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单元测试卷四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13659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单元测试卷四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 单元测试卷四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 单元测试卷四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测试卷四(第七、八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列宁在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中发出号召:“共产党员和同情分子应当更加鞭策自己,从休息时间内抽出一小时,也就是把自己的工作日延长一小时,将这些时间集中起来,在星期六这天进行一次六小时的体力劳动,以便立即创造出实际的价值。”文中省略号部分的内容应该是()A“鉴于国内外形势的严重,为了对阶级敌人取得优势”B“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苏联工农业的现代化”C“为了支援国际反法西斯,早日实现世界的和平安定”D“迫于国内政治经济危机,解决普遍的物资匮乏问题”解析:“星期六义务劳动”是1919年苏俄的工人阶级为反对外国武装干涉,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积极响应俄共(布)的号召,在每周末进行的自觉的义务劳动,处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故A项正确。答案:A2“只有农村居民流入城市,只有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混合和融合起来,才能使农村居民摆脱孤立无援的地位”。苏俄的下列措施中最有助于实现这一点的是()A余粮收集制B建立集体农庄C固定粮食税 D允许自由贸易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新经济政策中的“固定粮食税”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才有更多富余时间,才有权处理税后的农产品,能使农村居民流入城市,能巩固工农联盟,也就是能使农村居民摆脱孤立无援的地位,所以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固定粮食税”最有助于实现这一点。答案:C3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在工业方面,新经济政策要达到的直接目的是()A加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工业中的比例B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C改善工农关系,巩固工农联盟D吸收资本家的资金和经验发展工业解析:结合题中三个限定条件“工业方面”“新经济政策”“直接目的”可知,D项内容与此一致,D项正确。答案:D4下图为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其中导致19211925年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 D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解析:解题关键是从曲线图中得出19211925年的粮食产量呈上升趋势,联系前苏联经济政策,正是新经济政策时期,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项正确。答案:B5下图为“苏联工农业产值的增长(%)示意图”,它说明()苏联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苏联实现了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苏联经济结构比例失调斯大林体制是发展社会主义唯一有效的模式A BC D解析:从图表信息可以看出,一五和二五期间,苏联的重工业发展尤为迅速,而轻工业和农业也有所发展,但后两者发展相对滞后,因而均正确。错误,事实证明,斯大林体制存在严重弊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这一体制也导致了严重后果,因而不是发展社会主义唯一有效的模式。答案:A6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解析:题中“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体现了斯大林模式的初始目标,虽然这一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但毕竟达到了一系列目标,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7赫鲁晓夫曾说:“自行编制计划的制度,对于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来说是争取巩固集体农庄经济的强有力手段。他能够从单位面积上获得最高产量出发进行安排。”这表明赫鲁晓夫想通过改革()A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提高粮食价格增加农民收入C巩固斯大林体制的地位D推动荒地开垦,增加粮食产量解析:根据题干中“自行编制计划的制度”“富有创造精神的人”可知,赫鲁晓夫对集体农庄绝对公有化制度进行改革,扩大农庄农民生产的自主权,以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故选A项。答案:A8在这一时期,苏联的整体实力大有提升,与美国的差距不断缩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大幅度提高;同时苏联在这一时期四处扩张势力,并把大量资源花费在与美国进行的军备竞赛中,而国内的经济问题却越来越严重,逐渐暴露出危机。在“这一时期”执政的是()解析:勃列日涅夫的执政特点非常明显,为了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军事大国,他强调要搞国民经济军事化,把大量资源花费在与美国进行的军备竞赛中,结果拖累了苏联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答案:C91990年秋天苏联出现了此起彼伏的罢工、游行示威等活动苏联国民经济下滑2%,1991年又下滑11%。导致这一经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当年苏联社会出现大动荡等政治狂热现象B工人的罢工、游行示威、选举等活动的影响C戈尔巴乔夫改革政策指导思想的失误D斯大林模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突破解析:戈尔巴乔夫改革推行错误的指导思想,导致了社会的动荡。答案:C101991年8月19日,苏共中的保守派软禁了总统戈尔巴乔夫,试图收回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的权力,同时终止不成功的经济改革。其经济改革之所以不成功,主要是由于()A改革完全放弃了苏联传统做法B改革忽视重工业的优先发展C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配套措施D首先进行政治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解析:A项“完全放弃”说法错误;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斯大林模式,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原因就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B项排除;D项与题干无关,题干所问是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答案:C11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A北美自由贸易区 B世界贸易组织C布雷顿森林体系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且总部都设在华盛顿,美国取得了对这两个机构绝对的控制权。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了,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12世界银行是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柱。在成立初期,其贷款的主要对象是()A西欧国家 B亚洲国家C拉美国家 D非洲国家解析: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欧洲的经济复兴,后来则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答案:A13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说:“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材料反映了()A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趋向崩溃B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的困境C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支配地位D世界货币体系内部的欧美矛盾解析:根据题文中“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利用美元特权掠夺其他国家,故D项正确。