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6)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764497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6)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6)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6)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四十三中八年级(上)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0分)1大自然在阳光的照耀下,时常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幅绚丽的景色请你判断如图所示的四个景象中,因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A湖面上的倒影B美丽的彩虹C穿过树林的阳光D艳丽的花朵2小红家的墙上挂着一个钟表,小红在照镜子时,正好从镜子中看到钟表在镜子中的像,如图所示,则此时的时间是()A8:00B12:40C4:00D12:203关于小孔成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比物体小B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C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实像D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正立的实像4如图所示,猴子看见水井中的“月亮”,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的“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B和猴子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C等于井中水的深度D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5入射光线与镜面成30,则反射角是()A30B60C45D906白天在室内照镜子(窗户南开),为了能较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面容,镜子的反射面应()A朝南B朝北C朝西D朝东7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接收到烛焰清晰缩小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的像是倒立的B蜡烛在距透镜1倍焦距以内C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D.蜡烛靠近透镜,光屏也靠近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8如图所示为女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的情景,图中水球相当于一个透镜,假设水球的焦距为f,此时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40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球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所成王亚平的像是虚像Cf20cmD40cmf20cm9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5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10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光屏放在凸透镜前12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5cmB10cmC15cmD20cm11如图所示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A改变焦距B增大物距C减小物距D增大像距12放映幻灯片时,想要在屏幕上出现“F”字母,那么幻灯片正确的放法是图所示的()ABCD13(双选)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C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D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14(双选)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C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D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分)15光年是 单位,它在物理意义是16用气枪射击池水中的鱼,为了提高命中率,在射击时应瞄准看到的鱼的方(选填“上”、“下”)这是因为光的现象,把鱼看的缘故17全息投影技术在舞台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全息投影系统将三维画面投影在半空中悬浮成像,效果奇特,具有强烈的纵深感,真假难辨2015年羊年春晚,李宇春倾情演绎中国风歌曲蜀绣,舞台效果采用全息投影等高科技手段呈现,如图所示全息投影技术所成的像是 (选填“虚像”或“实像”)放映电影,幻灯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利用 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均都能看到画面18唐代的孔颖达在名为礼记月令一书疏注中的“虹始见”条下写道:“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这里雨虹的产生是现象英国物理学家首先研究了这一现象,他通过三棱镜将一束太阳光分解为七种颜色的光19现在,许多城市的主要街道都安装了电子眼,可对路面实现24小时监控,电子眼的镜头由透镜制成的,车辆在该装置中(填“成实像”、“成虚像”或“不成像”)20如图所示,甲是正常眼睛对光的作用情况,则图乙眼(选填“近视”、“远视”或“正常”),应配戴用制成的眼镜来矫正(选填“凹透镜”、“凸透镜”或“平面镜”)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21如图所示,F、O分别为凸透镜的焦点和光心,请在图中分别画出3条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22图中L为凸透镜,MN为其主光轴,O为光心,若物体AB经凸透镜成的实像为AB,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并在图中标出F的位置23如图甲所示,渔民看到水中S处有一条鱼,为了叉到鱼,他们不是对准图乙中的S,而是对准位置更深的S叉去,为了弄清原因,请在图乙中作出渔民看到鱼的光路图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24题8分,25题8分,26题6分,共22分)24右图是某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2)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保证实验效果,他们应选择(选填“平面镜”、“较薄的平板玻璃”或“较厚的平板玻璃”)做实验(3)当把B移到A 的像所在的位置时,无论怎样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B都不能使B与A的像完全重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理由是:(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小组成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关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在玻璃板后成一实像25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 一 个清晰的像;(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4)成像出现了如图丙所示的问题你解决的方法是把蜡烛向 移动(5)小明准备换用另一块透镜来做实验,实验前,小明用这块透镜来观察远处的景物时,发现远处物体变得清晰很多,而且将它贴近书面观察数字的大小时,不能起到放大作用,由此可见:小明的眼睛有 (选填“远”或“近”)视问题,此透镜为 透镜26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入射角015304560反射角015304560折射角01122.135.440.9(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和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且折射角(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2)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度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27题8分,28题10分,共18分)27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光的全反射 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中射向空气(如图1所示),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0.2),当入射角增大到引41.8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存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全反射,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做这种物质的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1)上述玻璃的临界角是(2)折射光线消失后反射光线的亮度会增强,其原因是折射光消失后,入射光几乎全部变为(3)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4)一个三棱镜由上述玻璃构成,让一束光垂直于玻璃三棱镜的一个面射入(如图2所示),请在图中完成这束入射光的光路图28小刚从家中出发到学校后,原路返回家中,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求:(1)步行的是图中哪一段?