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20 (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764023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20 (2)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20 (2)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20 (2)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焦村补习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单选题)1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车都相对乙车向东运动,而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树木向西运动,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以下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车必定向东行驶B乙车必定向西行驶C丙车可能向西行驶D三辆车行驶的方向一定是相同的2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减小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3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C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D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4在两杯水中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放在阳光下,一杯放在阴凉处,此时,对两杯水的温度进行比较,判断正确的是()A在阳光下的水温度高B在阴凉处的水温度高C两杯水温度一样高D无法比较5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C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D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6下面描述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从汽车后视镜中看车后景物B筷子在水中部分看起来向上折了C小孔成像D用放大镜看书7一束光线穿过玻璃三棱镜的四幅光路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BCD8把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 cmB20 cmC25 cmD30 cm9小民用天平和量筒测某液体的体积,得到数据绘成如图所示图象,量筒质量和液体密度是()A20g 1g/cm3B60g 0.8g/cm3C60g 1g/cm3D20g 0.8g/cm310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装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同的铅块、铝块、铁块分别放入三个杯子中(水未溢出),水面上升最多的是(铅铁铝)()A放铝块的B放铁块的C放铅块的D一样高11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遥控器调电视B激光准直C渔民叉鱼D照镜子12用镜头焦距为10cm的照相机拍摄蝴蝶标本,蝴蝶标本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应为()A大于20cmB在10cm与20cm之间C等于10cmD小于10cm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从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移向焦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越来越大,且为正立的实像B像越来越大,且为倒立的实像C像越来越小,且为正立的实像D像越来越小,且为倒立的实像14对于密度公式=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V成反比C密度与物体的质量m和体积V都有关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密度在数值上等于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15小东用一个最多能装4水的塑料桶装满植物油,则桶内植物油的质量()A小于4B一定等于4C大于4D可能等于416一只氧气瓶,刚启用时瓶内气体密度为0,用去质量的氧气后,瓶内氧气的密度为()A0B0C0D2017A、B两种液体的质量之比为1:2,密度之比为5:4,则它们的体积之比为()A5:2B2:5C1:2D2:1二、填空题18一列火车长200m,以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为1.8km的大桥,(1)这列火车完全通过大桥所需的时间是,(2)这列火车全部在大桥上运行的时间是19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传入学生耳中的;敲响的音又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而产生的20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引吭高歌;他是唱高音的;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是指响度的是;指音调的是(填序号)21把烧红的钢件放到冷水中,会听到“嗤”的一声,同时看到水面立即会出现“白气”,这一物理现象中,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和22用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需要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大自然的水循环经历的物态变化有23手影表演,惟妙惟肖,手影可以用来解释,在生活中,常常会看到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和水中的鹅卵石,这可以分别用和来解释24如图所示,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的虚像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要想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稍微些25一条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5,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平面镜逆时针旋转10后,则反射角为26质量相等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铁球,体积较大的是球;体积相等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铁球,质量较大的是球质量和体积都相等的木球和铁球注满水后,总质量小的是球(已知铁的密度为7.9g/cm3,木的密度为0.5g/cm3)27市场上出售一种“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3 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为kg这瓶调和油用去一半后,密度为g/cm328如图1所示,木块的长度是厘米如图2所示,停表的读数是29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光屏距离凸透镜为15cm时,得到缩小的像,当光屏距离凸透镜25cm时,得到放大的像,该同学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填写范围)30如图是公路上的一个交通标志,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这个标志牌到南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min31超声清洗及超声碎石是利用声能的性质工作的,而回声定位则利用了声能的性质三、作图题32如图所示的AB、CD是同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试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用作图方法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33如图所示,已知一物体AB请划出它在镜中的像AB34请在图中,作出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时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35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