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测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 (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751553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测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 (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测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 (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测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 (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202分40分)1下列哪一项人类活动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A )A居民在楼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B为增加土地资源,填堤滩涂及填海造地C生活污水不经处理排向大江或大海 D砍掉原来的山林种植速生树,发展经济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人类的活动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B人类的活动总是能改善生态环境C人类的活动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 D人类的活动不必顾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外来物种入侵会威胁到本地物种的生存,这是因为( D )A外来物种没有天敌 B气候适宜外来物种生长C外来物种的繁殖力都很强 D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争夺空间和食物4下列做法中违背“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是( B )A骑自行车上学 B节日送纸质贺卡 C教科书循环使用 D尽量少开空调5(2016,聊城)“雾霾”是人类活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实例,市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工作与改善环境关系不密切的是( D )A建立黄河森林公园 B创建全国生态城市 C关闭重污染企业 D调整农业种植结构6破坏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是( C )A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如台风、地震、水涝和干旱B人类大量捕杀野生动物C人类进行各种违背生态规律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D各类动物极强的繁殖能力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人类生活所需的各种各样的资源都是由生物圈提供的B人口的过度增长必定会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造成破坏性的影响C人口的适度增长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D人口越多,越能征服自然8为保护环境而提倡的“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各项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 )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农田秸秆焚烧处理少开空调、少吹风扇电脑始终处于开机状态少看电视,多户外运动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用餐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A B C D9生态江西,绿色南昌,要努力打造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一种低能量、低消耗、低排放的生活方式。下列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C )A购物时尽量使用塑料袋 B晚上习惯于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C倡导使用可充电式电池 D用餐时倡导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10中学生的下列做法不符合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是( C )A饭菜吃多少买多少,不浪费 B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卫生C吃饭常用一次性餐具 D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11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A酸雨主要是人为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氧化物造成的B.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C酸雨对植物有极大的危害,对人和动物没有危害D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并回收和利用12日照市某地的一块荒地在城建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如下表所示。据此作出的判断,错误的是( A )植物种类植被覆盖率主要的植物改造前20种9%蒲公英、狗尾草、艾蒿改造后38种27%芦苇、菖蒲、睡莲A.改造目的是为市民提供生活物质 B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C.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得到改善 D改造后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13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对生物圈造成破坏的是( A )围湖造田排放污水植树造林焚烧垃圾养花种草喷药灭虫A B C D14人们为了解决某些生态问题,采取了下列哪条措施会导致相反的结果( A )A制造毒性更强更有效的农药 B更好的人口控制方法C把科学的耕作技术应用到海洋去 D合理地放养牲畜15我国的“三北”的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植树造林只是为了获取大量的木材 B植树造林能够防风固沙、保持水土C植树造林能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植树造林能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16保定成为我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更应该从我做起践行低碳生活。下列行为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 )A使用一次性木筷,既方便又卫生 B禁止焚烧秸秆,利用秸秆生产沼气C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 D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出行17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A )A大量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也有利于减轻酸雨污染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供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D减少或控制私家汽车的使用18某小镇先后建立了多种乡镇企业。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小镇的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据环保部门测定:小镇上的声响日平均为90dB,连续三个月降雨的pH值3.64.6,河水的含氧量为2 mg/L,使鱼类死亡,人们受害。