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30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757448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30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30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30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新桥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组变化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铜棒抽成丝,泥沙静置后澄清B高粱酿酒,敞口放置的白酒气味变淡C食物腐败,铁矿石粉碎D石蜡熔化,铁生锈2有利于生态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做法,常被描述为“绿色”行为以下做法与“绿色”行为不相符的是()A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B焚烧稻草肥田C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D大力提倡使用环保冰箱3给2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试管 烧杯 试管夹 酒精灯 蒸发皿 石棉网 铁架台(带铁圈)ABCD4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点燃酒精灯B 倾倒液体C加热液体D量取9.5mL液体5分子与原子的不同点是()A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C分子大,原子小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能6下列物质中均属于纯净物的是()A部分结冰的冰水混合物 硫粉B洁净的空气 水泥沙浆混合土C空气中分离出的稀有气体 糖水D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的剩余物 酱油7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核数为114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其中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A175B61C114D2898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放出热量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9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如下,正确顺序是()给试管加热;熄灭酒精灯;检查气密性;把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在试管口堵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从水中取出导管ABCD10下列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氧化反应的是()A镁+氧气氧化镁B碱式碳酸铜氧化铜+二氧化碳+水C氢气+氯气氯化氢D蜡烛+氧气水+二氧化碳11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只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B二氧化锰是催化剂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D要使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就不能发生分解反应12下列表中所列分子的性质和实验现象无关的是()选项实验现象分子的性质A一块蔗糖溶于一杯水中形成糖水分子是可以再分的B固体碘、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而碘化钾不能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 快速推压针筒,密闭在针筒中的乙醚气体液化分子之间有间隙D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AABBCCDD13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14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氧气能支持燃烧,因而氧气是一种高能燃料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可以加入硫酸铜溶液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21%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分解反应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需要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一薄层沙ABCD15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培养中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甲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相对于原装置,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A反应容器体积小,药品消耗少B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C白磷比红磷着火点高,使用更安全D容器内径相等,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二、填空题16请从二氧化硫 氧气 氮气 氖气中选择符合题意物质序号填空(1)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是(2)充在食品包装袋中防腐的是17请写出以下粒子名称(1)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2)氧化汞受热分解时的最小粒子是18写出以下化学化学方程式并在后面的括号写出其反应类型(分解或化合)(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氧气:()反应(2)铁丝在纯氧中燃烧:()反应(3)甲烷 (CH4)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9某学习小组欲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2)若甲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较干燥的氧气,则选用的制取装置组合是,用此方法收集氧气是利用了氧气的物理性质证明集气瓶中氧气已收集满的操作方法和现象是该化学反应表达式是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从端(填a或b)进入(3)实验室用F装置与B装置相比制取氧气的优点是,该化学反应表达式是(4)选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时,小明是“将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小亮是“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为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填小明或小亮)的操作更好(5)化学上可通过下述反应得到氨气(提示: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氯化铵(固)+氢氧化钙(固)氯化钙+氨气+水结合以上实验装置完成下列填空(以下均填序号):选用如图中作为反应的发生装置,采用的收集装置是(6)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猜想】猜想 I: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猜想 II: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氧气;猜想 III: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分解都放出氧气【实验验证】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则猜想错误;第二组同学取锰酸钾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 II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拓展延伸】实验发现,氯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高锰酸钾固体与氯酸钾固体混合加热,则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则高锰酸钾在氯酸钾的分解反应中(是或否)作催化剂,因为20小明和小芳根据用红磷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时在讨论“能否用蜡烛燃烧法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一问题时,小芳认为:通过图1装置,用蜡烛燃烧法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她根据蜡烛燃烧产物的特点阐述了自己的理由:,并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结论(注:本题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水槽中的液体是水)小明认真分析了小芳的实验结果后,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还有其他原因吗?