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四编 现代文阅读篇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课时考点突破二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757055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四编 现代文阅读篇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课时考点突破二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四编 现代文阅读篇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课时考点突破二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四编 现代文阅读篇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课时考点突破二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考点突破二(2014河北中考)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寂寞出学问。唐玄奘的寂寞成就了西天取经的事业,徐霞客的寂寞成就了旅行天下的壮举,司马迁的寂寞成就了史家绝唱史记,曹雪芹的寂寞成就了鸿篇巨制红楼梦寂寞是一首歌,是只有一个人的吟唱;寂寞是一首诗,是来自内心深处的独白。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甘于寂寞,潜心读书做学问。他不喜欢应酬,也反感客人来访,常以生病为由推辞。他每天呆在书房里做着自己喜欢的事,真可谓“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钱钟书声名远播,时常会有世界各地的人慕名造访。有一位外国女士打电话给他,表示非常喜欢他的文章,想登门拜访。钱先生听后,赶紧说道:“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那位女士深为钱先生的幽默婉拒所折服,只好作罢。也许,正是有了这种闭门读书做研究的态度,钱先生才写出了谈艺录管锥编等不朽的学术巨著。其实,像钱先生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既能洞悉这个社会,又能远离这个社会的喧嚣,专心致志做自己的事情。“芥川奖”是日本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奖项。获奖者有“登龙门”之称许多作家都因获此奖而名噪一时。最近一届的“芥川奖”获得者田中慎弥却是个“普通人”,他年纪轻轻,也没有什么高学历,为什么能获得如此级别的文学奖呢?媒体对他的描述可能给出了答案:“田中慎弥没有手机,也不用电脑。但他却很执著,甚至有些固执,躲在自己的世界里,与寂寞相伴,专心读书和写作。从他身上,人们看到了日本文学新的希望。”田中慎弥能够排除外界的干扰,耐得住寂寞,埋头写作,终成正果。“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能坐得了冷板凳,自然能静得了心,做得了学问。我们的生活本来可以很平静,只是因为内心浮躁,无法平静,所以常常觉得自己很“忙碌”。若能守住寂寞,不为外界所干扰,一心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又怎能做不了学问呢?词句含义理解(8年4篇考)1选文第段中“坐得了冷板凳”的意思是什么?_【思路归纳】回答此题首先根据题干确定答题范围和答题方向。题干明确答题范围是第段的句子。其次可根据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本义和深度含义。“坐冷板凳”比喻“因不受重视而担任清闲的职务”,也比喻“长期做寂寞清苦的工作”。再结合第段第一句话写“田中慎弥能够排除外界干扰埋头写作”的事例和末句“能坐得了冷板凳,自然能静得了心,做得了学问”的对应关系,就能找出它的本义,理解其在句中的含义。【答案】能耐得住寂寞。(意思对即可)【方法指导】1理解重要词句含义:必须扣住语境(句子的上下文)。具体方法如下:(1)找到加点词语,分析加点词语的本义,注意语境品味。这适用于那些要求对词、句的深层含义或感情色彩等内容进行品味的题,答题从词义本身入手。(2)然后揣摩感受语境,具体分析。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答题时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词语的本义和延伸意义着手,结合议论文语言严谨、生动、简明、准确的特点概括总结。(3)最后将本义和语境意相结合,组织语言作答即可,答题时如果该词语使用了修辞,一定要点出使用了某种修辞,结合文章内容表达出这种修辞的作用。2看词语的指代义:(1)明确指代内容的容量:指代词的指代内容可少可多,可以指代一个词、短语、句子、句群甚至段落。(这些都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确定。)(2)辨认指代内容的位置:指代词所指代内容在上下文中没有固定的位置,大体有两种:一是指代内容在指代词前,二是指代内容在指代词后。(指出代词的指代内容类试题,一般来说,“这”“这个”“这些”是近指;“那”“那个”“那些”是远指;“某”“某类”是不定指等等)(3)归纳指代内容的含义:找关键词。找关键句(即找中心句)。无关键词句时,先要统览有关指代内容,理清其内部关系,用自己简洁、准确的语言来概括。找出指代内容后,将所找出的指代内容代入原文,看是否通顺合理。品味议论文语言(8年4篇3考)2选文第段加横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_【思路归纳】回答此题时,先确定题干的要求和答题角度。此题要求分析画线句的表达效果。一般对句子表达效果的赏析,可从修辞、表达方式等方面入手。对带有修辞的语句做赏析时,首先要从修辞上考虑。由加横线句子“又怎能做不了学问呢?”可知此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然后再写出修辞的作用,反问在此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最后写表达内容(观点),即突出“寂寞出学问”的论点。