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6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764362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6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6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6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宜城环科园教学联盟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人说话、唱歌时的发声靠的是声带的振动,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2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不能(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1)节日里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响度大(2)歌唱家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歌唱家的歌声的音色好(3)小女孩的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小女孩说话声的音调高(4)“隔墙有耳”这句谚语主要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是固体可以传播声音4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杰作,古代工匠运用高超的工艺铸造出大小不同的编钟,这些钟在敲击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由于不同的钟在敲击后振动的频率不同乐队合奏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来辨别不同种类的乐器5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固体(骨骼或身体)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传声效果与传声介质有关6为解决高楼灭火难题,军工转民用“导弹灭火”技术实验成功,如图,发射架上有三只眼:“可见光”、“红外线”和“激光”,当高楼内有烟雾火源不明时,可用红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激光)发现火源,可用激光精确测量火源距离(可见光/红外线/激光)7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蓝光二极管的发明者获得,这项发明使制成白光LED灯成为现实要制成白光LED灯,除蓝光二极管外,还需红、绿两种极管这三种色光如果按照比例的不同混合还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我们生活中的彩色电视机 就是运用了这个三色光混合的原理工作的8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诗句中的三个人,除他自己外,另外的两个人,一个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另一个是由酒面反射 形成的像9身高1.70m的李洋同学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镜中的像与他相距2m,若他远离平面镜后退0.5m,则镜中像高为1.70m10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其一是利用光的漫反射使教室里每位同学都能看到画面;其二是白布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使同学们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11如图1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实验中,如果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将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实验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右倾斜,如图2所示,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A(选填“A”或“B”)处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4分)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月球上的宇航员可直接用语言交谈C不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D以上说法都不对13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约为尺长的一半,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并现察它的振动情况 然后减小钢尺伸出长度约为尺长的,再次试验,得到的结论是()A声音变大B频率变高C振动变慢D响度变小14将拨响的琴弦用手一按,响声立即消失原因是()A声音被手挡住了B声音被手吸收了C琴弦的振动停止了D以上说法都不对15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最有效的方法是()A大声呼救B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C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D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16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是()A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B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C用手捂住耳朵D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17信息1:据说,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后,为了“聆听”语写的乐曲,用硬捧的一端抵住琴板,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就这样语写了不少传世之作信息2:有经验的土著居民在打猎时,经常伏身贴地,他能听到一般人站立时不易觉察的动静,并且能及早发现猎物请综合1、2所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声音传播的特点()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B固体能将声音放大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空气中更快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8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击这根铁管,则甲同学听到的声音情况是()A响了一下,声音是从铁管传来的B响了一下,声音是从空气传来的C响了两下,先听到从空气传来的D响了两下,先听到从铁管传来的19某同学先后对同一鼓面轻敲和重击各一次,两次发出声音的()A音调不同B频率不同C响度不同D音色不同20医用听诊器的作用是()A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B使振幅增大,响度增大C减少声音的分散来增大响度D缩短听者距发声体的距离21在如图所示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环境保护的是()ABCD22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想假设B提出问题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23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ABCD24如图现象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A 放大镜赏花B 手影游戏C 水中折笔D 水中倒影25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A树叶的实像B树叶的虚线C太阳的实像D太阳的虚像26“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水中了,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水里了!”关于水中的月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B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折射现象C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反射现象D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远27下列有关现象与光学知识对应错误的是()A茂密树林底下常能看到圆形光斑光的直线传播B平静的水面出现岸边景物的倒影平面镜成像C“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呈红色是因为它能吸收红光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光的色散28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漫发射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29(1)在图1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在图2中画出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3)如图3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根据反射光线a、b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四、简答和实验探究题(填空每空1分,选择每题2分,共32分)30观察下表,试写出两个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结论在空气中 