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2)(含解析) 苏科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764248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4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2)(含解析) 苏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2)(含解析) 苏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2)(含解析) 苏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2)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1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逐渐变大,这个现象说明()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空气阻断了声音的传播D玻璃罩阻断了声音的传播2每个人心跳的声音都是独一无二的,科学家提出可据此区分不同的人这主要利用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3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主动利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场景,是人们应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几种做法,其中主要是用来降温的是()A景区喷雾B人造雪景C撒盐融雪D人工降雨4对以下各图解释正确的是()A寒暑表测得某地的气温是11B海波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C刚剥开包装纸的雪盖会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D游泳后从水里出来感觉冷,因为身上的水蒸发吸热5“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手影平面镜成像B摄影光的反射C投影凸透镜成像D倒影光的折射6如图是潜望镜的示意图,观察者通过该潜望镜看到的物体的像的情况是()A同实际物体上下、左右关系都是一致的B同实际物体上下、左右关系都是相反的C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关系是一致的,而左右关系是相反的D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关系是相反的,而左右关系是一致的7如图所示是一束光由空气进入某透明物质时,在界面上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0可能是入射光线BOB可能是折射光线COC必定是反射光线DB0必定是入射光线8室内游泳池上方离水面6m处有一盏灯,从池边看到灯在水中的倒影正好贴在池底上,则池中水的实际深度应()A小于6mB等于6mC大于6mD无法判定9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A近视眼 凸透镜B近视眼 凹透镜C远视眼 凸透镜D远视眼 凹透镜10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哪个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近视眼镜11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720 s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5 s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C第10 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D经过5 s,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12某次体育考试评分标准规定:1 000m长跑的满分成绩为3min 34s小明参加考试时,前500m的平均速度为6m/s,后500m的平均速度为4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5 m/sB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4.8 m/sC小明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6 m/sD小明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小速度为4 m/s13小明用同一个相机给同一个古塔拍了四张照片,拍摄下列哪张照片时镜头伸出最长()ABCD14位于沿江大道旁的商业大厦建有室外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到美丽的湘江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15(1)如图1所示,左手用力击鼓,右手放在鼓面上,会感到鼓面振动,鼓面振动停止后,不再听到鼓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2)如图2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罩内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最后听不到铃声,这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16控制噪声污染是很多城市的重要举措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从处减弱噪声;城区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7如图是草叶上出现的露珠,露珠的形成是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选填“吸”或“放”)热,透过露珠可以看到草叶放大的叶脉,这是光的现象18小红正对着平面镜,当平面镜平行于小红左右移动时,以小红为参照物,像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此过程中像的大小19我们在树荫下乘凉,发现地面上有很多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太阳的像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树叶是由于光射到树叶上时,发生了的缘故我们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它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镜20在水边拍摄的照片上,建筑物在水中的“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建筑物反射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了进入水中;拍摄该照片的照相机镜头相当于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可用来矫正(填“近”或“远”)视眼21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选填“可逆”或“不可逆”)的矫正近视眼的一种方法是戴一副由(选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22如图所示白纸上画了两个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纸前(图乙)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那是因为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使下方箭头成缩小的像(建填“实”或“虚”),这种成像原理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有(写一种)23图甲是2011年4月10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的发射场景图乙为监控系统先后间隔2s拍摄到的火箭点火后竖直向上作直线运动时所在位置的照片,已知火箭的总长度为52m,在照片上已按一定比例标示出刻度,在这2s内火箭向上运动的路程为m,火箭的平均速度为m/s24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车的速度为m/s,当t1=50s时,甲、乙两车相距m25如图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0.1s曝光一次由此可判断苹果的运动是(填“匀速”或“变速”)运动照片上A与B的间距,所对应的苹果的实际运动路程为69cm,则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m/s三、解答题(共45分)26请将下面左侧列出的各种现象在右侧找出对应的物理知识,并用直线连起来例如: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光的直线传播27有的轿车的观后镜是用平面镜做成的,而有的又是用凸面镜做成的,请说明其各自的优点是什么?28如图所示,发光点S发出一条射向水面的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点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及大致方向的折射光线292008年北京奥运会比赛主要场馆国家游泳馆,因其形状而被称为“水立方”,如图,“水立方”外层膜结构采用ETFE材料,质地轻巧,透光性好,跟玻璃相比,它可以透进更多的阳光和空气“水立方”的外膜用什么颜色更能节能吗?