L的焦点,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B为射向凸透镜且过焦点的光线,在凸透镜的右侧有一平面镜MN和主光轴OO成45,请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和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完整光路图36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的像,若S发出的一条光线SO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点,请在图中找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37请在图中画出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四、实验题38如图所示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她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直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用此实验可以研究: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像与物大小的关系;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2)实验时小红在玻璃板的侧观察(选填“左”或“右”);(3)选用直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选填“”、“”或“”);(4)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选填“”、“”或“”);(5)实验时,发现蜡烛B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的可能原因是(6)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39在“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1)调节托盘天平,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的位置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2)如图表示的是实验的三个步骤,请按实验的正确顺序将各图的序号填在横线上:(3)实验中测得盐水的质量为g,盐水的密度为kg/m340小明与小芳同学为了研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水的初温相同、环境因素相同和相同(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同学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填在下列表格中:时间t/min010203040150180泡沫塑料组水温T1/80645550412120棉絮组水温T2/80564332282020分析上表数据可知:他们实验时的室内温度是经过4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而棉絮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五、计算题41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10min内前进6km,停车10min后又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0min,求:(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42量筒中装有1000cm3、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由于蒸发,过一段时间后,从刻度上发现量筒中还剩500cm3的盐水,求剩下盐水的密度2016-2017学年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焦村补习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单选题)1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车都相对乙车向东运动,而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树木向西运动,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以下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车必定向东行驶B乙车必定向西行驶C丙车可能向西行驶D三辆车行驶的方向一定是相同的【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一定是相对参照物而言,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会不一样【解答】解:(1)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上的树木向西运动,说明丙车向东运动;(2)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说明甲车也向东运动,并且甲车的速度比丙车大;(3)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车都相对乙车向东运动,此时有三种可能:一是乙车向东运动,但比甲车和丙车的速度都小;二是静止;三是乙车向西运动综上,甲车、丙车必定向东运动,乙车可能向东运动,可能静止,也可能向西运动故选A2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减小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解答】解:A、喇叭禁鸣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B、减小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可以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对噪声没有影响,符合题意;C、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D、种草植树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故选B3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C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D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速;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2)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物体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慢,音调越低;【解答】解:A、物体只要振动就能发出声,但不是所有的声我们都能听见,声音响度很小或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我们是听不到声音的不合题意B、声音是靠振动而发生的;振动一旦停止,物体也就不能产生声音了符合题意C、每个人说话声带都会振动发出声音,但由于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不合题意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不合题意故选B4在两杯水中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放在阳光下,一杯放在阴凉处,此时,对两杯水的温度进行比较,判断正确的是()A在阳光下的水温度高B在阴凉处的水温度高C两杯水温度一样高D无法比较【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分析】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液态的晶体凝固时的特点是:继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解答】解: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两杯水中都有没熔化的冰块,只要有冰,杯中就是冰水混合物,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故两杯水的温度一样高,即0;只是阳光下的冰熔化得快些;故C正确;ABD错误5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C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D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分析】此题需要结合物态变化进行判断,首先判断物态转化前后的物体状态,分析物态变化;知道汽化有两种方式;根据选项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