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五章 宏观经济分析,第一节 宏观经济分析概述 一、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与方法 (一)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 1、把握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尤其是财政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变化。 2、判断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及其结构变动密切相关。 3、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度和方向。 4、了解转型背景下宏观经济对股市的影响不同于成熟市场经济。中国证券市场是新兴加转轨的市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股权分置,国有成分比重较大,行政干预较多、阶段性波动较大、投机性偏高、机构投资者力量不够强大。,1,(二)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1、总量分析法 是指对影响宏观经济运行总量指标的因素及其变动规律进行分析。总量分析主要是一种动态分析,主要研究总量指标的变动规律。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量的总和,二是平均量或比例量。 2、结构分析法 是指对经济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及其对比关系变动规律的分析。 如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消费和投资的结构分析,经济增长中各因素作用的结构分析。 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是相互联系的,总量分析侧重总量指标速度的考察,侧重分析经济的动态过程;结构分析侧重于对一定时期经济整体形势个组成部分相互关系的研究,侧重分析经济现象的相对静止状态。,2,3、宏观分析资料的搜集与处理 1)电视、广播、报纸、杂志 2)政府部门与经济管理部门 3)各主管公司、行业管理部门 4)部门与企业内部的原始记录 5)各预测、情报和咨询机构公布的数据资料 6)国家领导人和有关部门、省市领导报告或讲话中的统计数字和信息,3,二、评价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变量 宏观经济运行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影响证券市场的变动,一是影响上市企业的实际投资预期收益、融资成本及经营效益;二是影响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以及投资者对证券收益的预期。 (一)国民经济总体指标 1、GDP GDP=GNP本国居民在国外的收入+外国居民在本国的收入 =GNP国外要素收入的净额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GDP的统计一般常用的是支出法。由投资、消费、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组成。,4,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一般用来衡量经济增长率。是反映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程度的动态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具有活力的基本指标。 通过国内生产总值等总量指标只能对国民经济形势有一个大致的分析,要深入掌握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还必须对经济运行的变动特点进行分析。包括:一是经济增长的历史动态比较;而是经济结构的动态比较;三是物价变动的动态比较。,5,2、工业增加值 是指工业行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测算工业增加值的基础来源于工业总产值,即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的工业产品总量。 3、失业率 失业率是指劳动人口中失业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劳动力人口是指年龄在16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全体。 存在着一个自然失业率,失业率的变化与国内生产总值相对于潜在GDP的变动为背景的。,6,4、通货膨胀 是一般物价水平持续、普遍、明显的上涨。对通货膨胀的衡量可以通过一般物价水平上涨幅度的衡量来进行,一般包括:零售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国民生产总值物价指数。 零售物价指数又称“消费物价指数”或“生活费用指数”,反映消费者为购买消费品而付出的价格的变动情况。 批发物价指数反映一国商品批发价格上升或下降的速度。 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是指按照当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基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 一般情况下,零售物价指数使用的较多。,7,通货膨胀一般以两种方式影响到经济:通过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以及通过改变产品产量与类型经济。会引起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扭曲商品相对价格,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引发泡沫甚至损害一国经济基础和政权基础。 5、国际收支 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本国居民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他往来中所产生的全部交易记录。 国际收支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进口和出口是国际收支中主要的部分。,8,(二)投资指标 投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再生产中投入资金的数量。