设计者要考虑“水立方”馆内光线和夏天的室温设计者做了几组实验实验一:对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先后用不同颜色的膜对着不同颜色的光进行观察得到的结果如表一所示表一:透明物体的颜色 照射光的颜色 绿色 红色 红色 绿色 白光 膜的颜色 绿色红色 蓝色 红色 黄色 观察到的颜色 绿色 红色 黑色 黑色 黄色由表一可以得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实验二:用不同的颜色膜材料ETFE做大棚实验大棚外膜的颜色蓝色无色紫色一天中棚外的最高温度363636一天中棚内的最低温度385030光的通过量90%98%50%综合上述信息,你认为膜的颜色用色更好30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 (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2)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变化,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其中,由图(乙)可读出第1min时温度计的示数是(3)根据下表数据,在图(丙)中画出这段时间内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时间/min00.511.522.533.544.56温度/8620000000状态固态固液共存态(4)由图象可以看出,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选填“变化”或“不变”)31如图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1)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选填“垂直”或“不垂直”)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反射(2)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20702306035040(3)三次实验中,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请你评估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32小明所在小组用一个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他们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表中:实验序号物距/cm像距/cm像的性质1206.7倒立、缩小的实像2157.531010倒立、等大的实像47.5倒立、放大的实像54正立、放大的虚像(1)由序号3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cm(2)仿照表格,写出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实验序号4中像距的大小为cm(3)一位同学将远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取走远视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使屏上的像变清晰,应向(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或将蜡烛 (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4)实验时,蜡烛越烧越短,你将看到屏上的像向(填“上”或“下”)移动(5)实验过程中,用黑纸将凸透镜遮掉一半,像的形状 (填“变化”或“不变”),但像的亮度将 (填“不变”“变亮”或“变暗”)(6)小明将蜡烛由距此透镜90cm处移至距透镜120c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 cm因为33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8.40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 m/s(2)小组间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不同请你猜想影响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 (写出一个因素)为了验证你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34火箭筒发射后0.6s击中坦克,又过了2.4s听到爆炸声问:(1)击中时坦克距发射点多远?(2)火箭筒的发射速度是多少m/s?合多少km/h?(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1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逐渐变大,这个现象说明()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空气阻断了声音的传播D玻璃罩阻断了声音的传播【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用传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传声的介质逐渐减少,所以听到声音逐渐减小,推理得出,把空气抽净,即玻璃罩内是真空时不能听到声音,得出结论为:真空不能传声逆向思考:传声就不能真空,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选:A2每个人心跳的声音都是独一无二的,科学家提出可据此区分不同的人这主要利用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考点】音色【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解答】解: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每个人心跳的声音都是独一无二的,科学家提出可据此区分不同的人这主要利用声音的音色故选:C3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主动利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场景,是人们应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几种做法,其中主要是用来降温的是()A景区喷雾B人造雪景C撒盐融雪D人工降雨【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熔点和凝固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解答】解:A、景区喷雾,是因为水雾变为水蒸气的过程是汽化,汽化是吸收热量的,需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周围空气温度降低,故A符合题意;B、人造雪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B不符合题意;C、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积雪上洒盐水是掺有杂质,积雪的熔点降低,即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熔化,交通方便,故C不符合题意;D、人工降雨,是干冰(固体二氧化碳)迅速的吸热升华成二氧化碳,使周围的温度降低,部分水蒸气液化成水滴,部分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形成降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对以下各图解释正确的是()A寒暑表测得某地的气温是11B海波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C刚剥开包装纸的雪盖会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D游泳后从水里出来感觉冷,因为身上的水蒸发吸热【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蒸发及其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1)寒暑表的示数在量程的范围内,且分度值为1,可根据这两点读出此温度计的示数;(2)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体现在熔化图象中就是有个温度不变的过程;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也在不断上升,体现在熔化图象中就是温度没有一个不变的过程,一直都是在上升;(3)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4)