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 (4)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10491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 (4)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 (4)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 (4)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12月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法, ,类似“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还主张读书是为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文人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态度他曾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A B C D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换季时节,某服饰公司将于近期推出数十种最新时装流行款式,来帮助爱美的女士们打造光彩焕然的新季衣橱。B“扶一把中美扶爱基金”是首个国内聚焦摔伤医疗救助、见义勇为保障的公益项目,有助于解决“路人摔倒扶不扶”的道德难题。C我们曾经推崇鲁迅怀疑、批判和抗争的精神,然而在当下,不但这种精神没有被很好地继承,而且被很多人遗忘甚至铲除。D瑞典哥德堡大学研究人员对4100多名年龄20岁到24岁的瑞典男女研究一年后发现,那些经常使用电脑或手机的人,更有可能出现压力增大、睡眠紊乱以及沮丧抑郁。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人们以为芳香剂能净化空气,其实不然,而且实验表明,大多数芳香剂对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少数还可导致造血系统损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等。对一般人来说,偶尔使用芳香剂,不至于造成危害,但家中有呼吸系统疾病等症状者,最好少用或不用。下列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有些芳香剂对空气没有污染。B使用芳香剂都会伤害身体。C家里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不要使用芳香剂。D家里没病人,也只能偶尔使用芳香剂。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演讲比赛中,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所讲内容与事先定下的主旨并不相关,显得(小题大做),榜上无名也就理所当然了。B那段时间我的心里非常难受,不由自主自己的生活。C家庭条件的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傲慢狂妄的个性,不管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样子。D他的创作风格似乎很难言说,清丽、典雅、豪放、幽默都不足以概括。在当今文坛上,他的创作可谓独树一帜。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梁启超说:人之生也,与忧思俱来,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你们都知道我是感情最强烈的人,但经过若干时间后,总能拿出理性镇住它, 。这一点你们虽然不容易学到,但不可不努力学学。A所以感情不致牵动我,糟蹋我的身子,妨害我的事业B所以我不致受感情牵动,妨害我的事业,糟蹋我的身子C所以感情不致牵动我,妨害我的事业,糟蹋我的身子D所以我不致受感情牵动,糟蹋我的身子,妨害我的事业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宝物他的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母亲告诉他医院催着交钱。他说,“知道了,”并叫母亲不要着急。他坐车来到市区的一个叫着“王记”的古董行。你们这里收古董吗?顾林低声问正在电脑上忙着的一个男人,他是王经理。你有什么古董?王经理问。家中有一个宝物,顾林在8岁那年就知道了。宝物是一个瓷瓶。瓷瓶上画着一幅仕女图,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他用手机对着瓷瓶各个角度拍了照片。顾林把手机上的照片翻给王经理看。“瓷瓶现在在哪里?”王经理问。“在家里。”“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王经理自言自语。“应该是真品。顾林说。”他有点心虚,其实他也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母亲常对他说,那是你父亲一直为之骄傲的东西王经理打了一个电话,一个穿着唐装的60多岁的老人从楼上下来。