在气、固、液体中(0)在15空气中温度/声速/ms1介质声速/ms1频率/Hz声速/ms10330氧气316200034015340水1450100034030349冰3160500340100386铁49005000256340结论: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2)温度一定时,(在同一介质中)声速与频率无关31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超声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B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音调与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使人丧生(1)请你将上面短文A、B中和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超声;频率(2)文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超声波(3)从短文C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低于20Hz左右,声音具有能量3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较明亮/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棋子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棋子B,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放置好棋子A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B棋子,都无法和棋子A在镜中的像重合,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3)小心地移动B棋子,直到与A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进一步观察A、B两个棋子在白纸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4)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选择2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较好(5)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A (A/B)这一侧观察在观察时,既可看到前面棋子A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棋子B”对于两次成的像,其中关于棋子A所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B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C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像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6)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发现白纸上没有(有/没有)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7)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具有普遍性,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BA保持A、B个棋子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33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如图甲小华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1)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EO入射时,不能(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OF接着她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如图乙),在纸板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小华应当通过多次改变入射角,多次进行实验(3)在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如果让光沿FO方向射到镜面,会发现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4小燕多次乘车了解到夜间开汽车,若车内亮灯,车内物体会在前面的挡风玻璃上成清晰的像,干扰司机的实现,影响行车安全为今后安全行车,小燕根据生活中透明平板玻璃所成像“明”、“暗”不同的多种情况做以下探究:【提出问题】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成像的“明”、“暗”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猜想】猜想1: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物体离光源的距离有关;猜想2: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与光源的强度有关;猜想3: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实验一: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竖直固定一块透明平板玻璃,同一物体固定在离透明平板玻璃0.5m的A点,在桌面的C点先后用不同功率的灯照亮A点处的物体,观察同一物体不同关照下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各次实验人的眼睛都在同一位置从右向左观察物体在透明玻璃板中的像,结果记入如表灯的功率/W物体和灯的距离/m像的明暗程度51暗251较暗401亮实验二:同一物体位置固定在A点不动,用同一盏5W的灯先后在桌面B、C、D三点照亮A处的同一物体,同一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仍固定不变)中成像的“明”“暗”程度结果记入如表灯的功率/W物体和灯的距离/m像的明暗程度50.5明51.0较明51.5暗(1)小燕是用实验一来探究猜想2(选填“1”、“2”或“3”);(2)分析实验二的实验数据及结果可得结论:物体与灯的距离越小,物体所成的像越亮;(3)你认为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还与物体有关(至少写一个因素),你说的因素在小燕上述两个实验中已经控制改变量(选填“没有”或“已经”);(4)小燕猜想1和猜想2还可归为物体成像的“明”、“暗”程度与物体的明暗有关;(5)请你就光现象根据光学知识对司机提出一条有利于安全行驶的建议:夜间行车时,车内不能开灯2016-2017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宜城环科园教学联盟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人说话、唱歌时的发声靠的是声带的振动,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任何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且传播声音需要介质【解答】解:人们唱歌、说话的声音是声带的振动产生的,任何声音都是由振动产生的;我们听到声音是一般是通过空气传到我们耳朵的;故答案为:声带;空气【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2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不能(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音叉实验可以证明物体发声的原因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解答】解: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故答案为:振动;空气;不能;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进行解答3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1)节日里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响度大(2)歌唱家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歌唱家的歌声的音色好(3)小女孩的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小女孩说话声的音调高(4)“隔墙有耳”这句谚语主要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是固体可以传播声音【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生活中关于声音的一些说法都与声音的三个特征有关【解答】解:(1)“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响度大;(2)歌唱家的歌声“悦耳动听”,是说他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音色好;(3)小女孩的讲话“脆如银铃”,是指讲话声的音调高;(4)“隔墙有耳”是指声音可以通过固体(墙)传播故答案为:(1)响度;(2)音色;(3)音调;(4)固体可以传播声音【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4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杰作,古代工匠运用高超的工艺铸造出大小不同的编钟,这些钟在敲击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由于不同的钟在敲击后振动的频率不同乐队合奏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来辨别不同种类的乐器【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单调越高,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解答】解:大小不同的编钟,这些钟在敲击时发出的频率不同,因此发出的音调不同;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乐队合奏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来辨别不同种类的乐器故答案为:音调;频率;音色【点评】本题既考查了声音特性的辨别,体现了物理知识与实际例子的结合,难度不大5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固体(骨骼或身体)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传声效果与传声介质有关【考点】骨传声及骨传导的原理【分析】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而且传播速度比液体、气体还要快一些,传播效果也要好一些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且骨传声效果比空气传声效果好【解答】解:当人们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发出的破裂声是经过头部骨胳直接传到自己的听觉神经的,如果再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声音在传播过程中损失小,自己的耳朵听起来就觉得声响较大此时旁边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是因为食物发出的破裂声经过空气传到你的同学耳朵的过程中,在空气中就会损失一部分,且气体比固体传声效果差,所以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据此我们猜想:传声效果与传声介质有关故答案为:固体(骨骼或身体);传声效果与传声介质有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传播条件,以及骨传声和骨传导的原理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6为解决高楼灭火难题,军工转民用“导弹灭火”技术实验成功,如图,发射架上有三只眼:“可见光”、“红外线”和“激光”,当高楼内有烟雾火源不明时,可用红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激光)发现火源,可用激光精确测量火源距离(可见光/红外线/激光)【考点】红外线【分析】(1)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向外辐射红外线,而且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2)激光测距的原理:激光测距仪向目标发射激光脉冲束,接受返回来的激光束,测出激光往返所用的时间,就可以算出所测的距离【解答】解:(1)在消防火险发生的初期,灾害往往是由于不明显的隐火引起的,应用红外线热成像仪可以快速有效的发现这些隐火,找到火源,及早灭火(2)利用激光可以精确测量火源的距离故答案为:红外线;激光【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红外线的了解以及激光测距的掌握,注重了物理和科技、生活的联系,是基础知识的考查7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蓝光二极管的发明者获得,这项发明使制成白光LED灯成为现实要制成白光LED灯,除蓝光二极管外,还需红、绿两种极管这三种色光如果按照比例的不同混合还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我们生活中的彩色电视机 