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形成【解答】解:A、由图知:寒暑表的最小刻度值是1,液面在零刻度以下,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9;故A错误;B、根据图象可知,物体的温度是上升的,并且有一段时间此物质温度是不变的,故此物质是晶体,这段温度不变的过程就是晶体在熔化,此图象是海波的熔化图象,故B错误;C、冰棒周围的“白气”是由其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D、从游泳池中出来的人感觉更冷是因为身上的水蒸发,而蒸发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故D正确;故选D5“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手影平面镜成像B摄影光的反射C投影凸透镜成像D倒影光的折射【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各种影的形成都与光的传播有关,本题要把手影、摄影、投影、倒影道理弄清,知道其光学原理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解释这几种“影”形成的原因【解答】解:A、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故A错误;B、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透镜是光的折射原理,故B错误;C、投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故C正确;D、岸上的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错误故选:C6如图是潜望镜的示意图,观察者通过该潜望镜看到的物体的像的情况是()A同实际物体上下、左右关系都是一致的B同实际物体上下、左右关系都是相反的C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关系是一致的,而左右关系是相反的D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关系是相反的,而左右关系是一致的【考点】平面镜的应用【分析】首先要弄清潜望镜的原理,是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反射的光,照射到潜望镜上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下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人的眼里,人就能从低处看见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解答】解: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远处的景物反射的光,照射到潜望镜上面这块平面镜上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光线再反射到下面这块平面镜上,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下面这块平面镜对称,所以观察者通过该潜望镜看到的物体的像,同实际物体上下、左右关系都是一致的故选A7如图所示是一束光由空气进入某透明物质时,在界面上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0可能是入射光线BOB可能是折射光线COC必定是反射光线DB0必定是入射光线【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分析】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ABC、如果A0是入射光线,则OC为反射光线,OB为折射光线,而折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故ABC错误;D、如果B0是入射光线,则OC为反射光线,OA为折射光线,并且遵守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故D正确故选D8室内游泳池上方离水面6m处有一盏灯,从池边看到灯在水中的倒影正好贴在池底上,则池中水的实际深度应()A小于6mB等于6mC大于6mD无法判定【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1)游泳池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是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2)由于光的折射,人看到的池底比真实位置变浅【解答】解:如图所示:由于水面是平面镜,灯离水面6m,水中灯的像离水面也是6m,而人看到的池底是折射形成的虚像,比真实的池底偏高,由题意可知池底的像离水面6m,所以池底离水面的距离大于6m故选C9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A近视眼 凸透镜B近视眼 凹透镜C远视眼 凸透镜D远视眼 凹透镜【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近视眼成因: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近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凹透镜远视眼成因,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解答】解: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近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凹透镜由此可知:此图是近视眼示意图,应戴凹透镜眼镜;故选B10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哪个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近视眼镜【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物距等于像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解:观察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是照相机的原理故选B11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720 s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5 s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C第10 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D经过5 s,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在st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2)在st图象中,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甲乙两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较出两车的运动速度;(3)由图知,两车在10s末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还在运动(4)根据图象读出5s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解答】解:A、乙车在7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乙车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B、由图象看出两车在05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两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B正确;C、由图象看出两车在10s末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还在匀速运动,二者速度不相同,故C错误;D、由图象看出甲车在5s末的路程10m,乙车在5s末的路程15m,所以在5s末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故D错误故选B12某次体育考试评分标准规定:1 000m长跑的满分成绩为3min 34s小明参加考试时,前500m的平均速度为6m/s,后500m的平均速度为4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5 m/sB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4.8 m/sC小明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6 m/sD小明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小速度为4 