【答案】运用反问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突出寂寞出学问的论点。【方法指导】对语句的赏析,主要是对语句表达效果、议论文语言特点的考查。题型1:语句表达效果赏析(2014.16/2008.17)语句表达效果赏析题一般是从修辞用词、论证方法及作用等方面设置,所以在备考时要注意掌握常见修辞方法,论证方法的作用。常考查的修辞手法及作用:修辞手法作用反问(2014.16)无疑而问,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反复(2008.17)多次强调,使论证更有力。夸张突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增强渲染力。对偶使句式整齐匀称,表意凝练,节奏感、韵律感强。设问自问自答,引起注意,层次分明,启发读者思考。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述所论证对象,极富表现力。排比集中、透彻地表达复杂的内容,情感强烈;句式整齐,加强语势。拟人将事物人格化,增强语言的亲切感、形象性,使文章更加生动。答题格式:先判断句子特点(修辞、写法、论证方法等)(修辞、写法、论证方法等)的作用(突出、具体有力等)表达内容(观点)。题型2:议论文语言特点(2009.16)设问形式:选文第段中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议论文语言的特点一般有:严密、准确、简洁、鲜明、生动,考查最多的是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分析词语的作用、表达效果时可从以上特点进行考虑。针对议论文中常见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这一类题,解答时一般有固定的格式:判断(能或不能删去)词语所起的作用删去后语言的意思总结(即删去后的效果,表达不严密,论证缺少说服力)。分析、补充论据(8年4篇3考)3选文在事实论据的选择和使用上各有什么特点?_【思路归纳】回答此题时,先认真分析题干的要求。此题题干明确表明是“事实论据的选择和使用”。其次,再深入文章进行分析,确定事实论据有哪些,在选择和使用上有什么特点。选文所选取的事实论据主要是人物事例。从唐代到现代,从中国到外国,典型丰富。文章第段列举唐玄奘、曹雪芹、司马迁、徐霞客的事例,最后用了一句话说明了寂寞所创造的成就,简练有力。第段列举了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甘于寂寞,潜心读书,闭门做学问的事例。第段列举了田中慎弥能耐得住寂寞,埋头写作并获得“芥川奖”的例子,详细而具体。由此可见,选文在论据的使用上详略得当。【答案】所用事实论据选自古今中外,典型丰富;在事实论据的使用上,详略得当。(意思对即可)【方法指导】题型1:分析论据及其作用(2015.14/2014.17)分析论据时,首先要明确文中列举句子或段落运用了什么论据,然后联系论点具体分析其作用。议论文常见的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包括事例、史实、统计数据等。作用:真实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文章说服力。道理论据:包括经过验证的真理、名人名言、格言、谚语,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作用: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使论证更具说服力。另外,使用多个事例论据或道理论据,一般情况下会使论证更加具有说服力,也更充分。答题格式:这是论据,在文中起论证的作用。(或引出论点的作用)题型2:两个事例删一个事例好不好?题型3:补写论据(2011.17)首先要审清题目,看是要补充事实论据还是要补充道理论据,如果补充事实论据,可举名人事例,更有说服力,并能展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其次,一定要围绕论点去写。论据补写“三要”:要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要真实,材料虚假或张冠李戴,都不能有效证明论点。要简洁,凡与论点没什么关系的情节过程都是多余的。注意:写道理论据时,论据要与论点一致,所写的名言、格言应有一定的权威性。警句、谚语、诗句等直接引用时要与原文对照,认真核对,不能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原意。论证方法及作用(8年4篇1考)4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_【思路归纳】段举的是日本作家田中慎弥的例子,是外国的例子。这样全文举的例子就涉及到古今中外覆盖全面,避免了一偏概全。【答案】运用了举例论证。田中慎弥这一外国成功事例列举,使全文论据涉及到古今中外,避免了以偏概全,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方法指导】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分析题,要求我们展示的是一个思维活动的过程。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判定分析构成结合具体内容来说表达效果。判断句子或语段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首先了解常见的4种论证方法的特点,然后根据特点找语言标志或特征标志词来辨别。如举例论证,具体事例或人物,一般具有故事性或叙述性;道理论证:引用含哲理的古诗、名言警句或纯粹的讲道理,进行说理性的叙述;比喻论证,一般都能找到本体和喻体,将相关联的放在一起,借用常见易懂的事物作喻来达到对论点的论述;正反对比论证,一般有正面说理和反面两方面的内容;引用论证,有名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名言的来帮助观点的论述。分析论证思路(8年4篇3考)5(原创)请简要分析选文的论证思路。_【思路归纳】回答这道题时,首先要弄清文章具体讲了什么,采用的是什么形式进行论证。该选文采用了总分总式展开论证。