【实验探究】小明设计了图2装置,进行以下操作:(1)取黄豆粒大小的白磷,用滤纸吸去表面水分,放入捆在电烙铁下面贴片的凹槽内(2)将燃烧匙内的蜡烛点燃后迅速插入钟罩内,并立即塞紧橡皮塞(3)待蜡烛熄灭后(蜡烛有剩余),接通电烙铁电源,发现白磷先熔成液体,接着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说明通电前钟罩内含有,产生白烟的化学反应表达式是【得出结论】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的另一原因是【交流与反思】小明和小芳分析了上述实验后,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能否用铁丝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你的观点是(填“能”或“否”),理由是21如图所示,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A、B、C三处各滴上一滴无色酚酞,再向试管口的棉花团上滴一些浓氨水(1)实验中,可以观察到A、B、C三处的酚酞溶液由(填A、B、C或C、B、A)顺序先后变成色该实验说明分子的性质是(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3)这一实验还说明,酚酞和浓氨水两种试剂中具有挥发性2016-2017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新桥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组变化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铜棒抽成丝,泥沙静置后澄清B高粱酿酒,敞口放置的白酒气味变淡C食物腐败,铁矿石粉碎D石蜡熔化,铁生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铜棒抽成丝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泥沙静置后澄清是大的颗粒沉淀沉淀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高粱酿酒有新的物质乙醇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敞口放置的白酒气味变淡是由于酒精挥发引起的,酒精挥发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食物腐败不能再吃,说明已经变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铁矿石粉碎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石蜡熔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所以由铁变成铁锈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有利于生态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做法,常被描述为“绿色”行为以下做法与“绿色”行为不相符的是()A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B焚烧稻草肥田C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D大力提倡使用环保冰箱【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只要是对空气、水体等环境不造成污染,节约能源的做法都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解答】解:A、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既减少污染又节约资源,故A正确B、焚烧稻草肥田,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空气,故B错误C、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既可以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又可以减少使用化石能源,故C正确D、大力提倡使用环保冰箱,减少空气污染,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绿色环保理念的理解及对常见污染的来源及治理等知识3给2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试管 烧杯 试管夹 酒精灯 蒸发皿 石棉网 铁架台(带铁圈)ABCD【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加热约2mL液体可知液体量比较少,用试管加热即可,再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步骤就可以知道其用到的仪器【解答】解:给试管加热时,用木质试管夹夹着离试管口约处,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首先预热,试管口与水平面呈45度夹角所以用到仪器有:试管、酒精灯、试管夹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点燃酒精灯B 倾倒液体C 加热液体D量取9.5mL液体【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量取9.5mL的液体,10mL量筒能保证量取一次,且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误差最小;不能使用100mL的量筒,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分子与原子的不同点是()A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C分子大,原子小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能【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分子和原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这是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解答】解:A、分子、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如金属等,故选项说法错误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也能,故选项说法错误C、分子和原子无法比较大小,只能说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其分子一定比构成它的原子大,如不能说水分子比铁原子大,故选项说法错误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这是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可分性,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够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6下列物质中均属于纯净物的是()A部分结冰的冰水混合物 硫粉B洁净的空气 水泥沙浆混合土C空气中分离出的稀有气体 糖水D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的剩余物 酱油【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解答】解:A、部分结冰的冰水混合物、硫粉,都是由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B、洁净的空气、水泥沙浆混合土,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C、空气中分离出的稀有气体、糖水,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D、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的剩余物、酱油,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方法方面的知识可以依据物质的组成进行7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核数为114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其中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A175B61C114D289【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本题,并要结合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对这些关系要灵活运用【解答】解:因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中子数是289114=175由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推出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