投资规模是否适度,是影响经济稳定与增长的一个决定因素。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衡量投资规模的主要变量。我国的投资主要包括:政府投资、企业投资和外商投资。 (三)消费指标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是指国民经济各行业通过多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的消费品总额。 分为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和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 是研究国内外零售市场变动情况,反映经济景气程度的重要指标。 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是指某一时点城乡居民存入银行及农村信用社的储蓄金额。是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扣除消费支出后形成的。,9,(四)金融指标 1、总量指标 (1)货币供应量:是单位和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存款和手持现金之和,其变化反映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变化。 流通中的现金M0:指单位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现金之和。 狭义的货币供应量M1:M0单位在银行开支票进行支付的活期存款。 广义的货币供应量M2: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 (2)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 (3)金融资产总量:是指手持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保险等其他资产的总和。 金融资产的多样化是社会融资方式变化发展的标志。,10,2、利率 是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利率的波动反映出市场供求的变动状况。 利率有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国债利率、回购利率和同业间拆借利率,一般以再贴现利率和同业拆借利率作为基准利率。 (1)贴现率与再贴现利率 贴现率是指银行应客户的要求,买进未到付款日期的票据,办理贴现业务时,银行向客户收取一定的利息,其对应的比例即为贴现率。 再贴现利率是商业银行由于资金周转需要,以未到期的合格票据向中央银行贴现时所适用的税率。,11,(2)同业拆借利率 是指银行同业之间的短期资金借贷利率 包括拆进和拆出利率,两者的利差为银行的收益。同业拆借中大量使用的利率是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是指伦敦的第一流银行借款给伦敦的另一家第一流银行资金的利率。贷款协议中议定的LIBOR通常是指由几家指定的参考银行在规定的时间报价的平均利率。 (3)回购利率 交易双方在全国统一拆借中心进行的以债券为权利质押的一种短期资金融通业务,是指资金融通方将债券出质给资金融出方,融入资金的同时,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期日由正回购方按某一约定的利率计算的资金额逆回购方返还资金,你想购方向正回购方返还原出质的债券的融资行为。,12,(4)各项存贷款利率 各项存贷款利率包括金融机构对客户存贷款利率,即城乡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存贷款利率,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以及优惠贷款利率。 银行利率的变动不仅会对银行存贷款有直接影响,也对债券利率产生影响。由于利率水平的上浮,会引起存款增加和贷款下降,会同时抑制供给和需求;反之则会引起需求和供给的双向扩大。,13,3、汇率 汇率是外汇市场上一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相互交换的比例。汇率变动是国际市场商品和货币供求关系的综合反映。降低汇率会扩大国内总需求,提高汇率会缩减国内总需求。 4、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是一国对外债权的总和,用于偿还外债和支付进口,是国际储备的一种。还包括黄金储备、特别提款权和在国际货币组织的储备头寸。我国主要是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另外两种比例比较少。 国际收支顺差时,外汇储备会增加;反之则会降低。当外汇流入时会增加国内需求。 非储备外汇即通过国际货币市场单纯进行货币交易而增加或减少的外汇。非储备外汇增加意味着国内需求的减少。,14,(五)财政指标 1、财政收入 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只能的财力保证。 主要包括:各项税收、专项收入、其他收入、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 2、财政支出 是指国家将国家财政筹集起来的资金进行分配使用,以满足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需要。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指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地质勘探费用、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文教卫生等费用、国防支出、行政管理费和价格补贴等。 可以分为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前者扩大可以扩大消费需求,后者可以扩大投资需求。,15,3、赤字或结余 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差额即为赤字或结余。财政赤字过大,就会引起社会总需求的膨胀和社会总供求的失衡。 赤字的弥补方式:一是通过举债来弥补;二是通过向银行借款来弥补。 发行国债对国内需求总量是不会产生影响的。只有银行因为财政的借款而增加货币发行量时,财政赤字才会扩大国内总需求。,16,一、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1、宏观经济运行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一方面证券市场上是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另一方面也表明宏观经济的走向决定了证券市场的长期趋势。