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一模考试试题 文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783734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数学一模考试试题 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数学一模考试试题 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数学一模考试试题 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岳阳市2017届高三数学一模考试试题 文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已知集合,则 A. B. C. D.2.已知复数满足(i为虚数单位),则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所在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3.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是 A. B. C. D.4.已知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为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则“”是“”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1,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B. C. D.6.一程序框图如图2所示,如果输出的函数值在区间内,那么输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7.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 A. B. C. D.8.函数满足,那么函数的图象大致是9.已知直线将圆平分,则直线l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的最小值为 A. B. C. D.10.已知为坐标原点,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满足不等式组,若的最大值为7,则实数的值为 A. B. C. D.11.已知双曲线与抛物线有一个公共的焦点,且两曲线的一个交点为,若,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B. C. D.12.设函数的定义域为,若满足条件:存在,使在上的值域为,则称为“倍缩函数”.若函数为“倍缩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第卷(非选择题 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平面向量与的夹角为,则 .14. 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则 .15.在明朝程大位算法统宗中有这样的一首歌谣:“远看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这首古诗描述的这个宝塔其古称浮屠,本题说它一共有7层,每层悬挂的红灯数是上一层的2倍,共有381盏灯,问塔顶有几盏灯?你算出顶层有 盏灯.16.把正整数排列成如图4所示的三角形数阵,然后擦去偶数行中的奇数和奇数行中的偶数,得到如图5所示的三角形数阵,设为图5所示三角形数阵中第行第个数,若,则实数对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或推理、验算过程.17.(本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2)将函数的图象向下平移个单位,再将图象上各点的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4倍(横坐标不变),得到函数的图象,求函数在上的最大值.18.(本题满分12分)如图6,在四棱锥中,底面是平行四边形,为的中点,平面且为的中点. (1)证明:平面; (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19.(本题满分12分)根据国家环保部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居民区PM2.5的年平均浓度不得超过35微克/立方米,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不得超过75微克/立方米.我市环保局随机抽取了一居民区2016年20天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单位:微克/立方米)的监测数据,数据统计如右表: (1)从样本中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超过50微克/立方米的天数中,随机抽取2天,求恰好有一天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超过75微克/立方米的概率;(2)将这20天的测量结果按上表中分组方法绘制成的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4. 求图7中的值;求样本平均数,并根据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从PM2.5的年平均浓度考虑,判断该居民区的环境质量是否需要改善?并说明理由.20.(本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为,点在椭圆上,在线段上,且的周长等于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过圆上任意一点作椭圆的两条切线和与圆交于点,求面积的最大值.21.(本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 (1)求函数在处的切线方程; (2)若至少存在一个使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3)设且在时恒成立,求整数的最大值.请考生在第22、23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做,则按照所做的第一题给分;作答时,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的题号涂黑。22.(本题满分10分)选修4-4:参数方程与极坐标系 已知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以极点O为原点,极轴为轴的非负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1)求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及直线l的普通方程;(2)直线l与曲线交于两点,当取到最小值时,求的值.23.(本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1)若不等式的解集为,求实数的值;(2)在(1)的条件下,若存在实数使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