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764165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2)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2)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2)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兴国七中八年级(上)第二次段考物理试卷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m/s,合km/s2兴国美景,风景如画,当你漫步在潋江河畔,常能看到“鸟在水中飞,鱼在天空游”的景象你看到的“鸟”是光的现象形成的,“鱼”是光的 现象形成的3在茂密的森林里阳光可以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有许多圆形光斑,它们是太阳的(选填“影子”或“实像”),是由于光的现象形成的4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这里的“轻声”是指声音的;“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来分辨5“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又没有阻止声音的62015年5月底,美国发布了最新的SR72高超音速飞行器设想图该飞行器速度可达67马赫(1马赫=1倍音速,1倍音速=340m/s),号称1小时可到达地球任一地方,比常规导弹速度还要快飞行器体表涂敷最新型材料,具有雷达隐形功能,但不具备红外隐形功能若该飞行器以7马赫速度飞行,其速度为m/s,此时若有常规导弹从其正后方攻击,则导弹相对于飞行器是向(选填:“前”或“后”)运动的7小丽同学站在平面镜前理了理自己的头发当她远离平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她离平面镜1m时,她的像与她相距8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1)能看到纸板上的光,是因为纸板发生;(2)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选填“在”或“不在”)纸板所在的平面内9一束光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为度保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现将平面镜顺时针转动30,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是度10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物理学中引进了速度这个物理量甲乙两物体都做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1,所用的时间之比是3:2,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二、选择题(共20分,第1114小题单项选择每小题3分;第15、16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3分,错选、不选得0分,漏选得1分)11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12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1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14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正确表示矫正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ABCD15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u=12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16下列选项是从某同学笔记中摘录的四句话,其中正确的是()A超声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次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能量是与运动密切联系的物理量,不同的运动形式对应不同的能量形式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光的反射只能成虚像,光的折射只能成实像三、作图与计算题17如图所示,平面镜前一个发光点S和它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作出S在平面镜中的像,并作出这两条光线的反射光线18在海面上有一只舰船,上面有一台超声测位仪,为了测出海底有多深,在水面竖直向下发一超声波,经过4s接收到反射波,超声波在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问海底有多深?19下表是福州至厦门D6201次列车沿途部分站点的到站、发车时刻表 车站 里程/km 到站/发车时刻 福州 0 7:12 莆田 105 7:54/7:56 泉州 174 8:17/8:19 厦门 276 9:02计算该列车从福州到莆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时?20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则:(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是h(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四、实验与探究题(共40分,每小题8分)21如图所示是小方同学用两只外形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2)选取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关系(3)在实验过程中,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再将另一支蜡烛(选填“点燃”或“不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后面来回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的蜡烛的像(4)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移去B处的蜡烛,将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22用焦距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此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也将逐渐向移动,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可适当向调节凸透镜(2)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将所缺的实验数据和像的性质补充完整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r/cm像的性质13015 22020倒立、等大的实像315 倒立、放大的实像46无正立、放大的虚像请根据实验序号4的成像规律,写出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 (3)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小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选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4)晓红在早上9:00利用太阳光进行观察凸透镜焦点的活动,她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她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你认为她这种活动过程存在的问题是:23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1)小明测量速度的原理是:(2)小明用测量小车走过的路程,用测量小车下滑所用的时间(3)如小明测得路程为70cm,时间为2s,则小车下滑的速度为m/s24探究篮球反弹性能的强弱与哪些因索有关?【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可能与篮球的材质有关;猜想二:可能与篮球的有关【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在探究猪想一时,我们只选择材质不同、其他因素都相同的篮球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方案一:其他条件都相同,用力向下拍不同的篮球,观察比较它们反弹后的高度;方案二:其他条件都相同,将不同的篮球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观察比较它们反弹后的高度方案三:其他条件都相同,使不同的篮球反弹到相同的高度观察比较它们所需自由下落高度【评估与交流】(1)按照方案一探究,其不足之处是(2)按照方案二探究篮球反弹后的高度越高,反弹性能就越;像这种用反弹的高度来表示篮球反弹性能强弱的方法,在物理学上,我们把这种研究方法称之为(3)按照方案三探究,篮球所需自由下落的高度越高,反弹性能就越25小明喝水时,偶然发现透过水面看不见玻璃水杯外侧的手指,他感到很惊奇;玻璃和水都是透明物质,为什么光却不能透过呢?小明决定找出原因,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根据光经过的路径,首先想到了这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为此他根据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进行了推测,如图1,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人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人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会不会(1)小明的推测是(2)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小明观察到,证实了自己的推测(3)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也会出现“看不见”的现象吗?