶液和10mL 1.5mol/L盐酸 20 10mL 3.0mol/L的Na2S2O3溶液和10mL 2.0mol/L盐酸 50 10mL 3.0mol/L的Na2S2O3溶液和10mL 2.5mol/L盐酸 50 10mL 3.0mol/L的Na2S2O3溶液和10mL 3.0mol/L盐酸 A B C D 8在稀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体系:NH3H2ONH4+ + OH-,当增大溶液的pH时,c(NH4+)会( )A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B增大 C减小 D无变化9.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xA(g)+ yB(g)zC(g)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mol/L,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两倍后再达到平衡,A浓度降低为0.3mol/L,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x + yz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物质B的转化率增大 D. C的体积分数下降10 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 + O2 = 2SO3,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0.1mol/L、0.2mol/L,当反应达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ASO2为 0.4mol/L,O2为0.2mol/LBSO2为0.25mol/L CSO2、SO3均为0.15mol/L DSO3为0.4mol/L11右图表示反应N2(g)3H2(g)2NH3(g); H92.2kJ/mol。 在某段时间t0 t6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图,则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 )A、t0t1 B t2t3 C t3t4 D t5t6 12有如下的可逆反应:X(g)2Y(g)2Z(g) 现将X和Y以12的体积比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压到3107Pa,达到平衡后,已知平衡状态时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和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相等时,对应图中坐标上的温度是( )A 100 B 200C 300 D 不能确定13. 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NH4I(s) NH3(g)HI(g) 2HI(g) H2(g)I2(g)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H2)0.5 mol / L,c(HI)4 mol / L,则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 ) A. 10 B.15 C. 20 D. 25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c(SO42)c(NH4)B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的别为a和a1,则c110c2C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D等体积pH=2的盐酸溶液中加入等量的锌粒和锌粉进行反应,氢气生成速度一样快第卷(非选择题 共58分)15、(每空2分,共14分)某学生用0.1mol/L 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A)移取20.00mL待测的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cm;(E)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完成以下填空:(1)正确操作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B、D、_.(2)上述(B)操作的目的是_。(3)上述(A)操作之前,如先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填偏大、偏小、不变,下同)_。(4)实验中用左手控制 (填仪器及部位),眼睛注视 ,直至滴定终点。判断到达终点的现象是 _。(5)若称取一定量的KOH固体(含少量NaOH)配制标准溶液并用来滴定上述盐酸,则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16、 (每空2分,共16分)将等物质的量的A、B、C、D四种物质混和,发生如下反应: aAbBcC(s)dD 当反应进行一定时间后,测得A减少了n mol,B减少了n mol,C增加了n mol,D增加了n mol,此时达到化学平衡: (1) 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a 、b 、c 、d 。 (2) 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度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A B D (3)若只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知四种物质其物质的量又达到相等则该反应为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17、(每空3分,共21分)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1)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 ;(2)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 、 (答两种);(3)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实验混合溶液ABCDEF4mol/L H2SO4/mL30V1V2V3V4V5饱和CuSO4溶液/mL00.52.55V620H2O/mLV7V8V9V10100 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 ,V6= ,V9= ; 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18、(共7分)(已知单质硫在通常条件下以S8(斜方硫)的形式存在,而在蒸气状态时,含有S2、S4、S6及S8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S4、S6和S8具有相似的结构特点,其结构如下图所示:(1) 若已知硫氧键的键能为d kJmol1,氧氧键的键能为e,S(s)O2(g)=SO2(g)Ha kJmol1,则S8分子硫硫键的键能为 _ kJmol1(2)在一定温度下,测得硫蒸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80 gmol1,则该蒸气中S2分子的体积分数不小于 (用百分数表示)。集宁一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 化学答题纸15、(每空2分,共14分)(1)_.(2)_ _。(3)_。(4) _ _ _,_ , _。(5)_。16(每空2分,共16分)(1)a 、b 、c 、d 。 (2) A B D (3) (填“放热”或“吸热”)17(每空3分,共21分)(1) ;(2) 、 (答两种);(3)V1= ,V6= ,V9= ; 18、(共7分)(1) _。X (2) 。集宁一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化学答案1-5 BDCDA 6-10 BCADB 11-14 ACCC15、(每空2分,共14分)(1)_BDCEAF_.(2)_防止残留蒸馏水稀释标准溶液_。(3)_偏大_。(4) 滴定管的玻璃球阀_,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 锥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_。(5)_偏大_。16(每空2分,共16分)(1)a 2 、b 1 、c 3 、d 2 。 (2) A 气 B 固或液 D 气 (3) 放热 (填“放热”或“吸热”)17(每空3分,共21分)(1) 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 ;(2) 加热 、将锌粒换成锌粉 、 适当增大稀硫酸浓度 (答两种);(3)V1= 30 ,V6= 10 ,V9= 17.5 ; 生成的铜沉积在锌粒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 18、(共7分)(1) (2d-a-e) kJ.mol-1 。X (2) 7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