(2)小刚学校到家的路程是多少?(3)小刚骑自行车的速度为多少?(4)小刚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016-2017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四十三中八年级(上)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0分)1大自然在阳光的照耀下,时常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幅绚丽的景色请你判断如图所示的四个景象中,因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A 湖面上的倒影B美丽的彩虹C穿过树林的阳光D艳丽的花朵【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等【解答】解:A、湖面上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B、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虹,这是由于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正确;C、太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D、我们看到各种颜色的花朵,是花朵反射的光进入了人的眼睛,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错误故选:B2小红家的墙上挂着一个钟表,小红在照镜子时,正好从镜子中看到钟表在镜子中的像,如图所示,则此时的时间是()A8:00B12:40C4:00D12:20【考点】平面镜的应用【分析】根据钟表在平面镜中成像判断实际时间的方法:(1)作图法: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的实际情况(2)翻看法:由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时,物像相对平面镜对称,根据这个特点把试卷翻过来观察,即可得出实际时间【解答】解:方法一: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平面镜中钟表像的实际情况,(红色箭头)如下图,可以看到钟表的实际时间是4:00方法二:把试卷翻过来,注意上下不要颠倒,直接从试卷的反面看钟表的实际时间是4:00故选C3关于小孔成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比物体小B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C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实像D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正立的实像【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分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所以,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实像,至于成像的大小取决于像到小孔的距离【解答】解:A、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比物体小,不对,因为成像的大小取决于像到小孔的距离,成的像可能比物体大,也可能比物体小B、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也不对C、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实像,由分析可知,是对的D、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正立的实像,不对,像是倒立的故选C4如图所示,猴子看见水井中的“月亮”,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的“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B和猴子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C等于井中水的深度D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进行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和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解答】解: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静的水面起反射作用,天上的月亮和水中的月亮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相等故选D5入射光线与镜面成30,则反射角是()A30B60C45D90【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入射角指的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不是与镜面的夹角,两角是互余关系【解答】解: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则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光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得反射角也是60故选B6白天在室内照镜子(窗户南开),为了能较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面容,镜子的反射面应()A朝南B朝北C朝西D朝东【考点】光的反射【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所以要看清楚自己的面容,自己应面向光线较强的方向【解答】解: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人的像是由人射向镜面的光经镜面反射而形成的所以要能较清楚地看清自己的面容,自己应面对窗户,镜子的反射面应朝北故选B7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接收到烛焰清晰缩小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的像是倒立的B蜡烛在距透镜1倍焦距以内C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D.蜡烛靠近透镜,光屏也靠近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判断成像情况和应用:(1)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照相机;(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解答】解:A、在光屏上接收到烛焰清晰缩小的像,说明凸透镜成的是实像,根据“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故A正确;BC、在光屏上接收到烛焰清晰缩小的像,说明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蜡烛)应在2倍焦距以外,与照相机原理一致,故BC错误;D、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可知蜡烛靠近透镜,要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光屏应远离透镜,故D错误故选A8如图所示为女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的情景,图中水球相当于一个透镜,假设水球的焦距为f,此时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40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球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所成王亚平的像是虚像Cf20cmD40cmf20cm【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来解答此题【解答】解:图中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水球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因此