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1)由平均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小明的运动时间;(2)由速度公式求出小明的平均速度【解答】解:(1)小明跑前500m的时间t1=s83.3s,跑后500m的时间t2=125s,(2)小明1000m跑总时间t=t1+t2=83.3s+125s=208.3s=3min28.3s,全程平均速度v=4.8m/s,(3)题目中没有告诉小明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最小速度,也无法计算故选B13小明用同一个相机给同一个古塔拍了四张照片,拍摄下列哪张照片时镜头伸出最长()ABCD【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知道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解答】解: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的像越大,此时的物距越小由图可知,D图最大,则拍摄D图照片时时,镜头伸出最长故选D14位于沿江大道旁的商业大厦建有室外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到美丽的湘江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要先选择一个参照物,分析被研究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就运动了,如果没变化,就静止【解答】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A不正确B、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B不正确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C正确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向下运动的故D不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15(1)如图1所示,左手用力击鼓,右手放在鼓面上,会感到鼓面振动,鼓面振动停止后,不再听到鼓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如图2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罩内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最后听不到铃声,这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实验中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但可以通过铃声的变化趋势,推测出真空时的情况,这种方法称为“理想化实验”【解答】解:(1)左手用力击鼓,右手放在鼓面上,会感到鼓面振动,鼓面振动停止后,不再听到鼓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当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传声介质越来越少,所以传声效果越来越不好,实验过程中听到声音越来越小,设想空气全部抽净时,就不传声了,也就听不到声音了故答案为:(1)振动;(2)介质16控制噪声污染是很多城市的重要举措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城区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响度(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分析】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监测装置可以显示噪声的强弱,即响度的大小【解答】解: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城区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响度;故答案为:声源; 响度17如图是草叶上出现的露珠,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放(选填“吸”或“放”)热,透过露珠可以看到草叶放大的叶脉,这是光的折射现象【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物质有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放热;圆形的透明的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即可知道露珠下面的草木叶脉为什么变大更加清晰【解答】解: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形成的过程中需要放热;透过露珠,看到露珠下的叶脉放大了,这是由于露珠相当于凸透镜,其作用相当于放大镜,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故答案为:液化;放;折射18小红正对着平面镜,当平面镜平行于小红左右移动时,以小红为参照物,像是静止(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此过程中像的大小不变【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判断物体动与静的方法:先选择假定不动的物体,即参照物,再判断被研究物体与参照物间有没有位置的变化,有变化则动,无变化则静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像与物的大小相同【解答】解:因为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因此,当平面镜平行于小红左右移动时,以小红为参照物,像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同,不论视觉上变大还是变小,事实上像与物永远是等大的故答案为:静止;不变19我们在树荫下乘凉,发现地面上有很多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的像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树叶是由于光射到树叶上时,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我们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它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漫反射;眼睛及其视物原理【分析】解决此题,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解答】解:树叶间有空隙,形成一个个小孔,树荫下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经小孔成的实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树叶是由于光射到树叶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实像故答案为:直线传播;漫反射;凸透20在水边拍摄的照片上,建筑物在水中的“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建筑物反射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了折射进入水中;拍摄该照片的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可用来矫正远(填“近”或“远”)视眼【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像是虚像,是由光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虚像光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线发生了反射,另一部分发生了折射而进入水中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解答】解:物体的亮暗取决于物体上的光进入人眼的多少建筑物在湖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光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线发生了反射,另一部分发生了折射而进入水中,所以湖水的“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远视是由于晶状体聚光能力变弱,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之后,由此可知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故答案为:折射;凸;会聚;远21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选填“可逆”或“不可逆”)的矫正近视眼的一种方法是戴一副由凹(选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光折射的可逆性【分析】(1)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2)由于晶状体太厚,其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这就是近视眼的成因;而后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