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模拟试卷(3)(含解析)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753734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3)(含解析)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3)(含解析)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3)(含解析)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安徽省宿州市萧县鹏程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3)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风力发电B石油蒸馏得到汽油等C海水晒盐D煤分解得到煤焦油等2下列环境问题与防治措施说法合理的是()A酸雨将燃煤锅炉烟囱加高B白色污染废弃塑料袋焚烧处理C雾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D水体富营养化禁止使用化肥3下列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玻璃B塑料C生铁D陶瓷4下列关于碳及碳的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石墨、金刚石、C60的物理性质不同,但都属于碳的不同单质B乙烯(X)的燃烧反应为X+3O22H2O+2CO2,则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C含碳的化合物中甲烷、乙醇属于有机物,CO、CO2则属于无机物DC6H6(苯)和C2H2(乙炔)中C、H原子个数比相同,但元素质量比不同5下列数据是相应物质的pH,其中呈碱性的是()A液体肥皂(9.510.5)B菠萝汁(3.35.2)C柠檬汁(2.03.0)D酱油(4.05.0)6农作物生长需要含较多氮、磷、钾元素的化肥,下列化肥属于含磷复合肥料的是()ANH4NO3BCa(H2PO4)2C(NH4)2HPO4DKNO37除去食盐水中的CaCl2和Na2SO4杂质的操作有:加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加过量的Na2CO3溶液;蒸发结晶;加适量盐酸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提示BaSO4、BaCO3难溶于水)()ABCD8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关这三种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而离子是静止的B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C同一元素的两种粒子,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D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其性质发生了改变9向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在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可能含有H2SO4B滤液中可能有CuSO4C滤渣里一定有Cu,可能有Fe和CuOD滤渣里一定有Cu和Fe10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能燃烧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二、非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40分)1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A氮气B盐酸C淀粉D熟石灰E金刚石,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1)可用来裁玻璃的是_;(2)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_;(3)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4)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5)米和面中含有的糖类物质主要是_12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请回答:水属于_(填序号)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 E氧化物生活中可用来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_在净化水时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_1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t1时,分别将25gA、B、C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_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当A中含有少量B时,若要提纯A可采用的方法是_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14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铵根离子_;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15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氯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周期,氯离子核外共有_个电子16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以上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是_元素二氧化硫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_17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_(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填字母)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干燥的氧气,所选气体发生、干燥和收集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是_(用接口字母和“”表示)(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若要除去氯化氢气体可将E装置的浓硫酸换为_(填NaOH溶液或NaHCO3溶液)18小刘同学想在实验室里用NaOH溶液来制取Na2CO3溶液【查阅资料】CO2通入NaOH溶液时极易因CO2过量而产生NaHCO3,且无明显现象NaHCO3溶液煮沸时不会发生分解NaHCO3+NaOH=Na2CO3+H2OCa(HCO3)2可溶于水【制取步骤】量取两份50mL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备用;用一份50mL NaOH 溶液吸收过量的CO2气体,至CO2气体不再溶解;小心煮沸溶液12分钟;在得到的的溶液中加入另一份50mL NaOH 溶液,使其充分混合即得【实验探究】为了检验制得的溶液是否为纯净的Na2CO3溶液,请你与小刘同学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制得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_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来制得的溶液中含有Na2CO3将上步实验所得混合物进行过滤,将滤液分成两份取其中一份加入足量的_无气泡产生原来制得的溶液中不含_取另一份加入MgCl2溶液_原来制得的溶液中不含NaOH【结论】所制得的溶液为纯净的Na2CO3溶液【评价与反思】有人认为实验步骤的顺序对调,即先混合,再煮沸,更合理有人说不能请说明不能对调的理由:_19现代循环经济要求综合考虑环境污染和经济效益高纯氧化铁可作现代电子工业的材料,以下是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Fe2O3)的生产流程示意图:(NH4)2CO3溶液呈碱性,40以上时(NH4)2CO3分解(1)实验室中,操作、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_ 等(2)滤液中主要的阳离子是_ 等(3)根据题中信息,加入(NH4)2CO3后,该反应必须控制的条件是_(4)滤液中可回收的产品是_(写化学式)(5)写出固体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20CuSO4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取溶质质量分数为8.5%的过氧化氢溶液20g倒入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为0.75g 