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你的观点是:,理由是: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始终入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兴国七中八年级(上)第二次段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合3105km/s【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1)直接由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解答;(2)利用速度单位换算关系计算【解答】解:(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2)1km/s=103m/s;3108m/s=3105km/s;故答案是:3108,31052兴国美景,风景如画,当你漫步在潋江河畔,常能看到“鸟在水中飞,鱼在天空游”的景象你看到的“鸟”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鱼”是光的折射 现象形成的【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其实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解答】解:鸟在天上,所以“鸟在水中飞”是鸟在水中形成的像,即平面镜成像,故看到水中的鸟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因为鱼儿是在水中的实际物体,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折射进入了人的眼睛,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答案为:反射;折射3在茂密的森林里阳光可以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有许多圆形光斑,它们是太阳的实像(选填“影子”或“实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形成的【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利用这一特点,人们可以看到许多自然现象,例如日食月食等等【解答】解:大树上树叶与树叶之间会形成很多小的缝隙太阳光从这些小缝隙中照射下来,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在地面上会形成太阳的像,该现象为小孔成像像的形状和太阳一样,且是倒立的实像故答案为:实像;直线传播4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这里的“轻声”是指声音的响度;“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音色来分辨【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解答】解: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小;不同人声带的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音色来分辨故答案为:响度;音色5“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又没有阻止声音的传播【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防治噪声的途径包括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入耳三个方面【解答】解:“掩耳盗铃”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又没有阻止声音的传播,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故答案为:产生;传播62015年5月底,美国发布了最新的SR72高超音速飞行器设想图该飞行器速度可达67马赫(1马赫=1倍音速,1倍音速=340m/s),号称1小时可到达地球任一地方,比常规导弹速度还要快飞行器体表涂敷最新型材料,具有雷达隐形功能,但不具备红外隐形功能若该飞行器以7马赫速度飞行,其速度为2380m/s,此时若有常规导弹从其正后方攻击,则导弹相对于飞行器是向后(选填:“前”或“后”)运动的【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知道1马赫=1倍音速,1倍音速=340m/s,可求出飞行器的速度;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解答】解:若该飞行器以7马赫速度飞行,其速度为7340m/s=2380m/s;常规导弹从其正后方攻击飞行器,由于常规导弹的速度低于飞行器的速度,所以它们之间的距离将会越来越大,以飞行器为参照物,导弹是向后运动的;故答案为:2380;后7小丽同学站在平面镜前理了理自己的头发当她远离平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她离平面镜1m时,她的像与她相距2m【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像和物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像是虚像【解答】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当她远离平面镜时,视觉上感觉像在变大,但实际上像的大小并没有变所以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不变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当她离平面镜1m时,像距离平面镜也为1m,那么镜中的像与她相距2m故答案为:不变;2m8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1)能看到纸板上的光,是因为纸板发生漫反射;(2)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选填“在”或“不在”)纸板所在的平面内【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1)可以从各个方向看到同一个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上发生了漫反射;(2)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进行分析,使光屏不在一个平面内,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解答】解:(1)能从多个方向看到纸板上的光,是因为纸板发生了漫反射;(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因此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仍在同一平面内,但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故答案为:(1)漫反射;(2)在9一束光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为0度保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现将平面镜顺时针转动30,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是60度【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同时要掌握反射角和入射角的概念: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解答】解:当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时,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0,所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若入射光线不动,镜面绕入射点转过30,则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入射角为30,所以反射角也为3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故答案为:0;6010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物理学中引进了速度这个物理量甲乙两物体都做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1,所用的时间之比是3:2,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5:3【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路程和时间之比,利用速度公式可求出平均速度之比【解答】解: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物理学中引进了速度这个物理量已知路程之比是3:1,时间之比是3:2,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v甲:v乙=: =: =5:3故答案为:快慢;5:3二、选择题(共20分,第1114小题单项选择每小题3分;第15、16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3分,错选、不选得0分,漏选得1分)11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位置有变化,就是运动的【解答】解: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此选项错误;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此选项错误;C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的位置都是变化的,所以都是运动的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12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考点】声与能量;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分析】【解答本题要明确:(1)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空气不是唯一的介质(3)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4)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解答】解:A、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使蜡焰不停摆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该选项正确;B、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该选项正确;C、当小球接触到音叉时被弹开越髙,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该选项正确;D、瓶内水位越高,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所以频率不同,音调不同该选项错误故选D1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考点】光的反射【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A、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C、用放大镜看文字时,文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D、从水中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不符;故选B14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正确表示矫正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ABCD【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