答案:D14战后成立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总部都设在华盛顿,反映出的问题是()A美国经济实力上升并拥有对世界金融的支配特权B华盛顿是世界唯一的国际金融中心C美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做出的贡献最大D美国代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解析:两大金融机构的总部设在华盛顿,说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取得了对这两个组织的支配权,反映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答案:A15巴里艾肯格林在嚣张的特权中写到:“上个世纪以来,美元主导着全球货币,不仅美国人使用美元,而且还有许多其他国家也使用美元。美元的崛起记述着国际货币体系的兴起。”“美元的崛起”反映了()A美元成为各国通用的货币B世界经济发展的体系化和制度化C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D市场经济体制被各国一致认同解析:“美元的崛起”是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实现的,这标志着世界经济发展的体系化和制度化。答案:B161895年,维克多雨果在巴黎举行的和平大会上呐喊:“总有那么一天,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它从根本上揭示了欧洲发展的趋势是()A货币一体化 B国家一体化C经济一体化 D军队一体化解析:材料信息“融合在高一级的整体里”反映出欧洲发展的趋势是一体化;“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说明欧洲不同国家仍有各自的主权,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这实际揭示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答案:C17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感慨地说:“今天,欧洲终于圆了欧元梦!”欧洲媒体将2002年1月1日这一天称为“E日”,与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D日”相提并论,欧盟的成立和欧元的正式启动说明了()A欧元已完全成为广为流通的世界货币B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C欧洲在政治上已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D欧元不再是由政府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解析:欧元的发行表明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B项符合题意。欧元不是全世界通行货币,在政治上欧洲一体化刚开始,欧元是政府强制使用的货币,故A、C、D项错误。答案:B18下面是一位同学上课时所记的部分笔记,笔记内容所反映的组织是()A世界银行 B欧洲联盟C北美自由贸易区 D关贸总协定解析:A、B、D都不符合图片中“南北合作”的信息,可以排除。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合作的区域经济集团,其中美国占据主导地位,墨西哥是发展中国家,这些都与材料信息相符。答案:C19下列关于区域性合作组织模式的特点的归纳,正确的是()模式1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模式2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模式3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模式4结伴而不结盟、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A.模式1北美自由贸易区B模式2上海合作组织C模式3亚太经合组织D模式4欧洲联盟解析:模式1符合欧盟的特点,排除A;模式2符合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排除B;模式3符合亚太经合组织的特点,故C符合题意;欧盟在当今区域性合作组织中一体化程度最高,模式4是上海合作组织,故D错误。答案:C20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文中说:“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是人们无法否认和拒绝的现实,总的来说,它有利于生产资料的合理配置,但是,仅仅依靠市场无法解决国家间消费和福利不平等加剧的问题。在一国范围内,是靠民主政治和福利国家来平衡和制约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现在还没有一个类似的机制。”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是()A全球经济一体化已客观存在B全球经济一体化利与弊并存C强调全球政治合作的必要性D加快推进政治一体化的进程解析:由材料中“仅仅依靠市场无法解决”“一国范围内”等,可以看出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加强全球合作尤其是政治合作是必要的。答案:C21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尔描述了一种现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大的民族企业,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A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B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出现变化C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消失D发达国家的资本扩张到全球范围内解析:“民族企业”难以生存,说明这些企业要想发展,必须走出国门,建立跨国公司,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这说明跨国公司已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答案:B22“中国加入世贸,就好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给了土匪。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要赔上23 000亿美元的嫁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B中国给“世贸”带来了压力和挑战C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富强之路解析:本题用诙谐的语言考查学生对中国加入世贸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的理解,题中观点过分夸大了其带来的不利影响。答案:C23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理念的一个缩影。下表是四届世博会的主题,这些主题反映了()2000年人类自然科技发展2005年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2010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5年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A.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无法解决B科技进步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C全球范围内利益冲突严重加剧D当今世界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解析:主题中“人类自然”“大自然智慧”“美好”“地球”等信息体现出对环境的关注,D项正确。A项本身表述错误。B、C材料无法体现。答案:D24亨廷顿在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和平与文明的未来都取决于世界各大文明的政治、精神和知识领域之间的理解和合作。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种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作者意在强调()A文明的冲突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B文明冲突是全球化的结果C文明冲突已取代政治冲突D不同文明应相互理解与合作解析:由材料中的“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种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可知A、B、C均不是作者的本意,故选D。答案:D252012年3月13日,美国、欧盟和日本计划就中国稀土出口限制措施向世贸组织提交正式诉讼,控诉中国限制稀土出口,试图为其本土制造商降低成本。中国正在准备积极回应。