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782792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3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3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3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级_ 姓名_ 学号_ 考场号_ 座位号_装订线平罗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三政治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60分)1、英国管理学家克霍德金森说:哲学的任务在于它必须先于行动。倘若哲学家不会成为管理者,那么管理者必须是哲学家。“哲学家不会成为管理者”的原因是( )A.管理科学与哲学具有联接的一面 B.管理科学与哲学具有排斥的一面C.哲学科学与哲学无法转化 D.管理科学与哲学截然不同2、“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哈佛大学校训短短一句话里包含两个哲学家的名字。之所以高擎哲学点亮的精神火炬,是因为真正的哲学( )正确地决定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可以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 B. C. D.3、恩格斯说:“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这说明( )A.辩证法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 B.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C.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 D.哲学就是辩证法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2015年世界哲学日致辞中指出,世界哲学日的核心理念是,人们深信哲学可以为造福人类、推动和平、解决复杂问题作出重要贡献,历史学家亨利亚当斯也曾经笑谈:“哲学,就是对无解的问题做出费解的回答。” 他们强调哲学的作用在于( ) 培养人们的批判性精神以变革社会 推动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以造福人类 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基本的科学方法 提供人类个体解放和集体解放的力量A. B. C. D.5、朱熹小时候就问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而废寝忘食;波普尔八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大思想家,应该说这跟他们从小善于思考很有关系。这些事例说明( )哲学产生于人们的主观好奇和对自然万物的惊讶 反思性是哲学的重要特征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现存的东西提出质疑A. B. C. D.6、关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哲学以世界观为研究对象 B.世界观是哲学的概括和总结C.世界观对哲学的研究起指导作用 D.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7、战国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异常复杂, 不同阶级和阶层在是否建立、如何建立封建制度等问题上展开了争论,形成了儒、墨、道、法诸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局面。上述材料充分说明( )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哲学的内容是客观的哲学的内容虽是虚幻的东西,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哲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A. B. C. D.8、古代哲学家用诗词标榜自己所从属的哲学阵营,当代歌手的歌词中也蕴含着哲学思想。以下歌词中与孟子的“心之官(官:官能,作用)则思”的观点具有不同的哲学倾向的是( )真心祈祷,天佑中华,愿你平安昌盛生生不息啊(天佑中华)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梦里,我的心里,我的歌声里(我的歌声里)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国际歌)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求佛)A. B. C. D.9、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 )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A. B. C. D.10、庄子认为,要“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这样才有可能达到“畸于人而侔于天”的境界。荀子则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庄子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荀子的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B.庄子的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荀子的观点是朴素唯物主义C.庄子强调要顺应客观规律,荀子强调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改造自然D.庄子强调要顺从自然规律,荀子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命令自然11、下列表述,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的是( )A.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B.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C.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D.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知而不忘乱12、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 )观念的东西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一切观念都是对现实的模仿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本质“原形”A. B. C. D.13、“正能量”是当前网络上的热词,指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是一种可传递的能量,让我们的心态更加积极更加阳光。正能量越多,社会才会充满希望。从哲学的角度,传递“正能量”( )具有能动性,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具有创造性,能创造出独立于物质之外的精神 具有反作用,能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具有指导性,能够将人们的愿望变成现实A. B. C. D.14、一个小偷,被别人抓住后为自己辩解说:“偷盗的我是刚才的我,现在的我已不是刚才的我。”他的观点( )A.属于辩证法,看到了运动的绝对性 B.属于唯物论,看到了运动的客观性C.属于诡辩论,否定了静止的相对性 D.属于唯心论,夸大了意识的独立性15、苏格拉底曾经和美诺一起讨论什么是“美德”。美诺分别讲了男人、女人、老人和青年人的美德各是什么。苏格拉底认为,这只是具体的美德,而不是哲学的美德。苏格拉底认为应该从对具体美德的概括中抽象出美德的共性。这表明哲学( )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正确概括和总结 是人们对于具体领域的根本观点 研究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通过理性思考,从个性中归纳出共性A. B. C. D.16、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让无数听众落泪。听过“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许多在外的子女回到了父母身边或送来了对父母的问候。这佐证了( )A.音乐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B.意识在特定条件下能决定和控制客观对象C.意识因为具有主动创造性,因而具有直观现实性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17、山东大学著名学者马瑞芳做客光明讲坛谈诺贝尔文学奖和聊斋志异)中谈到:聊斋构思模式对莫言小说的影响更是随处可见,鲁迅先生评价清代短篇小说蒲松龄的聊斋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例如其中梦狼批判当时官场之腐败黑暗。