由此可以确定哪一个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2)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解答】解:(1)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焦距太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C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因此A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的矫正情况(2)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故B图表示远视眼的成像情况,D图表示远视眼的矫正情况故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15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u=12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通过图象分析出该凸透镜的焦距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实像时:物像异侧,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若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解答】解:A、由图知,当物距为16cm时,像距也为16cm,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与物距相等所以2f=16cm,则f=8cm故A错误B、f=8cm,2f=16cm,当u=12cm时,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故B错误C、当物距u=20cm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到24cm处的过程中,物距逐渐增大,所以成的像逐渐减小故D正确故选D16下列选项是从某同学笔记中摘录的四句话,其中正确的是()A超声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次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能量是与运动密切联系的物理量,不同的运动形式对应不同的能量形式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光的反射只能成虚像,光的折射只能成实像【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镜面反射;漫反射;实像与虚像的区别;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靠介质,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但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3)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二者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4)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能用光屏呈接,虚像不能;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解答】解:A、超声波和次声波属于声音,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它传播时需要靠介质,故A错误;B、不同运动形式对应不同的能量形式,不同形式能量可以相互转化,故B正确;C、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C正确;D、对于单一光学系统(如小孔成像、凸透镜成像等)一次成像来说,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但对于多个光学系统(如透镜组等)多次成像来说,上述结论不一定成立,故D错误故选:BC三、作图与计算题17如图所示,平面镜前一个发光点S和它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作出S在平面镜中的像,并作出这两条光线的反射光线【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分析】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所成的像点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解答】解:本题可以运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反向延长求作虚像,这种方法要求作出法线;也可以运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虚像,再利用虚像的特征作反射光线,这种方法要求保留像与物的连线如图:(第二种方法)18在海面上有一只舰船,上面有一台超声测位仪,为了测出海底有多深,在水面竖直向下发一超声波,经过4s接收到反射波,超声波在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问海底有多深?【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分析】超声测位仪是回声测距离的应用,超声测位仪发射的超声波遇到海底经反射后,又被超声测位仪接收,知道整个过程用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超声测位仪到达海底的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海底深度【解答】解:超声波从超声测位仪到达海底的时间:t=4s=2s,由v=,可得,海底深度:s=vt=1500m/s2s=3000m答:海底有3000m深19下表是福州至厦门D6201次列车沿途部分站点的到站、发车时刻表 车站 里程/km 到站/发车时刻 福州 0 7:12 莆田 105 7:54/7:56 泉州 174 8:17/8:19 厦门 276 9:02计算该列车从福州到莆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时?【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从时刻表中读出从福州到莆田的路程与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v=可计算出平均速度的大小【解答】解:福州到莆田的路程为:s=105km,列车运行时间:t=7:547:12=42min=0.7h,列车的平均速度:v=150km/h答:该列车从福州到莆田的平均速度是150km/h20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则:(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是0.5h(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速度的计算【分析】(1)从车内的钟表显示可得此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2)由图可得轿车从A地到B地的路程,再利用V=求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3)求出了轿车的速度,由图可得轿车从B地到南宁的路程,再利用t=求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的时间【解答】解:(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t=10:4510:15=30min=0.5h;(2)轿车从A地到B地的路程:s=120km70km=50km,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V=100km/h;(3)由图可得轿车从B地到南宁的路程s=70km,轿车从B地到南宁的时间:t=0.7h答:(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是0.5h;(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100km/h;(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0.7h四、实验与探究题(共40分,每小题8分)21如图所示是小方同学用两只外形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选取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3)在实验过程中,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再将另一支不点燃蜡烛(选填“点燃”或“不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后面来回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的蜡烛的像重合(4)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移去B处的蜡烛,将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1)在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为了确认物像的位置及大小(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3)在做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先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在这对蜡烛的同侧观察另一侧的蜡烛,直到另一侧的蜡烛与观察者一侧的蜡烛完全重合时,停止移动,记下蜡烛的位置,即得到相应的蜡烛的位置,这是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确定虚像位置的方法(4)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实像能用光屏接到,虚像不能用光屏接到【解答】解:(1)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B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2)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他选择的蜡烛B与蜡烛A的大小、外形完全一样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3)实验时要另外拿一支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在镜前看上去与镜前的蜡烛在镜中成的像完全重合时,说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4)移去B处的蜡烛,将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蜡烛的像,因为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说明是虚像故答案为:(1)像的位置;(2)大小;(3)不点燃;重合;(4)虚22用焦距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较暗(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此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也将逐渐向上移动,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可适当向下调节凸透镜(2)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将所缺的实验数据和像的性质补充完整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r/cm像的性质13015 