的CuSO4溶液10.8g,使过氧化氢完全分解试计算:(1)产生氧气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2016年安徽省宿州市萧县鹏程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3)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风力发电B石油蒸馏得到汽油等C海水晒盐D煤分解得到煤焦油等【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风力发电是利用风力使轮子转动做功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分馏的原理,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进行逐一先汽化后冷却液化,分离成相对纯净物质的过程,只是将原来的物质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石油就是由沸点不同的汽油、煤油、柴油等混合而成,通过分馏将它们分离,是物理变化,故B错误;C、海水晒盐是水分蒸发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煤主要有褐煤、烟煤、无烟煤、半无烟等,大多煤,质地疏松,多用于动力发电、民用燃烧提供热量等焦炭是煤经过高温干馏(隔绝空气加强热)而成,质硬,多用于炼铁显然煤和焦炭是两种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下列环境问题与防治措施说法合理的是()A酸雨将燃煤锅炉烟囱加高B白色污染废弃塑料袋焚烧处理C雾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D水体富营养化禁止使用化肥【考点】目前环境污染问题【分析】A、根据加高烟囱不能减少气体的量分析;B、根据塑料焚烧的危害分析;C、根据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防止雾霾分析;D、根据磷元素是水中浮游植物的营养成分,含量增多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来判断;【解答】解:A、加高烟囱不能减少产生的废气,解决的办法应该是用氢氧化钠溶液等吸收利用,故选项错误B、焚烧塑料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空气,解决的办法可以是少用或使用可降解塑料,故选项错误;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防止雾霾,故选项正确;D、因为大量氮元素、磷元素的使用,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但不能禁止使用化肥,应合理使用,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与环境污染有关的问题,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的理念,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3下列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玻璃B塑料C生铁D陶瓷【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B、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C、生铁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D、陶瓷是用泥土烧制制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4下列关于碳及碳的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石墨、金刚石、C60的物理性质不同,但都属于碳的不同单质B乙烯(X)的燃烧反应为X+3O22H2O+2CO2,则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C含碳的化合物中甲烷、乙醇属于有机物,CO、CO2则属于无机物DC6H6(苯)和C2H2(乙炔)中C、H原子个数比相同,但元素质量比不同【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析】A、根据碳的单质种类和性质分析;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X的化学式;C、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分析【解答】解:A、石墨、金刚石、C60的物理性质不同,但都属于碳的不同单质,故A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烯(X)的燃烧反应为X+3O22H2O+2CO2可推出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故B正确;C、含碳的化合物中甲烷、乙醇属于有机物,CO、CO2的性质同无机物相似,常归到无机物类,故C正确;D、C6H6(苯)和C2H2(乙炔)中C、H原子个数比相同,元素质量比相同,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碳的单质、化合物的种类、性质、结构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基础5下列数据是相应物质的pH,其中呈碱性的是()A液体肥皂(9.510.5)B菠萝汁(3.35.2)C柠檬汁(2.03.0)D酱油(4.05.0)【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液体肥皂的9.510.5,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B、菠萝汁的pH为3.35.2,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C、柠檬汁的pH为2.03.0,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D、酱油的pH为4.05.0,显酸性,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6农作物生长需要含较多氮、磷、钾元素的化肥,下列化肥属于含磷复合肥料的是()ANH4NO3BCa(H2PO4)2C(NH4)2HPO4DKNO3【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A、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B、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C、(NH4)2HPO4中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属于磷复合肥,故选项正确D、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但不是磷复合肥料,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除去食盐水中的CaCl2和Na2SO4杂质的操作有:加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加过量的Na2CO3溶液;蒸发结晶;加适量盐酸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提示BaSO4、BaCO3难溶于水)()ABCD【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盐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解答】解: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在粗盐提纯中的物质的除杂或净化操作,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了解需要除去的是哪些离子,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进行除杂,在除杂质时,杂质和所加的试剂的状态一样,就要注意,加入的量的控制8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关这三种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而离子是静止的B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C同一元素的两种粒子,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D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其性质发生了改变【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分析】A、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都在不停地运动解答;B、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解答;C、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据此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变成了离子解答【解答】解:A、构成物质的微粒都在不停地运动,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而离子也是运动止的,故错误;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如氧原子可以构成氧分子和臭氧分子,故正确;C、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若两种原子属于同种元素,它们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一定相同,故正确;D、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变成了离子,性质发生了改变,故正确答案: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元素的概念和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单质的特征等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9向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在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可能含有H2SO4B滤液中可能有CuSO4C滤渣里一定有Cu,可能有Fe和CuOD滤渣里一定有Cu和Fe【考点】酸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可知向滤液中加入薄铁片,而氧化铜可以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铁可以硫酸铜反应铁片无任何变化,说明没有稀硫酸,也没有硫酸铜可以据此结合题给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铁可以和硫酸反应生成FeSO4,所以在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但是加入铁钉后铁片没有明显变化,所以可以判断滤液中没有H2SO4,故A结论不正确;B、在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所以可以判断滤液中没有CuSO4,故B结论不正确;C、加入铁钉后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铜被铁置换出来,故在不溶物中含有Cu,如果硫酸的量不足,那么滤渣里就可能有Fe和CuO,故C结论正确;D、加入铁钉后