可以说宏观经济因素是影响证券市场长期走势的唯一因素。宏观经济运行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通常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第二节 宏观经济分析与证券市场,17,(1)企业经济效益:宏观的外部环境是影响公司生存、发展的最基本的因素。公司的经济效益会随着宏观经济运行周期、宏观经济政策、利率水平和物价水平等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动而变动。呈现正向关系。 (2)居民收入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拉动消费需求,从而增加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其收入水平的提高也会直接促进证券市场投资需求。 (3)投资者对股价的预期:是投资者对股价的预期,也就是投资者的信心。是宏观经济影响证券市场走势的重要途径。 (4)资金成本:当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如调低利率水平、实施消费信贷政策、征收利息税政策、居民、单位的资金持有成本将随之发生变化。如降低,将会促使部分资金由银行储蓄变为投资,从而影响证券市场的走向。,18,2、宏观经济变动与证券市场波动的关系 (1)GDP的变动:长期来看,在上市公司的行业结构与该国产业结构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股票平均价格的变动与GDP的变化趋势是相吻合的。但也不是必然同向,还必须把GDP与经济形势结合起来进行考察。 1)持续、稳定、高速的GDP增长。经济势头良好,证券市场将呈现上升趋势。 伴随经济成长,上市公司利润持续上升,股息不断增长,企业经营环境不断改善,产销两旺,投资风险也越来越小,公司的股票、债券价格上扬。 人们对经济形成良好的预期,投资积极性得到提高,从而增加了对证券的需求,证券价格上扬。 随着GDP的增长,国民收入和居民收入不断得到提高,收入增加也将增加证券投资的需求,证券价格上涨。,19,(2)高通货膨胀下的GDP增长 当经济处于严重失衡下的高速增长时,总需求大大超过总供给,这将表现为通货膨胀,这是经济形势恶化的征兆,如果不采取措施,必将导致未来的“滞涨”。失衡的经济增长长期来看必然导致市场行情下降。 (3)宏观调控下的GDP减速增长。当GDP呈现失衡的高速增长时,政府可能会采用宏观调控措施以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这样必然减缓GDP的增长速度。如果宏观调控目标得以顺利实现,GDP仍保持适度的增长率而未导致GDP负增长或低速增长,证券市场将反映这种好的形势而呈现平稳渐升的态势。,20,(4)转折性的GDP变动。 1)由负增长逐渐减缓并呈现正向增长时,表明恶化的经济环境逐步得到改善,证券市场也会由下跌转为上升。 2)当GDP由低速转向高速时,表明新一轮的经济高速增长已经来临,证券市场将伴之以高速上涨。 上面的分析只是沿着一个方向分析,如果实际情况相反,分析原理相同,结论相反。此外还必须强调,证券市场一般提前对GDP的变动做出反应,也就是它反映预期GDP的变动,而GDP的实际变动被公布时,证券市场只反映实际变动与预期变动的差别,因而对GDP的变动进行分析时必须着眼于未来。 从我国的历史实践来看,我国证券市场指数趋势基本与GDP趋势保持一致。我国的证券市场“新兴加转轨”的特殊性,及上市公司的二元股权结构,使得这一时期证券市场有时具有一定的“政策市”的特征。,21,2、经济周期变动 经济周期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表现为扩张和收缩的交替出现。衰退、萧条、复苏和繁荣周而复始。 证券市场综合了人们对于经济形势的预期,这种预期全面地反映了人们对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有关信息的切身感受。这种预期又必然反映到投资者的行为中,从而影响证券价格。 当经济持续衰退至尾声萧条时期,投资者已远离证券市场,每日成交日益稀少。有眼光而且在不停收集和分析有关经济形势并作出合理判断的投资者开始默默吸纳股票,股价已缓缓上升。当大家都意识到这一点时,股价已经上升到一定水平。而那些有识之士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经济不会再创新高,开始抛出股票,股价虽然还在上涨,但供需力量已逐渐发生转变。当经济形势逐渐被更多投资者所认识的时候,供求由平衡转向供大于求,股价开始下跌。,22,股价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给我们如下启示: (1)经济总是处在周期性运动中。股价伴随着经济周期相应地波动,但股价的波动超前于经济运动,股价波动是永恒的。 (2)收集有关宏观经济资料和政策信息,随时注意经济发展动向。 (3)把握经济周期,认清经济形势。不要被小涨和小跌迷惑而追逐小利,这一点对中长期投资者尤其重要。,23,3、通货变动 包括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可循,分析时必须从通货膨胀的原因、程度、配合当时的经济形势,以及政府的可能干预措施进行综合分析。一般的分析原则: 1)温和的、稳定的通货膨胀对股价的影响较小。通货膨胀提高了债券的必要收益率,从而引起债券价格的下跌。 2)如果通货膨胀在一定的可容忍的范围内持续,而经济处于景气阶段,产量和就业都持续增长,那么股价也将持续上升。 3)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很危险的,经济将被严重扭曲,货币加速贬值,这时人们会囤积商品、购买房屋等进行保值。这可能从两个方面影响证券价格:其一,资金流出证券市场,引起股价和债券价格的下跌;其二,经济扭曲和效率低下,企业成本上升,盈利水平下降。,24,4)政府通常不会容忍通货膨胀存在,会采取相应的政策,从而对经济产生影响。 5)通货膨胀时期,并不是所有价格和工资都按同一比例变动,而是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一些公司可能获利,一些公司可能蒙受损失。 6)通货膨胀不仅对经济产生影响,还可能产生社会影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预期。 7)通货膨胀使得各种商品价格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也使的企业未来经济状况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证券投资的风险。 8)通货膨胀对企业的微观影响表现为:通货膨胀初期,“税收效应”“负债效应”和“波纹效应”有可能刺激股价上涨,但长期严重的通货膨胀,股价将受大环境的影响而下降。