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该镇受到的污染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该镇所降雨水为酸雨酸雨直接危害农作物或其他植物的叶和芽严格控制污染源是治理的根本措施应严格控制企业种类,尽量单一尽量避免人员流动A B C D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应该停止工业发展B经济比较落后的时候,应该采取“先发展,后治理”的措施C必须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以避免和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D随着科学的进步,环境污染的问题自然会解决20在解决一些环境问题的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C )A退耕还林、退田还湖 B利用秸秆生产沼气,解决农村燃料短缺问题C制造高效杀虫剂和农药 D建设太阳能电站,减少燃煤发电二、非选择题(60分)21(6分)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等低碳行为,低碳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下图表示目前某市碳循环的实际情况,请分析回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_绿色植物_是碳循环的重要纽带,因为它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_有机物_,进而通过多条途径进行碳循环。(2)正常情况下,当碳以有机物的形式通过图中食物链进行流动时,甲、乙、丙三类动物中得到碳量最少的是_甲_;伴随着碳的传递,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的特点是_单向流动、逐级递减_。(3)动植物遗体和排出物中含有的碳可通过所示途径继续参与碳循环,主要是由于_分解者_的作用。(4)如果过度利用煤、石油等燃料,就会大大增加生物圈中_二氧化碳_的排放量,进而加剧温室效应。22(9分)分析“地球上温室效应示意图”,回答有关的问题:(1)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_二氧化碳_。(2)温室气体就像_玻璃顶棚_一样,既能使_太阳光_顺畅地透射到大地,又能_截留_和_吸收_地表放散出的_热量_,导致地球大气温度_升高_,全球气候_变暖_。(3)说出温室效应的危害:_温室效应使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上升,一些地区的台风更加频繁,还有一些地区则更加干旱,最终造成世界各地农作物的减产和多种生物的灭绝_。23(8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其防治”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一)查阅资料资料1: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资料2: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有显著功效。(二)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见下表)项目ABCDE加无污染河水的量(mL)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加7号废旧电池的数量不加1节2节2节2节加满江红的量不加不加不加15 g30 g放同种生长状况一致的小鱼数量(条)55555小鱼存活的平均时间(天)1553810(1)表中A和B这组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是否加7号废旧电池_,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废旧电池会污染水质_。(2)为探究满江红能否净化被废旧电池污染的水质,则应选择_C和D(或C和E)_进行对照实验。(写一组即可)(3)请你谈谈应如何处理废旧电池:_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乱丢,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以便集中无害化处理_。24(10分)酸雨会影响植物叶绿素的含量,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人探究了模拟酸雨对灰藓(一种苔藓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其实验步骤为:分别配制pH为5.5、4.0、3.0、2.5等4种模拟酸雨,同时准备pH为7.0的无离子水备用;选生长条件相同且长势、大小一致的灰藓20株并分成5组,每组4株;分别喷施pH为7.0的无离子水和配制好的模拟酸雨于5组灰藓,上、下各一次,至灰藓湿润;5天后取样检测灰藓体内叶绿素含量(mg/g鲜重)。请你回答。处理pH值7.05.54.03.02.5叶绿素含量0.860.870.820.750.66(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酸雨能影响植物叶绿素的含量吗_?(2)该实验中,pH为7.0的一组主要起_对照_作用。(3)该实验中,除处理灰藓时pH大小不同之外,其余条件都相同,这遵循的是_单一变量_原则。(4)实验结果表明,pH为_5.5_的模拟酸雨能提高叶绿素的含量,以后随着模拟酸雨pH降低,其植物叶绿素含量_降低_。25(8分)图中的曲线表示19601990年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及温度变化。读图回答问题。(1)30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呈_上升_趋势。这些二氧化碳来源于各种生物的_呼吸作用_及_燃料的使用_。(2)图中温度几乎在持续_升高_,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_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_,这种现象叫做_温室效应_。它最终造成世界各地农作物_减产_和多种生物_灭绝_。26(7分)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必须按生态规律办事,不能以牺牲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繁荣”。所以,首要的任务是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1)从生态因素上来看,改善西部环境首先必须解决_水_资源的问题,它属于生态因素中的_非生物_因素。(2)“退耕还林还草”是保护生态系统中的_生产者_,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_自动调节_能力,改善生态平衡,实现_可持续_发展战略。(3)近年来,北京沙尘暴成灾,启动京津风沙治理工程是必然选择。在京北地区植树造林,以乔灌结合搭配为原则,减少单一林种,原理是防止生态系统的_生物种类_少,_结构_简单,导致生态脆弱。27(12分)(2016,永州)近年我省某地再现镉含量超标大米的报道。为探究镉的危害,某班的学生进行了如下实验:(一)该同学提出的问题:重金属元素镉对人类有多大的危害呢?(二)实验过程:(1)取32只体重为30 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基本相同的小鼠随机平均分成4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2)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然后分别用配制的溶液对小鼠进行灌胃实验,其结果如表:组别镉浓度(mg/mL)生理盐水用量24 h死亡率A010 mL0B0.01510mL2C0.03010mL3D0.04510mL6(3)实验结论: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镉含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升高。说明镉含量越高,对人体的危害_越大_。(三)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设置A组的目的是_形成对照实验_。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只含不同浓度镉的生理盐水_。(2)为了控制单一变量,32只小鼠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须_相同_(填“相同”或“不同”)。(3)该实验设计分4组进行,每组样品都选用8只小鼠,主要是为了减少误差,避免出现_偶然性_。(4)“浪费粮食是可耻的”,于是该同学用“镉大米”喂鸡,但镉通过食物链最终不断在人体内_富集_,仍然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