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铜被铁置换出来,故在不溶物中含有Cu,题中没有提及铁粉的质量,所以反应后滤出的不溶物中可能含有Fe也可能不含Fe,故D结论不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是一道推断知识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对最后加入铁后无变化的分析,也就是说明反应后的溶液中不会有硫酸铜及硫酸的存在,这是解题的关键10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能燃烧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考点】氧化反应;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分析】A、根据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跟某些化合物里的氧的反应也是氧化反应解答;B、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解答;C、根据燃烧的条件解答;D、根据化合物的定义解答【解答】解:A、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跟某些化合物里的氧的反应也是氧化反应例如,H2与CuO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其中H2与CuO中O的反应也是氧化反应,故错误;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可能是离子构成,故错;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一定能燃烧,还需要和氧气接触,故错;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对答案:D【点评】本题难度较大,此题说明物质不同,性质不同,不能用类推法来学习化学,要熟记相关基础知识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二、非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40分)1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A氮气B盐酸C淀粉D熟石灰E金刚石,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1)可用来裁玻璃的是C;(2)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A;(3)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D;(4)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B;(5)米和面中含有的糖类物质主要是E【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见气体的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分析】盐酸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米和面中含有的糖类物质主要是淀粉;熟石灰具有碱的通性,常用于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可以中和酸性,改变土壤的酸碱性;金刚石硬度很大,常用于割玻璃;氯化钾中含有植物营养元素钾,属于钾肥【解答】解:(1)可用来裁玻璃的是金刚石;(2)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盐酸;(3)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氢氧化钙;(4)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氮气;(5)米和面中含有的糖类物质主要是淀粉;故答案为:(1)C;(2)A;(3)D;(4)B;(5)E;【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几种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的事例,通过该题的作答,我们要明确化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12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请回答:水属于BDE(填序号)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 E氧化物生活中可用来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取水样于试管中,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在净化水时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考点】硬水与软水;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分析】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分析;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根据活性炭的吸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解:水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颜色和异味;故答案是:BDE;取水样于试管中,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吸附【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t1时,分别将25gA、B、C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B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当A中含有少量B时,若要提纯A可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AB【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t1时,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25g,A、C物质的溶解度等于25g,所以分别将25gA、B、C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B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所以当A中含有少量B时,若要提纯A可采用的方法降温结晶;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物质次之,A、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会析出晶体,C物质的降低温度,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t2时进行计算,所以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AB故答案为:B;降温结晶;CA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4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铵根离子2NH4+;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H2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解答】解: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铵根离子可表示为2NH4+过氧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H22故答案为:2NH4+;H2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5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氯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氯离子核外共有18个电子【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由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其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所以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故填:三;由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阴离子,则氯离子核外共有18个电子,故填:18【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6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3O22SO2+2H2O;以上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是硫、氧元素二氧化硫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1:1【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合价规律和原则;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计算【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3O22SO2+2H2O;在H2S和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4,在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是硫、氧元素二氧化硫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32:(162)=1:1故答为:2H2S+3O22SO2+2H2O;硫、氧元素;1:1【点评】此题是对化学反应实质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微粒的变化及掌握化学变化是分子的