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沪粤版复习资料全册p.docx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4799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24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沪粤版复习资料全册p.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初中物理沪粤版复习资料全册p.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初中物理沪粤版复习资料全册p.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初中物理复习提纲(沪粤版)3.目 录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1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2第三章 光和眼睛3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7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11第六章 力和机械13第七章 运动和力18第八章 神奇的压强20第九章 浮力和升力23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25第十一、十二章简单电路27第十三章 机械功和机械能31第十四章 内能和热机34第十五、十六章电与磁37第十七、十八章电功率和家庭电路39第十九章 电磁波与信息时代41第二十章 能量与能量守恒定律44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m),纳米(nm)。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m 1m=103nm 1m=106m 1m=109nm 4、特殊的测量方法:(1)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2)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3)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即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跑道滚动,记下轮子转过的圈数,可算出跑道的长度。(4)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用刻度尺及三角板等组合起来测量)。5、刻度尺的使用规则:(1)“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2)“看”: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3)“放”:刻度尺要沿着所测长度紧贴物体且不歪斜,如果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量时,要从某一个清晰的整刻度开始。(4)“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或者说成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6、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 测量环境 人为因素。(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用更精密的仪器(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能够避免。二、时间的测量:1、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秒(S) ;其它单位:时(h) 分(min) 毫秒(ms) 微秒(s) 纳秒(ns) 换算关系:1h=60min=3600s 1ms=10-3s 1s=10-6s 1ns=10-9s2、测量工具: 古代用日晷、沙漏、滴漏等;现代用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秒表等。三、科学探究的七个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的物体叫声源。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可以通过话筒转化成电信号,再通过示波器显示声音的波形图。声音可以用磁带或光盘保存下来。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且空气能传声。4、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的最快,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 晚 (填早或晚)0.29秒(当时空气15)。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6、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等,测量方法是:测出从发出声音至接收到回声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所测距离S=vt/2。7、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8、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它特征也就不同,由此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源的方位这就是双耳效应。二、我们怎样区分声音1、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管乐器是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长空气柱产生的音调低。2、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3、人感受到的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4、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5、声音的品质叫做音色也叫音品,它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以及发声方式等因素有关。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5、使人愉悦,利于健康的声音叫乐音,响度、音调、音色是乐音的三要素。三、让声音为人类服务1、频率高于20000Hz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叫做次声波,它们是人听不见的声音。2、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3、使人感到厌烦,有害健康的声音叫噪声。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减弱噪声主要是从消声、吸声、隔声三个方面采取措施。4、可以利用声音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作为信息载体,可用于定位、勘察探测、诊断及超声盲人探路器等。超声波作为一种能量,可用于加工、碎石、清洗精密仪器等。第三章 光和眼睛一、色彩的奥秘1、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得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叫光的色散。2、色光的三基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3、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绿光照到红衣服上,你看到的衣服颜色是黑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透过蓝玻璃板看白纸是蓝色的。4、光是一种电磁波,除可见光外,还有红外线、紫外线属于看不见的光。二、光的直线传播1、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的物理模型,运用了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3、应用及现象举例: 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4、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比玻璃中快,都比空气中的慢。二、光的反射1、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 过入射点与物体表面垂直的直线叫法线。法线平分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3、分类: 镜面反射:在平滑表面发生的反射现象。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漫反射:在粗糙表面发生的反射现象。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4、平面镜的作用有成像和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可以用于汽车的观后镜,增大观察视野。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用于制作太阳灶等。5、平面镜成像特点:成虚像,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即物、像相对镜面对称正立、等大、等远。)6、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玻璃板、直尺、蜡烛进行实验,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为什么要选用薄的玻璃板,因为厚的玻璃板会产生两个像,实验误差大,所以用薄的7、平面镜的作图:方法一:利用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作法如图甲所示,从发光点A向平面镜引一条垂线AO并延长,在延长线上截取AO=OA,则A就是发光点A的像。 方法二: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法如图乙所示,从发光点A分别向平面镜任意引两条入射光线AO1和AO2,再分别作出法线,然后利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它们的反射光线O1B和O2C,再将它们分别反向延长后交于一点A,就是A点的像。三、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靠近法线折射。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远离法线折射。(4)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增大。3、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光沿直线进入,不会折射,此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都是零度。