就是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所以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175114=61故选B【点评】通过回答本题要知道在原子里: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等于核内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8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放出热量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热,产生白烟,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现象和结论、烟和雾的区别9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如下,正确顺序是()给试管加热;熄灭酒精灯;检查气密性;把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在试管口堵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从水中取出导管ABCD【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制取气体实验中各操作目的:连接仪器,把实验室的单个仪器组装成制取装置;检查气密性,防止装置连接处漏气使收集的气体不纯或较慢甚至不能收集到气体;加入药品,在检查气密性后加入药品是防止因装置漏气需要更换仪器而造成药品的浪费;接下来,反应需要加热时开始加热;待气体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气体;收集完在拆开装置时,注意需要的是先从水槽中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因停止加热而使水槽中水倒流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解答】解:A、选项中顺序错误,应该先取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故不选;B、该项顺序符合操作要求,是正确的操作顺序故选;C、顺序中的错误较多且很明显,比如“检查气密性”被排在了“给试管加热”之后,已经开始加热了再检查装置气密性已经没有意义;另外顺序也是错误排序故不选;D、和C选择项相比,调整了的错误排序,但的错误顺序依然存在故不选故选B【点评】正确理解实验中操作的目的为解决此类制取操作的排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把死记硬背变得灵活轻松10下列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氧化反应的是()A镁+氧气氧化镁B碱式碳酸铜氧化铜+二氧化碳+水C氢气+氯气氯化氢D蜡烛+氧气水+二氧化碳【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氧化反应【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基本反应类型,及主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多少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该反应中反应物为两种,生成物为一种,且有氧的参与,所以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中反应物一种,而生成物为三种,属于分解反应,同时也不是氧化反应,故B符合题意;C、该反应中反应物为两种,生成物为一种,是化合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反应物两种,生成物两种,不是化合反应,但是由于有氧气参与,属于氧化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应熟悉初中化学中化学反应的分类和分类的依据,抓住判断分析反应类型的关键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11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只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B二氧化锰是催化剂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D要使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就不能发生分解反应【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解答】解:A、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不是加快,故A错误;B、二氧化锰在双氧水、氯酸钾分解反应中是催化剂,而在高锰酸钾分解反应中则是生成物催化剂,B法错误;C、由催化剂的定义可知,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C说法正确;D、过氧化氢溶液能否分解放出氧气,与加入二氧化锰没有关系,故D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催化剂特点的理解,解题时只要把握催化剂的特点是只改变反应的速度,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的特性即可12下列表中所列分子的性质和实验现象无关的是()选项实验现象分子的性质A一块蔗糖溶于一杯水中形成糖水分子是可以再分的B固体碘、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而碘化钾不能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 快速推压针筒,密闭在针筒中的乙醚气体液化分子之间有间隙D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AABBCCD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利用了分子的性质: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糖分子和水分子相互进入它们的分子间隔去了;B、固体碘和碘蒸气都以分子存在,而碘化钾中的“碘”以离子状态存在以及不能保持单质碘的化学性质;C、乙醚由气体转化为液体,说明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D、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所以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解答】解:A、糖分子和水分子相互进入它们的分子间隔去了,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无关,故A错误;B、实验现象,与“分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有关,故B正确;C、乙醚由气体转化为液体,与“分子间有的间隔”有关,故C正确;D、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有关,故D正确故选A【点评】了解利用原子和分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分子的性质:1分子是独立存在而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还可以被分成更小的微粒原子;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13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考点】分离物质的仪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氧气不易溶于水,经过水时氧气几乎不会减小并且还可以润湿,对病人有好处;在给病人输氧时,氧气应从a导管进入,b导管导出这样可以通过水下气泡的多少快慢判断气体的流速如果导管接反了,会将装置内的水排出【解答】解:A、若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时,装置内的氧气越来越多,装置内压强大于外面的大气压,水就会沿着a导管被排出,故A说法错误;B、在给病人输氧时,氧气应从a导管进入,b导管导出这样可以通过水下气泡的多少快慢判断气体的流速故B说法正确;C、氧气从a导管进入,b导管导出,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经过水里面时会呈气泡冒出,现象明显,很容易判断是否有氧气输出,故C说法正确;D、氧气经过水里多时,产生的气泡就多;氧气的流速快时,产生气泡就快,因此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故D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此题的装置作用主要是输送氧气,并对氧气润湿,与化学知识没有多大关系,但要注意的是进气的方向,与洗气是相同的,长管进气,短管排出14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氧气能支持燃烧,因而氧气是一种高能燃料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可以加入硫酸铜溶液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21%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分解反应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需要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