分析,即可判断用哪种透镜来矫正【解答】解: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近视眼的表现是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即是由于晶状体太厚,其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故若想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即需要让原来的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故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故答案为:可逆;凹22如图所示白纸上画了两个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纸前(图乙)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那是因为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使下方箭头成缩小的实像(建填“实”或“虚”),这种成像原理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有照相机(写一种)【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解答】解: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那是因为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故答案为:凸透镜;实;照相机23图甲是2011年4月10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的发射场景图乙为监控系统先后间隔2s拍摄到的火箭点火后竖直向上作直线运动时所在位置的照片,已知火箭的总长度为52m,在照片上已按一定比例标示出刻度,在这2s内火箭向上运动的路程为104m,火箭的平均速度为52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由图求出火箭照片的长度,火箭的路程,根据火箭照片长度与火箭的实际长度之比求出火箭的路程s,已知火箭运动时间t,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火箭的平均速度【解答】解:由题意知:火箭的运动时间t=2s,火箭的实际长度L=52m,由图知:火箭照片的长度L照片=2cm,火箭路程照片长度s照片=4cm;火箭的路程s=s照片=4cm=104m;火箭的平均速度=52m/s故答案为:104;5224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车的速度为30m/s,当t1=50s时,甲、乙两车相距450m【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由题知,两辆汽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辆车同时、同向、异地出发,出发时相距300m;由图得出甲车在某一时间内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甲车的速度;由图得出甲车追上乙车的时间(20s),再行驶30s两车行驶的路程,求出两车相距【解答】解:由图得出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在t=55s时,甲车行驶的路程s甲=1650m,v甲=30m/s;由图得出行驶20s时甲车追上乙车,甲乙相遇后再经过30s,甲车行驶了1500m600m=900m,乙车行驶了1050m600m=450m,两车相距s=900m450m=450m故答案为:30;45025如图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0.1s曝光一次由此可判断苹果的运动是变速(填“匀速”或“变速”)运动照片上A与B的间距,所对应的苹果的实际运动路程为69cm,则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2.3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1)分析频闪照片,在相等的时间内苹果的间隔越来越大,利用速度公式不难判断苹果的运动状态(2)曝光次数为照片数减1;算出A到B之间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出它在A到B之间的平均速度【解答】解:(1)由频闪照片可以看出,苹果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它做的是变速运动;(2)A到B之间有3个时间间隔,即时间为t=0.3s,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v=2.3m/s故答案为:变速;2.3三、解答题(共45分)26请将下面左侧列出的各种现象在右侧找出对应的物理知识,并用直线连起来例如: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光的直线传播【考点】光的色散;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2)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和水中“倒影”就是具体应用;(3)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4)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解答】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产生彩带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直直的筷子在水里变弯折是由于光的折射的缘故;开凿隧道时,用激光准直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故答案为:27有的轿车的观后镜是用平面镜做成的,而有的又是用凸面镜做成的,请说明其各自的优点是什么?【考点】凸面镜和凹面镜【分析】(1)平面镜可以成像,还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物体在平面镜里成像的性质:正立的、与物体大小相同的虚像(2)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虚像利用凸镜得到缩小的像,可以扩大观察范围【解答】答: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对称,具有物像等大、物和像距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等特点,便于司机判断自己驾驶的汽车和后面汽车的距离凸面镜做成的观后镜的优点是视野更加开阔,可以观察到更大范围的其他车辆的行驶情况28如图所示,发光点S发出一条射向水面的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点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及大致方向的折射光线【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反射光线是由点光源S发出的,但感觉是由点光源在水中的像发出的,也就是说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像点,即点P和点光源在水中的像在同一直线上,由此可以确定入射点,进而确定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根据确定的入射光线,利用折射规律可以做出对应的折射光线【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作出点光源S在关于水面的对称点S,即像点连接SP,与水面的交点O即为入射点,连接SO即为入射光线;连接OP即为反射光线;过入射点O做水面的垂线即为法线,根据确定的入射光线和法线可以确定入射角,利用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以做出对应的折射光线OA答案如下图所示:292008年北京奥运会比赛主要场馆国家游泳馆,因其形状而被称为“水立方”,如图,“水立方”外层膜结构采用ETFE材料,质地轻巧,透光性好,跟玻璃相比,它可以透进更多的阳光和空气“水立方”的外膜用什么颜色更能节能吗?