4、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都比实际位置高 四、透镜1、几个名词: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光心:(O)即透镜的中心,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2、 典型光路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折射后,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与入射光线异侧的焦点。过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的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过光心的光线,折射后,方向不变。(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与入射光线同侧的焦点。(3)入射光线的延长线如果过另一侧的焦点,经折射后的折射光线将平行于主光轴。3、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称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称发散透镜。五、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先点燃蜡烛,后调整即让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烛焰在焦点以内;烛焰在焦点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2、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应用焦距f焦距f与物的位置倒正大小虚实U2ffv2f异侧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眼睛、摄像机U=2fv=2f异侧倒立等大实像用来测量透镜的焦距fu2f异侧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电影机U=f不成像无U阻力臂省力、费距离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钳子、手推车、花枝剪刀费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费力、省距离筷子、镊子、铁锹、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和裁衣的剪刀、钓鱼杆等臂杠杆动力臂=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天平,定滑轮五、滑轮1滑轮其实就是可旋转的杠杆,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2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力的方向。3动滑轮: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4滑轮组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处理滑轮组的问题,关键在于确定承担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的绳子的段数n(只要与动滑轮牵连的绳子都算),在不考虑各种摩擦和绳重时,绳端的拉力;如果也不考虑动滑轮的重,则绳端的拉力。还要知道绳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n倍。5在绕滑轮组时,先要确定n的大小,一是根据 (当计算值是小数时,n取大于此小数的最小整数)确定n;二是根据ns/h确定n;再根据“奇动(n为奇数先从动滑轮上结线)偶定(n为偶数先从定滑轮上结线)”的原则绕线。注: s表示拉力(或绳端)移动的距离,h表示重物移动的距离。第七章 运动和力一、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方便而定.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研究同一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如果那样,则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练习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船_和_山_.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则乙汽车可能是:没动 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 向西运动.二、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比路程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比时间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分类:按路径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运动快慢可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4、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2)速度: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匀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是一个定值,与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无关.速度的定义运用了比值定义法.(3)速度的物理意义: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4)速度计算公式: , 变形公式:,这三个公式中各量的单位有两种选用方法:速度用m/s 路程用m 时间用s 速度用km/h 路程用km 时间用h (5)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_生活中常用单位km/h,两单位中m/s 大.换算:1m/s=3.6km/h . (6)识别图象:图甲是物体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图乙是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请你分析其中四个图像,分别表示物体处于何种运动状态:a:静止;b:匀速直线运动;c:匀速直线运动;d:变速(加速)运动. 5、变速运动:(1)变速运动也用v=s/t来求速度,这个速度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时的平均快慢程度,叫做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由于物体在不同时刻、不同位置运动的快慢并不相同,所以平均速度与所选的路程和时间有关,因此求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那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应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2)填填下面的速度:人步行1.1m/s_,自行车5m/s ,小汽车108km/h 光速和电磁波 3108m/s三、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1、伽利略斜面实验: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伽科略斜面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推理,称作理想化实验.2、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B、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原来静止的物体,会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都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C、揭示了“力”的本意,维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不需要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需要力.3、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无关.4、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绝不能说成“在惯性作用下”或“受到惯性”、“克服惯性”等.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四、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二力平衡条件可以用八字概括“同物、等大、反向、共线”.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力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4、判断二力是不是平衡力的两种方法:(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若二力满足“同物、等大、反向、共线”的条件,就是一对平衡力.(2)根据二力平衡的定义:若物体在二力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是一对平衡力.5、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推断物体的运动状态:(1)如果物体在不受任何力或者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则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如果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时,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如做变速运动、曲线运动等.6、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推断物体的受力情况:(与上面的判断思维过程正好相反)(1)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则物体不受任何力或者受到平衡力的作用.(2)当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则物体一定受到了非平衡力的作用.第八章 神奇的压强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1、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方向与支持面垂直。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FFFFF2、压力和重力的关系:重为G的物体在支持面上静止不动。在横线上填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支持面所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 F F-G F可见压力有时小于重力,有时大于重力,最后哪个图中压力与重力无关。