一薄层沙ABCD【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的工业制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制取的方法分析判断关于氧气的叙述【解答】解: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不是燃料,故错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可以加入硫酸铜溶液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正确;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错误;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物理变化,不是分解反应故错误;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需要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一薄层沙,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故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氧气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了解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制取的方法等知识即可分析解答15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培养中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甲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相对于原装置,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A反应容器体积小,药品消耗少B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C白磷比红磷着火点高,使用更安全D容器内径相等,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两套装置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逐项判断;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的性质是不变的【解答】解:A、通过装置可以看出,乙装置的反应容器体积小,里面密封的空气就少,则药品消耗少的说法正确;B、乙装置比较简洁,空气只存在于注射器内,而甲装置的气体除了集气瓶内的外,导气管中也含有气体,因此可以减少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的说法正确;C、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白磷比红磷着火点低,故说法错误;D、乙容器内径相等,通过注射器上的刻度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说法正确;故选项为:C【点评】本题通过两套不同的装置的对比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测定的原理并通过装置的对比进行客观的评价,难度不大二、填空题16请从二氧化硫 氧气 氮气 氖气中选择符合题意物质序号填空(1)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是(2)充在食品包装袋中防腐的是【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氮气和氖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解答】解:(1)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是二氧化硫故填:(2)氮气和氖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无毒,可以充在食品包装袋中防腐故填:【点评】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要注意理解17请写出以下粒子名称(1)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2)氧化汞受热分解时的最小粒子是氧原子和汞原子【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和化学变化的实质进行解答【解答】解:(1)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2)氧化汞受热先分解为氧原子和汞原子,然后2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故氧化汞受热分解时的最小粒子是氧原子和汞原子故答案为:(1)水分子;(2)氧原子和汞原子;【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的定义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题目较易18写出以下化学化学方程式并在后面的括号写出其反应类型(分解或化合)(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氧气:2KClO32KCl+3O2(分解)反应(2)铁丝在纯氧中燃烧:3Fe+2O2Fe3O4(化合)反应(3)甲烷 (CH4)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H4+2O2CO2+2H2O【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解答】解:(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填:2KClO32KCl+3O2;分解;(2)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填:3Fe+2O2Fe3O4;化合;(3)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CH4+2O2CO2+2H2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判定反应类型的能力,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9某学习小组欲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长颈漏斗集气瓶(2)若甲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较干燥的氧气,则选用的制取装置组合是AD,用此方法收集氧气是利用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证明集气瓶中氧气已收集满的操作方法和现象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该化学反应表达式是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从a端(填a或b)进入(3)实验室用F装置与B装置相比制取氧气的优点是可控制反应速率,该化学反应表达式是过氧化氢水+氧气(4)选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时,小明是“将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小亮是“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为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小亮(填小明或小亮)的操作更好(5)化学上可通过下述反应得到氨气(提示: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氯化铵(固)+氢氧化钙(固)氯化钙+氨气+水结合以上实验装置完成下列填空(以下均填序号):选用如图中A作为反应的发生装置,采用的收集装置是C(6)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猜想】猜想 I: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猜想 II: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氧气;猜想 III: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分解都放出氧气【实验验证】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则猜想和错误;第二组同学取锰酸钾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 