人们都喊他“老教授”,他曾是一所名牌大学的教授。顾林把手机送到老教授手里。老教授看到照片,眼睛突然睁大,后陷入深思,后又摇了摇头。“刚才听犬子说瓷瓶在你家里?能方便去看看吗?”老教授问。“能。”他说,“不一定卖。”“不妨。去观赏观赏。你不卖也不妨。”老教授说“顾林啊,快点来啊,又催交钱了。”母亲电话再一次打来。他连连说,“知道了。”“胎骨薄匀,绘画细腻,不错。”老教授看到瓷瓶说。老教授边看边摸。他时而嘴角露出一点微笑,时而蹙眉。“太像了,老教授自言自语。你认识顾开庭吗?”老教授问。“是家父。”他说。“他人呢?”老教授问。“他住院了,急需要钱,不是这样我还不卖。您怎么知道家父的名字?”“有过一面之缘。你打算卖多少?”“330万。”他说。老教授沉思片刻,说,“好,30万就30万。”到了古董店,老教授吩咐王经理付8万元现金给顾林,还开了一张22万元的支票,还亲自给他写了个条子。“你怎么有这么多钱?”母亲看到几捆钱后,惊奇地问。“卖了瓷瓶。”他如实说。“也罢。你快去交钱,省得再催。重症病房花钱多。你爸还没醒转过来,这次受苦了。”母亲说时眼里含着泪。那个撞了他之后逃逸的人不知道能不能查出来?“应该能。”顾林安慰母亲。两天后,父亲醒了过来。父亲出院后,问瓷瓶卖了多少钱。顾林说,“30万元。”父亲说,“可以了。”“看过瓷瓶后,买家还提到你的名字。”顾林说。“他会认识我?不可能啊,这个瓷瓶的主人在江南啊,离这远着呢,而且又这么多年了。”父亲说。年底的一天,顾林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约他到市黄海咖啡馆见面。“是您?”他一见面就认出老教授,陪同他的还有他的儿子王经理。“看到你的瓷瓶,我太喜欢它了,无论是真品还是仿品,我无所谓,看到它亲切啊。老教授说,你知道你家怎么会有这个瓷瓶的?”顾林说,“我听母亲说,25年前,父亲在江南打工,在一个冬日里,他救了一个落水的孩子,还救了跳到水里救孩子的父亲。天冷,父亲自己差点送了命,这家是开古董店的,就送了这个瓷瓶,听母亲说父亲当时还不愿意要,嫌弃它不能吃,还易碎,人家开古董店的老板正好到江北有事,父亲带着瓷瓶顺便坐着人家雇的船回了家。”“你的父亲救了我和他啊。”老教授指着王经理说。“怎么这么巧?”顾林笑着感叹。“其实我那天一看到这个瓷瓶,我就感觉是以前送出去的那个瓷瓶。老教授说,当年我父亲在送瓷瓶之前,找人鉴定过的,说是后人仿造的,知道它并不值钱,可是当时我的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我们还是把它送给你父亲。这些年我们一直愧疚啊,你父亲救了我家两条命,我们却给他一个不值钱的东西。为了这个瓷瓶,我们才在江北开了个分店,就想找到你父亲啊。”“原来是仿造的啊,那就不值钱了!”顾林说。“不是钱的事,”老教授说。“我们现在就去见你的父亲,瓷瓶我们也带来了,送出去的东西我们不敢再要回来。这次我找专家鉴定过了,是清代粉彩瓷真品。”“那值多少钱?”顾林问。“最少400万。”(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4年第16期)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顾林两次接到母亲打来的催款电话,是希望顾林尽快卖掉家里的瓷瓶,缓解家里当时所面临的困境。B老教授非常富有商业头脑,所以才坚持到顾林家鉴别古董真伪,他在顾林家里看到瓷瓶,立刻感觉到这是一件真品。C当年顾林父亲救人之后,嫌弃瓷瓶不能吃,还易碎,本不想接受瓷瓶。不肯要老教授送的瓷瓶,可见他并非施恩图报之人,不想因为救了别人就接受别人的馈赠。D与老教授父子的对话中,顾林介绍关于瓷瓶的往事,补充交代了瓷瓶的来历,更重要的是为了塑造父亲不为名利、高尚无私的品质。E小说以“瓷瓶”为题,有深刻的意味。瓷瓶是全篇的线索,贯穿全文始终;以“瓷瓶”为题揭示了小说的主要内容。7文中“他有点心虚,其实他也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母亲常对他说,那是你父亲一直为之骄傲的东西”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状态?请结合本文分析。8请简要分析小说中王教授的人物形象。9小说中顾林母亲说道:“那个撞了他之后逃逸的人不知道能不能查出来?”是否与小说无关?可否删掉?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晚 秋【亚美尼亚】 埃格林瓦萨卡在一所大学对面的网球场旁停下了脚步。秋季里的这一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但这却让瓦萨卡的心情更加烦闷。温暖晴和的晚秋好像在故意戏弄他,嘲笑他,鄙视他一阵已有几分凉意的秋风吹了过来,几片金黄的叶子在空中划着美丽的弧线轻盈地飘落到了地上。两个身材姣好的姑娘从瓦萨卡的身边走了过去,飘过一阵沁人的香水的芳香。这样的姑娘瓦萨卡连想都不敢想,即使在年轻的时候,他也没敢奢望过。她们对他来说来自另一个世界。他和孤儿院长大的玛妮克结了婚。但那个曾经安安静静、勤快能干的玛妮克现在却好像换了一个人,每天唠唠叨叨,不停地数落他,甚至连在床上也是一肚子怨气,所以他越来越不愿碰她的身体了。想到这儿,瓦萨卡感到了一阵良心的责备,仿佛侮辱了自己的妻子。毕竟他们一起忍受了失去第一个孩子的伤痛,后来又生育了一个女儿。最近玛妮克不幸伤了胳膊,肿得很厉害,大概是骨折了,他需要尽快筹到钱给玛妮克拍x光片和治疗瓦萨卡的心底一阵绝望。现在他就是在到处找工作,对他来说,时间非常紧迫,每一分钟都很重要!以前不管怎么说他还能干粗活,当搬运工,可现在却得了疝气,粗活干不了了。可要治好疝气也得一大笔钱哪!又是一阵略带凉意的微风吹了过来,一种像翠菊似的黄色小花随风摇动着小小的脑袋。