22020倒立、等大的实像315 倒立、放大的实像46无正立、放大的虚像请根据实验序号4的成像规律,写出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放大镜 (3)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小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亮度稍暗的完整像(选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4)晓红在早上9:00利用太阳光进行观察凸透镜焦点的活动,她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她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你认为她这种活动过程存在的问题是: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放置【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凸透镜成像时,前后光线相差越大,实验效果越明显,蜡烛的像越明显;理解倒立实像的含义,在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相对于凸透镜向下运动,则像向上运动;(2)当物距大于像距,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小于像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在焦点以内时,通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若将凸透镜的一部分遮住,凸透镜其他部分仍能折射光线,所以仍能成物体完整的像,只是折射的光线数量减少,所以像比原来变暗;(4)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此点为凸透镜的焦点由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粗略测量薄透镜的焦距时,可以测出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可【解答】解:(1)为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实验环境应该比较暗,这样成的蜡烛的像更加清晰;由于成的实像是倒立的,所以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就应该越向上移动;可以适当向下移动凸透镜,使像呈在光屏中央;(2)由数据知,当物距为30cm时像距为15cm,此时物距大于像距,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为15cm时,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像距为30cm,此时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其实际应用是放大镜;(3)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凸透镜的上半部分仍能折射光线,成烛焰完整的像;由于凸透镜折射光线的数量比原来减少,所以像比原来变暗;(4)太阳光可以近似看为平行光源,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太阳光经凸透镜后将会聚在焦点所以改变凸透镜与地面间的距离,直到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便为焦点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便是焦距而晓红在早上9:00,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此时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没有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所以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位置故答案为:(1)较暗;上;下;(2)缩小;30;放大镜 (3)亮度稍暗的完整像;(4)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放置(太阳光没有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到凸透镜上)23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1)小明测量速度的原理是:v=(2)小明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走过的路程,用停表测量小车下滑所用的时间(3)如小明测得路程为70cm,时间为2s,则小车下滑的速度为0.35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1)实验的测量原理:v=;(2)测量小车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斜面长度和运动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进行分析所用的器材(3)知道斜面的长度与运动的时间,带入速度公式进行计算,即可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解答】解:(1)“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2)根据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可知,需要测量斜面长和运动时间,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停表(3)s=70cm=0.7m,小车在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为:v=0.35m/s故答案为:(1)v=;(2)刻度尺;停表;(3)0.3524探究篮球反弹性能的强弱与哪些因索有关?【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可能与篮球的材质有关;猜想二:可能与篮球的充气情况有关【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在探究猪想一时,我们只选择材质不同、其他因素都相同的篮球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方案一:其他条件都相同,用力向下拍不同的篮球,观察比较它们反弹后的高度;方案二:其他条件都相同,将不同的篮球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观察比较它们反弹后的高度方案三:其他条件都相同,使不同的篮球反弹到相同的高度观察比较它们所需自由下落高度【评估与交流】(1)按照方案一探究,其不足之处是很难控制向下拍的力相同(2)按照方案二探究篮球反弹后的高度越高,反弹性能就越强;像这种用反弹的高度来表示篮球反弹性能强弱的方法,在物理学上,我们把这种研究方法称之为转换法(3)按照方案三探究,篮球所需自由下落的高度越高,反弹性能就越弱【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分析】【猜想与假设】猜想篮球的反弹性能可能与篮球的材料、质量、大小、充气情况等有关;【评估与交流】(1)如果用力向下抛球时,很难控制相同的力;(2)篮球能够反弹的高度越高,说明其弹性越强,这种方法称为转换法;(3)若弹跳相同的高度,需要下落的高度越大,说明篮球的反弹性能越差;【解答】解:【猜想与假设】根据实际,篮球的反弹性能还可能与篮球的充气情况、质量、大小等因素有关;【评估与交流】(1)方案一:其他条件都相同,用力向下拍不同的篮球,在用力向下抛球时,很难控制相同的力;(2)篮球能够反弹的高度越高,说明其弹性越强,用反弹的高度来表示篮球反弹性能强弱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为转换法;(3)弹跳相同的高度,篮球所需自由下落的高度越高,说明篮球的反弹性能越弱;故答案为:充气情况;(1)很难控制向下拍的力相同;(2)强;转换法;(3)弱25小明喝水时,偶然发现透过水面看不见玻璃水杯外侧的手指,他感到很惊奇;玻璃和水都是透明物质,为什么光却不能透过呢?小明决定找出原因,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根据光经过的路径,首先想到了这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为此他根据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进行了推测,如图1,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人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人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会不会(1)小明的推测是折射光线消失(2)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小明观察到光斑消失,证实了自己的推测(3)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也会出现“看不见”的现象吗?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你的观点是:不会,理由是: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考点】光学实验设计与探究【分析】(1)据折射角的变化观察分析即可判断;(2)据上面的猜想可知,若猜想正确,肯定在某一时刻,折射光线会消失,所以据此分析即可解决;(3)据上面的规律不难看出,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当折射角增大到某种程度后,折射光线会消失;而光线从空气斜射向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就可以判断出是否能出现上述现象【解答】解:(1)如图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可能会发现折射光线消失;(2)据(1)的猜想可知,若猜想正确,即该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光斑会消失;(3)据上面的规律不难看出,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当折射角增大到某种程度后,折射光线会消失;而光线从空气斜射向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不会出现上述现象故答案为:(1)折射光线消失;(2)光斑消失;(3)不会;小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