II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拓展延伸】实验发现,氯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高锰酸钾固体与氯酸钾固体混合加热,则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则高锰酸钾在氯酸钾的分解反应中否(是或否)作催化剂,因为高锰酸钾在反应后的质量和性质发生了变化【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书写文字表达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据常用仪器回答;(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收集干燥的氧气用排空气法,氧气密度比空气大;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满,并结合反应原理解答;(3)F装置中的注射器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进而可控制反应速率;并据反应原理书写表达式;(4)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可通过控制药品加入的量而控制反应速度;(5)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据气体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6)根据催化剂的性质及氧气的性质分析回答【解答】解:(1)标号仪器分别是长颈漏斗和集气瓶;(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收集干燥的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验满氧气的方法和现象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该化学反应表达式是: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从 a端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长管便于排水;(3)实验室用F装置与B装置相比制取氧气的优点是:注射器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进而可控制反应速率;该化学反应表达式是过氧化氢水+氧气:(4)小明是“将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小亮是“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因此为得到平稳的气流,应采取小亮的做法,可达到通过控制药品加入量而控制反应速度的目的;(5)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是:氯化铵(固)+氢氧化钙(固)氯化钙+氨气+水,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6)【实验验证】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说明250时,二氧化锰不能分解,所以猜想和错误;取高锰酸钾在250条件下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说明猜想正确;【拓展延伸】【实验反思】氯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高锰酸钾固体与氯酸钾固体混合加热,则氯酸钾分解速率大大加快,原因是高锰酸钾加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二氧化锰可以加快氯酸钾的分解,但高锰酸钾不是催化剂因为高锰酸钾在反应后的质量和性质发生了变化;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集气瓶;(2)AD;密度比空气大;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木条复燃;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a;(3)可控制反应速率;过氧化氢水+氧气;(4)小亮;(5)A;C;(6)【实验验证】和;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拓展延伸】否;高锰酸钾在反应后的质量和性质发生了变化【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反应表达式的书写和催化剂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20小明和小芳根据用红磷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时在讨论“能否用蜡烛燃烧法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一问题时,小芳认为:通过图1装置,用蜡烛燃烧法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偏低(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她根据蜡烛燃烧产物的特点阐述了自己的理由: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并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结论(注:本题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水槽中的液体是水)小明认真分析了小芳的实验结果后,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还有其他原因吗?【实验探究】小明设计了图2装置,进行以下操作:(1)取黄豆粒大小的白磷,用滤纸吸去表面水分,放入捆在电烙铁下面贴片的凹槽内(2)将燃烧匙内的蜡烛点燃后迅速插入钟罩内,并立即塞紧橡皮塞(3)待蜡烛熄灭后(蜡烛有剩余),接通电烙铁电源,发现白磷先熔成液体,接着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说明通电前钟罩内含有O2,产生白烟的化学反应表达式是5O2+4P2P2O5【得出结论】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的另一原因是蜡烛没有将氧气全部消耗【交流与反思】小明和小芳分析了上述实验后,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能否用铁丝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你的观点是否(填“能”或“否”),理由是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考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根据蜡烛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则可知“用蜡烛燃烧法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偏低”;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实验现象可以进行“实验结果”等有关方面的分析、判断【解答】解:通过图1装置,用蜡烛燃烧法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偏低,因为蜡烛燃烧在消耗氧气的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引起装置内的压强变化较小,则水面上升较小;(3)白磷能够燃烧说明钟罩内含有氧气;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化学方程式为:5O2+4P2P2O5;【得出结论】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的另一原因钟罩内氧气未消耗完;【交流与反思】因为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因此不能用铁丝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答案为:偏低;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验探究】(3)O2;5O2+4P2P2O5;【得出结论】蜡烛没有将氧气全部消耗;【交流与反思】否;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1如图所示,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A、B、C三处各滴上一滴无色酚酞,再向试管口的棉花团上滴一些浓氨水(1)实验中,可以观察到A、B、C三处的酚酞溶液由CBA(填A、B、C或C、B、A)顺序先后变成红色该实验说明分子的性质是在不断的运动(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起衬托作用,便于观察滤纸条的颜色变化(3)这一实验还说明,酚酞和浓氨水两种试剂中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1)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据此解答即可;(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起衬托作用,使现象更明显(3)根据脱脂棉没有变红而是酚酞试液变红来分析【解答】解:(1)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A、B、C三处各滴上一滴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由于棉花上的浓氨水而闻到有刺激性气味,同时可以观察到A、B、C三处的酚酞溶液变成红色,先后顺序为CBA该现象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填:CBA;红;在不断的运动;(2)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的作用是便于观察颜色的变化;故填:起衬托作用,便于观察滤纸条的颜色变化;(3)滴加了浓氨水的脱脂棉没有变红色而是试管内滴加了酚酞试液的滤纸条变红色,说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故填:浓氨水【点评】本题考查了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掌握反应现象与本质的联系,理解微粒观点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