瓦萨卡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时他们家住在市中心,后来他们的房子被拆掉了,只得到了一点点少得可怜的补偿金。他和父母颠沛流离,几经辗转,最后才在邻近市郊的一个地方落下了脚,生活也随之落到了贫困线之下。瓦萨卡低低地骂了一句。两腿突然不听使唤地朝学校方向走了过去。是啊,他以前真的很喜欢学习,他可不像那个留级生梅鲁日。梅鲁日当年和他同桌,可现在这个梅鲁日已经是大富翁了一个穿着绿风衣的女人轻轻地碰了一下瓦萨卡,侧着身子从沿着人行道停着的两辆汽车间穿了过去,急着过马路。瓦萨卡迅速瞥了这个女人一眼:她也来自另一个世界。于是瓦萨卡马上把目光移到了别处。突然他被一阵刺耳的刹车声和令人恐怖的尖叫声吓了一哆嗦。他顺着声音望了过去,那个穿绿风衣的女人一动不动地躺在了一辆大客车的底下。第一个从汽车驾驶室跳出来的是已经吓得半死了的司机,随后乘客们也慌慌张张地从车上走了下来。有一个姑娘第一个跑到了躺在地上的女人跟前。她动作敏捷、手脚麻利地摘下受伤女人耳朵上那对亮闪闪的耳环,迅速放到自己的上衣兜里,然后大声地喊了起来:“快来人啊!快来人啊!”瓦萨卡把这一切都清清楚楚地看在了眼里,他愤愤地叹息了一声:“这条母狗!偷了人家的耳环,还像没事似的!”突然,瓦萨卡发现了一个绿色的东西,就在左边,离他只有一二十米远。瓦萨卡仔细地打量了一下,好像是一个女式小包,崭新的,样式非常精巧。这个小包最有可能就是那个受伤的女人的。现在众人正要把那个女人抬起来。瓦萨卡的注意力现在已经不能集中了。他又要留意那个女人,又要留意这个包。这时候救护车开过来了,车上下来几个穿白大褂的救护人员,把受伤的女人放到救护车里拉走了。出事地点只剩下了一片发黑的血迹。阳光照到了那个小包上,包上的小锁扣和装饰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小包真漂亮,肯定价格不菲!它就这么神奇地被抛到了瓦萨卡的的眼前,离他只有一二十步远瓦萨卡心里一阵紧张,他屏住呼吸,朝那个小包的方向走了过去。他刚走了两步,马上又停住了:他心怦怦跳地想等身后响起的脚步声走远。同时,他又忍不住朝那个小包的方向看了一眼,结果他惊恐地发现,一个体态臃肿、手里拿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快速地倒着两条腿,像跳舞似的径直朝小包走了过去,一把捡起小包,然后又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脚步朝着一个小花园的方向走去。瓦萨卡心里一阵慌乱,额头上立刻渗出了汗珠。这简直就是当着他的面把他偷光了!那个胖男人已经从瓦萨卡的视野中消失了,但他还站在原地发愣,眼睛呆呆地盯着一个地方。但过了一会儿,瓦萨卡突然又感到了一阵轻松,如释重负。“我鬼迷心窍了,”他嘟囔了一句,“真是鬼迷心窍了”凉爽的秋风轻拂在他的脸上,他的呼吸也变得自如了。他信步在街上,孤身一人,漫无目的。只是当他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从前的老同学梅鲁日正在建的那个小独楼的工地上时,他才明白,其实他的双脚一直在朝这个他早就该来的地方走。10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A小说通过瓦萨卡对学校生活的回忆,引出了他与梅鲁日不同人生际遇的对比,揭示出社会的不公,为作品结尾作了铺垫。B小说的标题“晚秋”既是写实,又是象征,包含了耐人寻味的丰富意蕴,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匠心。C中年男人当着瓦萨卡的面拿走了小包,这种偷窃行为激怒了瓦萨卡,因为在瓦萨卡看来,那个小包本该属于自己。D小说中有关女式小包的细节,暗示了受伤女人的富有,也凸显了小包对瓦萨卡产生的心理冲击。E“这条母狗!偷了人家的耳环,还像没事似的!”这段骂人的话语表明瓦萨卡从小缺乏教养。11请指出小说第三段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12简要概括瓦萨卡发现小包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13小说的高潮是中年男人捡走了小包。如果这个人物没有出现,瓦萨卡会不会将小包据为己有?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三、文言文阅读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游京师,献书于平章不忽木,大奇之,辟为礼部令史,乃荐入御史台。一日病,不忽木亲至其家问疾,四顾壁立,叹曰:“此真台掾也。”及为丞相椽,选授堂邑县尹。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竟居之。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道经华山,祷雨于岳祠,泣拜不能起,天忽阴翳,一雨二日。及到官,复祷于社坛,大雨如注,水三尺乃止,禾黍自生,秦人大喜。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即抚膺痛苦,遂得痰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元史列传六十二张养浩传)【注】楮(ch)币:元代发行的一种纸币。平章:元代官职,职权类似宰相。淫祠:在正神(谷神、土神等)以外滥设的神祠,如供奉“狐仙”“蛇妖”等的祠堂。