就是运用了这个三色光混合的原理工作的【考点】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分析】红、绿、蓝叫做三原色光,三种色光共同可组成出各种不同的色光【解答】解:红光、绿光、蓝光叫做三原色光,三种色光共同可组成出各种不同的色光因此,要制成白光LED灯,除蓝光二极管外,还需红、绿两种色光二极管彩色电视机能呈现彩色图象,是运用了三原色光混合的原理故答案为:红;绿;彩色电视机【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色光三原色的理解,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8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诗句中的三个人,除他自己外,另外的两个人,一个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另一个是由酒面反射 形成的像【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分析】“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一人是本人,其中另外两人是本人的影子,根据影的形成原因分析解答本题注意光的直线传播可形成影,光的反射和折射可形成像【解答】解: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的一人是饮酒者本人,另外两“人”是饮酒者形成的影其中一“人”是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它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人挡住,在人后面的地面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即地面上的“人”;另一“人”是杯中的“人”,酒面是一个平面镜,人在这个平面镜中成像,即平面镜成像,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答案为:直线传播;反射【点评】此题考查了“影子”和像的成因,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现象,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现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身高1.70m的李洋同学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镜中的像与他相距2m,若他远离平面镜后退0.5m,则镜中像高为1.70m【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像和物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物到像的距离是物到平面镜距离的两倍,因为李洋同学距平面镜的距离是1m,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1m2=2m;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当人远离平面镜时,视觉上感觉像在变小,但实际上像的大小并没有变所以若他远离平面镜后退0.5m,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不变,高度仍为1.70m故答案为:2;1.70【点评】人的视觉感觉总是近大远小,即离像近感觉大,离像远感觉小,像的真实大小总与物相同10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其一是利用光的漫反射使教室里每位同学都能看到画面;其二是白布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使同学们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考点】漫反射;物体的颜色【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光线照到粗糙不平的物体表面,物体表面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解答】解:投影屏幕使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因为粗糙,利用漫反射,能使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能进入各位同学的眼睛,使同学们都能看到屏幕上的像屏幕是白色的,白色能反射所有的色光,能使同学们看到多彩的画面故答案为:漫反射;所有【点评】多媒体教室里,我们能看到屏幕上的画面,这个过程应用了很多的物理知识,凸透镜成像规律、白色而粗糙的屏幕、光的直线传播等等,我们要敢于提出问题,正确回答问题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是一道好题11如图1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实验中,如果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将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实验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右倾斜,如图2所示,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A(选填“A”或“B”)处【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析解答: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大小相等、虚像、左右相反,及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解答】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像等大,所以不管是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还是远离镜面,像的大小不变如图,作出蜡烛火焰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可知在实验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右倾斜(如图2),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A处;故答案为:不变;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会根据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此类题目在近几年中考中频繁出现,牢记并紧扣平面镜成像特点可比较容易的进行解答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4分)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月球上的宇航员可直接用语言交谈C不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D以上说法都不对【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解答】解:A、人耳朵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20000Hz,所以物体振动时,人不一定能听到声音,因此选项A说法不正确B、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宇航员不能直接用语言交谈,因此选项B说法不正确C、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因此选项C说法正确D、由上可知,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特点以及人耳能听到声音的条件13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约为尺长的一半,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并现察它的振动情况 然后减小钢尺伸出长度约为尺长的,再次试验,得到的结论是()A声音变大B频率变高C振动变慢D响度变小【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分析】频率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振动越快,说明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解答】解: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约为尺长的一半,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然后减小钢尺伸出长度约为尺长的,若仍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频率会变快,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频率变高,音调会变高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要明确,钢尺伸出桌面越长,其振动起来会越慢,则音调会越低14将拨响的琴弦用手一按,响声立即消失原因是()A声音被手挡住了B声音被手吸收了C琴弦的振动停止了D以上说法都不对【考点】声音的产生【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如果物体振动停止,则发声停止【解答】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如果物体振动停止,则发声停止当将拨响的琴弦用手一按,琴弦的振动停止了,响声就会立即消失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15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最有效的方法是()A大声呼救B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C