选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B、“白气”是水蒸气液化的现象,选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C、剪去侧枝,即减小了树的表面积根据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可知,减小了表面积,即可减少水分的蒸发正确,不合题意D、“白气”是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6下面描述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从汽车后视镜中看车后景物B筷子在水中部分看起来向上折了C小孔成像D用放大镜看书【考点】光的反射【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从汽车后视镜中看车后景物,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B、从水中筷子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不符;C、小孔成像,成的是物体倒立的像,像之所以是倒立的,就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与题意不符;D、用放大镜看书时,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故选A7一束光线穿过玻璃三棱镜的四幅光路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光线经过的第一个界面时是由空气进入玻璃,根据光线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应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线经过第二个界面时是由玻璃进入空气中,由光的折射规律,此时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解答】解:A、在图中右侧面,光线发生折射时,根据折射定律得知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应分居法线两侧,图中光路违反了折射定律在左侧面应发生折射,光线方向改变,故A错误B、图中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左侧面,光线与界面垂直,方向不变,符合光的折射规律,故B正确CD、光线在左侧面折射时,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而图中折射角均小于入射角,均不符合折射定律故C、D错误故选B8把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 cmB20 cmC25 cmD30 cm【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物体距凸透镜30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说明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即30cm2f,f15cm故选A9小民用天平和量筒测某液体的体积,得到数据绘成如图所示图象,量筒质量和液体密度是()A20g 1g/cm3B60g 0.8g/cm3C60g 1g/cm3D20g 0.8g/cm3【考点】液体密度的测量【分析】(1)读图象可知,量筒的质量就是当液体体积为零时,纵轴上的示数;(2)用总质量减去量筒的质量,再利用公式=可求出液体的密度【解答】解:(1)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即量筒中没有装液体时,质量m=20g,这就是量筒的质量;(2)读图可知,当体积为60cm3时,液体质量为80g20g=60g,则液体的密度:=1g/cm3故选A10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装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同的铅块、铝块、铁块分别放入三个杯子中(水未溢出),水面上升最多的是(铅铁铝)()A放铝块的B放铁块的C放铅块的D一样高【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要判断哪个杯子水面最高,就得需要知道哪个金属块的体积最大,而要判断哪个金属块的体积最大,我们可根据密度公式=进行判断【解答】解:由图知m铅=m铝=m铁,铅铁铝,由V=得:V铅V铁V铝,因为这三个金属块都浸没入水杯里,所以它们排出水的体积都等于它们各自的体积,则V铅排V铁排V铝排,而三个杯子完全相同,装同样多的水,所以放铝块的杯子水面最高故选:A11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遥控器调电视B激光准直C渔民叉鱼D照镜子【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遥控器调电视,属于光的反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激光准直,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我们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并不是鱼的实际位置,而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鱼的虚像所以渔民叉鱼时要瞄准像的下方,本选项符合题意D、照镜子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2用镜头焦距为10cm的照相机拍摄蝴蝶标本,蝴蝶标本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应为()A大于20cmB在10cm与20cm之间C等于10cmD小于10cm【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远视眼镜【解答】解: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要在底片上成缩小的清晰的像,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即焦距应大于2倍焦距,即满足u2f=20cm,所以人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应该大于20cm故选A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从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移向焦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越来越大,且为正立的实像B像越来越大,且为倒立的实像C像越来越小,且为正立的实像D像越来越小,且为倒立的实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当物体放在焦点之外时,会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解答】解:在实验中,当蜡烛向凸透镜移动时,物距变小,则此时像距变大,倒立的实像也变大,只有B是正确的故选B14对于密度公式=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V成反比C密度与物体的质量m和体积V都有关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密度在数值上等于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分析】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解答】解:对同种物质,公式=只是用于计算密度,但密度大小与质量、体积大小都无关;质量体积的比值是确定的,故选项ABC错误,D正确故选D15小东用一个最多能装4水的塑料桶装满植物油,则桶内植物油的质量()A小于4B一定等于4C大于4D可能等于4【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已知塑料桶的体积不变,即水和植物油的体积相同,根据公式m=V可求桶内植物油的质量【解答】解:因为水的密度大于植物油的密度,水的体积与植物油的体积相同,根据公式m=V可知,植物油的质量一定小于水的质量,也就是小于4kg故选:A16一只氧气瓶,刚启用时瓶内气体密度为0,用去质量的氧气后,瓶内氧气的密度为()A0B0C0D20【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用去质量的氧气,质量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体积不变,利用=即可求出【解答】解:由题意知,当氧气瓶中的氧气用去时,质量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体积不变,由=得,=0故选C17A、B两种液体的质量之比为1:2,密度之比为5:4,则它们的体积之比为()A5:2B2:5C1:2D2:1【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方法一:根据公式得到变形式,分别列出A与B液体体积的表达式,求比值并代入题干中比例关系可得到答案方法二:取特殊值法:根据比例关系,设两组数据,代入V=可求出答案【解答】方法一:解:由得;则;根据题意:;所以故选B方法二:取特殊值法设mA=1kg; mB=2kg;A=5kg/m3; B=4kg/m