14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游京师,献书于平章不忽木 游:游学B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 纳:上交C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窃:盗窃D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 昏:模糊不清15下列全部表现张养浩“为官能为民着想”的一组是( )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竟居之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A B C D16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B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C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D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养浩从小就讲道义,不忽木来看望他,他和家人恭敬地迎接;做县尹时,官舍不好也不计较;对做过盗贼的人和李虎这样的暴戾之人都能用宽容去感化他们。B张养浩把钱财看得很淡,做御史台时两袖清风;调任陕西时,把家里的所有东西都送给了乡里贫困的人;还常拿自己的钱赈济百姓。C张养浩往陕西赴任的途中,到华山祷雨,结果“一雨二日”,到官后又求雨,结果大雨如注。这些事虽带有迷信色彩,但可见他心里装着老百姓。D张养浩为官清廉,心系百姓,也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戴,他调离堂邑十年之后,当地群众仍为他竖碑颂德;他去世以后,百姓悲哀得如失去父母。1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2)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四、默写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 ,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诗,紧扣 “怀古”二字,首先想到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建都京口,因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如今英雄已经无处寻觅的语句是: , 。(3)六国论中,表现列国先人艰苦开辟疆土的句子是: , ,以有尺寸之地。(4)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 , ?(5)滕王阁序中“ , ”两句,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描绘出晚霞之中一幅绝美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6)报任安书中司马迁提出写作史记的目的是: , ,成一家之言。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江城子癸酉春社清波渺渺日晖晖,柳依依,草离离。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帘箔四垂庭院静 怯寒未敢试春衣,踏青时,懒追随。野蔌山肴,村酿可从宜。不向花边拼一醉,花不语,笑人痴。20上片首句描写的景物有怎样的特点?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21简要赏析“人独处,燕双飞”的艺术手法。22结合全词概括词人“懒追随”的具体原因。六、语言表达2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磷是有关生命和思想的物质。骨头里含有磷,它决定着骨髓细胞的生长和发育。 ,才能使脑细胞正常地工作。食物里缺乏磷, 。怪不得身体衰弱的人和康复期的病人,要服用含磷的药物。磷不但人需要, 。在开口狭窄的港湾里撒上磷的化合物,就会使细小的水藻和别的微生物很快繁殖生长,鱼的繁殖率也就提高了。七、作文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近日,某地一位老人接8岁孙女放学,在路口猛拍等红灯的公交车,要求上车,司机没有开门。进站后爷爷上车,对司机大骂,同车的人劝阻老人无效,小孙女挺身而出:“爷爷是你不对,再这样你就别接我了!”然后转身对司机说:“阿姨,对不起,是我爷爷不对,我替爷爷向您道歉。”司机听后感动落泪。此事一经传开,网友纷纷热评:这小孩教得太好了,下一代都像这样何愁国不强;从小培养道德素质很重要。身教重于言传,爷爷怎么能做这样的榜样?爷爷还不如孙女明事理。对于以上的事情,你怎么看?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AAADB6CE(选C得2分,选E得3分,选D得1分,选AB不得分)。7他对瓷瓶的价值心存疑虑,不知道瓷瓶的真伪。弄不清它的真正价值,担心卖了低价。有但矛盾。瓷瓶记录着父亲的荣誉,他不愿意卖;但父亲住进医院急需用钱,他不得不卖。8知恩图报,王教授在被救后,为寻找恩人而到江北开设分店,用30万元买下被认为是赝品的瓷瓶。诚信待人,王教授一直因送给“赝品”瓷瓶而愧疚,知道瓷瓶的真正价值后毅然把瓷瓶送回。