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D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考点】物理常识【分析】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并且物体振动就会发出声音,所以可以积极利用身边物体发出施救的信息是求生的关键【解答】解:A、大声呼救会浪费体力,失去生存下去的机会,故A不可行;B、救援人员根据被困人员发出的声音判断是否有生命迹象,并进行施救,如果静静等待会失去被救的机会,故B不可行;C、见缝就钻会容易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可能会被不明物伤害,故C不可行;D、当敲击墙壁或别的物体时,它们会振动并发出声音,这样会给外面一个生命迹象的信息,这样救援人员可以施救,故D方法可行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以致用16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是()A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B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C用手捂住耳朵D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A、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合题意;B、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合题意;C、用手捂住耳朵,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D、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防治噪声的途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要结合三种途径进行分析判断17信息1:据说,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后,为了“聆听”语写的乐曲,用硬捧的一端抵住琴板,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就这样语写了不少传世之作信息2:有经验的土著居民在打猎时,经常伏身贴地,他能听到一般人站立时不易觉察的动静,并且能及早发现猎物请综合1、2所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声音传播的特点()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B固体能将声音放大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空气中更快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解答】解:A、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符合题意;B、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而不能将声音放大;不符合题意;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18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击这根铁管,则甲同学听到的声音情况是()A响了一下,声音是从铁管传来的B响了一下,声音是从空气传来的C响了两下,先听到从空气传来的D响了两下,先听到从铁管传来的【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分析】根据声音在不同的介质里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就可解答此题【解答】解:根据题意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声音分别从钢管、空气中传播,则甲同学要听到两个声音,一个声音是从钢管传来,另一个是从空气中传来的,这也说明了声音在钢管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快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属于基础知识题,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19某同学先后对同一鼓面轻敲和重击各一次,两次发出声音的()A音调不同B频率不同C响度不同D音色不同【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分析】轻敲和重击鼓面,振幅不同,可根据振幅与响度的关系进行解答【解答】解:轻敲鼓面和重击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而响度和振幅有关,故两次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故选C【点评】应该掌握音调、音色、响度的区别;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频率有关,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与振幅有关,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而“听声辨人”指的就是音色20医用听诊器的作用是()A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B使振幅增大,响度增大C减少声音的分散来增大响度D缩短听者距发声体的距离【考点】响度【分析】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心脏的跳动是否有规律,听诊器不能改变病人心脏的跳动的快慢、振动幅度和距离,医生用听诊器是减少心脏声音的分散,听到的声音响度更大一些【解答】解:A、听诊器不能改变发声体的振动快慢,不能改变发声体的振动频率,不能改变发声体的音调,不符合题意;B、听诊器不能改变发声体的振动幅度不符合题意;C、听诊器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听到的响度,符合题意;D、同种条件下,听到声音的响度相同时,听诊器能增大医生和发声体之间的距离,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音调、响度的特点及其区分,重点关注增大响度的方法是减少声音的分散21在如图所示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环境保护的是()ABCD【考点】物理常识【分析】交通标志牌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了解这些交通标志的含义,对我们的安全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根据我们对于各种交通标志的了解来作答【解答】解:A图的标志是禁止自行车行驶,是为了安全;B图是挂在桥上的限重标志,是为了桥的安全;C图是禁止鸣笛的标志,是为了减少噪声的污染;D图表示的是此地距桂林还有20km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交通标志牌含义的了解,是一道常识题,同时也体现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物理理念22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想假设B提出问题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考点】物理学方法【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点要素: 第一是提出问题也就是探究什么,针对什么现象设问 第二是猜想与假设实质上就是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 第三是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一环节是实验的核心 第四要素是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在实验中加强实验规范操作、安全操作的指导,实验数据及时填入记录表中 第五要素是分析与论证实质就是对探究的数据进行描述,对探究现象归纳总结的过程 第六要素是评估评估的实质是对探究的反思过程,讨论科学探究中所存在的问题、获得的发现和改进建议等评估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要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养成对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结果有评估的意识 第七要素是交流与合作全班或同一组内围绕得到什么结论,如何得出结论,有什么体会等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解答】解:对于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的影响因素,小明认为可能与颜色有关,是对影响因素的判断,属于科学探究的第二环节猜想与假设故选A【点评】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不只是记住有关的探究步骤就能解决的,必须在探究实践中不断积累23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ABCD【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分析】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探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必须控制孔的形状不变,只改变孔的大小【解答】解:(1)C图中随着卡片乙向左移动,孔的形状始终是三角形,并且逐渐变小,故C符合要求;(2)ABD三图中随着卡片乙向左移动,孔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不符合要求故选:C【点评】本题尽管是考查小孔成像,实际上是考查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抓住变量和不变量是解题的关键24如图现象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A 放大镜赏花B 手影游戏C 水中折笔D 水中倒影【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放大镜赏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B、手影游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B、水中折笔,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D、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25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A树叶的实像B树叶的虚线C太阳的实像D太阳的虚像【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太阳光通过浓密的树叶中的小孔所成的太阳的像,是实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26“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水中了,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水里了!”