,25,(2)通货紧缩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通货紧缩将损坏消费者和投资者的积极性,造成经济衰退或经济萧条,与通货膨胀一样不利于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投资者推迟消费,企业推迟投资计划,经济步入恶性循环。 从利率角度来说,对利率的下降形成稳定的预期,工资下降、失业增多,企业效率下滑,会使股票、债券价格大幅度的下跌。,26,(二)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的手段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1)国家预算:是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国家预算收支的规模和收支平衡状态可以对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产生影响。财政赤字具有扩张社会总需求的重要作用,一般会促进股票、债券的上涨,同时还会对某些行业、或企业带来不同的影响。 2)税收:首先税制的设置可以调节和制约企业间的负税水平;还可以根据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不同对象设置税种和在同一税种中实行差别税率;进口关税和出口退税政策对国际收支会产生影响。 减税:对企业减税或增加退税的比例会刺激股票、债券价格的上涨;印花税的降低也会刺激股票价格的上涨。,27,3)国债: 可以调节国民收入的使用和产业结构; 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结构; 通过国债调节资金供求和货币流通率; 国债的发行对证券市场资金的流向格局也有主要影响,发行国债,分流流向股票市场的资金,股价一般会下降。 4)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满足某种特定需要,将一部分资金无偿补助给企业或居民的一种再分配形式。 5)财政管理体制: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之间,以及国家与企事业单位之间资金管理权限和财力划分的一项制度。 6)转移支付制度:中央政府经意部分资金,按一定的标准拨付给地方财政的一项制度。,28,(2)财政政策的种类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1)减少税收、降低税率,扩大减免税收范围 政策效应:增加微观经济主体收入,刺激经济主体的投资需求,从而扩大社会供给,进而增加人们的收入,同时增加他们的投资需求和消费支出。 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增加收入直接引起证券市场价格上涨;投资、消费的增加,从而使总需求增加,其反过来又刺激投资需求,企业增加利润,利润增加又会扩大生产规模,利润增加,从而促进股票的价格上涨。债券价格也将上扬。,29,2)扩大财政支出,加大财政赤字。 政策效应:扩大社会总需求,从而刺激投资,扩大就业。 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扩大支出,刺激企业投资,利润增加,股票价格上涨;同时居民增加收入,投资信心大增,带动价格上涨。 但是赤字应该适度,过大会引发通货膨胀,反而会使证券市场价格下降。 3)减少国债发行:减少会使更多的资金流向股票市场,其价格会上涨。 4)增加财政补贴。往往会使财政支出扩大,其政策效应是扩大社会总需求和刺激供给增加,从而使证券价格总体上涨。,30,2、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1)利率 利率下降,股票价格上涨;反之则下降。原因:利率是计算股票内在价值的依据,利率上升,会使其内在价值下降,所以价格下跌;其二,利率水平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从而影响股票价格;其三,利率下降,更多的资金会从银行存款转向证券市场,股票价格上涨。 (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 政府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购入有价证券,货币供给量增加,利率由下降的趋势,成本降低,推动股价的上涨;反之股价会下跌。,31,(3)调节货币供应量 通过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 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供应量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大幅减少,证券市场价格趋于下跌;银行提高在贴现率,社会信用收缩,证券市场的资金供应减少,证券市场价格趋于下降。 反之,则相反。 (4)选择性货币政策 一般来说该项政策会对证券市场整体走势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因为板块效应对证券市场产生结构性影响。,32,2、收入政策 (1)收入政策概述 收入政策是指国家为实现宏观调控总目标和总任务,针对居民收入水平高斯、收入差距大小在分配方面制定的原则和方针。 收入政策比财政和货币政策具有更高层次的调节功能,制约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方向和作用力度,并且其也要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实现。 收入政策目标包括:收入总量目标和收入结构水平。 (2)我国收入政策的变化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我国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收入分配共存的收入分配政策。随着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我国民间金融资产大幅度增加了,人民的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对证券市场的需求增加,推动了证券价格的上涨。,33,四、国际金融市场环境分析 国际金融市场可以分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期权期货市场。随着和国际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也会通过各种途径来影响本国证券市场的价格。 1、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通过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影响证券市场价格 一把来说,一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越高,证券市场受汇率的影响越大。 