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此时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与水球焦距的关系是大于2倍焦距,即40cm2f,f20cm故选C9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5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根据阳光聚焦方法得到焦距:太阳光射到地球上是平行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后得到凸透镜的焦点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确定成像情况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让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所以,f=10cm故25cm2f=20cm,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A10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光屏放在凸透镜前12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5cmB10cmC15cmD20cm【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解答】解:当把光屏放在凸透镜前12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所以:f12cm2f,解得:6cmf12cmACD都超出了这个范围,所以错误,B在这个范围内,所以正确故选B11如图所示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A改变焦距B增大物距C减小物距D增大像距【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自拍神器”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解答】解: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可知“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不能改变焦距,故ACD错误,只有B正确故选B12放映幻灯片时,想要在屏幕上出现“F”字母,那么幻灯片正确的放法是图所示的()ABCD【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时,物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解答】解:A、图片A和屏幕上的像上下不颠倒,左右也不颠倒不符合题意B、图片B和屏幕上的像上下不颠倒,左右颠倒不符合题意C、图片C和屏幕上的像上下颠倒,左右不颠倒不符合题意D、图片D和屏幕上的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符合题意故选D13(双选)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C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D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2)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解答】解:A、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v=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图可知,u=v=2f=16cm,所以f=8cm故A错误B、当u=12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或幻灯机故B正确C、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故C正确D、当u=20cm时,u2f,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故D错误故选:BC14(双选)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C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D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物像同侧应用是放大镜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应用是幻灯机、投影仪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应用是照相机成虚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大,像变大,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解答】解: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故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故A正确;B、甲图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小于焦距;乙图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B错误;C、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故C错误;D、甲图成虚像,凸透镜靠近书本,物距变小,像变小;乙图成实像,凸透镜远离书本,物距变大,像变小,故D正确;故选A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分)15光年是长度 单位,它在物理意义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分析】光年是指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该单位比较大,一般用于天体之间【解答】解:光年是天文学中的长度单位,光年是指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该单位比较大,是天体间距离的单位故答案为:长度;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16用气枪射击池水中的鱼,为了提高命中率,在射击时应瞄准看到的鱼的下方(选填“上”、“下”)这是因为光的折射现象,把鱼看高的缘故【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在观察折射现象的物体时,首先要明确物体和观察者所处的不同介质,然后明确光的传播路径,最后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密度小的介质即空气中的角大)判断物体像的变化情况【解答】解:人眼看到物体的原因是物体本身或反射的光线进入了人眼,人才看到了物体,同时,人眼感觉到物体是在最后进入人眼光线的方向上,因此,人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线从水中传入到空气中,发生折射,空气中的折射角大于水中的入射角,而人眼感觉到物体是在最后进入人眼光线的方向上,因此人眼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比鱼的实际位置要高而子弹的运动我们认为是沿直线的,所以为了命中目标,应该瞄准看到鱼的偏下的位置故答案为:下;折射;高17全息投影技术在舞台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全息投影系统将三维画面投影在半空中悬浮成像,效果奇特,具有强烈的纵深感,真假难辨2015年羊年春晚,李宇春倾情演绎中国风歌曲蜀绣,舞台效果采用全息投影等高科技手段呈现,如图所示全息投影技术所成的像是实像 (选填“虚像”或“实像”)放映电影,幻灯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利用漫反射 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均都能看到画面【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漫反射【分析】全息投影技术也称虚拟成像技术,是利用干涉和压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象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镜面反射光线是平行的,向着同一个方向,漫反射的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全息投影技术将全部信息记录在底片上,故所成的像是实像幻灯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故答案为:实像;漫反射18唐代的孔颖达在名为礼记月令一书疏注中的“虹始见”条下写道:“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这里雨虹的产生是光的色散现象英国物理学家牛顿首先研究了这一现象,他通过三棱镜将一束太阳光分解为七种颜色的光【考点】光的色散【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彩虹的形成就是一种光的色散现象;首先用实验研究这一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解答】解: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这里彩虹的产生就是光的色散现象英国物理学家牛顿首先研究了这一现象,他通过三棱镜将一束太阳光分解为七种颜色的光故答案为:光的色散;牛顿19现在,许多城市的主要街道都安装了电子眼,可对路面实现24小时监控,电子眼的镜头由凸透镜制成的,车辆在该装置中成实像(填“成实像”、“成虚像”或“不成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电子眼相当于摄像机,它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解答】解:电子眼相当于摄像机,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拍摄路面情况时,物距远大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答案为:凸;成实像20如图所示,甲是正常眼睛对光的作用情况,则图乙近视眼(选填“近视”、“远视”或“正常”),应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选填“凹透镜”、“凸透镜”或“平面镜”)【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解答】解:由题干中的图可知:乙图中的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远处物体经眼睛会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则图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发散透镜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答案为:近视;凹透镜;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21如图所示,F、O分别为凸透镜的焦点和光心,请在图中分别画出3条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分析】凸透镜有三条特殊的入射光线:过焦点的;平行于主光轴的;过光心的根据每一条特殊入射光线对应的出射光线的特点画出对应的出射光线【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其传播方向不变由此即可画出每条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如下图所示22图中L为凸透镜,MN为其主光轴,O为光心,若物体AB经凸透镜成的实像为AB,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并在图中标出F的位置【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分析】实像是由实际光线组成的实像AB是由来自物体AB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组成的又因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物体AB上从A点开始做一条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射到A点,折射光线与主光轴相交的点为焦点【解答】解:在物体AB上从A点开始做一条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射到A点,折射光线与主光轴相交的点为焦点F同样,我们利用光路是可逆的,也可以在AB上从A点开始做一条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射后到A点,折射光线与主光轴相交的点也是焦点如图所示:23如图甲所示,渔民看到水中S处有一条鱼,为了叉到鱼,他们不是对准图乙中的S,而是对准位置更深的S叉去,为了弄清原因,请在图乙中作出渔民看到鱼的光路图【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人看到的鱼在水中,光是从水中折射入空气中进入了船上的人的眼睛,当光从水、玻璃等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船上的人感觉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逆着光看去,好像是从光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处来的,比实际位置偏高【解答】解:人之所以能看到水中的鱼,是由鱼反射的光线经水面折射后进入人眼,因此光的传播方向大致为SA;鱼的像是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到的,所以直接连接AS,与水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连接S和入射点即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24题8分,25题8分,26题6分,共22分)24右图是某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2)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保证实验效果,他们应选择较薄的平板玻璃(选填“平面镜”、“较薄的平板玻璃”或“较厚的平板玻璃”)做实验(3)当把B移到A 的像所在的位置时,无论怎样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B都不能使B与A的像完全重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玻璃板没有垂直于桌面放置(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不合理理由是:实验数据太少,得出的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小组成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A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关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在玻璃板后成一实像【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比较物和像的大小关系(2)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成像的物体和环境对比度越大,成像物体越亮,像越清晰;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两个问题,较厚的玻璃板两面,都可以成像,会出现了两个不重合的像,从而影响实验效果(3)无论怎样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都不能与像完全重合,是因为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像不在水平桌面上(4)实验中至少要测出3组实验数据,结论才有代表性(5)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与大小;并且通过平面镜成的像的是等大正立的虚像【解答】解:(1)玻璃板透明且能反射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实验时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2)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烛焰是成像的物体,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环境的对比度降低,在玻璃板上成像不太清晰,故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下进行;较厚的玻璃板,两个面都可以成像,会出现了两个不重合的像,从而影响实验效果;反之,较薄的平板玻璃,两个像的距离很近,测量误差小,实验效果好;(3)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如果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像不在水平桌面上,所以,无论怎样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B都不能使B与A的像完全重合;(4)不合理,因为两次实验就得出结论,偶然性较大,不能找到普遍规律;应该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多测几组数据(至少要测三组以上)得出的结论才具有普遍性;(5)AB、通过玻璃板成的像是等大正立的虚像,只要物体大小不变,像就不变,像的大小只与物体本身有关,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无关,所以A错误,B正确;C、因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像不会成在光屏上,C项错误;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与大小,并不会成实像,所以D错误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大小;(2)较黑暗;较薄的平板玻璃;(3)玻璃板没有垂直于桌面放置;(4)不合理;实验数据太少,得出的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5)B25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蜡烛放在了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 一 个清晰的像;投影仪(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靠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4)成像出现了如图丙所示的问题你解决的方法是把蜡烛向上 