9与小说有关,不能删掉。从情节上看,撞人之后逃逸与前文顾林着急出手瓷瓶紧密相关,补充了小说的情节,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又耐人寻味。与后文老教授父子知恩、感恩形成鲜明对比。更有利于塑造老教授的光辉形象。从思想内容上看,瑕不掩瑜,虽然有不负责任的逃逸者,但像老教授这样有感恩情怀的人还是主流,弘扬了社会正能量,丰富了作品的主题。10CE11照应标题;渲染了一种温馨美好的气氛;反衬瓦萨卡心情烦闷,处境凄凉。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照应标题。12心动紧张惊恐慌乱失望轻松13探究题,言之成理即可。 A不会据为己有。理由:瓦萨卡的性格使然;瓦萨卡善良,即使对妻子不满也会自责;瓦萨卡正直,当看到一个姑娘摘伤者耳环时愤愤不平;瓦萨卡良知尚存,事后认为自己对小包有所企图是“鬼迷心窍”; 瓦萨卡能坚守道德底线,“双脚一直在朝这个他早就该来的地方走”,表明瓦萨卡即使有机会拾到小包也不会据为己有。 B会据为己有。理由:瓦萨卡的性格及小说中的相关情境使然;瓦萨卡贫病交加,急需钱解燃眉之急;社会不公导致心理失衡;家庭遭遇拆迁而致贫,不会读书的同学成了有钱人;周围没人为瓦萨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当中年男人拾走小包之后瓦萨卡认为是“把他偷光了”,表明瓦萨卡在心里已把小包据为己有。14C15A16B17A18(1)张养浩接到任命后,立即把自己家里的财产都分给村里的穷人,自己便登上车子向陕西进发,碰到饥饿的灾民就赈济他们,看到饿死的灾民就埋葬他们。(2)张养浩到陕西做官四个月,从来没有回到自己家里住过,一直住在官府,晚上便向上天祈祷,白天就出外救济灾民,一天到晚没有丝毫的懈怠。19(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2)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3)暴霜露,斩荆棘(4)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6)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20答案:景物特点:清幽澹远(悠远、晴明、安闲平静也可);表现词人孤独、寂寞的情怀。21答案:反衬:用燕子的双飞衬托人的独处,表现词人的落寞情怀;以动衬静,用燕子的飞舞衬托词人的安静。22答案:词人年事已高,情绪孤寂,懒得像年轻人一样去踏春;词人害怕郊外的寒冷,想着用“野蔌山肴”、“村酿”等聊以自我安慰。23示例:大脑里含有足够的磷;就会使整个机体衰弱下去(或“生命体就会衰弱下去”);其他生物也需要(或“其他生命体也需要”)24身教重于言传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但是这些父母们有没有想过,你们是龙父,龙母吗?魏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身教重于言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梵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子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各个港口,他的儿子叫伊东布拉格,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布拉格之所以能取得后来的成就,与父亲从小对他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布拉格后来接受访问时说:父亲是我的第一位老师,从小他就教育我,不论什么事情都要从本质去看,是父亲的行为感染了我中国不也有一句谚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孟母三迁,曾子杀猪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自此,我不禁要发出感慨:前人尚且如此,今人又何待言?有一位老教育家曾说过:现在的社会,普遍流行着一种四&二&一综合症那就是四个祖辈的,两个父辈的围绕着一个小太阳转现在的家长在孩子的身上寄托了太大的希望经常会对孩子说:你要怎样怎样,你不能骂人,不能打架,要好好学习殊不知,家长的言行早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了你的孩子要知道身教重于言教啊!家长的用心我们都能理解但是,你若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天之骄子,你也应该严于律己因为孩子常常会把自己的父母当作榜样你平时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他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带孩子去坐公交车,遇到有老年人上车没有座位,你告诉你的孩子要给老年人让座,而你自己却坐在那里孩子只会不情愿地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他不会记住以后也要这样做真心地对天下的父母们说:当你们成为龙父龙母时,相信你的孩子也定会成龙成凤因为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