这说明该文学作品是( ) 主观的现实性与客观的虚幻性的统一 客观现实的形式和主观歪曲内容的统一 虚假的现象与真实的本质的统一 主体的创造性与客体物质性的统一A. B. C. D.18、人的头脑不是一间装知识的仓库,而是一座生产知识的工厂。从哲学上看,这一说法强调了( )A.人脑会对外界刺激作出一系列反映B.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能对的C.意识可以直接作用于客观世界D.主观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9、“世界上没有一种美能同有自知之明的美相比,能同客观地承认自己带来的恬静相比。”这句话体现的哲学思想和下列表述一致的是A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B量力而行永远是成功的基本要素C一切从实际出发,既是科学态度,也是一种美德D知人不易,自知更难,有自知之明的是哲人20、百度目前对外披露正在推进一个名为“百度大脑”的项目,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人脑,已经可以做到23岁孩子的智力水平。如它的语音识别,准确度已经近乎和人际交流相同。预计累积1020年后,人工智能的“大脑”可能会发生质变,赶上或超过人脑。下面对“百度大脑”的说法错误的是( )“百度大脑”一经人们的创造,就以实体的形式独立于我们的意识之外“百度大脑”将会在自主意识的指导下,能实现人的某些功能“百度大脑”的制作和使用,凸显了人类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百度大脑”将实现具有透过现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A. B. C. D.21、观察右图。从哲学角度看,图中之人( ) 否认意识活动的选择性 否认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否认意识活动的创造性否认实践的主观能动性A. B. C. D.22、山海经中追日的“夸父”,淮南子中射日的“后羿”,西游记中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和聊斋志异中的一个个善良的“狐仙”,这些虚构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其“原型”。这是因为( )意识本质上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能够在反映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创造幻想的世界观念中的矛盾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不具有同一性观念中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意识的发展A. B. C. D.23、英国哲人培根说过:“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他主张打破“偶像”,铲除各种偏见和幻想。这表明( )A.真理和权威是相互排斥的 B.真理要靠科学理论来检验C.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 D.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4、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计时,而要做到准确方便计时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到“立杆测影,划分一日”,从“滴漏计时”到机械钟,从石英钟到原子钟人类对时间计量技术和方法的探索历程表明( ) 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 真理的发展是一个超越自身而不断完善的过程 人类认识的反复性决定了真理探索的过程性 基于实践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 B. C. D.25、今后20年,中国将以每年约2000万人的速度,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化。到2030年,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将实现4亿农民进城变市民的大潮。然而,城镇化的进程,各地应当因地制宜,从各地的具体入手,采取不同的方法和进度,决不能搞一刀切。这表明( )A.想问题做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C.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D.社会发展由人的意愿决定26、预测海啸是一个科学难题,经过多年的观察研究,人们发现,高度在50厘米以下的海啸一般不会造成灾害性影响。造成较大灾害的海啸,高度一般在四到五米以上,海啸一般会在地震后10分钟到20分钟左右发生,而且海啸波到来之前,海边的海水会出现倒退的情况,从海水倒退到海啸到来,会有大约六分钟的时间,这是拯救生命的关键时间。人们对海啸的研究探测活动证明( )人类追求真理性认识是为了指导实践人类在海啸预测方面已经完成了认识的根本任务人们只能认识客观存在,不能改造客观存在实践的发展促进了认识能力的提高,认识会越来越正确A. B. C. D.27、高中生张明为了提高自己的定点投篮命中率,科学设置了如下图的训练目标。这一目标的制定体现了他( )重视量的积累,逐步提高水平 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参加训练坚持从实际出发,发挥自身优势 遵循认识上升性,不断超越自己A. B. C. D.28、暑期小强、小亮、小光、小东四位同学到博物馆的档案室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天,他们的任务是为当地新出土的蕨类植物化石归类,但这些化石是该归人文化遗产还是自然遗产,四个人有了各自的意见。四个人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小强认为它们是人类保护的化石,应归入文化遗产 小亮认为这些化石是纯自然的东西,应归入自然遗产 小光认为这些化石是精神现象的物质载体,应归人文化遗产 小东认为这些化石不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应归人自然遗产A. B. C. D.29、但丁: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达芬奇: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塞纳克: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对上述各种说法分析正确的是( )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都是形而上学的做法,必须坚决反对真理具有具体性和条件性,上述说法是否是真理应该因人而异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主要标准,他人经验与自身实践无关知识构成、立场和看问题的角度等不同,对事物看法会有所不同A. B. C. D.30、面对九个性情各异的子女,梁启超因材施教,坚守原则又兼顾包容,孕育了一家俊秀,九个儿女各放异彩。这主要蕴含的哲理是( )A.人才的培养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B.科学理论促进了实践和认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精神力量可以在人的成长历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二、非选择题(40分)31、市场经济崇尚多元经济、多元利益,容易产生追逐物质利益,弱化淡化人格精神需要的倾向。青少年应当在多元之中有主导,多样之中有主体,多变之中有主线,在利益多样化条件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 有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大限度的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而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请对这种观点予以评析。(8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搞好“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和沿线国家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创造出了形态不同、风格各异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密切,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建设“一带一路”,是我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结合材料, 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 回答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2分)33、 材料 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结合材料,人们对和谐文化的上述认识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11分)34、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有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只有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 “行动中的法”,才能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材料所蕴含的哲理。