3选用变形式得出VA=0.2m3;VB=0.5m3根据题意得出故选B二、填空题18一列火车长200m,以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为1.8km的大桥,(1)这列火车完全通过大桥所需的时间是200s,(2)这列火车全部在大桥上运行的时间是160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火车通过大桥的路程等于桥长加上火车长,然后根据速度的变形公式求出火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2)火车全部在大桥上运行的路程等于桥长减去车长,然后根据速度的变形公式求出这列火车全部在大桥上运行的时间【解答】解:(1)火车通过大桥的路程s=s桥+s车=1.81000m+200m=2000m,由v=得:t=200s;(2)火车全部在大桥上运行的路程s=s桥s车=1.81000m200m=1600m,由v=得:火车全部在大桥上运行的时间:t=160s答:(1)200s;(2)160s19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空气传入学生耳中的;敲响的音又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产生【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这种振动往往不易观察,需要将实验效果进行“放大”“转换法”是中学物理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借助某些物体的特性来研究看不到或不易观察到物质,形象直观【解答】解: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空气传入学生耳中的当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音叉的振动使水面溅起水花,即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成水面溅起水花的现象这是用物理学中常用的“转换法”来研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故答案为:空气,振动20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引吭高歌;他是唱高音的;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是指响度的是;指音调的是(填序号)【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解答】解: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调太高,是指要发出声音的频率高,即音调高;引吭高歌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他是唱高音的,“高音”是指声音的音调高;请勿高声喧哗,高声喧哗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所以,其中“高”是指响度的是,“高”字指音调的是;故答案为:;21把烧红的钢件放到冷水中,会听到“嗤”的一声,同时看到水面立即会出现“白气”,这一物理现象中,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和液化【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物体由液体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根据我们对汽化和液化的了解来作答【解答】解:将烧红的铁件插入水中,水的温度会升高,汽化出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形成液态的小水珠,附着在空气尘埃中,就是“白气”故答案为:汽化;液化22用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需要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升华、凝华、熔化;大自然的水循环经历的物态变化有汽化、液化、凝华、熔化【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1)干冰是一种非常容易升华的物质当它升华时,会从周围空气吸收大量的热,导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周围水蒸气放热凝华形成固态的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熔化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所以进行人工降雨,需要经历的物态变化有:升华、凝华、熔化;(2)地面上的水汽化后形成水蒸气到达高空,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和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又熔化成水,和小水滴一起下落到地面形成雨整个过程中包括汽化、液化、凝华、熔化四个过程故答案为:升华、凝华、熔化;汽化、液化、凝华、熔化23手影表演,惟妙惟肖,手影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在生活中,常常会看到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和水中的鹅卵石,这可以分别用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来解释【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如:影子、日食等倒影是光的反射看到水中的鹅卵石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解答】解:从物理学角度讲“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手是不透明的,无法使光线穿过,因此其下较暗,形成影子;“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入射光线经反射后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人逆着反射光线看去,因为感觉上是直线传播,所以会在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交点处形成一虚像水中的鹅卵石是光的折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会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偏离发线,我们看到的是鹅卵石虚像故答案为: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24如图所示,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要想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稍微远些【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放大镜的成像原理采用了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当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解答】解:因放大镜成像时物距小于焦距,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而成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要想像变大,就要增长物距,将放大镜离裂纹稍微远些故答案为:正立;放大;远25一条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5,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10,平面镜逆时针旋转10后,则反射角为45或65【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要掌握入射角、反射角的概念,知道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解答】解: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5,所以入射角为9035=55;平面镜逆时针旋转10后,若入射角减小10,则入射角为45;若入射角增大10,则入射角为65故答案为:110;45或6526质量相等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铁球,体积较大的是木球;体积相等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铁球,质量较大的是铁球质量和体积都相等的木球和铁球注满水后,总质量小的是木球(已知铁的密度为7.9g/cm3,木的密度为0.5g/cm3)【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与密度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与密度成正比【解答】解:由=得,V=可知,实心木球和铁球质量相等时,密度大的铁球的体积小;由=得,m=V可知,实心木球和铁球体积相等时,密度大的铁球的质量大;木球注满水后,平均密度为水和木材的总质量与总体积的比值,由于水和木材的密度都小于铁,所以平均密度小于铁的密度,总体积相等的注水木球和铁球中,由于铁的密度大,故铁球的质量大故答案为:木;铁;木27市场上出售一种“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3 