设计者要考虑“水立方”馆内光线和夏天的室温设计者做了几组实验实验一:对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先后用不同颜色的膜对着不同颜色的光进行观察得到的结果如表一所示表一:透明物体的颜色 照射光的颜色 绿色 红色 红色 绿色 白光 膜的颜色 绿色红色 蓝色 红色 黄色 观察到的颜色 绿色 红色 黑色 黑色 黄色由表一可以得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色光决定的;实验二:用不同的颜色膜材料ETFE做大棚实验大棚外膜的颜色蓝色无色紫色一天中棚外的最高温度363636一天中棚内的最低温度385030光的通过量90%98%50%综合上述信息,你认为膜的颜色用蓝色更好【考点】物体的颜色【分析】(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只透过和它相同的色光,其他色光都被透明物体吸收(2)选择哪种颜色的膜做大棚材料,同时考虑透光性和温度透光性越高,越节能;棚内温度尽量的低一些【解答】解:(1)由表格可以看出:如果透明材料的颜色与照射的色光相同时,观察到的颜色就和照射色光的颜色相同;如果透明材料的颜色与照射的色光不相同时,照射色光的颜色就会被透明材料吸收即透明材料通过什么色光,透明材料就是什么颜色,所以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的色光决定的(2)紫色透光性只有50%,不能保证棚内的照明,排除紫色无色的透光性很好,但是棚内的温度很高,远高于人体正常温度,排除无色蓝色的透光性比较好,并且棚内的温度略高于人体温度,所以膜的颜色选择蓝色较好故答案为:透过的色光;蓝30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 (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用搅拌棒搅拌(2)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状态变化,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其中,由图(乙)可读出第1min时温度计的示数是4(3)根据下表数据,在图(丙)中画出这段时间内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时间/min00.511.522.533.544.56温度/8620000000状态固态固液共存态(4)由图象可以看出,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选填“变化”或“不变”)【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分析】(1)为了能使固体物质均匀受热,常用水浴法,若物质的熔点较低,可以不对其加热,还可以用搅拌棒进行搅拌,这样不仅能够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便于记录数据;(2)在探究物质的熔化特点时,不仅要记录其温度的变化情况,还要观察其状态的变化情况;在进行温度计的读数时,注意温度计的分度值;(3)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4)冰是晶体,结合图象可知,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1)冰的熔点为0,所以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用搅拌棒进行搅拌;(2)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不仅要探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且要观察其状态的变化;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其示数为4;(3)根据表格中数据进行描点,并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4)由图象知,并在熔化过程中虽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答案为:(1)慢;用搅拌棒搅拌;(2)状态;4;(3)见上图;(4)不变31如图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1)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垂直(选填“垂直”或“不垂直”)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2)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20702306035040(3)三次实验中,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请你评估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不合理应将纸板F沿法线方向折转,再次观察纸板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1)(2)光的反射规律:三线共面(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两线分居(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角相等(入射角、反射角),光路可逆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而进入我们的眼里;(3)要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可以通过让纸板B不与纸板A在同一平面上来研究【解答】解:(1)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则法线必须与平面镜垂直,并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因此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必垂直;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屏表面凹凸不平,光在这里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2)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是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当入射角分别为20、30、50时,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反射角也应分别是20、30、50,而70,60,40正好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所以是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3)不合理实验中要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F沿法线方向折转,再次观察纸板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故答案为:(1)垂直;漫;(2)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3)不合理应将纸板F沿法线方向折转,再次观察纸板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32小明所在小组用一个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他们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表中:实验序号物距/cm像距/cm像的性质1206.7倒立、缩小的实像2157.531010倒立、等大的实像47.5倒立、放大的实像54正立、放大的虚像(1)由序号3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5cm(2)仿照表格,写出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倒立、缩小的实像,实验序号4中像距的大小为15cm(3)一位同学将远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取走远视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使屏上的像变清晰,应向远离(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或将蜡烛远离 (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4)实验时,蜡烛越烧越短,你将看到屏上的像向上(填“上”或“下”)移动(5)实验过程中,用黑纸将凸透镜遮掉一半,像的形状不变 (填“变化”或“不变”),但像的亮度将变暗 (填“不变”“变亮”或“变暗”)(6)小明将蜡烛由距此透镜90cm处移至距透镜120c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5 cm因为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远远大于二倍焦距时,像距稍大于焦距【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u=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一般用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2)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远视眼镜即为凸透镜,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凸透镜,就能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4)根据射向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判断当蜡烛缩短时,像的位置变化情况(5)凸透镜成像时,物体有无数条光线射向凸透镜,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成像,折射光线越多,会聚成的像越清晰(6)物远像近像变小,当物距很大时,像距非常靠近焦点【解答】解:(1)实验3,成倒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