文章首段单句成段提出了“唯有寂寞出学问”这一论点,然后段分别列举国内、国外专家学者的事例对论点加以论证,最后一段再次提出论点,进行总结。回答思路一定要清晰。【答案】选文采用总分总的方式论证了观点。第段提出中心论点“唯有寂寞出学问”,然后作者用中外学者事例论证观点,其中第段列举了中国文人学者的事例论证观点;第段列举外国作家的事例论证观点。最后一段进行总结,再次提出中心论点。【方法指导】(1)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议论文的结构形式分为: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2)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层次须抓住与文章结构有关的符号或关键词句:标点符号:如问号、分号、引号等往往表明文章的段落层次及其关系;起到分层作用的词句,如关联词语、顺序词语、时间词语、空间词语和重复使用的某个词语或语段、过渡句等,既是层次转换的标志,又是文章组合的手段。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会有这些很明显的标志,遇到此种情况学生就要通读全文,找出表示作者行文时层次结构的“隐性标志”(指文章层与层之间的意义联系、转换和过渡)。此外,表述议论文的论证思路时,注意须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这类表起承转合关系的词语。做这类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概括层意时,注意运用能显示议论文特征的词语来概括。如“分析”“论证”“证明”“提出”“提示”等。答题格式:首先运用了什么论据或提出了什么论点再用什么论据论证论点最后再次论证论点(补充论点)或得出什么结论。河北中考课后演练(一)对否定英雄的错误思潮说不(2016咸宁中考)英雄,是一个国家辉煌历史的记忆,也是一个民族坚强不屈的脊梁。但近来,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否定英雄,歪曲历史的错误思潮,一些别有用心者大肆诋毁狼牙山五壮士、邱少云、黄继光等家喻户晓的革命英雄,严重扰乱了人们对英雄形象的认知,冲击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应当认识到,一个国家如果英雄被糟蹋,历史被抹黑,就会自毁根基乃至失去未来。我们必须对否定英雄的错误思潮说不。纪念英雄是人类的良知,也是国际社会的价值共识。美国拥有较强的民族凝聚力,这显然离不开美国精神,而美国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自身历史的尊重和对本国英雄的崇敬。法国也有厚重的英雄历史、英雄文化和英雄精神。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法国人对英雄的纪念和缅怀都不会褪色。相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尊重自己的英雄,历史虚无主义就会趁虚而入,就会陷入国家向何处去的困惑。在这方面,苏联以及东欧一些国家有着深刻的教训。戈尔巴乔夫时期,受“新思维”影响和西方敌对势力蛊惑,苏联历史观发生了动摇。苏联解体后,处于历史变动时期的俄罗斯由于对某些重要历史问题没有形成共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一度盛行,否定苏联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否定苏军在战胜纳粹德国、解放欧洲中付出的巨大牺牲。于是,苏联女英雄卓娅被描绘成一个精神病人,舍生堵枪眼的马特洛索夫被描绘成一个少年犯。否定本民族英雄、否定这段历史的直接后果就是认为苏联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背离了人类文明大道,而放弃社会主义才是回归人类文明的正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启示我们,必须对否定我们国家和民族英雄的错误思潮予以回击,高扬崇尚英雄的优良传统。铭记历史,坚决回击歪曲历史、亵渎英雄的错误思潮。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同志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中写道:“三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铭记历史,就要铭记那些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作出巨大贡献的英雄,铭记那些在反侵略战争中牺牲的英烈。我们要认清歪曲历史言行背后的真正图谋,有根有据、有理有力地揭穿那些污蔑英雄的不实之词,防止网络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造谣惑众、歪曲历史。以法律法规捍卫英雄,坚决追究损毁英雄形象者的法律责任。以法律法规捍卫英雄,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在精神层面,应从法律上设立有关缅怀英雄的重大纪念日,建立或修缮纪念碑和纪念馆。2014年,我国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使纪念烈士成为法律规定的倡导全民纪念英烈的国家仪式,就是这方面的有力举措。在物质层面,各级政府部门应完善相关法规,提高对英烈的奖励和抚恤标准。此外,要严格落实有关法律法规、依法严厉惩处那些造谣惑众的“网络推手”,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英雄形象。着力培育敬重英雄、捍卫英雄的社会文化生态。要形成人人崇敬英雄的良好社会文化生态,也要使这种社会文化生态更符合公众的价值标准,使英雄形象更接地气,更能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共鸣。比如,应客观理性地评价英雄。英雄首先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也有平凡的一面。不能因为其生活中平凡的一面就否定其英雄壮举,也不能因为其是英雄就不能有平凡的一面。1下面句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一些别有用心者大肆诋毁狼牙山五壮士、邱少云、黄继光等家喻户晓的革命英雄_不能去掉。