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为4.6kg这瓶调和油用去一半后,密度为0.92g/cm3【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已知体积和密度,利用密度公式的变形m=V即可计算出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所以密度不变【解答】解:已知V=5L=5103m3,=0.92103kg/m3;由=可得,m=V=0.92103kg/m35103m3=4.6kg;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不变,密度为0.92g/cm3故答案为:4.6;0.9228如图1所示,木块的长度是2.77厘米如图2所示,停表的读数是3min44s【考点】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答】解:由图知:(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9.00cm对齐,右侧与11.77m对齐,块的长度为L=11.77m9.00cm=2.77cm;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3”和“4”之间,偏向“4”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2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s,指针在44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44s,即秒表的读数为3min44s 故答案为:2.77;3min44s29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光屏距离凸透镜为15cm时,得到缩小的像,当光屏距离凸透镜25cm时,得到放大的像,该同学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7.5cmf12.5cm(填写范围)【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头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解答】解:当成倒立缩小实像时,物距大于2f,像距处于f和2f之间,则f15cm2f,则7.5cmf15cm;当成放大的实像时,物距处于f和2f之间,像距大于2f,则25cm2f,可得f小于12.5cm;综上所述可知,7.5cmf12.5cm故答案为:7.5cmf12.5cm30如图是公路上的一个交通标志,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这个标志牌到南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18min【考点】速度的计算【分析】由交通标志牌求出汽车的限速、此处距南大桥的距离,然后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汽车匀速行驶的时间【解答】解:由交通标志牌可知:汽车允许的最大速度v=40km/h,标志牌到南大桥的距离是12km,v=,汽车的运动时间t=0.3h=18min;故答案为:1831超声清洗及超声碎石是利用声能传递能量的性质工作的,而回声定位则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的性质【考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解答】解:根据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清洗及超声碎石是利用声能传递能量的性质工作的,而回声定位则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的性质故答案为:传递能量;传递信息三、作图题32如图所示的AB、CD是同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试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用作图方法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分析】首先要知道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其次能根据反射定律作出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确定交点为发光点S的位置【解答】解:过两个反射点垂直镜面作出两条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两条入射光线,交点为发光点S所在的位置如图所示:33如图所示,已知一物体AB请划出它在镜中的像AB【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AB的像【解答】解: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34请在图中,作出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时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解答】解: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35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L的焦点,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B为射向凸透镜且过焦点的光线,在凸透镜的右侧有一平面镜MN和主光轴OO成45,请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和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完整光路图【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分析】平面镜和凸透镜的关系是:平面镜和主光轴相交45角放置,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对于凸透镜: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对于平面镜: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与平面镜成45度角;根据以上内容和图示完成光路图【解答】解: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折射光线与平面镜成45度角射到平面镜上,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36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的像,若S发出的一条光线SO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点,请在图中找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首先作出像点S的物点S,连接PS,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再画出入射光线SO【解答】解:作出像点S的物点S,连接PS,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O,再连接SO,画上箭头,如下图所示:37请在图中画出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分析】在作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解答】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四、实验题38如图所示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她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直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用此实验可以研究: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像与物大小的关系;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实验时小红在玻璃板的左侧观察(选填“左”或“右”);(3)选用直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选填“”、“”或“”);(4)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选填“”、“”或“”);(5)实验时,发现蜡烛B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的可能原因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6)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1)玻璃板既能透光也能反光,