关于水中的月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B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折射现象C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反射现象D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远【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平面镜成像原理来解答此题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解答】解:因为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物距等于像距,所以水中的月亮与天上的月亮大小相等,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与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故A、D选项错误;因为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因此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涉及到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知识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平面镜成像中的物像等距、等大这一特点27下列有关现象与光学知识对应错误的是()A茂密树林底下常能看到圆形光斑光的直线传播B平静的水面出现岸边景物的倒影平面镜成像C“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呈红色是因为它能吸收红光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光的色散【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光的色散【分析】自然界中的光现象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光沿直线传播: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光的反射:知道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 的色光决定的光的折射: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其中光的色散其实质也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茂密树林底下常能看到圆形光斑,属于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B、平静水面上映出月亮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正确;C、因为桃花能反射红光,所以会有人面桃花相映红,故C错误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光经过空气中的小水滴发生色散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C【点评】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包括: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等;光遇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平面镜成像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钢笔错位、筷子变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 的色光决定的28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漫发射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考点】镜面反射;漫反射【分析】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解答】解:A、由图可知,光射到潮湿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故A错误;B、由图可知,光射到干燥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不是折射,故B错误;C、由于光射到潮湿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很少的反射光线进入驾驶员眼睛,所以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故C正确;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发生漫反射,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故选C【点评】判断物体亮暗的依据并不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而是进入人眼光线的多少,进入眼睛的光线多感觉亮,进入眼睛的光线少感觉暗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29(1)在图1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在图2中画出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3)如图3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根据反射光线a、b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分析】(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要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A、B端点AB的像点A、B,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3)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作出反光点的像点S,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补出入射光线【解答】解:(1)首先作出法线,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反射角也为60,如图所示:(2)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3)先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在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并连接S与两个反射点画出两条入射光线,如图所示:【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熟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要注意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2)作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常用方法是:作出端点(或关键点)的像点,用虚线连接像点得到物体的像(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完成本题较为直观、准确,因此建议同学们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四、简答和实验探究题(填空每空1分,选择每题2分,共32分)30观察下表,试写出两个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结论在空气中 在气、固、液体中(0)在15空气中温度/声速/ms1介质声速/ms1频率/Hz声速/ms10330氧气316200034015340水1450100034030349冰3160500340100386铁49005000256340结论: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2)温度一定时,(在同一介质中)声速与频率无关【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声速的大小跟介质温度的关系【分析】根据表中数据,在同列数据中的数据中进行对比分析,可得到不同的结论例子得到的结论是根据中列得到的我们可以再根据左列和右列进行分析【解答】解:以表中左列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以表中右列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到:温度一定时,(在同一介质中)声速与频率无关故答案为:(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2)温度一定时,(在同一介质中)声速与频率无关【点评】本题以表格的形式提供有用信息,做题关键是对表中数据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进行对照分析31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超声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B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音调与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使人丧生(1)请你将上面短文A、B中和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超声;频率(2)文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超声波(3)从短文C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低于20Hz左右,声音具有能量【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分析】(1)蝙蝠是通过发出超声波,经物体反射来感知周围物体的;振动物体的质量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2)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人耳不能听到次声波和超声波(3)人们在次声波的环境中,人体内脏和环境产生共振,声具有能量,内脏受损【解答】解:(1)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超声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B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频率与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2)超声波和次声波人们都听不到,都属于亚声,低于20Hz的亚声是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亚声是超声波(3)人们在次声波的环境中,人体内脏和环境产生共振,声具有能量,内脏受损而死亡故答案为:超声;频率;(1)超声;频率;(2)次声波;(3)20Hz;能量【点评】瓶子中装有水,敲瓶子是瓶子和水一起振动,吹瓶口是瓶子内空气柱振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