针对这一贸易纠纷,根据世贸组织的宗旨与原则()A中国应取消针对稀土出口的种种限制B中国应运用贸易壁垒保护本国经济利益C世贸组织应协调与缓和贸易双方的矛盾D美、欧、日应在国际市场上另寻稀土资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世贸组织宗旨和原则的掌握与运用情况。世贸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节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因此世贸组织应出面协调这一贸易纠纷。答案:C二、非选择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6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斯大林时期是一个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实现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基本转变的飞跃前进的时代。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大国,它的大量人口从农村流到了城市,一个制度化的由中央全面控制的社会主义体制形成了苏联经济也一直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布热津斯基大失败苏联的发展速度在20世纪70年代期间逐渐放慢苏联的工人、技师和科学家不愿意只是执行来自上面的命令而不在决策过程起作用。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1999年的最后一天,叶利钦(19911999年任俄罗斯总统)在辞职讲话中说:“我已经完成了我一生的主要任务。俄罗斯永远不会再回到过去,俄罗斯将永远向前迈进。”陆南泉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1)依据材料一说明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是什么。二战后苏联进行了哪几次经济体制改革?这些改革共同的局限性是什么?(8分)(2)斯大林时期,苏联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形成了有别于资本主义的新型的“由中央全面控制的社会主义体制”。依据材料二概括这一体制的特点,并简析这一体制对苏联经济的影响。(8分)答案:(1)计划经济体制。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共同的局限性: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2)特点: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指令性计划经济。影响:促进了苏联经济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成为重要的工业大国;严重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原来只是为了反战而结盟,不料却给世界带来了新的结构、新的制衡,对此我们似乎还缺少关心。昨天晚上我请教中国驻比利时大使宋明江先生:当前欧洲什么事情最应该引起中国人的重视?大使说:欧盟。以经济的联合为基础,防务、外交、内政、司法诸方面都会一一呼应起来。当然麻烦不少,欧盟也步履谨慎,但一直没有后退。从未后退的小步子,日积月累,转眼间就会跨上一个大台阶。余秋雨行者无疆蓝旗和孩子材料二2008年11月4日,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周世俭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强调,中国可以参与国际金融危机的救援,但我们应该因此获得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更多的投票权。材料三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2009年9月2日在北京表示,他一直推动将发展中国家在世行的份额由目前的44%提高到50%,国际金融改革不仅是匹兹堡峰会的主要任务,也是10月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秋季年会的重要议题。分析指出,如果说G20伦敦峰会为国际金融机构注入了迫切需要的资金源泉,那么匹兹堡峰会应该着手在体制上改革这些机构,特别是要扩大新兴经济体的发言权和投票权。中国新闻网(2009年9月15日)请回答:(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欧盟“给世界带来了新的结构、新的制衡”这句话?根据材料归纳欧盟发展的特点。(6分)(2)材料二中周世俭提出中国由此获得更多投票权的依据是什么?(4分)(3)材料三中“世界银行行长”一直推动将发展中国家在世行的份额由目前的44%提高到50%的目的是什么?(4分)(4)上述材料反映了世界经济、政治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4分)解析:第(1)问第1小问要从欧洲走向联合的意义这一角度进行分析;第2小问要对材料进行高度概括。第(2)问要注意两个金融组织在投票权上的规定。第(3)问要从克服当前金融危机的有效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作答。第(4)问要求通读材料,从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的变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利益格局的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理解:欧盟的发展开创了区域集团化发展的新路;欧盟的发展改变了世界力量格局,强化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特点:以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为切入点;以经济联合为开端,逐步向政治和军事领域发展;由量的积累向质的转变发展。(2)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一个国家认缴资金的多少确定其投票权的多少。(3)集中全球力量为克服金融危机提供资金支持和体制保证。(4)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交相发展,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28曾经,世界是“欧洲”的。一度,世界是“美国”的。又有人说,将来的世界是“新兴国家”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弗兰克白银资本材料二(二战后)人们还必须把全球性的专门组织网,特别是“国际”金融机构,看作是美国体系的一部分而且它们的构成成分可以解释为世界性。但实际上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受美国的左右,而且它们本来就是在美国的倡议下产生的。材料三发达国家将继续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只有1%,而且形式各不相同:日本稳步增长,美国小幅减速,欧元区则进一步收缩。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产出中所占的份额从2000年的22%上升到2012年的36%。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将以类似去年的速度增长,增速分别略高于4.5%和2.5%,约占2013年全球产出增长的三分之二,仍将是拉动世界经济的主要动力。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的中国的影响力正日益增大,未来国际社会有好多游戏规则需要中国参与制定。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3年贸易与发展报告(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是通过什么途径?(4分)(2)材料二中美国用以“左右”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国际金融机构”有哪些?说明美国能够控制上述金融机构的根本因素。(6分)(3)材料三反映的经济全球化现状对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为应对全球化,中国政府在新世纪之初做了哪些努力?(6分)解析:第(1)问重点理解材料一中“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进而调用有关近代欧洲和亚洲关系的知识回答。第(2)问要把握住材料中“二战后”和“受美国的左右”“在美国的倡议下产生”等关键信息,并调用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重建的知识回答。第(3)问调用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发展趋势的知识综合回答。答案:(1)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活动(或扩张、掠夺)。(2)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根本因素:二战后美国实力空前膨胀(或二战后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3)影响: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努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