移动(5)小明准备换用另一块透镜来做实验,实验前,小明用这块透镜来观察远处的景物时,发现远处物体变得清晰很多,而且将它贴近书面观察数字的大小时,不能起到放大作用,由此可见:小明的眼睛有近 (选填“远”或“近”)视问题,此透镜为凹 透镜【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根据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的定义进行判断(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若光屏上没有像,可能是因为物距小于焦距,成了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有可能光屏、凸透镜和烛焰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像无法成在光屏上;有可能物体在焦点上,不能成像(3)根据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的成像性质进行判断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4)需要知道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5)要掌握近视眼由于晶状体的折光性太强,所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用凹透镜进行矫正【解答】解:(1)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最小、最亮的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和凸透镜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2)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可能是物距小于焦距,成了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3)凸透镜的焦距是11.0cm,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和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物距增大,像距要减小,所以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4)此时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位置偏高,由于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所以蜡烛相对于凸透镜偏低,所以可以将蜡烛向上移;(5)当眼近视时,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强,远处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之前,若戴镜子后,看远处物体变清晰了,说明小明的眼近视了,应该用凹透镜进行矫正而若远视时,由于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弱,在看近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之后,则需用凸透镜进行矫正故答案为:(1)10;(2)蜡烛放在了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3)幻灯机;靠近;(4)上;(5)近;凹26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入射角015304560反射角015304560折射角01122.135.440.9(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小于(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2)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0度【考点】光的折射规律【分析】(1)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2)一束光线从空气垂直水面射入时,此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所以夹角为0,即入射角为0,反射角也为0,折射角为0【解答】解:(1)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由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当入射角不断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故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故答案为:(1)反射;折射;(2)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小于;0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27题8分,28题10分,共18分)27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光的全反射 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中射向空气(如图1所示),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0.2),当入射角增大到引41.8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存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全反射,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做这种物质的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1)上述玻璃的临界角是41.8(2)折射光线消失后反射光线的亮度会增强,其原因是折射光消失后,入射光几乎全部变为反射光(3)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不会(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4)一个三棱镜由上述玻璃构成,让一束光垂直于玻璃三棱镜的一个面射入(如图2所示),请在图中完成这束入射光的光路图【考点】光的反射【分析】(1)由题意知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入射角与反射角、折射角的关系,可知当入射角为41.8时,折射光线消失了(3)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可以判断,当光从小于临界角向临界角靠近时,其光线强弱的变化(3)根据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进行分析,即当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时,并且入射角又等于临界角时,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4)当光从一种透明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当光从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据此画出光路图【解答】解:(1)由题意可以知道,当入射角为41.8时,折射光线消失了,所以玻璃的临界角为41.8,(2)当入射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所以反射光线要比入射光线暗一些,而当光从小于临界角向临界角靠近,当折射光线消失后,发生了全反射,光线全变为反射光线,所以反射光线亮度增强了(3)光只有从水或玻璃射向空气时,才会发生全反射,所以光从空气射向玻璃,入射角增大,折射光不可能完全消失;(4)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时,因是垂直照射,所以方向不变;当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时,其入射角为45大于临界角,故其发生全反射,其大致路径如下图:故答案为:(1)41.8;(2)反射光;(3)不会;(4)见上图28小刚从家中出发到学校后,原路返回家中,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求:(1)步行的是图中哪一段?(2)小刚学校到家的路程是多少?(3)小刚骑自行车的速度为多少?(4)小刚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解答图象题,首先要弄清图象表达的涵义,该图是路程时间图象,由图可看出:小刚从新世纪广场回家行驶的总路程为3600m;整个过程可分作两个阶段:05min行驶的1800m,525min行驶的1800m;然后结合速度公式来分析比较得出结论【解答】解:由图知:小刚家到学校,学校家共行驶了3600m,因此小刚家到学校的路程为1800m;其中,第一个1800m用了 5min,速度为 v1=6m/s,第二个1800m用了 25min5min=20min,速度为 v2=1.5m/s,v2v1,因此小刚在前半段(OA段)骑车,后半段(AB段)步行小刚骑车的速度为6米/秒;小刚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2.4m/s答:(1)步行的是图中AB段;(2)小刚学校到家的路程是1800m;(3)小刚骑车的速度为6m/s;(4)小刚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2.4m/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