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由于成的像是虚像,人应在玻璃板前观察(3)要比较像与物距离的关系,需借助刻度尺;用刻度尺测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便可得出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在实验中为了便于研究像的特点与位置,用了两支相同的蜡烛,将另一支蜡烛放在像的位置与像进行比较,运用了替代法(5)实验中,如果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则无法在水平面找到重合的像(6)要掌握虚像的概念,知道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不能在光屏上成像【解答】解:(1)由于玻璃板既能透光也能反光,所以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实验时,由于成的像是虚像,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眼睛应该在玻璃板前观察即小红应在左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3)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但尺并不是测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测像到镜面的距离、物到镜面的距离,然后比较二者关系用的(4)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用一个等长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来代替像,为了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5)实验时,发现蜡烛B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的可能原因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6)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不能成在光屏上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左;(3);(4);(5)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6)不能39在“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1)调节托盘天平,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的位置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2)如图表示的是实验的三个步骤,请按实验的正确顺序将各图的序号填在横线上:CAB(3)实验中测得盐水的质量为28.6g,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考点】液体的密度测量实验【分析】(1)天平使用前的调节:若指针左偏,向右调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2)测量液体的密度,为减小误差,应测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和对应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计算;(3)根据C读出原来烧杯和水的总质量,根据B图读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求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由=求出盐水的密度【解答】解:(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该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2)为测出量筒中的盐水质量,应先测出原来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将部分倒入量筒中后,读出体积并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所以正确顺序为CAB;(3)由图C知,原来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总=50g+2g+4g=56g;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剩=20g+5g+1g+1.2g=27.2g;则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56g27.2g=28.8g;由图A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示数为24ml=24cm3;=1.2g/cm3=1.2103kg/m3故答案为:(1)右;(2)CAB;(3)28.8;1.210340小明与小芳同学为了研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水的初温相同、环境因素相同和水的质量相同(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同学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填在下列表格中:时间t/min010203040150180泡沫塑料组水温T1/80645550412120棉絮组水温T2/80564332282020分析上表数据可知:他们实验时的室内温度是20经过4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39;而棉絮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52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泡沫塑料的保温性能好【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分析】(1)在实验中,为了增加实验的准确性,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即保持水的初温、环境因素、水的质量等(2)瓶中水要和外界发生热传递,直到最后和室内的温度相同以后,温度不再发生变化,此表中数据是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在相同时间内观察瓶中水温度的差别就能判断出哪种材料的保温效果好【解答】解:(1)根据控制变量法,除了控制烧瓶、水的初温、环境因素外,还要保持热水的质量也要相同(2)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最后水的温度和室温相同,所以室温为20,经过40分钟,泡沫塑料包的烧瓶温度从80降到41,降低了39;而棉絮包的烧瓶水从80降到28,降了52,由此可见,泡沫塑料的保温性能比棉絮好故答案为:(1)水的质量;(2)20;39; 52;泡沫塑料的保温性能好五、计算题41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10min内前进6km,停车10min后又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0min,求:(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1)知道停车前走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2)知道停车后的速度和时间,利用s=vt求停车后走的路程,可求总路程,再求出汽车的总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解答】解:(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v1=10m/s;(2)v=,停车后走的路程:s2=v2t2=72km/hh=24km=24000m,总路程:s=s1+s2=6000m+24000m=30000m,总时间:t=10min+10min+20min=40min=2400s,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v=12.5m/s答:(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为10m/s;(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2.5m/s42量筒中装有1000cm3、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由于蒸发,过一段时间后,从刻度上发现量筒中还剩500cm3的盐水,求剩下盐水的密度【考点】密度的计算【分析】根据原来盐水的密度和体积可求得原来盐水的质量,原来盐水的质量减去蒸发掉水的质量,即为剩下盐水的质量,已知剩下500cm3的盐水,再利用密度公式即可求得此时瓶内盐水的密度【解答】解:由=可得,原盐水的质量m1=1V1=1.1g/cm31000cm3=1100g;蒸发掉水的质量m水=水V水=1g/cm3=500g,剩下的盐水的质量m2=m1m水=1100g500g=600g,则剩余盐水的密度2=1.2g/cm3答:此时瓶内盐水的密度是1.2g/c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