因此,不要认为压力就是重力,它们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只有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压力才等于物体的重力。3、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时,要控制受力面积不变,改变压力,实验中可以用海绵或细沙的凹陷程度间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实验中既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又用到了转换法。4、压强: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m2),注意受力面积S是指两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由公式可知,压强的大小是由压力和受力面积两个因素同时决定,在探讨压强和压力的关系时,一定要有受力面积不变的条件。在探讨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一定要有压力不变的条件,所以“压力越大,压强越大”或者“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的说法都是错误的。对于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可用公式P=gh计算。压强单位Pa的认识:1Pa表示1m2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脚下1m2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04N。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减小压力或者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方法是:增大压力或者减小受力面积。如钢轨铺在枕木上,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汽车严禁超载是防止因增大压力而增大对路面的压强。二、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测量液体压强用压强计。简易压强计主要由蒙有橡皮膜的金属盒、橡皮管、U形管等组成,作用在橡皮膜上的压强越大,U形管的左、右两管内液面的高度差越大。2、 液体压强的规律: 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3、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gh ;其中h表示液体的深度,指从液面开始,到指定的“研究位置”之间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公式中各量的单位:P:Pa;g:N/kg;h:m ;4、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5、如右图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和液体重力G的关系:粗细均匀的容器F=G;底小口大的容器FG。6、计算液体对固体的压力和压强:一般是先用P=gh求压强;再用F=PS求压力。7、计算装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一般先用F=G容+G液求压力,后用P= F/S求压强。8、连通器是指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其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应用举例:茶壶、锅炉水位计、船闸等三、大气压1、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用P0表示。大气压产生原因: 空气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锅内部分气体的压强称为气压,高压锅锅外大气的压强称大气压。2、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3、测定大气压的实验是指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食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产生的压强就是当时当地的大气压。说明:A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的目的: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水银上方有空气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B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约为10.3 m ;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但长度会变长。4、通常把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一标准大气压,其大小P01.013105Pa5、大气压的特点: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升高10米,大气压约降低100 Pa。大气压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如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6、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一般分为: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两类。若水银气压计挂斜了,则测量结果会变大。 根据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无液气压计可以改制成登山用的高度计。7、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8、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9、估测大气压的方法:取一个不带针头的注射器,将活塞推到底,封闭注射器的出液空;将注射器竖直方向放置且活塞向下,用细线在活塞上不断加挂钩码;记下活塞刚好被拉动时钩码的总质量为m;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上带刻度部分的长度为L,并读出注射器的体积为v; 则大气压P0=mg/s=mgL/v。(提示用P=F/ S计算,其中F=mg,注射器的横截面积S=v/L) 第九章 浮力和升力一、浮力的概念1、浸入液体(或气体)的物体会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叫浮力。其方向是竖直向上;2、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这两个压力差就是浮力。3、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分别是浮力和重力。二、当物体放入液体中时,判断物体浮沉情况的方法:1比较浮力F浮 和物体的重力G物若F浮 G物 时,物体会上浮;若F浮 物 时,物体会上浮,静止时会漂浮在液面;若液 物 时,物体会下沉;若液 =物 时,物体会悬浮。(注意此时不存在漂浮,与上面比较浮力和重力的情况不同)3悬浮和漂浮的区别:相同点: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其重力即F浮 = G 不同点:悬浮时V排V物即物体全部浸在液体中,它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漂浮时V排V物,即物体有一部分浸在液体中,它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物体的体积。还有一点不同悬浮时液 =物;漂浮时液 物三、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其表达式的三种形式:F浮 = G排 或者F浮 = m排 g ,最常用的是F浮 = 液g V排2、适用范围:液体(或气体)3、公式F浮 = 液g V排其中各量选用的单位:F浮 用 N ;液 用kg/m3 ;V排 用m3公式F浮 = G排 = m排 g中的m排 选用的单位是kg4、根据F浮 = 液g V排 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均无关。5、几个常用规律:(1)物体漂浮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2)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里,因所受浮力始终等于其重力,故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不变;(3)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里,在密度大的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小;(4)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液体时,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两块,它们仍然会悬浮或漂浮在液体中。四、浮力的计算方法:(1)二次称量法(也叫实验法): 用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为G物;然后将物体浸在液体中,再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F;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浮 =G物F(2)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 = G排 或者F浮 = m排 g ,或者 F浮 = 液g V排(3)平衡法:对于漂浮或悬浮的物体,F浮 G物 (4)压力差法:物体在液体中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F浮F向上F向下五、浮力的利用:1.轮船:(1)原理:用密度比水大的物体制成轮船,要把它做成空心,使之排开水的体积增多,从而受到的浮力增大。(2)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是t ;(注意1t103kg)(3)由排水量m排可以计算下列几个量: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m排/水 ; 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 = m 排 g ;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 = G排m排 g 轮船和货物共重:G=F浮 = m排 g 。2潜水艇工作原理:潜水艇浸没在水下时,它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它本身的体积,是一个定值,所以它在水中的浮力不变,潜水艇下潜和上浮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3气球和飞艇:原理: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