(9分)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 管理科学属于具体科学,具体科学与哲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哲学家不会成为管理者”强调二者的不同,相互排斥,B说法正确;A与题意不符;C“无法转化”说法错误,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D“截然不同”忽视了二者的联系,说法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了真正的哲学对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因。符合题意。颠倒了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3.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的起源和产生.恩格斯的话说明了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A、D两项说法有误,C项不能反映题意,B项符合题意。 4.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的作用。哲学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预见和指明社会发展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人民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的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符合题意。本题没有体现推动具体科学的发展,排除。哲学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但不是基本的科学方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5.答案: D 6.答案: D 7.答案: D 解析: 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说法错误;的说法夸大了崇高精神的作用,说法错误广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体现了实践发展的需要”体现了;“顺应了广大人民的心愿, 是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体现了。故本题选D项。 8.答案: B 解析: 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孟子的“心之官则思”是指心是产生意识的器官,属于唯物主义观点;“天佑中华”认为天是世界的本原,决定一切,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适合题意;“佛”是世界的本原,决定一切,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与孟子观点不属于同一哲学派别,适合题意;是唯物主义观点,与题干要求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唯心主义 9.答案: D 解析: “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此观点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强调物质第一性,意识(道德)第二性。符合题意。表述错误。与题意无关。答案选D。 10.答案: C 解析: “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意思是:不用心智去损害大道,也不用人为的因素去干预自然,人不应该违背自然之道,说明要尊重客观规律;“制天命而用之”意思是:强调人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中的主观能动作用;答案选C。 11.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基本问题知识点。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是要么认为存在决定思维,要么认为思维决定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体现辩证的观点。本题选A项。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体现矛盾的观点。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看到物质决定意识而没有看到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C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12.答案: B 解析: 题意旨在强调任何意识都源于客观存在,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的说法正确体现了题意;观念都经过了人脑的加工改造,与现实不完全相同,的说法错误;的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13.答案: C 解析: 题中材料“正能量,指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是一种可传递的能量,让我们的心态更加积极更加阳光”,表明“正能量”是一种正确的意识,“正能量”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不仅能够给人带来信心和力量,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由此可见,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物质决定意识,故项中“能创造出独立于物质之外的精神”的表述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意识的指导作用,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够将人们的愿望变成现实,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 14.答案: C 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现在的我和刚才的我,是同一个人而不是两个人,该观点夸大了绝对运动而否认了相对静止,是诡辩论的观点。考点: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5.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哲学的基础知识。哲学不一定是对具体科学知识正确概括和总结,人们对于具体领域事物和现象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研究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是哲学,思维通过理性思考,从个性中归纳出共性是哲学。16.答案: D 解析: 音乐属于意识的范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A是错误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但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B是错误的;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特征,意识通过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事物,C是错误的;材料中子女听歌后给父母送去问候说明了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适合题意。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二者并不是一回事。因为意识的能动作用包括: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而意识的反作用仅仅是人能够能动改造世界中的一个方面。17答案: C 解析: 该题考查意识的本质,观点错误,梦狼批判当时官场之腐败黑暗,说明主观的虚幻性与客观的现实性的统一,观点错误,应该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而不是客观现实的形式和主观歪曲内容的统一,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C。 18.答案: A 解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表明,无人机可以部分代替人脑的功能,但不可能完全代替人脑,无人机的某些活动是对人的意识活动的模拟,但本质上是人的工具,故入选。