分和原子的重新组合的过程17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铁架台(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填字母)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干燥的氧气,所选气体发生、干燥和收集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是bfged(用接口字母和“”表示)(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若要除去氯化氢气体可将E装置的浓硫酸换为NaHCO3溶液(填NaOH溶液或NaHCO3溶液)【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气体的干燥(除水);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干燥氧气用浓硫酸,气体长进短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故收集干燥的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3)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要除去混有的氯化氢气体,用碳酸氢钠溶液,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因为氢氧化钠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解答】解:(1)标号仪器是铁架台;(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方程式是:2KClO32KCl+3O2,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干燥的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可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氧气从长导管通入,从短导管排出,所选气体发生、干燥和收集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是bfged;(3)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要除去混有的氯化氢气体,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因为氢氧化钠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选择碳酸氢钠溶液,既能除去氯化氢气体,又能增加二氧化碳的量;故答案为:(1)铁架台;(2)2KClO32KCl+3O2;A;bfged;(3)CaCO3+2HCl=CaCl2+H2O+CO2;NaHCO3溶液【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物质的除杂等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8小刘同学想在实验室里用NaOH溶液来制取Na2CO3溶液【查阅资料】CO2通入NaOH溶液时极易因CO2过量而产生NaHCO3,且无明显现象NaHCO3溶液煮沸时不会发生分解NaHCO3+NaOH=Na2CO3+H2OCa(HCO3)2可溶于水【制取步骤】量取两份50mL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备用;用一份50mL NaOH 溶液吸收过量的CO2气体,至CO2气体不再溶解;小心煮沸溶液12分钟;在得到的的溶液中加入另一份50mL NaOH 溶液,使其充分混合即得【实验探究】为了检验制得的溶液是否为纯净的Na2CO3溶液,请你与小刘同学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制得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来制得的溶液中含有Na2CO3将上步实验所得混合物进行过滤,将滤液分成两份取其中一份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原来制得的溶液中不含NaHCO3取另一份加入MgCl2溶液不产生沉淀原来制得的溶液中不含NaOH【结论】所制得的溶液为纯净的Na2CO3溶液【评价与反思】有人认为实验步骤的顺序对调,即先混合,再煮沸,更合理有人说不能请说明不能对调的理由:在煮沸之前溶液中含有未参与反应的二氧化碳气体,如果先混合,则氢氧化钠溶液会和溶液中的二氧化碳继续反应,导致制备的碳酸钠不纯净【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分析】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解答】解:取少量制得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来制得的溶液中含有Na2CO3;将上步实验所得混合物进行过滤,将滤液分成两份,取其中一份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不产生气泡,说明原来制得的溶液中不含NaHCO3;取另一份加入MgCl2溶液,不产生沉淀,说明原来制得的溶液中不含NaOH,实验探究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制得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来制得的溶液中含有Na2CO3将上步实验所得混合物进行过滤,将滤液分成两份取其中一份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原来制得的溶液中不含NaHCO3取另一份加入MgCl2溶液不产生沉淀原来制得的溶液中不含NaOH【评价与反思】不能对调的理由是:在煮沸之前溶液中含有未参与反应的二氧化碳气体,如果先混合,则氢氧化钠溶液会和溶液中的二氧化碳继续反应,导致制备的碳酸钠不纯净故填:在煮沸之前溶液中含有未参与反应的二氧化碳气体,如果先混合,则氢氧化钠溶液会和溶液中的二氧化碳继续反应,导致制备的碳酸钠不纯净【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19现代循环经济要求综合考虑环境污染和经济效益高纯氧化铁可作现代电子工业的材料,以下是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Fe2O3)的生产流程示意图:(NH4)2CO3溶液呈碱性,40以上时(NH4)2CO3分解(1)实验室中,操作、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 等(2)滤液中主要的阳离子是Fe2+、H+ 等(3)根据题中信息,加入(NH4)2CO3后,该反应必须控制的条件是温度低于40(4)滤液中可回收的产品是(NH4)2SO4(写化学式)(5)写出固体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Fe+H2SO4FeSO4+H2【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方法,根据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进行解答;(2)滤液中主要的阳离子是亚铁离子和氢离子等;(3)加入(NH4)2CO3后,为了防止碳酸铵分解,温度应该控制在40以下;(4)一氧化碳能将氧化铁还原为铁,将氧化亚铁还原为铁,故硫铁矿高温通入一氧化碳得到的固体中主要含有的是铁,稀硫酸能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氨水呈碱性,能够与酸反应;(5)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确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据图可以看出,经过操作、操作得到的是滤液和固体,故是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2)一氧化碳能将氧化铁还原为铁,将氧化亚铁还原为铁,故硫铁矿高温通入一氧化碳得到的固体中主要含有的是铁,稀硫酸能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含有亚铁离子,由于硫酸过量,故含有氢离子,滤液中主要的阳离子是亚铁离子和氢离子,故填:Fe2+、H+;(3)根据题中信息,40以上时(NH4)2CO3分解,故加入(NH)4CO3后,该反应必须控制温度低于40;(4)碳酸铵能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碳酸亚铁和硫酸铵,故滤液中可回收的产品是硫酸铵;(5)硫铁矿高温通入一氧化碳得到的固体中主要含有的是铁,稀硫酸能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方程式是Fe+H2SO4FeSO4+H2:故答案为:(1)漏斗;(2)温度低于40;(3)Fe2+、H+;(4)(NH4)2SO4;(5)Fe+H2SO4FeSO4+H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制备和分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熟练掌握有关物质的化学性质,以便灵活应用20CuSO4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取溶质质量分数为8.5%的过氧化氢溶液20g倒入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为0.75g 的CuSO4溶液10.8g,使过氧化氢完全分解试计算:(1)产生氧气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析】(1)根据过氧化氢的质量求出氧气的质量即可;(2)根据硫酸铜的质量然后利用溶质质量分数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1)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2H2O22H2O+O2 68 32 20g8.5% xx=0.8g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0.8g(2)反应后所得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2.5%答:反应后所得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来计算有关的量,从而使学生来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数据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