一般来说,汇率上升,本币贬值,本国竞争力增强,出口型企业收益将会增加,此类证券价格上涨;依赖于进口的企业成本上升,利润受损,其证券价格会下跌。同时汇率上升,会导致资本流出本国,资本流失使得对本国的证券市场需求减少,证券市场价格会下降。,34,此外汇率的上升,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提高,进而带动国内物价水平的上涨,引起通货膨胀。 为维持汇率的稳定,国家可能会动用外汇储备、抛售外汇、从而减少本币的供应量,使得证券价格下降,直到汇率恢复平衡。 由于我国的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严格控制,官方的人民币汇率不容易受到影响,但由于贸易项下的可自由兑换,以及人们的心理预期的变化,从而会影响证券市场价格。 2、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通过宏观面和政策面间接影响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向型上市公司和外贸上市公司影响最大,总的来说对A股的影响比较小。对B股影响比较大。,35,长期来看股票的价格有价值决定,但就中短期的价格分析来看,股价由供求关系决定。 一、证券市场的供给方与需求方 (一)供给方 证券市场的供给主体是上市公司,由已经上市的新老公司构成。数量变化情况:90(10)、 91(14)、92(53)、93(183)。05(1381)、06(1434)、07(1550)。 (二)需求方 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 我国证券投资主体由个人投资者逐渐向机构投资者过度的趋势。,第三节 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36,二、股票市场供给的决定因素与变动特点 决定上市公司数量的主要因素包括: (一)宏观经济环境 如果宏观经济运行良好,将会有更多的企业申请融资,上市公司数量也会随之增加。 (二)制度因素 影响股票市场供给的制度因素主要包括:发行上市制度、市场设立制度和股权流通制度。 1、发行上市来看,由审批制到核准制,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2、市场设立制度来看,如果增加二板市场,上市公司的数量也必然随之增加。 3、从股权流通制度来看,我国主要是国家股和法人股的不流通。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将会提高整个市场的供给。,37,(三)上市公司质量 上市公司的的质量状况会影响到股票市场的前景、投资者的收益及投资热情、个股变动及大盘指数变动,这些因素会直接或间接的股票市场的供给。 质量高的公司,易于被市场所接受,因而有利于股票供给的增加,反之则比较难。 三、股票市场需求的决定因素与变动特点 (一)宏观经济环境 宏观经济运行良好,银根较松,整个社会的资金供给呈现出比较充裕的局面,上上市公司的业绩预测改善,会吸引投资者的进入,从而增加对股票的需求。,38,(二)政策因素 1、市场准入 随着我国股市的不断成熟,对投资主体的限制逐渐放松,不同的投资主体开始进入证券市场;其二机构投资者不断发展壮大,扩大了对股市的需求。 2、利率变动状况 提高利率会限制对股票的需求;反之,会刺激对股票的需求。 3、证券公司的增资扩股及融资渠道的拓宽 主要是证券公司的资金实力得到明显的增加。新证券法扩大了交易的范围、种类和方式,有利于增加股票市场资金的供应量。 4、银证合作的前景 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和信托业分业经营。随着银证合作范围的进一步扩大,银行资金会通过各种渠道逐步间接地进入股票市场,股票市场的资金量供应量也随之增加。,39,(三)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整 居民的金融资产主要由股票、债券及银行存款组成。股票占个人金融资产的比例会不断提高,今儿给股市带来大量的增量资金。 (四)机构投资者的培育和壮大 随着机构投资者的不断发展壮大,整个市场的资金供应量将不断提高。 (五)资本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 包括服务型开放和投资性开放,40,资本市场的服务型开放: 允许投资银行、可经营证券的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各种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律师事务所、投资咨询公司等外国资本市场中介机构在本国市场上为证券投融资提供各种服务。 允许本国资本市场中介和其他国家的资本市场上为证券投融资提供各种服务。融资的开放,允许本国居民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和外国居民在本国市场上融资;投资的开放,允许本国居民投资于本国的资本市场和允许本国居民投资于国际资本市场。 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QDII(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合格的境内投资者,41,四、影响我国证券市场供求关系的基本制度变革 (一)股权分置改革 由于历史的原因,出现了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也就是股权分置。 对股权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股权分置的形成。对国有股灵通问题采取搁置的办法。 二是通过国有股变现解决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资金需求的尝试,开始触动股权分置问题。98-99年,01年10月份,都因为效果不理想,暂停。 三是04年1月,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42,股权分置的不利影响: 1)扭曲证券市场价格 2)导致公司治理结构缺乏共同利益基础 3)不利于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4)不利于上市公司的购并重组 5)制约着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和产品创新 6)不利于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 (二)证券法和公司法的重新修订 积极稳妥推进市场创新;切实加大对投资者的保护力度;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和监督;促进证券公司的规范和发展;完善证券发行、上市制度。,4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