“大肆”一词用在这里表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诋毁英雄已到无所顾忌的程度。如去掉就不能体现这种严重程度。_2试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_先提出“纪念英雄是人类的良知,也是国际社会的价值共识”的观点,接着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列论证这一观点,然后得出“必须对否定我们国家和民族英雄的错误思潮予以回击,高扬崇尚英雄的优良传统”的结论。_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B)A本文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全文结构可以这样划分:/。B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一批抗战老兵组成方阵,接受检阅。这一事例也可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这是对歪曲历史、亵渎英雄错误思潮的有力回击。C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英雄,是一个国家光辉历史的记忆,也是一个民族坚强不屈的脊梁。D文章第段认为要客观理性地评价英雄,要营造崇敬英雄、捍卫英雄的社会文化生态,要努力维护英雄的完美形象,不允许对英雄的不足说三道四。4生活中除了有否定英雄的错误思潮外,还有哪些对待英雄的不正确做法?请列举一例,并谈谈你的看法。_示例:一些抗日题材的电视剧中出现了神化英雄的现象,其中有夸张、雷人的虚构场景,如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等,被称为“抗日神剧”。这些“抗日神剧”把敌人描绘得过于弱智,把英雄表现得特别神勇,不仅是对历史的歪曲,更是对浴血捍卫国家的先烈们的不敬。当前人浴血奋战换来的胜利被描述成唾手可得,恐怕后人就很难了解和反思为何这场战争需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_(二)(2015河北中考)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题。科学素质是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是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更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在科技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公民科学素质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先进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国计民生和生活品质的直接因素。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在当前是一个紧迫任务。2011年,日本发生的9.0级强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在我国公众中掀起了一场抢购食盐风波,这场风波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无独有偶,2007年广东和海南等地“吃了得香蕉黄叶病的香蕉会得癌症”的传闻满天飞,致使香蕉价格不正常地大幅下跌,蕉农损失惨重。这里面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凸显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紧迫性。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讲求科学思维,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公民科学素质是可以测量的,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通过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获得在“了解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技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三方面都达标的公民比例。201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预计2015年将超过5%。但是,这个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据中国科普研究所预测,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应超过10%,才能有效支撑创新型科技人力资源的产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可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意义重大。1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_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是紧迫任务。_2选文第二段运用了两个事例,删去一个好不好?请说出理由。_不好,本段的两个事例论证了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紧迫性,删去后不能充分的论证中心论点。_3从选文来看,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有哪些?_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讲求科学思维,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