选项观点错误,科技创新延伸了人类器官,但并没有使无人机能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忆阻器的发明扩大了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但并没有使无人机具有社会性,故排除。考点:意识的能动作用 19.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的意识活动的本质区别。主观能动性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动物的心理活动是其本能的被动的适应环境的活动,动物没有意识,意识是人特有的活动,意识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特点,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故错误,动物心理有适应性,可以适应环境。“鳄鱼试验”进一步说明,动物只是被动、机械的适应环境,动物心理没有自觉、主动的特点,故符合题意,与题意无关。 20.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设问要求我们选择错误的说法, 从材料可知,“百度大脑”不是人脑,不是人脑就不会有意识,因为意识是人特有的,故在自主意识的指导下的说法是错误的,应选;人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具有透过现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百度大脑”不是人脑,不会有人的意识的这种能力,表述错误,应选。是正确的说法,根据设问要求,不选。故本题答案选B。21.答案: C 解析: 本题漫画中的主人公因为担心犯错误而固步自封,不敢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克服困难有所作为,表明了他否认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否认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故两项符合漫画主旨;选项不符合漫画主旨,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正确。点拨: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时,往往提供一些名言、古诗文、漫画、现实事例等,考查意识的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三个特点的区别;或设置一些反面的考查方式,如人的主观随意性等。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时往往作为意识能动作用的一个方面出现,与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知识点一起用来分析材料、回答问题,一般设计为体现类、依据类、措施类题目。 22.答案: A 解析: 上述材料中虚幻的形象都是对现实生活中“原型”的反映,符合题意;上述神话故事是作者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创造出的幻想的世界,符合题意;观念中的矛盾是对现实生活中矛盾的反映,二者具有同一性,说法错误;属于唯心主义观点。考点:本题考查了意识的本质、意识活动的特点的知识。 23.答案: D 解析: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他主张打破“偶像”,铲除各种偏见和幻想就是强调真理只有一个也就是真理面前人人平等。A B C说法错误。 24.答案: A 解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人类对时间计量技术和方法的探索历程说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同时说明真理的发展是一个超越自身而不断完善的过程,故入选。选项观点错误,人类认识的反复性不能决定真理探索的过程性,故排除。选项观点错误,并不是实践的认识就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排除。 25.答案: A 解析: “城镇化的进程,各地应当因地制宜,从各地的具体入手,采取不同的方法和进度”说明解决城镇化问题要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故选A,B、C与材料无关;D说法错误。 26.答案: C 解析: 该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观点错误,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类在海啸预测方面还没有完成认识的根本任务,观点错误,人们不仅能够认识客观存在,而且能改造客观存在,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C。 27.答案: B 解析: 从图中你的目标阶梯可以看出要重视量的积累,逐步提高水平,符合题意;制定的目标从基础水平的投篮命中率为10%到最终目标的投篮命中率为50%,这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此符合题意,应选;材料没有体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认识的上升性,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B正确。 28.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査文化遗产的知识。这些化石是纯自然的东西,不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属于自然遗产,正确切题,观点错误,故选B 29.答案: A 解析: 梁启超因材施教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A入选;B、C与题干主旨不符;D中“决定”表述错误。 30.答案: D 解析: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活动认识成果,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符合题意;从某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某气体的含量呈波浪式变化,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事物的发展,与材料不符;说法错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不是循环往复的过程。二、材料分析题 31.答案: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1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的问题,而不是追求物质利益,或者强调精神文明。(3分)追求物质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义,如果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顾客观条件的许可,盲目地去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心主义;强调精神文明不一定就是唯心主义,如果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强调精神力量的作用这不但不是唯心主义,而恰恰是辩证唯物主义。(3分)32.答案: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搞好“一带一路”建设,必须顺应潮流,充分进行调查研究,从沿线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实际情况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古老的丝绸之路迎来了难得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机遇加快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搞好“一带一路”建设,既要有满腔的热情,还要稳步推进,不可急于求成。(3)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勇于实践;坚持和发展真理;重视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33.答案: 和谐文化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说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和谐文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和谐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说明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人自身的心理和谐,说明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34.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提供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具有无限性;必须把“纸面上的法”落实为“行动中的法”,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